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前幾天我看到了一條挺有意思的新聞,法國國會通過了「禁止打孩子屁股」的禁令,並且要求每一對夫妻,都要在結婚典禮上宣讀這條規定。
乍一眼看過去,好像有點小題大做了,誰小時候沒有被爸媽打過屁股呀。但點進去仔細一看,才發現,其實這條禁令的重點是「規定父母不能對兒童使用侮辱性手段進行身體言語暴力」。
「打屁股」只是「身體言語暴力」最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
我原本以為,外國人應該不太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是在一個採訪中,不少法國家長都表示:適當的打屁股對塑造孩子人格很重要。
根據法國兒童基金會的調查,85% 的法國父母承認曾體罰過孩子。
看來法國小朋友們的屁股也沒少挨打。
當然,也有另外一種聲音認為:父母不對孩子暴力,孩子長大後也不會對別人使用暴力,所以不該打孩子。
法國並不是第一個將「禁止體罰」寫入憲法的國家,今年 6 月 19 日,日本參院全體會議以全會一致表決通過了修改後的《兒童虐待防止法》和《兒童福祉法》,明確規定父母禁止體罰孩子。因為虐待兒童在日本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據統計,日本連續三年被檢舉虐童事件超千件。
中國有句古話叫「愛之深,責之切」,以前,大多數家長都覺得打孩子是為了孩子好,其實,「愛之深」未必要「責之切」,除了體罰,家長們可以有更好的選擇。
老一輩常說「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是禍害」。確實,通常想要立即阻止小孩犯錯或立即讓小孩聽話,體罰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但我們往往被當時的效果所蒙蔽,而忽略了長期效果。
我鄰居的女兒今年 5 歲,每當有客人去她家時,她就會興奮過度,又蹦又跳,以打擾客人說話為樂,有所謂「人來瘋」的現象,於是她父母便打她手心,或罰她站在牆角。久而久之,父母發現她學會了察言觀色,只要父親一瞪眼,她就立刻安靜一會兒,但是這種不良行為沒有絲毫改善。
如果孩子的不良行為重復出現,就表示這種懲罰是沒有效果的。
教育是需要方法、智慧和耐心的,很多時候體罰只是父母懶得用腦想更好的方法罷了。
美國教育學博士簡▪尼爾森說:「長期體罰的結果是,孩子往往用 4 種心理來回敬家長。」
1、憤恨——「這不公平!我們不能相信大人!」
2、報復——「這回他們贏了,但我會扳回來的!」
3、反叛——「偏要對著幹,以證明我不是必須聽他們的。」
4、退縮——「我是個壞孩子。」
陳喬恩在參加湖南衛視《旋風孝子》的時候,跟她的媽媽毫無互動,同框拍照時肢體動作也很僵硬,原來是因為她媽媽從小就打她的緣故。
陳喬恩說小時候被媽媽用枯樹枝打到流血,這件事在她內心造成陰影,長大後,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媽媽,也因工作忙碌,無法和媽媽長期間相處,久而久之,母女之間的關係就越來越生疏。
研究表明,經常受到體罰的孩子,要麼變得極其叛逆,要麼變得因恐懼而順從,總之,對孩子的性格塑造都是不利的。
可能你會問,如果不能體罰孩子,那孩子犯錯誤了要怎麼糾正他們呢?
我想告訴大家,體罰是一條不歸路,它或許一時有效,但你可以有更好的選擇。
台灣家庭教育專家鐘思嘉提出了一個觀點:「父母要基於平等與相互尊重的民主態度,來激發孩子的合作行為及鼓勵孩子改變。」
在《愛就是讀懂孩子》一書中,有一些理念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1)讓孩子去體驗自然的行為結果
比如到吃飯時間,你告訴孩子該吃飯了,孩子不來,這時候,你可以尊重他不想吃飯的決定,過了一陣子孩子肚子餓了,想吃飯,你就可以用平和且尊重的語氣回應:「我知道你肚子餓了,可是飯菜已經收了,只有下頓飯才有東西吃,不然你自己去找東西吃,不過要把廚房收拾乾淨。」
如果孩子把廚房弄得一團亂而不收拾,你提醒幾次後仍沒有悔改,那麼你就可以「罷工」,並將「罷工」理由平靜地告訴孩子:「你把廚房弄得亂七八糟卻沒有收拾,我沒法兒做飯,很抱歉。」
(2)讓孩子感受到尊重
有一回,我睡覺時女兒在我耳邊放動畫片,吵得我睡不著,一開始我告訴她說:「把視頻關掉,我要睡覺。」但並不起作用,後來我說:「寶貝,我知道你喜歡看這個動畫片,但現在媽媽很困,想睡覺了,你自己決定看是否要調小聲,或者關掉它。」
