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兒童的語言能力提升難?因為你不懂"親子共讀「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近幾個月,咨詢室收到很多讀者關於親子共讀的困惑。這些困惑主要體現在:

  • 如何才能提升親子共讀的效果?
  • 親子共讀是否真的有助於提升兒童的表達能力?
  • 如何才能借助親子共讀提升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

親子共讀有助於提升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是肯定的。

許多專家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結論。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教授懷特赫絲特的研究指出,閱讀過程中,通過成人與兒童間的親密互動,遠比單純給兒童閱讀書籍效果要好得多。

國內的很多專家學者的研究也證實,親子共讀能夠培養兒童的早期閱讀能力,提升兒童的語言學習興趣,更能指導兒童今後的學習行為,促進兒童能力發展。

因此,如何提升親子共讀的效果,利用親子共讀,提升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便是家長關心的核心。

01 親子共讀與兒童語言能力

(1)兒童語言能力

語言是人們交流、溝通的工具,也是表達想法、意見的載體。語言能力就是人們掌握、使用語言的能力。

兒童時期是語言能力習得的初級階段,這一時期培養起來的語言能力也被稱為兒童語言能力。

(2)親子共讀

親子共讀也叫親子閱讀,主要指父母與孩子一起閱讀的過程。

親子共讀過程中,可以是父母讀給孩子聽,也可以是孩子讀給父母聽,還可以是父母和孩子共同閱讀。

親子共讀除了用聲音外,也可以借助圖畫、手工、表演等形式展開。

親子共讀的互動性、自由性、親密性特點,對兒童的身心發展與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大有裨益。

02 兒童語言能力發展的五階段

著名插畫家白蒂莉亞曾說過:兒童的成長一半在於飲食,另一半則在於閱讀。

食物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物質糧食,閱讀則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精神糧食。

親子共讀作為兒童閱讀的方式之一,直接決定著兒童精神糧食的品質與兒童語言能力的高低。

具體而言,兒童的語言能力發展包含以下5個階段。

(1)兒童出生-1.5歲:初級感知階段

這一階段被稱為兒童語言能力發展的奠基階段。

兒童能夠感知簡單、零散的詞語,可以聽懂與自己密切相幹的用品的名稱,如”奶瓶”、”奶粉”等。

也會按照大人的示意與指令做一些簡單的動作,如”拍手”、”張嘴”、”微笑”等。同時,也能開口說”爸爸”、”媽媽”等簡單的詞組。

這個階段的兒童樂於傾聽外界的聲音,也樂於和大人互動交流。

傾聽與簡單表達是這個時期兒童語言學習的重點。

(2)1.5歲-3歲:認知任性階段

這個階段的兒童思維直覺性強,兒童的語言也受直覺的限制。對於兒童自己樂於聽的話語或故事,會要求大人反覆講;對於自己不喜歡的話語或故事則反抗、拒絕。

這個時期兒童的詞匯量開始增加,兒童也會自己創造一些詞句,家長無意的話語也會進入兒童的詞庫。

有時,兒童還會與家長對著幹,家長讓向左,兒童偏向右。

總之,這個階段的兒童語言能力表現十分任性。

(3)3-5歲:詞句存儲階段

這個階段被稱為兒童語言能力發展的”存儲期”,是兒童語言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

這個階段的兒童已經基本掌握了母語中的所有語音,在日常生活對話中,可以說出主謂賓搭配齊全的句子,並積極儲存聽到的新穎詞匯。

思維能力活躍,渴望與大人交流,並在交流過程中時不時地冒出大人意想不到的詞句。

喜歡問為什麼,好奇心強。對於動漫或故事書中的情節能夠簡單描述,並像模像樣地模仿。

(4)6歲-8歲:快速發展階段

這個階段的兒童大多步入小學,交際圈與交流能力進一步增強。

兒童可以對一天發生的事進行流水帳式的描述,他們的聽說能力足以應付日常基本需求,閱讀能力也明顯提升。

在閱讀方式方面,這個階段的兒童喜歡和同伴或家長一起閱讀,開始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

在語言表達上,個性化特點開始凸顯。如,有的兒童在語言交流表達上習慣用短句子,有的則更喜歡”長篇大論”。有的兒童在語言表達上比較直接,語速也比較快,有的兒童則娓娓道來。

總之,這個階段兒童的語言能力處於快速穩定發展期。

(5)9歲-12歲:強化提升階段

這個階段的兒童已經是”小大人”了。

相比於上一階段的依賴,這個階段的兒童更希望獨立。

獨立閱讀、獨立完成作業,個體表達欲進一步增強,奇思妙想的點子也越來越多。

兒童詞句存儲的程度開始跟不上他們求知欲與表現欲的增長,因此,這個階段兒童的語言能力亟待進一步強化提升。

03 親子共讀在兒童語言能力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1)親子共讀有助於兒童良好語感的培養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指出,文字訓練最為要緊的就是語感的訓練。

語感是語言的修養,是語言素質的直接反映。

語感強的人能夠迅速抓住文字的表達的意境與情感,語感弱的人則只能領悟文字承載的內涵的一鱗半爪。

以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為例,語感強的人讀到”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輕輕地招手,道別西天的雲彩”時,能夠對離別的場景與作者依依惜別的情感感同身受,語感弱的人則會覺得作者囉嗦、無病呻吟。

