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https://s.w.org/images/core/emoji/15.0.3/svg/2764.svg)
請點擊上面
免費訂閱本帳號!
問題:怎麼才能每天都收到這種文章呢??
答案:點擊手指上方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註即可!
來源:酷玩視界
庫頁島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那裡有豐富的資源,資源豐富到你無法想像,那裡的河流高達6000條和湖泊1600個。在庫頁島森林資源也是十分的富有,除此之外,石油資源、漁業資源也是十分的發達,這裡豐富的儲備量讓無數國家投以羨慕的眼光。總而言之,庫頁島可以毫不誇張的來說,簡直就是人間的天堂,一說到這裡很多人就會不解,這本來是屬於我國的一個地方,為什麼會成了俄羅斯的呢?
原來是因為在1858年,中俄簽訂了不屈等的《璦琿條約》,在此之後又簽訂了《中俄北京條約》,這一些不屈等條約的簽訂讓俄國人得到了充分的滿足,也就是因此,曾經屬於我國的庫頁島成為了俄國的。後來,日本和俄國也因為庫頁島曾經進行了許多次的戰爭,曾經的庫頁島屬於我國,但在當時也只能充當一個看戲的了。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大部分的領土,其中就包括庫頁島,俄羅斯政府非常清楚庫頁島所具有的價值。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俄羅斯開始在遠東地區進行科學考察,重點考察庫頁島,隊伍到庫頁島發現了許多有價值的東西,還有一個重大發現就是一座石碑,但令人頭疼的是,石碑上刻的是漢字,他們一點都看不懂。
無奈之下只好向中國考古隊尋求幫助。
中國考古隊接到俄羅斯考察隊發出的資訊後,馬不停蹄地趕往庫頁島,到達庫頁島之後,我國專家仔細研究這塊石碑,得出了結論。
石碑就是一塊普通的石碑,可上面刻的內容意義卻十分沉重。石碑上刻的是一副對聯,作者是清朝的乾隆皇帝,這副對聯是在他七十大壽的時候寫的,說的是「七旬天子古六帝,五代曾孫餘一人」。
這句話翻譯成白話文的意思就是,從古至今活到七十歲的皇帝也不過只有六位,但是做到五世同堂的卻只有自己。
可想而知當時乾隆書寫這句話的時候多麼地意氣風發,當時的清王朝實力非常強盛,西方的列強還沒有能力攻打這樣一個東方大國,每年只有朝拜才能來到中國。
壽誕結束後,乾隆就命人準備四個石碑,把這副對聯在四個石碑上都刻一遍,石碑刻好之後就帶到疆域的最東端、最西端、最南端和最北端屹立,代表著清王朝長久不衰的國威,彰顯著自己清朝天子的天威。
這也是為何俄羅斯考察隊能在庫頁島挖出石碑的原因。
理解了石碑上的意思,兩國突然陷入了一種尷尬的地步,在他國的領土上發現了能證明曾屬於我國領土的證據,這怎能不讓人尷尬。
乾隆皇帝萬萬想不到,他去世不過百餘年,這片土地就不再屬於清朝了,轉而歸俄國人所有,而此後幾十年間日本與俄國又反覆爭奪庫頁島,卻唯獨沒有我們國人的身影。
其實早在漢代的時候就有史書記載,北方有一大島,由華夏王朝統治,後來的唐朝,元朝,清朝也都對庫頁島實行管轄,專門設立機構進行管理,明朝時期皇帝有十多次命人出訪庫頁島,在島上建立寺廟和石碑,以此來管理庫頁島。
雖然我們有很多的證據可以證明庫頁島屬於中國領土,但是後來因為清王朝的腐敗統治,將庫頁島拱手讓人。
在日本政府與俄國政府為庫頁島爭奪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懦弱的清政府作為曾經的主人卻在一旁成為看客,無動於衷,如果乾隆皇帝此時看見這番景象,不知是否和考古專家一樣咬牙切齒,庫頁島的問題也從側面反映了在當時我國清政府的腐敗統治。
其實沙俄政府早在乾隆立下石碑就侵占了庫頁島,而日本也是在那個時候就看上看庫頁島,於是兩國就開始爭搶主權,只不過那個時候的乾隆已經到了晚年,早就沒有了指揮作戰的精力,而中國當時的實力也不允許在發生戰爭,就沒有出兵收復,石碑也就在戰亂中被埋入地下了。
其實在我國有很多像庫頁島這樣的歷史遺留問題,盡管在新中國成立後廢除了許多不屈等條約,收回了許多領土,但是經過歷史的變遷,滄海桑田的變化,那些曾經我們的祖先征討下來的領土早已變了模樣。
領土問題自古以來就是各個國家爭論不休的話題,我們無法代表我們的國家做出評判,我們能做到就只有守護好我們現在的國土不被侵犯。愛我中華!讓更多的同胞看到!!!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