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帶孩子在故宮隨地大小便:再貴的富養,不如教養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媽媽帶孩子在故宮隨地大小便:再貴的富養,不如教養 親子 第1張

致 家 長:

無論你富甲天下,或是一貧如洗,教養,永遠都是你能給孩子最便宜,卻最重要的財富。

1

媽媽帶孩子在故宮隨地大小便:再貴的富養,不如教養 親子 第2張

故宮最近火了!94年以來,第一次故宮夜間對公眾開放的消息一經傳出,僅僅半個小時元宵節當天夜場名額就全部售罄,故宮門票系統還被擠得直接崩潰。

不過關於故宮的可不全是好消息。

媽媽帶孩子在故宮隨地大小便:再貴的富養,不如教養 親子 第3張

幾天前,故宮內一名遊客讓孩子隨地小便的消息也在網上引起了熱議。故宮的工作人員則回應,故宮內本就設有14個固定廁所,高峰期還會加臨時廁所。在2019年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年會上,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也說過:通過大數據分析,已把故宮女廁增加到男側的2.6倍,可見這位家長帶孩子隨地小便並非無奈之舉。

媽媽帶孩子在故宮隨地大小便:再貴的富養,不如教養 親子 第4張

而前段時間,北京地鐵上的一張偷拍照火遍了整個網路。在空蕩蕩的地鐵里,一位媽媽抱著熟睡的孩子,怕鞋子弄髒座位,就把背包墊在了孩子的腳下。

媽媽帶孩子在故宮隨地大小便:再貴的富養,不如教養 親子 第5張

這雖然只是生活中極小的事情,無關痛癢,但卻折射出父母教養的高下。

而孩子就是父母的鏡子,你的一言一行看似無心,卻悄悄地植根在孩子的心中,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根發芽。

有人說「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線」。其實這起跑線不僅與金錢、地位相關,更是與父母的學識、教養相關。

2

媽媽帶孩子在故宮隨地大小便:再貴的富養,不如教養 親子 第2張

近期,微博 #養名初中生要花多少錢#的話題上了熱搜榜。

來源過年前,杭州一中學設計了一份特別的調查表,調查杭州市養育一名初中生的平均花費,結果令人大跌眼鏡,每個家庭的平均支出竟然高達88000元,其中上培訓班就占去了大頭。

媽媽帶孩子在故宮隨地大小便:再貴的富養,不如教養 親子 第7張

如今,常常有父母陷入了「如何富養孩子」的焦慮中,總是害怕孩子少參加了幾個培訓班就屈居人後,早在學前就開始布局各種興趣愛好班。從鋼琴到圍棋,從書法到繪畫,有條件的還會讓孩子上機器人、創客等創新課程,可是另一方面,許多父母卻在生活的細節里給孩子以不良的示範。

在生活中,各種「熊父母帶熊孩子」的事例比比皆是。

3

媽媽帶孩子在故宮隨地大小便:再貴的富養,不如教養 親子 第2張

那麼,如何養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呢?

1、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央視曾拍攝過一部紀錄片,名叫《鏡子》,片中的一名孩子對著鏡頭自白:「我是一面鏡子,我的面孔,能找出我是如何忠實於父母,無論外表還是內心,我與他們是多麼的相似」。

媽媽帶孩子在故宮隨地大小便:再貴的富養,不如教養 親子 第9張

當你發現孩子有不受教,沒教養的苗頭時,不妨問問自己幾個問題:

十歲之前,建議父母給孩子樹立以下規矩:

1、在公共場合說話,聲音應該小到不能讓第三人聽到。

2、到別人家做客時,不能亂翻東西,不能要別人的東西;

3、當別人來自己家時,要熱情接待,不能不理不睬;

4、做錯事情時,要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且道歉;

5、吃東西,不能亂翻食物,不能圍著桌子跑,不能浪費食物;

6、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要隨意嘲笑別人,切忌「童言無忌」;

7、有話好好說,學會不亂發脾氣;

8、遵守規則和秩序,尤其是公共秩序:如垃圾要丟在垃圾桶里,過馬路要看紅綠燈;上車需排隊等;

9、學會守時守約,懂得信守承諾;

10、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會不依賴父母。

言必行,行必果,父母必須始終如一的堅持原則,才能真正的推行原則。

3、減少嘮叨,溫柔而堅定

不知道你是否遇到過,當孩子正拿著筷子翻他喜歡吃的菜時,你在他耳邊反復地說:「xx,你不能這樣」,結果孩子口頭敷衍應付,行動上卻我行我素。

於是你火冒三丈,揪著他的耳朵準備開打。可是你不知道的是:「嘮叨,有時候反而會削弱話語的力量。」

其實,孩子聽不聽你的,跟你說多少次無關,和你說的態度有關。此時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我們應當溫和但堅決地告訴他不能這麼做。

如果孩子聽不進去,我們可以把孩子帶到無人的地方單獨教育,這樣既保全了孩子在眾人前的顏面,也維護了原則。

在單獨教育時,我們可以讓孩子換位思考,認識自己的錯誤。比如詢問他,如果有另一個小朋友吃飯時專門挑你喜歡的菜吃,你會開心嗎?

給孩子一點時間思考,讓他認錯後再把他帶回餐桌。相信你溫柔而堅定的態度,能讓孩子感受到被愛與尊嚴。

4、情景回憶,及時總結

生活中時時刻刻都有培養孩子教養的教材,父母可以把這些生活情景不斷地抽出來和孩子一同回憶,鞏固孩子對規矩的印象。

例如,和孩子一同出席一場聚會,回家的路上,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聊一聊,剛才孩子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好。也可以一起討論、評價一下在場其他小朋友的表現,需要學習什麼,需要改進什麼。

對於低齡的孩子來說,他們的抽象思維還比較差,很多時候父母給孩子講大道理,孩子的腦子里是沒有概念的,但如果把這些大道理換成具體可感的生活情境,孩子往往能夠更好的記住。

4

媽媽帶孩子在故宮隨地大小便:再貴的富養,不如教養 親子 第2張

也許其他的教育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但「教養」卻是每個家庭,每對父母都能教會孩子的無價之寶。與其焦慮自己的財力是否能跟得上別的家庭,不如從最細微的生活細節教起。

當孩子擁有了教養,他才能學會感恩,從而尊敬長輩,孝順父母;

當孩子擁有了教養,他才能獲得同學的喜愛,才能擁有良好的人際交往;

當孩子擁有了教養,他才能在踏上社會時進退有度,獲得更多的機遇。

沒有天生的熊孩子,也沒有生來彬彬有禮的「別人家的孩子」。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白紙最終會變成什麼樣,關鍵在於父母。

建議大家將「一起升學」設為星標

(安卓用戶可設置為「置頂」)

↓↓↓

媽媽帶孩子在故宮隨地大小便:再貴的富養,不如教養 親子 第11張

往期精彩請點擊

名校勵志|退貨申請|熱點事件|學科重視|

刺殺老師|閱讀還帳|江歌案件|手寫英語|

經典對話|家校關係|趣味漫畫|老師提醒|

粗心歸因|見見世面|讀書雖苦|高考改革|

父子漫畫|震驚父母|回答火了|面試真相|

編輯|小薇

來源|小學家長

更多內容請關注:一起升學

ID:yiqishengxue

媽媽帶孩子在故宮隨地大小便:再貴的富養,不如教養 親子 第13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