我發現當我改變說話方式的時候,女兒會思考一下,看看我,再看看手里的視頻,最後選擇把它關掉了。
將心比心,要想孩子合作,父母首先要表現出一個合作的態度。
不要總強調個人權威以及對孩子的要求,要讓孩子感受到你將他作為一個有價值、有尊嚴的個體,他就會更願意把你的話聽進去,並做出改變。
(3)建立家庭會議
辣麻麻有段時間沉迷美劇,在美劇里,常常會有這樣的情節——小主人公做錯事了,一回家,他的家人整整齊齊坐在客廳,齊刷刷望著他,爸爸表情嚴肅地說:「過來,我們談談。」
有時我們在一段關係里受了氣,不肯說出來,積累在心里,越想越氣,家人之間的誤會和隔閡也就越來越深。這時候,家庭會議便成為成為大家吐露心聲、表達意願以及解決問題的最佳機會。
在會議中,彼此敞開心扉,把問題攤到台面上來說,更容易理解別人的感受,從而解決問題。
孩子也能學習到光是生悶氣、責難別人是沒有用的,只有開誠布公把話說出來,才能讓別人理解你。
家庭是一個小社會,也是個人性格、態度養成的地方。孩子可以在家庭會議中感受到父母對他的尊重和接納,發展自己在家中的歸屬感和安全感。
還有一種「體罰」是在不經意間發生的。
每個人都有控制不住情緒的時候,也許我們正在解決棘手的工作,或者正在處理家務,孩子這時候跑過來搗亂,我們便下意識地發火,或動手打他。
徐崢的妻子陶虹分享過她的一個故事,有一天,臨出門前她女兒打翻了牛奶,於是她本能地大吼:「你怎麼回事啊!」結果把她女兒嚇到,驚恐地望著她。
陶虹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開始反思錯誤。她怕給女兒留下「媽媽不允許我犯錯」的印象,便走過去抱住女兒,安慰道:「害怕了吧?沒事兒沒事兒。」
大多數父母的本意,是不想傷害孩子的,可是一時難以自控的情緒,往往會誤傷了他們。
「隱形」的體罰,造成的後果並不比真正的體罰輕。
語言上的恐嚇、羞辱,也算暴力的一種,回想一下,你是否也「隨口」說過:
「你再淘氣我就打你了!」
「怎麼那麼笨?」
「做題怎麼不動動腦子!」
生活中類似的話太多了,我們做為父母,有沒有審視過自己,你隨口說完這些話自己是痛快了,但給孩子帶來了什麼呢?。
我看過一個公益廣告,把這些語言做成積木放在箱子里,讓家長和孩子去拼,最後發現,「豬腦子」拼成了一把槍,「丟人」拼成了一把斧子,「你怎麼不去死」拼成了一把水果刀……
語言的力量超出我們的想像,或許我們無法保證自己成為一個永遠不發怒的大人,但是我們可以減少發怒,做好情緒管理,並且在發怒後做好補救工作。
①和孩子聊你的情緒。
開誠布公地和孩子討論下你當時的情緒,讓他明白你不是無緣無故地發火,更不是「魔鬼」家長。
②發完脾氣要道歉。
像陶虹那樣,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承認自己在剛才那個瞬間失去了自控力,這是孩子重新接納你的過程,也是你自己重新接納自己的過程。
③給自己 10 分鐘的時間。
經常發脾氣的家長,可以給自己立個規矩,不管發生什麼事,不管有多憤怒,告訴自己一切等 10 分鐘後再說。
在這 10 分鐘里,讓孩子自省一下自己的行為,而父母則先去做其他可以轉移自己情緒的事情,讓自己遠離當下的情境。
其實,情緒更多的只是一時的宣泄,而當給情緒一段緩沖期後,我們會慢慢恢復理性,從而能夠更加理智冷靜的看待事情。
最後,我們得學著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大人都會犯錯,何況那麼小的孩子呢?
有網友說:「我小時常常被父母打,我不也很好嗎?是他們的嚴格教育,才有了今天的我」。
其實這麼說完全顛倒了因果。與其說「因為小時受到體罰,才有了今天的我」,倒不如說「兒時受了那麼多體罰, 我居然還能有今天的成就」。
在一些人眼中,好像只要在「暴力」前面加上「家」這個標籤,一切就變的合乎情理,甚至值得感恩了,這正是最可悲的地方。導演黃莉說:「有暴力發生的地方就是犯罪現場,哪怕這個地方叫家庭。」
每一個孩子都是帶著對愛的渴望來到這個世界的,家本應是最讓他覺得溫暖安全的地方。
作為父母,你肯定也希望孩子長大後再回憶起我們,想到的詞語是「包容」、「理解」,而不是「壓迫」、「專橫」吧。
我們是「生產」了孩子,但孩子不是我們的附屬品,我們無權對他們的身體和心靈肆意傷害。
當我們為了心目中的「完美小孩」,拿言語和暴力改造他們時,就意味著我們放棄了和孩子站在一起,放棄了成為他們最信賴的人,這絕不是一個聰明的選擇。
趁著無論怎樣他都信賴你的時候,請好好地,溫柔地愛他吧。
我有個小小請求,幫忙文末點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