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60懂孩子
3-6歲兒童的攻擊性行為並不意味著暴力傾向。
——爸媽研究所育兒專家團
前幾天,有一位朋友找我「訴苦」:
「我最近簡直要崩潰了,幼稚園老師三天兩頭因為我家軒軒打人的問題把我叫去談話。
還說幼稚園裡,都沒什麼小朋友願意和他玩,就是因為他總打人。
你說我該怎麼辦啊?」
3-6歲的孩子一生氣就打人,具有攻擊性。
這不是軒軒一個人的問題。
但每一個孩子性格不同,每次發生沖突的原因也不一樣,想要降低孩子的攻擊性並沒有一個萬能公式。
但我們可以通過分析孩子打人背後的原因,平時做好預防工作,來有效制止這一行為。
01
為什麼有的孩子一生氣就打人?
01
孩子一生氣就打人,其實是因為大腦的前額葉還沒有發育成熟。
人的前額葉皮層主要負責理性思維、自我控制。
對3-6歲的孩子而言,他們沒辦法像大人一樣權衡利弊,所以沒有顧慮,不想後果,一生氣就容易動手。
如果大人沒有及時引導,而是選擇縱容,那麼孩子遇事就會變得更肆無顧忌。
曾經看過這樣一則新聞:
火鍋店裡,一個孩子吃飽了就開始撒歡。
一會往別人鍋裡吐口水,一會向鄰桌的女孩要手機。女孩不願意給,孩子直接站在凳子上,端起鍋底往女孩的頭上澆。
事後,女孩半邊臉都毀容了。
整個過程裡,孩子的媽媽不但沒有制止,還在孩子索要鄰桌手機被拒絕後,鼓勵他好好跟姐姐說。
3-6歲的孩子,往往語言表達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限。
當他們沒辦法通過正常門路獲得想要的東西,就會用肢體動作表達自己,不能解決就大發脾氣。
面對這種攻擊性強的孩子,媽媽們一定要教會他們辨別是非。
02
暴力行為,還是一種「代際遺傳」。
事實證明那些經歷過或者目睹過暴力的孩子,很大一部分會選擇模仿,用暴力解決問題,甚至虐待自己的家人。
如果大人總是用暴力的手段去訓斥孩子,那麼孩子也會習得同樣的模式。
在《媽媽是超人》中,軒軒總是被外婆「修理」。
而自己的爸爸拳王鄒市明所從事的職業,也帶有攻擊性,但是年幼的軒軒,明顯不明白爸爸的打人和自己打人有什麼區別。
當他心情不爽時,我們發現打人已經成為他解決問題的行為模式,甚至弟弟做的不對,想要教育弟弟時,也是通過打人來實現。
孩子愛打人,還有可能是受了音像制品、遊戲的負面影響。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裡說:
「雖然美國兒科學會並不認為電視是造成社會暴力的唯一原因,
但是我們確信電視上、電影裡或者電子遊戲中的暴力對孩子的行為有明顯影響,而且導致用暴力解決沖突的頻率上升。」
03
自我敏感期,打人不是主觀傷害
孩子在自我意識敏感期時,會表現得特別以自我中心,事事都得依他的想法和意圖去辦,否則就容易情緒崩潰,一崩潰後,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身體。
而這個時期,一般會在3-6歲時最為明顯。這個時期的孩子,打人、咬人,與惡意的主觀傷害無關,表達的是「排斥」和「拒絕」的意思:我不要、我不想,但是我大喊大叫沒有用,我就要動手去制止你。
記得在《媽媽是超人》中,梅婷的女兒快快,就是因為不想氣球被小朋友拿走,便「啪」地一聲,打了拿走氣球的小朋友,甚至拒絕道歉。
後來梅婷在跟快快溝通「打人」的事情時,快快又說:自己沒有打人。
其實,這不是小孩在撒謊,快快當時覺得自己只是不想讓小朋友拿走氣球,而不是打人。
處於「自我敏感期」的孩子,其實就會像快快一樣,油鹽不進。
03
如何讓孩子克服攻擊性,學會溝通?
研究表明,孩子的攻擊性行為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的。
1-3歲的孩子一般為工具性攻擊。
攻擊是一種手段,目的是為了搶奪物品、領土等,對別人造成傷害並不是他們的本意;
3歲以上的孩子則多是敵意性攻擊。
看見別人身體或者內心受到傷害,會讓他們覺得滿足。
對於孩子的攻擊行為,如果家長沒有及時為孩子立規矩,制止孩子的行為。
那麼等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這種攻擊性就會愈演愈烈,甚至嚴重影響孩子的社交生活。
面對這種情況,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01
孩子攻擊性的背後,往往有一個原因。
這時候,家長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梳理出問題所在,可以採用「反饋式傾聽」的方式。
首先,停下手裡的事情,註目著孩子的眼睛,用心傾聽他的陳述;
其次,家長聽的時候想一想「我的孩子想要表達什麼感受呢?」,並在心裡組織自己的語言;
最後,通過詢問的方式向孩子確認感受。
比如:
「是不是XX用了你的橡皮,你覺得不高興了?」、「是不是看到老師表揚XX,也想要老師表揚你了?」
這樣的詢問,可以讓孩子的情緒「降溫」。
也可以讓孩子感覺被理解,這比給孩子講一百句大道理更管用。
02
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
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而且這種聯繫很可能會影響他的一生。
好的家庭環境,能夠有效降低孩子的攻擊性。
有的孩子打了人,家裡的老人可能會因為寵溺說「我孫子力氣真大」、「打人好,以後不被欺負」等。
這種反饋會錯誤地讓孩子覺得打人是一種互動的方式。
還有的家長一看見孩子對別人動手,就二話不說把孩子也拽過來揍一頓。
以為能讓孩子「長記性」,其實並沒有解決任何問題。
反而會讓孩子認為:爸爸媽媽比我強大,可以打我。那麼我也可以打不如我強大的人。
所以,正確的做法是:
一方面堅決杜絕孩子成長環境裡那些鼓勵暴力的因素,另一方面拒絕成為「絕對權威型父母」。
03
家長還可以選擇一些繪本幫助孩子學會如何融入集體、如何躲避攻擊、如何道歉等等。
比如《手不是用來打人的》、《牙不是用來咬人的》、《我是好孩子》等。
平時還可以利用做遊戲的方式,把道理「生動化」:
告訴孩子手和腳是兩個人,他們分別是「手先生」和「腳先生」,平時的任務就是監督「手先生」、「腳先生」守規矩。
一旦看見孩子有打人的意圖,還可以用手勢提醒孩子管理好「手先生」和「腳先生」。
很多時候,養育孩子的過程也是一場自我修行。
沒有什麼辦法是萬能的,如果真的有什麼育兒秘籍的話,那就是兩個字:耐心。
孩子不會永遠聽話,也不會一直充滿攻擊性。
我們要做的,就是始終耐心地對待孩子的問題,幫助他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 End●
爸媽研究所(ID:mama_cn),研究1-6歲家庭教育新知識,是媽媽的教育筆記,是爸爸的帶娃攻略,是孩子的成長能量站。轉載請聯繫爸媽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