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如何高效跟孩子語言啟蒙?很多媽媽都想知道訣竅。香港大學王貞琳老師曾在愛貝睿聰明養育峰會上以「語言」主題發表演講,解答了很多孩子語言學習的疑惑。本文為該演講的文字精華。如果你想收看視訊,請在公眾號後臺回復「語言演講」。
首先,問你一個問題:你覺得下面幾句話說的對不對?
1. 說話晚的孩子遲早會追上其他孩子的語言發展水平;2. 父母不應該用 baby talk 跟嬰兒說話;3. 一定要等孩子掌握了第一語言後才開始學習第二語言;4. 孩子的雙語教育要系統地進行。 以上所有的說法都不對。為什麼呢?後面我們細細聊。 談語言發展,不可避免要提到語言發展的敏感期問題。這幅圖是腦的發育和第一語言的習得的關係(Sakai, 2005)。 在大腦的發育階段,語言獲得容易些,這個階段就是敏感期;敏感期期間如果缺乏正面的經驗和刺激,會造成長遠的影響;過了敏感期也可以學習語言,但是更加吃力。 這裡面涉及到語言習得和語言學習的區別。孩子在自然的條件下通過人際交往的語言獲得是不費力的,而且是高效的。試想嬰兒只用生命的頭三年時間就能夠毫不費力地掌握母語的基本口語能力,不需要上「母語興趣班」,不需要背單詞,不需要背范文,這是語言的習得(acquisition)。 而成人學一門外語,是語言的學習(learning),是費力低效的,要背單詞,語法。這是因為我們已經過了語言發展的敏感期。 幸運的是,人類大腦的發育成熟階段很長,從圖裡我們看到語言能力在兒童期一直都在持續發展中。那麼是不是就不用擔心了,如果孩子兩歲的時候語言能力比較差,之後語言能力會逐漸追上來?研究發現(Rescorla, 2005; 2009)不是這樣的。 兩歲時候的詞匯量可以影響到13歲甚至17歲時候的詞匯量、語法和閱讀寫作能力。其他方面正常發展,但是說話晚的孩子長大後大約有一半的人語言滯後。所以語言教育一定要盡早。這是為什麼前面的第一個陳述是錯誤的。 我們每天都和孩子說話,但是怎麼和孩子說話是有大學問的。學習語言其實需要用到語言的社會腦。一般人們是怎麼跟嬰兒說話的呢:誇張的發音和表情,高頻率多變化的聲音,語速慢,詞匯簡單多重復。目的是用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方式和孩子交流。全世界幾乎所有的文化裡爸爸媽媽都自發地這樣和寶寶說話。 心理學家叫這種說話方式為嬰兒導向的語言 ( baby talk ), 或者通俗地叫媽媽語,媽媽話 ( motherese ) 。 嬰兒喜歡這種聊天方式,因為這種方式可以幫助他們從龐雜的背景音裡面分離出媽媽的語音,集中注意力。這是為什麼前面的第二個陳述是錯誤的:在嬰兒階段,父母應該用 baby talk 跟嬰兒說話。 媽媽話是怎麼來的呢?在進化發展心理學裡有一個「放下嬰兒」理論(Falk, 2004)。因為直立行走,體毛退化,人類的寶寶不能夠再像類人猿的寶寶那樣吊在媽媽身上,而必須需要媽媽用至少一隻手抱著。 手抱著孩子就增大了媽媽覓食的難度,所以媽媽必須要把寶寶放下去覓食,這時候就需要用聲音和孩子溝通:呆在這別動,媽媽就在附近給你找果子吃,一會兒就回來!這就是語言的起源了。 這一理論突顯出:語言與養育孩子的過程聯繫緊密,而成人,尤其是母親,對孩子的語言發展有重要影響。 用媽媽話成功地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下一步是如何讓孩子理解語言的意義。語言發展的社會腦涉及到一個概念,就是成人和孩子的共享注意以及社會參照(Joint attention and social referencing): 我們給孩子介紹一個新詞的時候會眼睛看著孩子,但是手指著詞對應的東西:寶寶,來坐椅子上。