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逼他讀書寫字了!決定孩子成就的,是6歲前的這些小事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別再逼他讀書寫字了!決定孩子成就的,是6歲前的這些小事 親子 第1張

別再逼他讀書寫字了!決定孩子成就的,是6歲前的這些小事 親子 第2張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這句話,我們都很熟悉了。

雖說不是所有人都極端焦慮,但相信不少家長的心底多少還是會繃緊這根弦,至少不能讓孩子落後。

對於起跑線的理解,人跟人也不一樣。

有的覺得要讓孩子3歲熟讀古詩300首,有的認為要讓孩子5歲就會100以內的加減法,有的要讓孩子上小學一年級前先把拼音過一遍……

最近,在兒童心理學課上,一位73歲高齡老教授的一番話,徹底顛覆了我對於「起跑線」的認知。

她說:

孩子真正的起跑線,不是早早地讓他讀書寫字,而是小時候有沒有玩具和小夥伴。

因為,玩具和小夥伴,能夠幫助我們的孩子,塑造一個更加健全和發達的大腦。

別再逼他讀書寫字了!決定孩子成就的,是6歲前的這些小事 親子 第3張

一個人的大腦,是一切早期教育的基礎。

但大腦在6歲之前發育的奧秘,很多父母都不知道。

在人的大腦中,有一種叫做神經元的物質,每個神經元上面又會生長出一種叫突觸的物質。

這兩種物質增長的數量和類型,直接決定了孩子的大腦發育成什麼樣子。

別再逼他讀書寫字了!決定孩子成就的,是6歲前的這些小事 親子 第4張

別再逼他讀書寫字了!決定孩子成就的,是6歲前的這些小事 親子 第5張

大腦神經元突觸發育圖

這兩種物質的增長,需要我們多跟孩子互動,讓孩子感受各種不同的體驗,孩子大腦里的這兩種物質才會在這些體驗的刺激下生長得更好。

在孩子生命的早期,大腦就像是一個大膽的剪裁師。

那些在日常互動中經常被刺激到的神經元和突觸才能存活下來,而不經常被刺激的神經元細胞所連接的突觸就會被修剪掉。

比如,我們經常跟孩子說話,孩子的語言方面的神經元就會被刺激,就會發育得很好;

我們比較少跟孩子互動,孩子在情感交流方面的突觸就會慢慢被修剪掉。

而且,修剪突觸的過程會從出生到2歲左右進入加速期。

如果在這段時間內,我們沒有給予孩子豐富的外界刺激,沒有讓他接觸該接觸的東西,孩子在這些方面的能力就會喪失。

別再逼他讀書寫字了!決定孩子成就的,是6歲前的這些小事 親子 第6張

在科學家們沒有發現這個規律之前,人們也曾為此付出過代價。

一個新生兒接受了白內障手術,雖然手術的過程十分順利,但是孩子最終卻失明了。

醫生百思不得其解,從各方面去尋找原因。

最後悲哀的發現,孩子在進行手術和康復的一大段時間里,被蒙上了眼睛。

由於長時間看不見外面的世界,錯過了最早期的視覺刺激,從而導致了失明。

而現在的父母,經常讓孩子玩手機,也在無形中把孩子推向不可逆轉的深淵。

在黑龍江省醫院兒科,就發生過這樣一個案例。

女孩晶晶從一歲開始就玩電子產品,話都不會說,遊戲打得比媽媽都厲害。

起初家人都以為晶晶智商過人,但隨著孩子成長,他們漸漸發現孩子ipad玩得好,但搭積木不行。

這是因為孩子的大腦還沒發育完全,長期玩手機。

孩子只需要去看,並不需要去說、去想。

經常使用大腦中視覺聯絡區的神經元,不使用其它的,就會導致其它的神經元受損。

別再逼他讀書寫字了!決定孩子成就的,是6歲前的這些小事 親子 第7張

而且,晶晶1歲半就會玩手機遊戲,到2歲時才會說話。

這是發育性語言遲緩的表現,由於晶晶經常玩手機,只是跟手機進行人機單向對話,而不是人和人的雙向互動交流。

語言方面的神經元得不到足夠的刺激和生長,進而影響了語言功能發育。

和自然萬物皆有規律一樣,大腦的發育也有它獨特的規律。

懂得這個規律的父母,才能在孩子大腦發育的道路上,加上一把勁,而不是拖後腿,或者錯手毀了孩子。

別再逼他讀書寫字了!決定孩子成就的,是6歲前的這些小事 親子 第8張

人們常說,3歲看大,6歲看老。

大家都覺得很有道理。

但很多人都把原因歸因於孩子本身,說這孩子真聰明、真懂事。

卻沒幾個人知道,這與孩子大腦發育的環境,以及父母的教養方式有著很大的關係。

孩子在6歲前過的是怎樣的生活,能決定他的一輩子。

在《探索0-5歲寶寶腦部發育地圖》一書中,麗絲·艾略特博士寫道:

