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點擊音頻,即可聆聽
本期主播 |一朵花
前兩天,閨蜜和我吐槽熊孩子做作業磨蹭,每天拖到很晚。
不單是做作業慢,其他方面也慢。早上穿衣服磨蹭,吃飯也很拖拉,上學經常遲到。
說自己每天為此費了很多口舌,批評、訓斥半天,但孩子總是「虛心接受,屢教不改」。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閨蜜很納悶,因為平時對孩子教育嚴格,孩子總是很乖,幾乎從不會和大人頂嘴。但為什麼實際做起來,明明可以做好,但就是不好好做?是故意惹人生氣嗎?
其實這種情況,用美國心理學家蒂姆·墨菲的話來說,是孩子的「隱形攻擊」。
受到父母的批評卻不敢反擊的孩子,心里積壓了憤怒,就會變得表面上順從,行動上卻用拖延、懈怠、抵制的方式反擊,表達自己的不滿。
01
什麼樣的孩子
更容易「隱形攻擊」
最近看了一部動畫短片《印跡俱樂部》,感觸很深。
小男孩問媽媽:我身上為什麼有藍色印跡?媽媽沒有回應,只顧著看電視,甚至故意把電視機音量調高。
小男孩推搡著媽媽的手臂,再次問媽媽。媽媽卻伸出手,放到孩子的額頭上,然後用力將他一把推開。
男孩的世界瞬間崩塌,變成藍色閃光的碎屑,把跪倒在地上的男孩團團圍住。
原來,小男孩身上的藍色印跡,不是什麼天上的星光,而是受傷的痕跡。
很多孩子都像這個小男孩一樣,內心充滿了沒有被父母看到的傷口。
之前熱播劇《小歡喜》里,英子是個懂事的孩子,體諒媽媽的付出。惹媽媽生氣後,她會早上5點起床,給媽媽準備早飯,留下小卡片認錯;
英子讀書也很努力,是媽媽總覺得她還不夠好,甚至安裝了隔音牆和窗簾來監視學習,英子也沒有反抗;
媽媽摔壞了英子花了幾個月完成的模型。英子除了哭,沒有更多的表達自己的憤怒。
《隱形攻擊》書中有句話:如果一個孩子能夠得到表揚和鼓勵,他們就會做更多的冒險和努力。相反,如果他們認為自己永遠不夠好,或得到的批評總是多過誇獎,那麼隱形攻擊就會成為他們的工具,甚至變成了一種習慣反應。
英子在媽媽的強勢控制下,積壓了很多負面情緒,一直沒有當面回擊,卻漸漸地開始逃課以致離家出走,用叛逆的行為表達自己的不滿。
可見,當自己的努力不被看見,甚至還一味被父母控制和壓抑時,孩子就很容易出現隱形攻擊的行為。同時,父母更應該看到孩子行為背後有怎樣的情緒。
在網上看到一個故事。
14歲的女孩小美原本是父母的寶貝,但自從弟弟出生後,父母原本對她的愛幾乎全部轉移到弟弟身上了。
小美渴望父母的愛,曾經對父母提出要求,但是父母的不耐煩讓她倍感失落。
她嫉妒弟弟,怨恨父母,但她都不敢表達,因為她擔心一旦表達了,可能連目前的愛都得不到了。
她努力做個好孩子,爭著做家務,還幫忙照顧弟弟。然而,總是錯誤不斷。
做飯時,常把飯菜燒糊,還很容易摔碎碗碟。照顧弟弟時,弟弟總是不小心磕碰到。總之,她非常盡力地去做各種事情,但好像什麼事情都做不好。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指出:
「我知道你在生氣,你也可以生氣。但是生氣在告訴你什麼?」
「我知道你生氣了,你可以生氣。你生氣的原因是什麼?」
「我知道你在生氣,你可以先生一會兒氣,除了生氣你還有別的什麼感覺嗎?」
讓孩子明白憤怒情緒傳遞的信號是什麼,然後用更好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憤怒,並富有智慧地去處理它。
有人說,「幸運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孩子的任何行為,都有其背後的心理原因,而且這種心理原因,100%是父母或者主要撫養人帶給孩子的。隱形攻擊也如此。
與其為了自己所認為的正確,竭力把孩子教育成期待中的樣子,不如耐下心來,聽一聽孩子內心的聲音。
-END-
張德芬空間「橙光計劃」簽約作者
JK不二子
自由撰稿人
APPC認證少兒心理咨詢師
曾從事中學教育10年
公眾號:悅心讀書(ID:yxds868)
育兒育己,滋養彼此的生命
橙 / 光 / 計 / 劃
「橙光計劃」是張德芬空間聯合今日頭條、中國青年出版社發起的心理領域優質內容創作者合作計劃,為業界最優秀的內容創作者提供開放、廣闊的發展平台,共同生產與傳播心理健康領域的優質內容。
主播 | 一朵花,電台主播,在海邊的城市用聲音溫暖每個角落。
– 公眾號回復「1026」,領取你的專屬好運卡 –
點「在看」,變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