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道理他都懂,卻不做,怎麼辦?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你說的道理他都懂,卻不做,怎麼辦?

很多時候,我們會遇到這種情況:苦口婆心地規勸一個人,說的道理簡直不能再正確了,但他就是不做。在面對孩子的時候,這種情況更多。這種時候該怎麼辦?繼續講道理碎碎念,還是直接來硬的逼迫就范?

其實,這兩種方式都忽略了這個問題的本質:他為什麼不肯聽正確的道理?

你說的道理他都懂,卻不做,怎麼辦?你說的道理他都懂,卻不做,怎麼辦?

問題的本質

在這里面,其實有一個人與人交往的最根本性的問題,那就是:你把對方置於什麼樣的位置上。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過這樣的細節:

有時候你想要提醒小朋友一件事。

例如應該把手里的東西放在這邊,結果小朋友不僅沒有聽,反而「啊——」一聲爆發了強烈的情緒,把手里的東西扔下,不肯合作。

而你仔細分辨他的情緒,會發現他不是對抗,更多是委屈,他會大聲說:「我本來就是這麼想的」,或者「我是沒來及……」。大人往往不理解孩子的委屈,而是說:「我不就是提醒你嗎?」「脾氣這麼大跟誰學的?」結果孩子哭鬧得更兇了。

在這樣的場景中,驅動孩子的內在情緒是什麼呢?

其實,在這個場景中,孩子的心理語言是:「我本來就能做好的,不用你說我也能做好。」他的內在情緒是:你說這些提醒的話,就好像我自己做不好似的,你不相信我。而他之所以不合作,是因為他的潛意識覺得,如果聽話了,就是承認了自己做不好。

這里面涉及他的自我感知:

  • 如果是自己本來就想做的,那麼是對自我的自豪感;

  • 如果是自己沒想到,而要父母提醒的,那則是對自我的羞愧感。

這個細節有什麼重要的呢?重要之處在於,我們很多時候都沒有注意到,當我們說話的時候,是把對方置於好角色上,還是壞角色上。

你說的道理他都懂,卻不做,怎麼辦?

什麼叫好角色、壞角色呢?

我再舉個例子。

假設有一個年輕的媽媽家務事很多,小孩子非常累人,老人也不給力,還總是有令人煩心的閒言碎語,更不用說工作和生活難以平衡的困擾。這個時候,媽媽就很需要爸爸的支持,對自己的孤立無援感覺異常委屈。

那麼媽媽該如何跟爸爸說呢?她有兩種表達方式,一種是說爸爸「哪里不好」,指責爸爸,他有多麼不負責任,自己這麼艱難,他不僅什麼都不管,對自己也沒有表現出關懷。

另一種表達方式是,問爸爸自己「可不可以幫助自己」,講出自己的困難,問他能不能幫自己緩解困擾。

這兩種表達方式敘述的事情一樣,期望達到的結果也一樣,但表達方式有什麼不一樣呢?最重要的不一樣是:指責的表達方式,讓對方成為「壞角色」,說的是對方哪里不好,如何沒達到要求;需求的表達方式,讓對方成為「好角色」,成為能幫助自己的英雄。

讓對方成為「壞角色」,潛意識是喚醒對方的內疚感,想提醒對方他有多麼不理解自己。這種表達方式是我們經常不自覺採用的方式,很多時候,喚醒他人的內疚感,是讓我們感覺到痛快的方法。

但問題在於,沒有人願意感覺自己是「壞角色」,一旦意識到自己被他人指責,一個人的下意識反應是「防禦」,否認這種指責,要麼是冷冷不予回應,避開指責,要麼是情緒爆發,把小事變成爭吵。

而讓對方成為好角色,是想喚醒對方的自我感覺良好讓對方看到,他做的事情能在多大程度上幫助到自己。這是不把自己的困擾歸咎於對方,而直接對他提出期望。

有的人或許會覺得,「不讓對方認識到他犯的錯誤,他怎麼會改好呢」,但事實恰好相反,不讓對方承認錯誤,往往才能讓對方做得更好。

你說的道理他都懂,卻不做,怎麼辦?