「孩子看見、摸到、聽見、感覺、品嘗、思考的每件事物都被轉化為神經元突觸的電波活動。

而不活躍的神經元突觸——不管是沒聽過的語言、音樂,沒試過的體育活動,還是沒見過的山川,甚至從未得到過的愛,都將會枯萎死去。」

所以,在孩子人生的早期,帶孩子去看更多的風景、聆聽更多美妙的音樂、接觸更多類型的玩具、跟不同性格的小夥伴做朋友。

別再逼他讀書寫字了!決定孩子成就的,是6歲前的這些小事 親子 第9張

體驗各種各樣的感受,其實都在幫助孩子塑造一個更健全和美妙的大腦。

除了帶孩子接觸更多不同的人和事物,早期父母的愛和親吻對孩子也及其重要。

研究表明:經常受到擁抱、親吻,並得到愛的孩子,大腦能夠形成更多網狀結構的髓鞘,能幫助孩子形成更高的智商水平。

而孩子早期所接觸到的生活,對大腦和後期學習能力具體還會有怎樣的影響,《親子關係全面技巧》的作者李中瑩的這段話,最能概括:

從出生至12歲這個階段里,由神經元組成的連接網路會不斷地發展出一些特別的組合,去配合某些學習或者成長所需的條件。

例如思考、說話、觀察、態度、行為傾向等。

這些特別組合會快速形成,若沒有被好好地運用,也會快速地消失。

這些特別組合,更是兒童「天分」的顯示。

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會有很多這樣的「學習窗子」出現,特別適合某些活動,例如彈鋼琴、繪畫、運動,甚至學術上的特別領悟力。

如果我們給孩子充分的機會去不斷嘗試新事物,也許會正巧碰上合適的「學習窗口」,孩子會有異常的表現,被認為有天分。

別再逼他讀書寫字了!決定孩子成就的,是6歲前的這些小事 親子 第10張

如果孩子對此有興趣繼續學習,再加上家長的一點鼓勵,孩子便找到了未來成就的方向了。

一般來說,12歲之前所有這些學習窗子都出現過了。

別再逼他讀書寫字了!決定孩子成就的,是6歲前的這些小事 親子 第11張

都說玩,是孩子的天性。

嬌媽學習了這些理論之後,覺得6歲之前,真的是要順應孩子的天性,讓他們多玩一玩啊。

孩子真正的起跑線,真心不是早早地算數寫字。

有的家長可能會有疑問,讓孩子早一點讀書寫字算數,不就能刺激他們這方面的神經元發展嗎?

的確可以。

但如果孩子過早或單純地學習知識,孩子的可塑性就會大大降低。

因為隨著大腦的發展,左、右兩半球的功能開始出現分化,分別控制不同的功能。

大腦的左半球控制著身體的右側,包括語言、邏輯、細節、理性等功能。

大腦的右半球則控制著身體的左側,包括空間、音樂、藝術、形象等功能。

過早的單純的知識學習讓孩子的左腦得到發展,右腦卻不能很好地發展,左右腦的發展就會失衡。

別再逼他讀書寫字了!決定孩子成就的,是6歲前的這些小事 親子 第12張

所以,早期,可以讓孩子接觸語文、接觸數學,但不是單純地學習知識,而是要換一個做法。

讓孩子學語文,不是多識字、寫字,而是要讓孩子多接觸各種聲音和語言。

鼓勵孩子大聲朗讀童謠詩歌,鼓勵他們多跟不同的人聊天,培養對語言理解的能力,對語音的敏感性,孩子的語感和語文水平才會更好。

讓孩子學數學,不是要求孩子會算多難的加減法,會做多少題目,乘法口訣倒背如流。

而是讓孩子接觸更多玩具和生活方式,幫助孩子在玩中學,在生活和玩樂中掌握對數、量、圖形的認識和理解。

孩子對數學的感知才會更具體,數學思維的發展才有堅實的基礎。

所以,要贏在起跑線上,就讓孩子多看看這個世界的每一面,多探索不同東西的玩法,多接觸不同的小夥伴,多感受不同的情感吧。

什麼都接觸過,什麼都感受過的孩子,才會擁有一個全面發展的大腦,才能更好地感知未來的每一件事情,迎接每一次挑戰。

﹌END﹌

-圖片來源-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作者-

嗨,我是嬌嬌媽,專注於服務數百萬媽媽的家庭教育平台。我的文,偶爾理性冷靜、偶爾溫暖深情。但願,我們相識後,你懂自己也懂孩子。嬌嬌媽(ID:jiaojiaoma8)。

往期精彩文章

別再逼他讀書寫字了!決定孩子成就的,是6歲前的這些小事 親子 第13張

點擊☞魏大勛眼含熱淚聊往事:會說這三個字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幸運

點擊☞台灣4歲天才語驚四座:這樣的教育,讓我不寒而栗

點擊☞孩子遇到挫折時,做這件事,比100句「加油」管用

點擊☞蔡少芬懷三胎又被寵上天:這樣的老公,才是幸福家庭的頂配

別再逼他讀書寫字了!決定孩子成就的,是6歲前的這些小事 親子 第14張

別再逼他讀書寫字了!決定孩子成就的,是6歲前的這些小事 親子 第15張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