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惹你生氣時,一定要發火,不要「憋氣」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怎樣才能每天都收到這樣的文章呢?

只需點標題下「今日教育考試」關註即可!

孩子惹你生氣時,一定要發火,不要「憋氣」 親子 第1張

經歷完暑假以及忙碌的開學,你在孩子面前崩潰了多少次呢?

有些家長留言說,有的時候就是莫名的暴躁,看著孩子不好好寫作業,玩手機看電視,火氣就特別大,根本就控制不住。

但是,脾氣發完了又很後悔,覺得孩子還小,不應該承擔這麼多負面情緒,很愧疚,非常害怕給孩子留下什麼陰影。

還有位媽媽說:女兒剛上一年級,早上起床後一直磨嘰,光是穿什麼衣服就花了十幾分鐘。還半天不肯去刷牙,又嫌早飯不好吃,怎麼催也催不快。我趕時間上班,一著急就吼她了,把她吼哭了。

孩子惹你生氣時,一定要發火,不要「憋氣」 親子 第2張

有位爸爸也說:孩子上初二了,竟然在上課的時候玩手機被老師發現。我充公了手機,結果孩子給他媽說,不給手機就不上學,氣的我打了孩子一巴掌,現在孩子離家出走。過後我也很後悔,但是真的是太氣人了,說什麼也不聽,還能怎麼辦?

其實可以理解,生活的瑣碎、孩子的學習、工作的壓力、試問哪有父母面對這些不會偶爾發發火,抱怨幾句呢?

父母發脾氣,到底會不會給孩子帶來精神傷害呢?

答案是:只要不是習慣性經常性,無緣無故的打罵孩子,平時一般的打罵,對孩子沒什麼影響。

1

孩子犯錯,該打就打,該罵就罵!

很多時候,我們擔心對孩子打罵和批評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是還有一句話叫做:你不教育孩子,未來社會會幫你教育。

過去只要孩子犯錯誤,私塾先生就會很嚴厲的教訓孩子,還會用戒尺打手心。所以孩子們很敬畏老師,也的確能夠學出好成就。

打孩子一定都是負面的嗎?而是當今的環境,故意誇大了打孩子的種種負面作用,從而形成了一種風氣;

只要是打罵孩子,就不是好父母。

事實並非如此,警察大學教授李玫瑾在《圓桌派》中說的一席話,正好能解釋這個觀點。

孩子惹你生氣時,一定要發火,不要「憋氣」 親子 第3張

她說:「人的成長過程中,要形成一些東西,除了愛之外,還要有敬畏。如果孩子違法了,懲罰實際上是一種保護。讓他知道怕,知道後悔,以後再也不敢了,真的讓他不敢了才是保護他。」

言下之意,正是在強調要讓孩子知道怕,如果孩子犯了錯,唯有懲罰能讓孩子清醒。

而這不是李玫瑾教授第一次強調敬畏,她在此前分析青少年犯罪行為時也曾多次提到過,人犯罪的原因是沒有敬畏之心。

我們教育孩子也是如此,要讓他們知敬畏,守規矩,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得到真正的成長。

2

會發脾氣的媽媽,孩子更尊敬

有位已經當爸爸的朋友說:我媽就是一個脾氣挺大的人,而且她平時對我要求特別嚴格,如果我犯了錯,肯定是要少不了一頓吼的,犯的錯大了還會挨揍,但是這並不耽誤我一直很愛她、尊敬她。

因為她發的大多數脾氣,確實是因為我做錯了事情,所以我並不記恨。

她訓我的時候,我雖然當時會覺得很生氣,過後很快就忘記了,而和她在一起的歡樂時光,倒是隨著年紀的增加而變得格外清晰。

但並不是她發的每一次脾氣我都會淡忘和原諒,有幾次我媽發的脾氣,我一輩子都記得,因為那兩次我感到特別委屈,特別傷心。

孩子惹你生氣時,一定要發火,不要「憋氣」 親子 第4張

一次是我媽冤枉了我,一口咬定我偷了她錢包的一百塊錢。氣的我兩天不吃飯,她都不相信我,當時覺得特別屈辱,心都涼了。

過了還幾個月她一個朋友來還錢,才記起是她借出去了。

還有一次是我當時完全沒有做錯任何事,她好像和爸爸吵架了,就莫名其妙的把我訓了一頓,說她現在過成這樣都是我害的……當時的我,真的是很崩潰,覺得這一輩子都不會再喜歡她了。

