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相關文章/故宮三輪車夫飆英語、學子獎狀貼滿牆! 讀書, 才是最貴的奢侈品!.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台北2019十大香港韓國網美必住旅店

南國2019五大國人婚紗首選拍攝民宿

2019台灣趣味特色空間

故宮三輪車夫飆英語、寒門學子獎狀貼滿牆! 讀書, 才是「最貴」的奢侈品!

近日,一網友來北京旅遊時,在故宮邊的胡同里偶遇一位三輪車夫「狂飆」英語,給外國友人講解景點。該網友拍下視頻上傳後,大叔迅速走紅。網友不禁感慨:「不會外語,連三輪車都蹬不上了!」

故宮三輪車夫飆英語、學子獎狀貼滿墻! 讀書, 才是最貴的奢侈品!

從《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總冠軍——外賣小哥雷海為,到故宮邊飆英語的大叔,所有偷偷看過的詩句、背過的單詞,在這一刻,都綻放出了格外奪目的光彩!

賣煎餅大媽月入三萬;北京大學畢業後賣豬肉;研究生學歷收入不如買麻辣燙的;某些網紅主播搔首弄姿、動動嘴,就能在家養活自己……

光怪陸離的時代,努力學習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最「笨」的方式。而老師和家長在面對孩子的疑問時,也常常不知如何作答,只能告訴孩子「別人都在上大學,所以你也要去」、「上大學才能過更好的生活」、「上大學你就自由了」……

這樣的說辭,自己都覺得很沒底氣,更別提說服孩子了。

如果正在讀高中的你也處於迷茫中,不知自己為何努力、為何學習,不妨看看這篇文章,或許會帶來一點能量,增添一些動力。

故宮三輪車夫飆英語、學子獎狀貼滿墻! 讀書, 才是最貴的奢侈品!

很多人,都有這樣那樣的不如意,或抱怨命運不濟,或盼望時來運轉。改變命運,有人期待機遇,有人祈求好運,而家境貧困的他們,則相信靠知識改變命運,擺脫貧困。

故宮三輪車夫飆英語、學子獎狀貼滿墻! 讀書, 才是最貴的奢侈品!

單小龍,18歲,寧夏西吉縣人,家里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母親患病多年。父親和哥哥在外打過工。2018年的高考中以676分的優異成績被清華大學電子信息專業錄取,在這之前,他只有一個破舊的按鍵手機,沒有微信。

故宮三輪車夫飆英語、學子獎狀貼滿墻! 讀書, 才是最貴的奢侈品!

龐眾望,他的母常年臥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其父患精神分裂症;龐眾望刻苦學習,成績名列前茅。2017年高考滄州市理科狀元(總計744分),被清華大學錄取。

故宮三輪車夫飆英語、學子獎狀貼滿墻! 讀書, 才是最貴的奢侈品!

韋婷,19歲,父母在家務農,哥哥外出務工,掙錢供其上學。2017年9月,韋婷考上廣西一所醫學院校。

故宮三輪車夫飆英語、學子獎狀貼滿墻! 讀書, 才是最貴的奢侈品!

蒙昌都,22歲,他家是貧困戶,父母打零工掙錢供他上學。如今,蒙昌都已經是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自動化專業大三年級學生。

故宮三輪車夫飆英語、學子獎狀貼滿墻! 讀書, 才是最貴的奢侈品!

喬娟芝,19歲,她從小勤奮學習,成績優異。2017年9月,她考上了山西師範大學。

故宮三輪車夫飆英語、學子獎狀貼滿墻! 讀書, 才是最貴的奢侈品!

黃青平,高一學生,她的夢想是考上大學,努力用知識來改變家里的貧困現狀,讓家人過上好的生活。

在他們身後,一張張獎狀,見證了寒門學子「用知識改變命運」的奮鬥決心;一面面獎狀牆,承載了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希望。

有不少同學都覺得,不是只有靠上學才能過上想要的生活,我能做兼職還能去擺攤……但現實卻是,很多人除了上學,真的是沒有其他的路能走了。

故宮三輪車夫飆英語、學子獎狀貼滿墻! 讀書, 才是最貴的奢侈品!

