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1. 是正式告別,還是悄悄走開?
又是一年開學季。
一場場生離死別的哭鬧戲,正在各地幼兒園上演。
孩子們或抱腿痛哭,或默默含淚,就是不願撒手讓你走。
看著哭到嘔吐的孩子,心疼吧?很多家長會抱著孩子一起哭。
孩子門里,家長門外,整個幼兒園哭聲一片。
圖源:紀錄片《幼兒園》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孩子入園哭鬧,到底該怎麼辦呢?
一些專家會告訴你:孩子哭鬧,那是分離焦慮,一定要跟孩子好好告別。
而當你難舍難分跟孩子告別的時候,幼兒園老師又會告訴你:趕緊走吧,走了就沒事了。
到底該聽誰的?
我們還是先來捋捋孩子入園哭鬧的原因吧。
2. 入園哭鬧絕非分離焦慮那麼簡單
我咨詢過一位老園長,她說,孩子入園哭鬧,絕不僅僅是分離焦慮那麼簡單,一定要區別對待。
孩子第一天入園哭鬧,多半是分離焦慮(點上的問題,分離的那一刻,情緒狀態不好)。
孩子接連哭了好多天,而且比前一天更甚,就要考慮孩子的陌生適應(面上的問題,孩子在園一整天的綜合體驗,導致他在入園那一刻哭鬧退縮)。
圖源:紀錄片《幼兒園》老師,我要回家,我要找媽媽~
深以為然。
孩子入園,分離是一種挑戰(親子分離,痛在一時)。
但更大的挑戰則是——孩子與父母分開後,如何獨自面對幼兒園陌生的環境。
同樣是分離,入園焦慮跟以往孩子早起不讓你上班,完全是兩個概念。
以前,孩子不想讓你上班,恐懼的僅僅是媽媽離開;現在,孩子不僅要承受媽媽離開,還要獨自面對新環境。而且,長達 9 個小時之久!
親子分離 + 陌生適應 = 雙重焦慮!
明確了這一點,我們再來看孩子入園哭鬧,思路就清晰多了。
3. 分離焦慮式哭鬧
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是指孩子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
心理學家約翰·鮑爾比(John Bowlby,1960)將孩子的分離焦慮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反抗——嚎陶大哭,又踢又鬧(分離焦慮爆發);
第二階段:失望——斷斷續續,仍在哭,但大吵大鬧減少,不理睬他人,表情遲鈍(對悲傷的哀悼);
第三階段:超脫釋然——接受外人的照料,開始正常活動,如吃東西,玩玩具,但是看見媽媽又會表現出悲傷(孩兒見到娘,有事沒事哭一場)。
鮑爾比認為,孩子出現分離焦慮,順利渡過這三個階段,孩子才會釋然。
圖源:紀錄片《幼兒園》哭累了,吃點東西再說~
分離焦慮是焦慮的一種,誘發孩子焦慮的環境不改變(你不捨得離開,焦慮源就一直存在),你的安慰實際上會變成撩撥孩子焦慮的催化劑。
孩子的焦慮之火快要熄滅了,你再抱一下,重新回到第一階段的焦慮爆發模式,孩子無法進入下兩個階段,哭鬧的時間就會越長。
只要孩子的本能反應沒有終止或滿足,這種焦慮就會一直存在。
所以,正確的做法是——正式告別後,果斷離開,不要拖泥帶水!
小妞試入園的那幾天,我看到這樣一家子:
媽媽開車把孩子和奶奶送到幼兒園門口,還要去上班,於是就反復叮囑:
「有小朋友欺負你,要告訴老師;」
「吃不飽,要主動問老師要;」
「想上廁所,也要告訴老師。書包里有備用衣服,尿濕了要記得換上……」
圖源:紀錄片《幼兒園》打不過,就咬~
孩子本來什麼事沒有,聽了媽媽的話反倒莫名緊張,拽著車門就地哭鬧不撒手。
記住:孩子是個很糟糕的情緒管理者,但他卻是情緒察覺的高手。你的焦慮,只會傳染給孩子,讓他更加擔憂焦慮。
還有的家長會選擇悄悄溜走。孩子回過神來,發現媽媽不見了,內心會很沒安全感。所以,告別的儀式一定要有,它能給孩子掌控感。
我們家固定的儀式是(每天上班走都要上演):
一個大大的愛的抱抱——給小妞充滿 100 格愛的能量,能用到媽媽下班(來接你);
一個揮手——告別,拜拜;
一個飛吻——會想你哦。
做完這一切,堅決扭頭離開。
扭頭離開的那一刻,心中請默念:
老師比我更專業!
娃適應性很強!
分離焦慮並不是壞事!
