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這麼多年來,大家對民間書法家的認知是片面的,大家一致認為,書法就是廟堂之上的玩意,其實是錯誤的觀點,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民間書法的發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且書法發展了幾千年,從來沒有像這麼四十年一樣的繁榮過。
民間書法建立在千百萬人的社會實踐之上,有多少種社會生活,有多少種審美意識,就有多少種風格面貌。有的清麗,有的粗獷,或者端莊,或者豪放……環肥燕瘦,各擅勝場。他們「發乎性」,但並不「止乎禮」,想怎麼寫就怎麼寫,無拘無束,信手信腕,點畫、結體和章法上的奇思妙想層出不窮。
我們看秦漢簡牘帛書、敦煌遺書、六朝碑版,會情不自禁地為各種奇肆放逸的表現手法而拍案叫絕,驚嘆:「字竟可以這樣寫!」民間書法是個海,不僅指風格面貌之多,而且也指創作精神的自由奔放。
民間書法很自然很真實地反映了每個時代和每個時期人們的思想感情和審美趣味,它的風格形式不斷地追時代變遷,隨人情推移,始終處在因革損益之中。秦漢簡牘帛書,魏晉六朝碑版,東晉至宋初的敦煌遺書,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字體書風,前後相續,繩繩弗替。即使發展到一定階段,提煉升華,產生出名家書法,它也不會固步自封,裹足不前。
綜合起來分析,名家書法代表著不同風格之間的質變,而民間書法則是因革損益的量變。名家書法作為一種風格的極致,發展前途有限,是靜止的;而民間書法比較粗糙,可以持續發展,是運動的。
名家書法的精神是普遍的規律的,民間書法的精神是自由的傳奇的。兩相比較,它們的特徵是對立的,同時又是互補的。這種互補關係決定了它們為後人所提供的借鑒作用也是互補的。民間書法太粗糙,不適於初學;名家書法是典型是標準,是帶有規律性的普遍原則,是習書者學成規矩端正手腳的最好范本。
學書者通過臨摹名家書法,掌握了各種技巧法則之後,開始關注形式問題,注重風格追求,這時候,會感到名家書法的束縛,會把取法的眼光從名家書法擴展到風格形式極其豐富的民間書法。
名家書法,供人們學成規矩;民間書法,給人們創作靈感。兩者結合,技進乎道。在書道的層次上,民間書法以自由傳奇的精神喚起了人們的創作熱情和靈感,名家書法以其完美性與典型性對民間書法加以提煉和升華。
民間書法與名家書法是書法藝術的一體二面,人們為研究的方便,表述的需要,將其一分為二。事實上,「夫道,一而已」,如同陰陽二元,如果不將它們同歸於太極,則將成為兩片死物,不會產生圓滿不滯、變動不居的大用。
書法藝術只有在名家書法與民間書法這兩大系列的相互撐拒下,才能架起一座雲梯,不斷攀升,從輝煌走向更加燦爛輝煌。對於這樣偉大的傳統遺產,我們應該好好利用,正確地利用,忽視民間書法,是我們的愚陋,抹殺民間書法,是我們的罪過。
如果將名家書法與民間書法割裂開來,對立起來,片面地強調一個方面或否定另一個方面,也是極大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