讀書,是階層跨越最後的可能

英國有一部紀錄片叫《56up》,中文翻譯成《人生七年》,導演選擇了來自英國不同階層的十四個7歲的孩子,他們有的來自孤兒院,有的是銀行家等「成功人士」的小孩。此後每隔七年,艾普特都會重新採訪當年的這些孩子:14歲,21歲,28歲,35歲,42歲,49歲,一直到56歲。

在短短的8個100多分鐘里,14個人的真實一生就過完了。

在每個時間節點上,我們都能看到這些孩子身上的變化,但有一樣東西卻沒有變,那就是階層的傳遞:

7歲時,上層階級讀私立學校的小孩Andrew和John已經每天在看《金融報》或者《觀察家》了,他們明確知道自己會上哪個高級中學然後上牛津大學,並成為像他們的父親一樣的人;中產階級的男孩也有一些夢想,而在窮人區貧民窟上寄宿學校的孩子甚至談不上什麼夢想,有人希望當馴馬師賺錢,有人希望能有機會見到自己的爸爸、吃飽飯、少罰站少被打……

這部紀錄片會讓人看得非常難受,因為它揭示了我們不願面對的真相:階層,是會傳遞的,而且,這種傳遞雖然看不見摸不到,卻無比堅固,很難打破。

英國是這樣,在現今的中國也是如此。這無關公平,只是因為上一輩所處的位置,所擁有的資源,會很自然地傳遞給下一代, 我們無法拽著自己的頭髮離開地面。

所以,高考幾乎是階層流動最後的大門。不管家庭出身、父母身份、財富實力,只要能考出足夠優秀的分數,都會被大學平等地接受,在新的舞台上,撕掉原生家庭的標籤,去自由書寫以後的人生,或者把更好的生活帶給家人。

正如白巖松提醒高中生的那樣:

很多人說現在階層板結了,其實此前更板結。所以高考才真正地結束了那種板結。讓不管是什麼身份,你如果分數靠譜,就總能往外走。

「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故宮三輪車夫飆英語、學子獎狀貼滿墻! 讀書, 才是最貴的奢侈品!

努力,你才能配得上你喜歡的一切。

《最好的我們》里,面對早戀的學生,老師的一席話讓很多成年人都大呼紮心。

「現在是你們最好的時光,但以後的人生路上,你在乎的人能不能陪你一起走下去,靠的不是這一兩天的感情,而是你能不能配得上他,老師就是想告訴你們,選擇真正有價值的,不要因為自己的不配,錯過在乎的人。」

故宮三輪車夫飆英語、學子獎狀貼滿墻! 讀書, 才是最貴的奢侈品!

想像一下,多年以後,故鄉重逢,你當年喜歡的姑娘已經名校畢業、在遠方的城市落了腳,每天妝容精致地出入名企公司,而你因為高中時混沌度日,最後僅考上個三流大學,畢業後回老家找了份平凡的工作,在父母的幫助下,勉強度日。

這時候,再相見,你是否真的有勇氣重提當年那段純真美好的感情?

同學,父母逼你努力、上進,真的不是為了讓你給他們「爭面子」,更不是圖你以後大富大貴,讓他們「沾光」。

他們只是希望,在以後長長的人生中,你可以平視喜歡的人的眼睛,可以通過努力買到喜歡的東西、去想去的地方。因為你足夠好,配得上你喜歡的一切。

所以,趁生活還算無憂無慮,趁肩上的擔子還不重,趁父母還年輕,去好好努力,心無旁騖地讓自己專注於學習,不再怨天尤人,不再為自己的懶惰找借口,關掉遊戲,放下手機,多年以後,你一定會感謝當初那個拼命努力的自己。

故宮三輪車夫飆英語、學子獎狀貼滿墻! 讀書, 才是最貴的奢侈品!

(《請回答1988》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