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林主任:知道這幾點,矮個父母也能養出高個娃!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俗話說「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很多身高不理想的父母聽到後很焦慮,擔心孩子長不高,甚至有些家庭會將孩子矮小的責任單方面歸結到母親身上,難道真的是這樣嗎?父母矮,孩子就一定矮,父母高,孩子就一定高嗎?如果孩子矮小,該怎樣幫助她長高呢?

此次,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健康客戶端發起的中國兒童生長髮育健康傳播行動系列直播,特別邀請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兒科主任、兒科黨支部書記王春林為大家詳解矮個父母如何養出高個娃!

王春林

主任醫師

王春林,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兒科主任,兼任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內分泌遺傳代謝病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青春期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浙江省醫學會兒科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醫師協會兒科分會常務委員

專業擅長:兒童生長髮育相幹疾病診治(諸如矮小症、性早熟、佝僂病等)及小兒外科疾病診治。

「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確實是這樣嗎?

民間說「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說明遺傳對孩子身高的重要性,雖然身高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但最重要的是遺傳因素,占70%左右。那麼是否母親矮,孩子肯定矮,父親矮,孩子矮的可能性會少一點呢?這其實跟遺傳規律有關係。

比如有些疾病跟性染色體有關,特別是X染色體出現問題時,男孩的發病機會是比較高的,還有跟常染色體疾病有關,常染色體疾病跟性別沒關係,跟遺傳模式有關係,一般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下一代的發病率非常高,比如爸爸帶有矮小的顯性基因,那麼下一代矮小的比例達到二分之一,也就是說2個孩子中就有1個是矮小的,如果母親帶有矮小的顯性基因,也是同樣的道理。

另一類是隱性遺傳,父母身高沒問題,但孩子矮小或者有其他遺傳病,檢查父母基因發現是常染色體的隱性遺傳,這種情況就是父母都有攜帶基因,所以孩子也有四分之一的發病機會,也就是常說的遺傳病。

因此,從遺傳因素來講,「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有一定的道理,但不能說母親影響大,父親影響小,不能把矮小因素歸到單方面的父母身上而去抱怨,這樣會對父母甚至家庭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父母高,但孩子矮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矮小,矮小是指在相似環境下,身高較同種族、同年齡、同性別的正常人群身高均值低2 個標準差(-2SD)以上或低於第3 百分位(P3)以下。比如同年齡、同性別的100個孩子排排站,排在最後3名的即為矮小。

其次要了解矮小原因,雖然遺傳占很大的因素,但也跟營養、睡眠、運動、環境等有很大關係,所以如果父母身高正常,孩子出現矮小,一定要查找到底是什麼因素引起的矮小。

遺傳性矮小:比如父母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疾病:有些是疾病原因引起的,最典型的就是生長激素,從出生至青春期,生長激素起很大作用,如果在生長髮育階段,生長激素分泌不夠,或者缺乏,就會導致身高比同齡人矮,而且很難追趕上去。

晚長:個別孩子出現所謂「晚長」的情況,也叫做體質性青春期延遲。

……

總之,如果孩子身高出現問題,家長切不可掉以輕心,一定要到醫院檢查,才能對應治療。

王春林主任:知道這幾點,矮個父母也能養出高個娃! 親子 第2張

如何判斷孩子矮小怎樣幫助他長高?

除了給孩子測量身高,從身高對照表判斷以外,最簡單的就是跟同齡孩子比較,如果長期坐在班級前二排,或者按照學校體檢觀察身高,每年生長速率小於5公分,那麼孩子身高肯定偏離正常曲線,需要尋找原因,進行干預。

像原發性甲狀腺和橋本氏甲狀腺炎疾病的孩子,治療很簡單,每天補充甲狀腺素,就能解決問題。

對於父母都正常,孩子矮的,也要明確原因盡早治療,如果是生長激素缺乏症,就可以用生長激素治療,目前生長激素有兩種劑型,長效一周注射一次,短效每天注射一次。對於生長激素缺乏的患者來說,效果是非常不錯的,大部分孩子經過治療第1年可以長到10-12公分,曾經接觸過一個最典型的例子,讀博時有一個染色體隱性遺傳的孩子,因為基因缺陷導致傳男不傳女,男孩都發病,第一年生長激素治療就長了18公分左右,後面每年8-10公分,效果是非常好的。

還有一類是生長激素不缺乏,其他疾病因素都排除掉了,那麼要考慮特發性矮小,很多家長覺得生長激素也不缺,父母身高也正常,但孩子矮小,不知道要不要治療?像這類孩子,如果不干預,最後的身高依舊是矮小的,或者遺傳身高的下限都達不到。

遺傳身高計算公式:

男孩=(父身高+母身高+13)/2±5cm

女孩=(父身高+母身高-13)/2±5cm

比如孩子身高170cm,那麼就意味著終身高165-175cm都是正常的,如果是特發性矮小的孩子不進行干預,到最後165的身高肯定是達不到的,或者160都很難。像這部分孩子,小的時候一定要多觀察,如果到四五歲還是追趕不上,就要去醫院治療。