由此,我們會明白,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講的道理都對,但對方卻不聽呢?原因其實就在我們把對方置於哪個角色上。

如果我們講的道理是「你如何如何不對,按照我說的道理才對」,其實是把對方置於了「壞角色」之上。

這里的壞不是指邪惡,而是一切負面歸責,例如傻、看問題不清楚、性格不好、短視、不聽話、脾氣不好,等等等等。與此同時,隱含著的是把自己置於「好角色」之上,「你看我說得多對,我看得多明智,我是偉人」。

只要是聲稱「對方錯了,自己才對」的講道理方式,就是將對方置於「壞角色」之上,自己置於「好角色」之上。

這種情況下,道理有可能全對,對方也點頭承認,但是心里一定是非常悶氣的。你講的道理越「」,就證明對方越,他心里的自我感覺就越糟糕,而越不願意接受你講的道理。很多時候,我們跟一個處處都有理的人在一起相處很難過,就是因為如此。

當小孩拒絕父母的要求時,也許拒絕的並不是要求本身,而是父母對自己的指責。「我不是這樣的。我本來也可以是對的。」這也許是他大哭背後的原因。

背後的原因

如果明白了心理機制,那麼如何說話的策略也就很清晰了:盡量以讓人「自我感覺良好」的方式提出建議,他人也就願意接受你的建議,這樣互惠共贏,皆大歡喜。

但生活中,這一點卻是難以做到的,為什麼?

第一種常見的情況是:執著於應該

這種情形對應於心中抱著固定「理想型」的人。這樣的人對於人和關係「應該如此」有強烈的預期假定。

  • 一個男人就應該「沉穩堅毅、大氣開朗、勤勞顧家、溫柔呵護」,做到這些都是「應該的」,做不到就是「毛病」。

  • 類似的,一個家庭就應該「紅紅火火、熱熱鬧鬧、溫情熱絡」,做到了是「應該的」,做不到就是「毛病」。

  • 一個小孩就應該「乾淨整潔、落落大方、勤奮上進、知書達理」,做到了是「應該的」,做不到就是「毛病」。「怎麼這麼不聽話!」「怎麼這麼愛哭!」「怎麼這麼不自覺。」

實際上,我們每個人在與人對話的時候,都隱含著對對方的評價,正分、零分、負分。而我們表達出來的對他人的評分,是正分還是負分,取決於我們的零分線設在哪里。

零分線就是我們心中的「應該線」。當我們心中的「應該線」畫在一個封死的位置上,那麼任何現實中達不到這條線的都是負分。

在這種情況下,讓一個人口頭上「不要指責別人,要鼓勵讚賞別人」是做不到的,因為在心里就已經給對方打了負分,即使口頭上不指責,也能讓對方感覺出心里的負分,最後交流的效果還是一樣的。要麼是自己把不滿爆發出來,要麼是對方感受到diss(不尊重)奪路而逃。

與「應該線」高的人相處,做好了得零分,因為都是「應該的」。稍微做不好就是負分,還處處言之有物,因為都是「不應該的」。

真正讓生活輕鬆的方法,是在心里畫一條零分的零分線,也就是對他人沒有預期,這樣有一點點好的地方都是正分。

  • 例如認為「人與人相互不問候」是正常的,這樣,如果有個朋友給自己送份祝福,立刻覺得驚喜備至,而不會因為「朋友怎麼都想不起來給我電話」而氣惱。

  • 例如認為「人下班回家懶得做家務」是正常的,這樣,看到家里另一半下班回家後還忙碌收拾,立刻會覺得「對方好好啊,我好幸運」,對方某天懶得做也會覺得理解。

  • 例如認為「小孩子貪玩懶惰」是正常的,這樣,如果小孩能自覺勤奮一次,立刻會由衷讚嘆「哇,你好棒」,即使有時懶惰也能理解。

如何讓生活看起來處處美麗?相信不美麗是「正常態」就可以了。

這一種心態上的打分,其實是不容易更改的,它涉及一個人根深蒂固的對世界的看法。很多時候,讓一個人放棄掉她心里的「應該」,對她是十分痛苦的事,因為這些「應該」就是她對這個世界的信念。

所以有時候我們會看到一個人處處苛責,看什麼都不滿意,總是嚴厲,會勸她「降低點要求吧」,但實際上她是做不到的,因為那意味著放棄她對這個世界的想像。這其實不是高標準嚴要求,而是對世界的多樣性缺少包容。

語言方式並不是我們隨意選擇的,它反映出我們內在的世界觀念。

你說的道理他都懂,卻不做,怎麼辦?