這個情景裡資訊非常豐富,手的指向讓孩子明白「椅子」就是爸爸媽媽現在指著的那個東西,眼睛望著孩子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在跟我說話,我應該注意,表示鼓勵的表情,點頭表示爸爸媽媽期望我靠近那個「椅子」。通過這些資訊,孩子可以很容易「猜」出詞的意思,理解句子的意義。 Kuhl(2007)的研究裡發現真人面對面的交流可以幫助嬰兒學習語言,同樣的刺激用錄像呈現就起不到同樣的效果。因為錄像失去了面對面交流中的豐富的資訊。給我們的啟示就是說在父母的陪伴下有共享注意以及社會參照的語言習得效果要遠遠好過給孩子播放兒歌視訊、故事機、陪伴機器人等技術。 講到這兒呢,我們回顧一下標題:語言不是「教」出來的,那孩子的語言能力是怎麼來的呢?回答很簡單,是和照顧者一起玩出來,聊出來的。 在進化的過程中,語言習得能力就像隨著新電腦一起來的軟體包一樣預先裝入了我們的大腦,語言學家喬姆斯基把這種機制叫做語言習得機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LAD),可以把這個LAD模塊想像成是大腦的出廠設置。 換一種方法解釋呢,就是說每一個人都有先天的語言習得能力,環境起到一個觸發器的作用,人在不同的語言環境裡就學會不同的語言。這並不意味著環境的作用就不重要。恰恰相反,大腦的高度可塑性保證了環境刺激能夠在大腦中形成語言學習網路從而促進語言發展。 有一些極端的個案,比如早期嚴重缺乏人際互動和語言輸入的孩子幾乎不可能發展出正常的語言能力,就顯示出環境在語言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要促進兒童語言的發展,父母提供的早期語言經驗就至關重要了。比如前面總結的面對面的交流,建立詞和事物之間的聯繫;還有聽到父母的說話聲音,母親唱的歌謠,共讀繪本等都是很好的方式幫助孩子的語言發展。下面我們就介紹一些簡單易行的能夠促進語言發展的親子活動。 每個家庭都有無數孩子成長的照片。可以把照片作為序言和孩子一起回顧過去做過的事,這個過程也是通過語言來共同建構回憶的過程。建議和孩子聊照片的時候多問開放式的問題(when, where, who, why, how),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比如
上次我們去沙灘看到了什麼? 你在沙灘最喜歡玩什麼? 後來下雨了我們的沙灘城堡怎麼樣了? 假想遊戲是學前階段表征能力發展的成果,在假想遊戲裡孩子的想像力不受束縛,自由發揮。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個比較安全沒有威脅的語言和問題解決能力演習。 和孩子一起玩要跟隨孩子的主導,而不是給孩子布置作業:你要玩這個。因為只有孩子自己感興趣的主題才能夠玩下去,問孩子:你想玩什麼。要坐下來投入遊戲,這樣你和孩子的對話才有意義,才能夠有前面說的共享注意和社會參照。家長可以提建議以豐富,延續遊戲,你想玩海盜,不如我們把桌子倒過來四腳朝天當海盜船。 鼓勵語言發展的玩具 有很多能夠支持和鼓勵語言發展的玩具,比如電話,過家家的玩具等。 讀書是親子迷戀的重要時光,同時提供高質量的語言輸入。研究發現早期親子共讀對孩子學習成績,尤其是書面語言能力有顯著預期作用(Bus et al., 1995)。 閱讀不僅僅是讀書上的文字,也可以提供聊天的機會。跟孩子聊書的內容,同樣地也可以多用開放式的問題。還可以針對孩子說過的話進行重復,復述,和拓展( repeat, recast, and expand )。 重復孩子的話本身是對孩子的肯定:(成人)這是誰啊?(孩子)小象!(成人)是小象。 復述稍微有點不同,強調的是用正確的語言重新表達一下孩子的意思:(孩子)我要讀都那些書。(成人)你要讀所有這些書啊。這是在演示給孩子正確的表達方式。 拓展是在孩子的話的基礎上拓展,幫助孩子豐富語匯。(孩子)母雞蘿斯去散步 (成人)她一搖一擺地去散步。 