在臨床上遇到太多例子,因為診斷很明確,但家長對生長激素有一定的顧慮,或者覺得自己身高不錯,抱著晚長的心態,到最後孩子跟其他同齡孩子一樣進入了青春期,在青春期獲得的身高又差不多,這時候就很被動,治療時要把正常的青春期阻斷,又人為的用生長激素干預長高,代價是非常大的。

所以這類特發性矮小的孩子雖然生長激素不缺,但還是需要用生長激素早期治療,一般治療第一年可以長到8-10公分左右,以後每年7-8公分,從5歲開始,經過3-5年的治療,在8-10歲左右,青春前期,孩子身高就能得到改善,達到正常同年齡的平均水平,這樣孩子信心很足,身高也會達到理想終身高。

對於身高正常但偏矮的孩子,該怎麼辦?

對於身高正常,但偏矮的孩子,也不用特別的焦慮,還有30%的營養、睡眠、運動等後天因素對身高貢獻還是挺大的。

  • 營養

營養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及富含蛋白質的飲食(如牛奶、蛋、魚蝦等),少吃甜食、飲料、油炸食品等。

不要過多補充營養,容易導致肥胖,而肥胖又會引發性早熟,或者青春期提前,導致骨齡進展加快,對終身高不利。

不要補充高蛋白高營養的成人滋補品,如人參、燕窩、海參、三七粉等。

如果部分孩子營養吸收不好,體虛等,在醫生建議下,採用中醫中藥方式改善身體,調理脾胃,那麼孩子腸胃吸收好了,也是有助長高的。至於現在流行的穴位治療,按摩推拿等幫助長高是非常有限的,沒有明確證據,家長一定要注意,不要盲目輕信,畢竟價格也不便宜。

  • 睡眠

之前接診過一個4歲小孩,家長望子成龍,晚上8點多還在上興趣班,12點左右才能睡覺,這樣對長高是非常不利的。我們知道生長激素是脈沖式分泌,晚上11點入睡1小時後進入分泌高峰期,比如像錢塘江大潮一樣,潮水最壯觀的是8月18,錯過了這個時間,哪些小潮水對長高的作用就沒有那麼大,所以睡眠很重要,一定要早睡覺。

我們要求小學生9點鐘之前入睡,10點鐘一定要進入深睡眠,對於睡眠質量差,難以入睡的孩子,家長一定要重視,讓孩子在睡覺前做一些比較安靜的,容易入睡的活動,及早進入睡眠。

  • 運動

經常參加體育活動,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使骨骼組織供血增加,營養增強再加上運動時機械性的摩擦、刺激,骺軟骨細胞的增殖,使骨骼生長髮育旺盛。按照場地情況,可以選擇跳繩、摸高、遊泳、打羽毛球等。

因此,對於偏矮的孩子,先看生活方式是否健康、合理,其次臨床觀察3個月或者半年,看生長速率到底好不好,如果觀察後,每年有6-7公分增長,檢查後骨齡也是落後的,那麼孩子生長激素分泌肯定正常,家長也不用過度擔心,定期復查就可以。

王春林主任:知道這幾點,矮個父母也能養出高個娃! 親子 第3張

對於生長激素認知最大的錯誤是什麼?

家長們一聽到「生長激素」,就會自覺忽略「生長」二字,隻記住了「激素」。其實家長講的激素是指腎上腺分泌的糖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的藥物副作用很大,很多腎病綜合征、免疫系統疾病都是激素替代治療,吃完後會出現肥胖、滿月臉,高血壓、骨質疏松、血糖升高等副作用,所以一聽到激素,家長自然而然就代入了。

生長激素不是糖皮質激素,它是激素類的一類藥,是人體必需的。平時在門診也經常給家長科普:我們有很多激素,人體是離不開的,最典型的就是甲狀腺素,如果新生兒甲狀腺素分泌過少,就會出現甲減,如果不替代治療,孩子的神經系統、智力、身高等全部有問題,如果過多,就會產生甲亢。

生長激素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缺少生長激素,直觀表現就是身高矮小,如果過多,就是巨人症,所以生長激素也是人體必需的,多也不行,少也不行。使用生長激素治療時,醫生會進行全方位檢查、評估後才能用藥,只要遵醫囑定期到醫院復查即可。

使用生長激素治療後身高是否會遺傳給下一代

這個問題也是家長比較關心的,我們要區分來看

如果矮小的原因是遺傳因素,那麼不管怎麼治療,只能改善這一代的身高,因為基因、根本原因是無法改善的,遺傳缺陷依舊存在。

如果基因診斷很明確,那麼在產前診斷時再確診下一代有沒有攜帶這部分基因,如果有,可以考慮是否要優生優育。

目前從特發性矮小來講,如果跟遺傳因素沒多大關係,那麼問題不大,反過來,沒有檢測過基因,或者沒有找到明確的遺傳因素,但是家族中很典型的三代以內都有很多矮小病例,這種情況下,下一代發生矮小的概率還是比較高的。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