所以說,讓孩子感到受傷的,並不是發脾氣這件事本身,而是父母發脾氣的理由,孩子是否能夠認同和理解。

如果孩子真的是自己有錯,他是不會因為你發脾氣而感到受傷的。尤其當孩子知道自己闖了個大禍的時候,甚至還特別希望被父母狠狠的罵一頓,反而會減輕心中愧疚的壓力,還會感受到父母的愛。

當然,也有會讓孩子受傷的發脾氣,一個是錯怪,一個是撒氣。

但是,只要父母給孩子道歉,說明自己當時的感受,不要經常這樣,孩子也是能接受的。

3

可以發脾氣,但千萬別暴力

當父母發脾氣的時候,是要有底線的,至少不能跨越「暴力傷害」這條線。

這裡的暴力不僅是指行為上的暴力,還有語言上的暴力。

為了讓孩子長點教訓,嚇唬嚇唬孩子,象徵性的打幾下屁股,或者疾言厲色的數落一通孩子的錯誤,確實造成不了什麼實際傷害。

吼和打未必都會有嚴重後果,但是要看你本著一種什麼目的,如果你心存傷害:怎麼讓孩子痛苦就怎麼打,怎麼讓孩子羞恥傷心就怎麼罵……

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屬於虐待兒童。

最近聽說了一起令人毛骨悚然的慘案。8月10日,廣西南寧某學校宿舍樓,黃某、陳某夫婦在家中被發現死亡多日。

而殺害二人的,竟是他們的親生兒子——22歲的黃某。

孩子惹你生氣時,一定要發火,不要「憋氣」 親子 第5張

陳老師講課圖片

媽媽陳某是廣西民族大學教授,爸爸黃某是一所律所的律師。這樣一對高素質的父母,為何被自己的親生兒殺害呢?

據鄰居透露,母親和孩子的關係比較緊張,經常能聽見兩人的爭吵聲。

黃某經常被父親打,「那個時候他被家暴、被打出血是我們全班都知道的事。」黃某陽的同學回憶道。

當時的班導很震動,沒想到高知父母居然也會做出這種事,還去找了黃某的父母談了話。

孩子惹你生氣時,一定要發火,不要「憋氣」 親子 第6張

黃某被逮捕

但他的父母並沒有就此收斂。高中時,黃某陽跟一個要好的同學說過五六次,爸爸又打了他,但是他不敢還手,只能忍著。爸爸暴躁起來連他的媽媽也一塊打。

有一次黃某周末從家返校的時候,鼻子上還貼著Ok繃。

黃某不止一次地提到對父親的仇恨,還曾多次向同學表示,自己想殺了爸爸。

如今已成事實,釀成大錯,不僅毀了孩子,父母也搭上了性命,真的是一場悲劇。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這對父母不會發脾氣,只會通過暴力來解決問題。其次是孩子也沒有學會發泄自己內心的情緒,最後也通過暴力來解決問題。在現實中,這樣互相傷害的模式毀了多少家庭。

孩子惹你生氣時,一定要發火,不要「憋氣」 親子 第7張

4

不要憋氣,而要正確發泄

其實,要想避免發脾氣向暴力發展,父母應該做的不是忍著憋著,最後變成突然爆炸的情緒炸彈,而是應該做會發脾氣的父母,給孩子樹立正確發泄情緒的榜樣。

簡單來看,「發脾氣」和「哈哈大笑」的性質其實是一樣的,都是情緒的一種表達方式。

只要用對技巧,發脾氣反而是我們和孩子建立良好關係,解決深層次問題的機會。

《非暴力溝通》中寫道:「暴力的根源在於人們忽視彼此的感受與需要,而將沖突歸咎於對方。」

孩子惹你生氣時,一定要發火,不要「憋氣」 親子 第8張

比如,道德評價、對比、逃避責任和強迫,不僅不會解決問題,還總會讓矛盾升級。因為在生氣時,批評和指責他人都無法真正傳達我們的心聲。如果想充分表達憤怒,我們就不能歸咎於他人,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