童謠一般都很押運,朗朗上口,很多童謠還可以用遊戲動作的方式表達出來,我們小時候玩的拉鋸扯鋸,奶奶門上唱大戲就是這種可以表演的童謠;還有可以唱出來的歌謠,和身體的動作節奏一致,對促進語言發展的效果更好。這是具身認知( Embodied cognition )所倡導的。比如: 大門大門開開進不來,二門二門開開進不來,中門中門開開進不來,四門四門開開進不來,小門小門開開請進來。 這個童謠體現出語言節奏和動作節奏的配合,孩子很容易學,有語言的共享注意和社會參照因素又有數概念,很好的嬰兒語言學習的素材。 大家關心的另外一個跟語言發展有關的問題就是雙語發展。大家都意識到學外語,或者可以簡單地說就是學英語的重要,但是好多家長都有畏難情緒:我的英語不好怎麼教孩子。 常見的解決方案就是送孩子去上興趣班,認為這樣可以「科學地,系統地」進行雙語教育。殊不知這樣的「系統」教育往往是教孩子詞匯和語法等知識。這就是混淆了我們前面提到的語言習得和語言學習這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是丟了西瓜撿芝麻的本末倒置的做法。孩子學語言遠比大人的系統學習更有效,還不累。 並不是說不可以上興趣班,好的興趣班能給孩子提供豐富的教育資源和一個同伴學習的環境,確實是有幫助的。關鍵在於爸爸媽媽幫孩子選興趣班的時候要關註教學內容和方式。坐下來教認字背書背閃卡的「興趣班」,孩子是不會真正有「興趣」的。 我們知道在大腦裡有兩個區域負責加工語言資訊,這兩個區域都位於大腦左半球:Borca 區負責說話,Wernicke 區負責理解別人的話。這些語言相幹的腦區的有一個基本的原則就是用進廢退。 人類語言腦區別於類人猿的腦,不在於腦容量的大小,而是取決於腦細胞之間的聯繫方式和結構。語言的習得過程就是在反覆刺激的基礎上,神經元(神經細胞)之間通過突觸建立聯繫,形成學習網路。這些聯繫是「用進廢退」,刺激少,就不可能有學習網路;原有的網路,神經元之間的聯繫也會切斷。 以嬰兒對語音的敏感為例,研究(Kuhl, 2004;2007)發現,6-8 個月的日本嬰兒能夠分辨la 和ra這兩個音,但是由於日語裡面本身不區分這兩個音,隨著年齡的增長, 在日語環境裡長大的嬰兒逐漸喪失區分la 和ra的能力。 這個例子就顯示出在語言的獲得過程中,LAD和環境輸入之間的關係:孩子天生都有語言學習能力,但是這種能力要在環境的刺激下觸發展開。 不必等孩子掌握了第一語言後才開始學習第二語言。寬鬆地界定掌握第一語言,也要在兩歲之後,而這時候孩子有可能已經喪失了辨別某些母語裡沒有的音的能力。所以培養雙語的孩子要從娃娃抓起,越早越好。 那是不是說孩子過了兩歲就比較難學第二語言了?不是。我們前面談到因為人類大腦的發育成熟階段很長,在童年階段很長一段時間腦的可塑性都仍然是很大的。所以不管你的孩子多大,現在開始學第二語言就可以!不要等,現在就開始,你會發現孩子的進步是驚人的。 如安在家教孩子英文呢?既然是希望用語言習得的方式學英文,我們前面總結的聊天玩遊戲的語言發展策略就同樣適用。如果爸爸媽媽覺得用英文聊天玩遊戲有困難,至少我們可以孩子一起讀英文繪本,唱英文兒歌。 比如這首英文兒歌 Itsy bitsy spider,小小蜘蛛。講的是一隻蜘蛛爬上排水管,可是下雨就把他沖下來了。等太陽出來曬幹水,小蜘蛛又頑強地爬了上去。這首歌有三段,唱得時候請大家注意每一段歌詞和動作有什麼不同。 Itsy bitsy spider
The itsy-bitsy spider climbed up the water spout Down came the rain and washed the spider out Out came the sun and dried up all the rain And the itsy-bitsy spider climbed up the spout again一、孩子的語言發展是怎麼來的?