親子共讀則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兒童的語感。

以親子共讀《龜兔賽跑》的故事為例,當讀到兔子在半路上睡大覺的的情節時,父母表現出的惋惜神色,會啟發兒童,比賽結果可能並不是跑得快的兔子贏。

在講述過程中,父母輔助不同的手勢與不同的語調,再加上適當的引導,可以使兒童在把握故事基本情節的同時,更好地理解故事背後的寓意。

這一系列過程,都會促成兒童良好語感的形成。

(2)親子共讀有助於兒童語言美感的提升

親子共讀過程中,兒童更容易對父母優美的文字留下深刻印象,並有意模仿。

這個模仿過程,就是兒童體會語言美感,並不斷吸收、理解、創造的過程。

兒童借助對故事的回顧與表達,可以提升語言組織能力與歸納能力。

兒童通過回顧親子共讀中,父母的神態、用語,逐步習得怎樣組合詞語,怎樣表述情節會使故事更加生動形象。

  • 例如,在描述得到他人幫助的情節時,兒童懂得用”謝謝”、”不用謝”等詞語。
  • 在描述給他人造成麻煩的情節時,兒童會用到”對不起”、”沒關係”等詞語。
  • 在描述自然風光時,兒童知道”美麗”、”愉悅”等詞語。

有的兒童還會進行二次”加工”,在強化故事的趣味性的同時,也大大提升了語言的美感與吸引力。

(3)親子共讀能夠規架式童的語言表達

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過程中,語感與美感的建立必不可少,規范化的表達也同樣重要。

親子共讀則可以使兒童的的語言表達規范化。

以學齡前兒童為例,在運用量詞的過程中,習慣用”個”,如”一個西瓜”、”一個樹”、”一個凳子”等。

通過親子閱讀,父母就可以告訴兒童應該用”一個西瓜”、”一頭豬”、”一棵樹”,來規架式童的表達。

學齡前兒童語法的習得,主要源於父母。

親子閱讀中,父母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兒童進行個性化的語言規范指導十分關鍵。

04 利用親子共讀,提升兒童語言能力的3個關鍵

(1)遵循”以孩子為中心”的閱讀原則,提升兒童的語言認知

根據社會心理學家的研究結果,3-8歲是人類基本閱讀能力獲得的關鍵期。

這個階段的親子閱讀既要結合孩子的年齡、興趣等實際,也要關註孩子的內心需求。

以孩子為中心,選擇切合孩子生活範圍、交際需求的圖畫書、故事書等書籍,提升孩子的語言認知。

例如,可以根據孩子”對與錯”絕對判斷的特點,選擇對的行為得到鼓勵,錯的行為受到處罰的書籍,這樣符合孩子對道德、是非概念的初步理解。

根據孩子對方位產生敏感但又分不清方向的特點,選擇與理解方位相幹的書籍。

(2)”寓讀於樂”,加強閱讀趣味性

貪玩是孩子的天性,親子共讀中,如果父母能夠”寓讀於樂”,兒童的閱讀體驗就會更深刻,語言能力的提升也就更高效。

父母可以將讀本中故事情境進行適當拓展與改變,並展開實時模擬。

以《拾金不昧》的故事閱讀為例,父母一方可以扮演撿到錢的孩子,一方模擬警察叔叔。

錢交到警察叔叔手裡後,可以增加一些警察叔叔表揚孩子的細節,強化兒童的記憶。

當孩子問道:撿到錢為什麼要交給警察叔叔?警察叔叔是幹什麼的?之類的問題時,父母要配合兒童展開互動,進一步深化兒童對故事的理解與行為的認知。

再比如,在《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閱讀中,父母可以引導兒童進行不同動物的詳細區分,並設置問答題目。

如果兒童答對了小蝌蚪媽媽的特征,父母就給兒童表演一個節目。如果兒童答錯了,就懲罰兒童表演一個節目。

這種”亦學亦玩”、”寓讀於樂”的親子閱讀方式有趣又有料,更有助於兒童語言能力的提升。

(3)定位好父母與兒童的主客體角色,適時”牽手-握手-放手”

親子閱讀也要遵循兒童成長的規律。

兒童的閱讀啟蒙時期,父母處於主體地位,孩子處於客體地位,這個階段也被稱為是”牽手”階段。兒童的閱讀書目、閱讀方式等需要父母的牽手帶頭。

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兒童的獨立意識開始萌發,親子閱讀需要照顧孩子的想法與意願。

父母與孩子共同閱讀,合作互動成為親子閱讀的主要特征。

這時,父母與孩子之間是平等的,不存在主次之分,這個階段也被稱為”握手”階段。

隨著兒童心智的進一步成長,親子閱讀的主體逐漸成為兒童自己,父母的作用逐步削弱,父母成為客體。

這時,父母應該懂得”放手”,讓兒童自己去探索閱讀的樂趣,從閱讀中獲得語言表達的精髓。

父母只需在必要的時候充當兒童的拐杖,適時引導就好。

>為何兒童的語言能力提升難?因為你不懂”親子共讀「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