所以說,在對孩子發脾氣時,可以參考以下幾點注意事項:

1)對事不對人

我們應該就一件事情,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批評孩子做得不對。但絕不能因此對孩子的人格和品性進行評價,比如說孩子很笨、很傻、很壞之類。

2)不翻舊帳不牽扯

對孩子發脾氣,不要翻舊帳也不要牽扯其他事情。比如孩子撒謊了,我們對他發脾氣了,批評他撒謊這件事就好了,不要批評他昨天打了小朋友。

發脾氣的目的是希望孩子改正缺點,或杜絕下次再做同樣的錯事。

孩子惹你生氣時,一定要發火,不要「憋氣」 親子 第9張

如果翻舊帳並牽扯多個方面,會讓孩子分不清重點,並降低對自己的評價,喪失改正缺點的信心,甚至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3)不要得理不饒人

對孩子發脾氣,重點在於表達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把孩子當作我們的出氣筒。

大聲吼叫只會讓孩子陷入恐慌,從而忽略了事情本身的是非對錯。

凡事要適可而止,對孩子發脾氣更是如此。絕不能不依不饒沒完沒了,否則孩子根部聽不進去你的話。

4)不頻繁發脾氣

偶爾對孩子發脾氣,孩子會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從而下決心改正。如果總是發脾氣,孩子就習以為常了。

頻繁發脾氣的媽媽,簡直是孩子的災難。

孩子惹你生氣時,一定要發火,不要「憋氣」 親子 第10張

5)不當著外人面前對孩子發脾氣

孩子也有自尊心,也需要「面子」,盡量不要在外人面前朝孩子發脾氣,否則孩子會惱羞成怒。

當孩子把注意力都放在「怒」上時,就會看不清問題所在,這就適得其反了。

會發脾氣的媽媽,是有血有肉、有溫度有態度、真實親切的媽媽!

6)允許孩子發脾氣

首先,我們必須明白,「脾氣」絕不是偶然發生的,它一定是有原因的。

孩子還不能成熟的處理這種感受,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引導孩子「允許憤怒的發生」,而不是試圖「暫停掉這種感受」

對孩子說「感到生氣沒關係」、「可以哭一會兒」,而不是說「你不應該生氣」。

我在網上看到一位爸爸堪稱教科書般的案例,一定要分享給大家:

孩子惹你生氣時,一定要發火,不要「憋氣」 親子 第11張

小女孩因為生氣,憋得滿臉通紅,身體也緊繃著。她的對面爸爸半蹲著,正耐心地用溫柔的話語不停地安撫著小女孩。

整個過程,爸爸沒有因為孩子生氣而批評她,也沒有一味哄著孩子,而是以和朋友交談的方式,溫和而耐心地和孩子溝通。

7)非暴力溝通4步驟

不管是自己和孩子發脾氣時,可以客觀地觀察自己和孩子為什麼而生氣、分析感受、盡可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在溝通中請求對方的幫助。

總的來說,我們要讓孩子知道的是:大人有脾氣很正常,孩子有脾氣也很正常。

關鍵是我們生氣是事出有因,是對事不對人,而不是無緣無故,不分青紅皂白,沒有輕重的暴力和逃避。

只有讓孩子感受到的是父母的愛,而不是傷害,發脾氣的媽媽也會得到孩子的愛和理解。

聲明

·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家長幫。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往期精彩回顧

1.人民日報: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

2.住學區房的一張床,還是郊區的大房子?這三個家庭的做法驚艷到我了!

3.毀掉孩子的第一兇手,不是離婚,不是打罵,而是…….

孩子惹你生氣時,一定要發火,不要「憋氣」 親子 第12張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