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前段時間,挫折教育被建議納入課程體系,網上掀起了一場投票,結果顯而易見。對於挫折教育,大多數家長是認同並願意付出實踐的。
主持人樂嘉在17年時,關於挫折教育做過一件轟動一時的事情,帶著年僅4歲的女兒,歷時4天,徒步穿越76公里的沙漠,並在網上更新了這一過程。在此期間,樂嘉跟孩子約法2章,第一不準無理哭鬧,第二不準讓大人抱。而女兒經歷了很多身心折磨,不止一次地淚眼婆娑:我不走了。
這件事對孩子以後的益處有多大沒人知道,可能有過此經歷,孩子更加能吃苦,但這種折磨應該沒有孩子願意再來第二次。
吳奇隆從小學跆拳道,參加比賽得過很多獎,父母也寄予厚望要求嚴格,學體育的孩子吃苦耐勞仿佛是定律,在吳奇隆進入娛樂圈後,吃過苦能吃苦仿佛一直是他身上一個強有力的標簽。以為他會感激小時候的經歷讓自己更加獨立更加堅韌?完全不是,在他參加的一檔帶娃綜藝中,回憶起自己的童年,盡是遺憾和不開心,不想再來第二次這樣的童年。也許是曾經的吃苦教育帶給他一些性格上的優良品質,但也會帶走一些本該開心的東西。
所以現在教育,人人都喊挫折教育,真有必要嗎?
挫折教育本身是希望孩子將來遇到挫折時,知道如何面對它如何戰勝它。提前讓孩子感受下挫折本身無可厚非,但怕就怕有些家長搞錯了重點,看中挫折忘了教育。
其實不用等孩子長大,光是成長過程中就不乏挫折,比如在學校競爭班長或其他職位時,落選了;難合群被同學孤立不知道如何與人交流;努力學習了一段時間後考試成就還是一塌糊塗;搭一個積木或拼一個圖時,總是各種問題進行不下去……世上什麼東西都稀缺,唯獨困難一點都不少,生活處處是大大小小的困難。
想給孩子進行挫折教育,要在發生事情後,教孩子學會如何面對,如何接受,如何戰勝。而非人為制造一些困難來打擊他挫敗他,讓他事後回憶起來心有餘悸。
一、挫折教育,最怕父母走這2種路
1、人為制造,升級生活難度
《家有兒女》 有一集故事是講憶苦飯,奶奶認為現在的孩子什麼苦都沒吃過,苦心琢磨做了次憶苦飯,想讓三個孩子們憶苦思甜,然而效果奇差,劉星小雪小雨見飯如見鬼,白白折騰了一圈。
很多家長認為現在孩子的生存環境太過順利,溺愛過度沒吃過什麼苦,總想人為制造點「麻煩」讓孩子感受一下所謂的「磨難」。本意雖好,但就怕用錯了方式,鍛煉的不是他的獨立能力,反而是增加了某些恐懼感。
認識一位寶媽,給兒子報了很多的課外班,放學後上寫作業班,平時練琴班和畫畫班以及書法班,時間安排滿滿當當,對於一個孩子來說,這已經算是很大的壓力了。但是孩子的爺爺認為,孫子平時就學習一下,不勞力也不鍛煉身體,男子漢大丈夫將來咋吃苦養家?於是每天叫孫子早起跑步運動,比平時早了40分鐘。運動本是好事,但是一段時間下來,孫子身體吃不消了,白天學東西,晚上功課做到很晚,早起還要鍛煉,睡眠嚴重不足,上課瞌睡每天無精打采的。
想鍛煉孩子的意志,也要看情況再說,否則妥妥的的壞結果。
何炅在一期節目中收到一位觀眾的來信,是一位寶媽,為了讓兒子德智體美全美髮展,一口氣報了好多的課外班,當兒子聽聞這一消息後,在床上足足打滾了一下午表示不滿。
很多時候人為制造的一些「困難」和「磨難」,真的,未必在鍛煉他們,增加的是他們的負擔和某些恐懼。
2、打擊他,不會好好說話
有些家長是不會「好好說話」的,有些是本性如此,有些是刻意為之。
身邊有位朋友就是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前段時間母親節,給媽媽買了一套護膚品,正常的父母都會表現的很開心,但這位媽媽不。
媽媽一臉嫌棄地說:「買這些幹什麼,我都不愛用。」
朋友回:「這不母親節嘛,讓你開心開心。」
媽媽:「呦,過節了知道關心關心了,那平時咋不少氣我點」
朋友媽媽是真的不喜歡嗎?並不,背地還和別人炫耀女兒送的禮物,但是當著孩子的面卻要陰陽怪氣地說話。
網上有位清華女學霸博主,在向粉絲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時,提到自己母親的教育,至今心有餘悸。母親是嚴格打壓派父母,對她要求很高,考試成就不錯時,打擊她還沒有考到滿分;進入清華後,打擊她清華學霸很多,這才哪到哪;後來考上了麻省理工,以為母親該驕傲一下了,卻被打擊畢業後薪水也不過多少多少。
這位媽媽採取的就是典型的挫折打擊教育,高要求高標準的歷練孩子。雖然博主學業和事業一直很優秀,但內心一直缺乏一種自信,總怕自己做的不夠好身邊人不夠滿意,因此自己給自己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有時候明明很開心很滿意很驕傲,為何家長就不能好好的表達,總要打擊一下孩子呢?你本意是想刺激孩子,變相激勵孩子,但很多時候,他得到的是不被認可自己很差勁的信號。如果有的孩子在打壓下發展的反而更好了,這可能不是你的方法起作用,只是他的心態良好比較堅強罷了。
二、挫折教育,說白了是你要「幫」他
當孩子遇到一件難事時,我們給他們提供愛、方法、耐心,教他們如何去面對、如何去解決,在一次次類似的升級打怪中,提高自己的對抗挫折的能力。
孩子學東西時,學累了學煩了不想堅持了,爹媽幾乎都遇到過這類事情。有位媽媽是這樣做的,之前花高價給女兒買了鋼琴,孩子每天都練,堅持不下去不想學了,花了錢肯定不能半途而廢。第一,不強迫孩子去學,越強迫越不想學,第二,給孩子講自己小時候學東西的經歷和體會,第三,每天減少一定的練習時間,鼓勵孩子再去嘗試看看。
說起來仿佛很簡單,但這位媽媽壓著性子不發火,幫女兒想辦法,耐心的鼓勵孩子再次嘗試,讓女兒學琴之路也逐步走上正軌,過程很難的。可能之後孩子再遇到類似挫折,堅持不下去時,有過這次重啟的經歷,再次重啟會更加容易。
這才是挫折教育最大的意義,重在教育,而非挫折。孩子將來面對挫折能否迎難而上,說到底,靠的是自己的硬實力和軟實力。
▲硬實力
即自身的硬件實力,比如健康的身體、學歷、工作、經濟等實實在在的東西,在競爭中,好硬件就是入場券,比如公司招聘,學歷就篩選掉一批人,學歷越高進入好平臺的幾率越大,在找工作時遇到的挫折相對較少。
▲軟實力
即積極向上的心態、與人和諧良好的溝通能力、對事情的判斷力和執行力,即使自己的硬件條件不突出,如果有好的軟實力,遇到事情也能很好的解決。比如在公司裁員中,你學歷不如別人有優勢,但平時業績高,工作積極,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執行能力,那麼在這場動劫中自身安全性會很高。
挫折教育重在教育而非挫折,讓孩子學會如何面對如何戰勝,才是我們家真正長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