圖源:紀錄片《幼兒園》不哭不鬧,我就悄悄看看媽媽走了沒~
這種「後知後覺」的孩子入園哭鬧,通常都是不太適應幼兒園的環境引起的。
比如,入園幾天後發現:午睡睡不著,尿褲子了,被小朋友推了,有了不好的情緒體驗。
他們哭鬧的潛台詞是:我一個人應付不了,要是媽媽在就好了。
對於這種孩子,可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❶ 自由玩耍
1984年,發表在《兒童心理學和精神病學雜誌》(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上的一項研究顯示:自由玩耍能顯著緩解孩子的焦慮。
研究者觀察了 74 名 3~4 歲孩子在入園第一天的焦慮水平,並根據他們是否央求父母留下來,及其手心的出汗情況,評估他們的焦慮水平。
然後隨機抽出一半的孩子去裝滿玩具的房間自由玩耍,另一半的孩子坐在桌旁聽老師講故事。
15 分鐘後,研究人員發現:相比聽故事的孩子,自由玩耍的孩子焦慮水平下降了兩倍多。
圖源:紀錄片《幼兒園》哭完就好了,日子總要繼續~
自由玩耍能讓孩子冷靜下來,而且,孩子還可以通過假裝遊戲思考應對困難的辦法。
可根據孩子在園的表現,與老師溝通是否需要讓孩子自由玩耍一會兒,待情緒穩定後再加入集體活動。
❷ 增進社交
兒童發展心理學家斯坦利·格林斯潘(Stanley Greenspan)的研究發現,3 歲左右的孩子,幾乎每隔 15 分鐘就會確認一次媽媽是否在視線內。
圖源:紀錄片《幼兒園》發著呆,忽然想起媽媽不在,好傷心~
還有研究發現,良好的社交技巧能降低孩子在幼兒園產生的焦慮。
在幼兒園新環境下,為避免孩子因找不到媽媽而焦慮,我們應教會他與其他人打交道。比如,想跟小朋友一起玩,可以說:「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嗎?」自己打不開酸奶,可以求助老師:「老師可以幫我打開嗎?」
讓孩子知道,除了媽媽,他還可以求助老師,還有小朋友可以一起玩。
入園是孩子踏入社會的第一步,會交際,孩子在幼兒園才不會孤單。
❸ 帶上安撫物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心愛的東西,方便的話,可以讓他帶一個到幼兒園。比如,《小豬佩奇》中,喬治睡覺都不離手的恐龍先生。
心理學研究發現,安撫物雖然不會說話,但卻能安撫孩子的情緒,使孩子更獨立。
這個安撫物不一定是實物,也可以是媽媽跟孩子之間的一個秘密約定。
比如,繪本《魔法親親》中,媽媽在小浣熊的手心印了一個吻。在幼兒園感到孤獨的時候,小浣熊就把掌心輕按在臉頰,這樣他隨時都能感受到媽媽的吻,就不會再孤獨和害怕了。
這種愛的連結,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不管孩子將來到哪里,媽媽的愛永遠都會和他在一起。
5. 接園也會影響入園的積極性
接園,也會影響孩子對幼兒園的看法。
強調一點:接園,千萬別遲到。萬一有事耽誤了,最好電聯老師,讓孩子聽到你的解釋和承諾。
此外,接到孩子親親抱抱,表達思念,然後請以陽光的心態詢問孩子在園的感受:今天一定又發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吧?快給媽媽講講!
圖源:紀錄片《幼兒園》放學了,快來接我~
千萬別一接到孩子就急著問:有沒有吃飽?有沒有人欺負你?老師對你好不好?
關心是關心,但別把孩子擺在「受害者」的位置上,擺在幼兒園、老師、其他小朋友的對立面。
想了解孩子在園情況,可以通過角色扮演遊戲。比如,讓孩子扮演老師、其他小朋友等等,在遊戲中孩子會還原在幼兒園的社交模式。
6. 小 結
最後,提醒大家,焦慮是一種正常的,適應性的情緒。
無論是分離焦慮,還是陌生適應方面的焦慮,都是為了激勵孩子為應對未來的威脅做準備。適度的焦慮,有助於激發孩子的潛能。
而且,只要父母能以積極的方式回應,3 歲以上孩子,基本都可以自我消化、安撫自己的焦慮情緒。這一點,一定要相信孩子。
總之,孩子上幼兒園,是分離,也是成長。放鬆心情,陪孩子跨過去,你就會遇見一個更強大的孩子。
小 愛說
掃描上方二維碼,關注「愛貝睿」公眾號,在微信對話框回復關鍵詞「幼兒園」,即可獲取觀看地址。
更多精彩文章請戳:
👉孩子咬人你忍著?小心咬人變成習慣!正確處理孩子咬人看這里
👉左撇子,是異端還是天才?科學研究這樣說
👉這種動動嘴就能做的教育,勝過無數早教班
參考資料
Wenner, M. (2009). The serious need for play. Scientific American Mind, 20(1), 22-29.
Bowlby, J. (1960). Separation anxie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41, 89-113.
Bowlby, J. (1960). Rief and Mourning in Infancy and Early Childhood. The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the child, 15(1), 9-52.
葉立群 ,鄭慧英,《幼兒教育學》,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1996
9 月愛貝睿會員日問題征集又開始啦~
這一期,我們把主題聚焦在大家關心的數學啟蒙上。如果養育路上,您有任何與數學啟蒙的疑問,歡迎向愛貝睿專家老師拋來。
如何提問?掃描文末海報的二維碼,或者戳「閱讀原文」,就可以參加啦!
掃描二維碼,立刻向專家提問↓
▼點這里,立刻向愛貝睿科學團隊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