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生前不被人重視,死後竟名聞天下,現在其作品更是價值連城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梵谷是表現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德國表現主義。

兒童時期的梵谷,對田園與自然有著濃厚的興趣。村子外形形色色的動物和植物,時常會喚起小梵谷對生命的思考和對懵懂愛情的渴望。

這個人生前不被人重視,死後竟名聞天下,現在其作品更是價值連城 歷史 第1張

稍大一些後,梵谷對自然的好奇心愈發強烈,醉心於研究各種未知事物之中,因此,梵谷經常會遠離村莊,獨自在山野中徘徊,或采集植物或捕捉昆蟲小鳥,帶著數不清的戰利品回家,鑽進小屋里製作標本。

梵谷雖然有對世間萬物的好奇心,但是,他的本質卻是陰鬱的。梵谷的身材並不魁梧,也不挺拔,一頭紅色的亂發,額頭上皺紋叢生,頗顯老態。在外人看來,他言語不多,喜怒不形於色,顯然,梵谷將大部分精力都用於冥想了,所以,他的內心活動比外在表現豐富得多。

這個人生前不被人重視,死後竟名聞天下,現在其作品更是價值連城 歷史 第2張

八歲的小梵谷已經展現出不同尋常的藝術天賦,某天,梵谷看到一個美術家的助手在把玩一塊黏土,好奇的梵谷向助手索要了一塊黏土,嘗試著將黏土捏成一頭小象。這塊黏土經過梵谷之手果然變成了一頭栩栩如生的小象,身邊的人都誇梵谷有雕塑家的潛質。

過了一段時間,梵谷偶然看到一只小貓在院子里的樹梢間跳躍,便將小貓的形象畫在紙上,筆法十分靈動,讓人嘆為觀止。可以說,梵谷的藝術造詣並非源於技巧,而是完全出自他一顆熱誠之心。梵谷從未系統學習過雕塑與繪畫,平時的作品都源於他的靈感。

他的這點與其他藝術家截然不同,在那個年代,每個成名藝術家均經過一位至多位名師的教導,只有梵谷屬於自學成才。

這個人生前不被人重視,死後竟名聞天下,現在其作品更是價值連城 歷史 第3張

梵谷不善表達,與人接觸時很少說話。在比利時生活期間,梵谷將所有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全部通過畫筆躍然紙上,在油畫中融入最真摯的情感。不論是揮汗如雨的礦工、小屋前百無聊賴的男人、撿煤渣的女孩… …

米勒也有許多類似的盛情之作,但是,論及作品中的情感均不如梵谷作品那般激烈。

後來,梵谷家遷離比利時,雖然,生活中已遠離了勞苦大眾,但是,梵谷的腦海中時常出現那些在苦難中掙扎的身影。梵谷無法發泄胸中的鬱悶,只能通過畫筆來宣泄。從這開始,梵谷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油彩,每當拿起畫筆,梵谷的眼中都會出現一縷狂熱,如在苦難中茍延殘喘的底層群眾一樣渴望著重生。

這個人生前不被人重視,死後竟名聞天下,現在其作品更是價值連城 歷史 第4張

梵谷的家庭雖屬中產階級,但當時的繪畫工具並不便宜,尋常人家根本負擔不起畫布和顏料的開銷。父母反對梵谷進行繪畫,在他們看來,梵谷的行為純屬不務正業。在那個年代大部分畫家都徘徊在溫飽線下,很難維持生計。況且,梵谷的作品已脫離了主流藝術思路,與當時的大眾審美背道而馳,一味追尋真實的梵谷不可能獲得認可。

因為家人的抵觸和矛盾,梵谷覺得原本完整的家庭產生了裂隙,不再適合生活,索性離開父母漂泊在外。梵谷一路流落到海牙,先是借住在遠房妹妹家中,後來,又搬到旅館中,靠著弟弟和父親的救濟勉強過活。

在荷蘭的所有城市中,海牙是最具原始特色的,甚至,全歐洲都很難找出像海牙這樣富有原始趣味的城市。這座城市既有歐亞文化交融的風俗,又有柔和、典雅的外觀。西方國家的畫家們都曾在此流連忘返,沉醉於當地的風情里無法自拔,從這座城市里汲取靈感。

這個人生前不被人重視,死後竟名聞天下,現在其作品更是價值連城 歷史 第5張

隨著海牙帶給畫家的靈感越來越多,藝術界逐漸衍生出一個畫派「海牙派」。梵谷眼光獨特且犀利,有超乎常人的審美觀,對當地的風物有著自己的理解。孤傲的梵谷只對伊斯雷爾斯和米勒的作品有好感,其他畫家均遭到梵谷的批判。

因為,梵谷有著一顆強烈的宗教心,所以,梵谷非常崇拜對宗教異常虔誠的米勒。

梵谷的名作《悲哀》是一副素描畫,這幅作品的主人公是一個病入膏肓的女孩,這名女子將臉埋在雙手中不肯示人,盤膝而坐悲戚痛哭。在病痛的折磨下,女孩的長髮就像枯黃的秋草一般,毫無生機的垂落在沒有光澤的肌膚上。

這個人生前不被人重視,死後竟名聞天下,現在其作品更是價值連城 歷史 第6張

從作品的背景我們可以看出,又是一年冬去春來,萬物蓬勃生長。女孩的腳邊已有露出萌芽的春草,背後的果樹也已露出花苞。在一片祥和的春景中,女孩對身邊的景象視若無睹,心灰意冷的坐在地上只顧嘆息、哭泣。在梵谷眼中,人生中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此。

「他生下來。他畫畫。他死去。麥田里一片金黃,一群烏鴉驚叫著飛過天空。」

1890年7月27日,梵谷在奧維爾小城附近中了槍,隨後,他通知了隨行醫生加歇來治療。加歇醫生隨後發電報通知弟弟提奧從巴黎前來,這中間的時間弟弟曾發誓一定會救他,但是,他放棄了活下去的念頭,告訴弟弟說,就讓他這樣子死去吧。

參考資料:

【《梵谷生平研究匯總》、《略論文森特·凡高的藝術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