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涯:看起來很美?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留學生涯:看起來很美? 留學 第1張

  許曉雨在演唱會現場。

  提到出國留學,「辛苦」是繞不開的詞。在一些人的印象里,中國留學生常處於寫論文、作文截止日期、適應語言環境的痛苦之中,但事實是怎樣的呢?

  「課業壓力在承受範圍內」

  「網路上跟中國留學生相關的報導常是苦和累,但我覺得還好。所以每次看到類似新聞,就在懷疑自己是不是個‘假留學生’。」許曉雨笑著調侃說。

  許曉雨就讀於澳大利亞雪梨大學,每每談到留學生活,她的語調總是不經意地上揚。「可能因為雪梨的活動很豐富、風景也很美、世界各地的美食都能吃到,感覺挺開心的。」

  雪梨大學的課程安排靈活,每門課在開學前都會出一份課程大綱,里麵包含這門課在該學期的安排。「任課老師的聯繫方式、上課時間、分數怎麼評定、作業占比等,列得很清楚。」許曉雨對這樣的課程安排很是滿意,「開學前拿到課程安排,就能明確地知道自己該怎麼規劃。」

  和大多數中國留學生一樣,許曉雨也會為作業的「截止日期」而感到頭疼。不過,在她看來,是自己的原因。「課程大綱已經寫明作業截止日期,剩下的就是自己安排時間。 因為我比較拖沓,所以才會積在最後連夜趕作業。」完成作業,許曉雨也會和朋友一起看電影、打遊戲。

  雖然許曉雨說得輕鬆,但這不代表她沒有課業壓力。雪梨大學對作業質量要求嚴格,對學生來說,論文寫到凌晨兩三點是常事,「我學的是數學專業,有很多定理論證,資料又特別難找,寫論文幾乎寫到‘頭禿’。」 許曉雨說。

  「學習本來就不輕鬆,但已經習慣了。課業壓力在我的承受範圍之內,合理安排就不會手忙腳亂。」許曉雨認為,自己的留學生活總體來說還算開心。

  「充滿艱辛又非常快樂」

  魏語(化名)即將從英國肯特大學畢業,回望幾年留學時光,魏語說「充滿艱辛但又非常快樂」。

  語言障礙是魏語初到英國時面臨的最大難關,「我在國內時感覺自己英語還不錯,但到英國後,發現不能完全理解課堂上老師所講的內容,也不太明白所做題目的要點。」為了練習語言,魏語參加了不少社團,目的是增加和英國學生交流的機會。

  對魏語來說,學習壓力很大。「每天泡在圖書館,不停地看文獻、寫論文。」到學期末時,魏語每天的時間安排變成上課約四五個小時,寫論文約四五個小時。「時間太緊了,而且老師要求很嚴格,勉強通過我已經謝天謝地了。」魏語說。

  雖然壓力很大,但是魏語在經歷了一次次的歷練之後,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最有滿足感的時候,是對比自己寫的第一篇論文,看到進步很快時的那種自豪感讓一切努力都變得值得。」魏語說。

  除了學業上的進步之外,生活中的改變也讓魏語驚喜萬分,她開玩笑說:「現在,我可以做出牛肉面飯館版,西紅柿炒雞蛋專家版等。」

  「其實回頭看,雖然留學生活比較辛苦,但只要度過了適應期就沒那麼痛苦了。即使在國內讀書,學習壓力也不會小。如果描述這種狀態,大概是累並快樂著。」魏語說。

  「辛苦之外也能找到樂趣」

  「我覺得有些報導中所描述的‘苦大仇深’的留學生活,應該是誇大了負面情緒。」蔣哲遠在美國西弗吉尼亞大學讀書期間,大多數時間都花在做實驗和寫論文上,「同學間流行一句改編詩‘洛陽親友如相問,就說我在做實驗’。」

  在蔣哲遠的眼中,求學的日子枯燥又周而復始,「每天都是吃飯、實驗、論文,感覺被推著往前走,甚至有時候我都不知道自己累不累。」蔣哲遠說,做實驗最怕的就是做到一半發現問題,然後推翻重來,「習慣了一個實驗從早做到晚,最怕的是老師說不行,再重新做一遍。」

  相比於讀本科,研究生的課程安排不太緊張,但需要更多的時間靜心看材料、做實驗、寫研究報告。「剛到學校那段時間最痛苦,每天都被各種實驗數據折磨,而且還可能被老師罵。」蔣哲遠記得,當時臨近春節,他請了一周假回國過年,回美國那天在機場攥著機票不想過安檢,最後還是被父親勸說上了飛機。

  隨著時間的推移,蔣哲遠發現了留學的樂趣,「會參加一些當地的活動,感受到了美國朋友的友好」。

  蔣哲遠認為,留學生活雖然辛苦,但在辛苦之外也能找到樂趣,「大部分辛苦和不適應,都發生在剛到學校的適應期。適應之後,就會感覺生活真是豐富多彩。」蔣哲遠說,「哪個學生不辛苦?相比於在國內讀書,我們還體驗到了異國文化。所以要多看一些積極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