兒童語言發展的第一個原則是要「早」。
語言發展的第二個原則是社會交往原則。
二、促進語言發展—和孩子聊天遊戲
家庭相冊
陪孩子玩「假想遊戲」
親子共讀
語言遊戲和童謠
三、促進雙語發展—語言是玩出來的
The big giant spider climbed up the water spout
Down came the rain and couldn’t wash it out
Out came the sun and dried up all the rain
And the big giant spider climbed up the spout again
The tinny-tiny spider climbed up the water spout
Down came the rain and washed the spider out
Out came the sun and dried up all the rain
And the tinny-tiny spider climbed up the spout again
這首歌有重復(三段),有對比(itsy-bitsy,big giant, tinny-tiny;up -down),有動作演示,剛接觸英文的孩子都可以很容易明白itsy-bitsy,big giant, tinny-tiny的區別是什麼,Sun, rain又是什麼意思。第二語言的獲得就在這樣自然而然的兒歌中逐漸起步了。
小結
語言能力不是教出來的,是爸爸媽媽和小朋友聊出來,玩出來的。中文如此,英文亦然。
中科院心理所博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王貞琳老師,目前任教於香港教育大學,專門研究兒童社會發展。貞琳老師還是6歲男寶的媽媽,出產房第一天就開始給兒子小海豚讀英文繪本。小海豚英語非常流暢,也能一個人安靜地看很長時間的英文書。
貞琳老師說,培養雙語寶寶沒那麼難,培養雙語寶寶也可以省錢又高效!
她和愛貝睿一起,打造了一門《美國心理學博士的英文繪本課》,將兒童英文啟蒙的科學理念、實操方法傾囊相授,並結合兒童認知發展階段,為你推薦40+本精選的英文繪本。
愛貝睿還將課程中的英文閱讀親子閱讀示范和繪本遊戲拍攝成了視訊,讓爸爸媽媽們秒懂課程精華,快速地運用到親子生活中。我們還貼心地錄制了英語繪本的語言教學視訊,讓不敢開口的你,成為孩子最好的英文啟蒙老師。
給孩子做英文啟蒙,你的選擇肯定有很多。但,如果不掌握科學的啟蒙方法,不結合孩子的發展特點,你和孩子的努力,只能是「事倍功半」。
貞琳老師的課,恰恰是孩子英文啟蒙道路上的一盞「神燈」,為孩子打開全球視野的大門。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購買《美國心理學博士的英文繪本課》。❖
參考資料
Bus, A. G., Van Ijzendoorn, M. H., & Pellegrini, A. D. (1995). Joint book reading makes for success in learning to read: A meta-analysis on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literacy.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65(1), 1-21.
Falk, D. (2004). Prelinguistic evolution in early hominins: Whence motherese?.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27(04), 491-503.Kuhl, P. K. (2004). Early language acquisition: cracking the speech code.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5(11), 831-843.
Kuhl, P. K. (2007). Is speech learning ‘gated’by the social brain?.Developmental science, 10(1), 110-120.
Rescorla, L. (2009). Age 17 language and reading outcomes in late-talking toddlers: Support for a dimensional perspective on language delay.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 52(1), 16-30.
Rescorla, L. (2005). Age 13 Language and Reading Outcomes in Late-Talking Toddlers.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 48(2): 459-472.
Sakai, K. L. (2005).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brain development. Science,310(5749), 815-819.
👇立即跟寶寶開啟高效英語啟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