第二種常見的情況是:執著於我好

前面說到,當我們想要規勸一個人,太彰顯自己有道理、對方不對,有可能讓對方產生抵觸情緒,反而起不到規勸效果。那麼推論也很簡單,不要處處彰顯自己,多理解鼓勵對方不就能達到效果了嗎?

沒有那麼簡單。很多時候,規勸他人的人,並不是想達到規勸的效果,而恰恰想達到的是彰顯自己的效果。

只要想一句話,就能明白這里面的差異在哪里。「你看,我早說了吧。」這就是一句想要彰顯自己的話。

舉一個例子。

當兩個人意見有分歧,對方沒有采納自己的意見建議,結果遭遇到了失敗,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期望對方能夠采納好的建議,得到好的結果,那麼最好的方式是,刻意忘記兩個人曾經的分歧,也不讓對方顯得丟臉,而盡可能鼓勵他再去嘗試。在正常情況下,遭遇過一次失敗的人自然會去採取不同的策略。

然而,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局面不是這樣。提建議的人在看到對方遭遇失敗之後的第一反應就是「你看,我早說了吧」,然後開始回顧自己是如何做出正確判斷,早就預見到今天,然後想要讓對方承認自己多麼正確,不聽勸是多麼不明智。在這種時候,就進入了前面說的將對方置於「壞角色」,自己置於「好角色」的情境中。

這種情況下,規勸者甚至對對方的失敗喜聞樂見。因為只有對方失敗才能證明自己明智,而證明自己明智的欲望遠大於關懷對方如何成功。

當小孩子沒有聽父母勸,非要拿著一個重的東西走,結果摔倒了,父母最好的應對方法是什麼呢?是趕緊擁抱一下,說沒關係沒關係,摔疼了嗎。而當小孩子把東西放下,爬起來再走,只為他喝彩「你好堅強」,絕口不提「看,我當初說什麼來著」。

老子講「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就是指不彰顯自己,才能很多時候化育萬物。

你說的道理他都懂,卻不做,怎麼辦?

事物的相通

很多情況下,與人相處的本質是相通的。讓對方處在好角色的位置上,就是簡簡單單的關鍵一步。

讓對方處在好角色的位置上,讓他的自我獲得鼓勵,讓他覺得自己是人生的英雄,才會產生對未來不間斷的內驅力。心理學研究發現,穩定的高自尊者會把好結果歸因於自我,把壞結果歸因於偶然,這樣能在順境中更容易持續,逆境中更容易走出。

帶團隊的本質,是給團隊成員機會,讓他們把英雄才幹表現出來,讓每個人都覺得「我做得真好」。主管力的本質不外乎就是一句話,「功勞是大家的,有問題我擔著」。

小時候不懂這個道理,看歷史的時候最納悶的就是像劉邦這樣的人怎麼能夠成功,遇事總是「為之奈何」,那些勇猛大將像韓信怎麼不取而代之。現在發現這里面還是有道理的,他能讓身邊的每個人都自我感覺良好,發揮出120%的功力,這是有主管藝術所在的。

帶小孩的本質,也就是讓小孩子認為自己很好,並且能做得更好。所有的哭鬧不乖懶散都是正常,偶爾迸發出的禮貌勤勉是「哇,真好」,小孩子會感覺「我這麼好嗎?我真的這麼好,那我還可以更好」,而這種自我感覺會讓他自己想要做好。父母在這個過程中是不爭功的,越不去爭奪「你看我對你教育得多好」的功勞,孩子成長的內驅力越強。

其實就是簡單的交流方式,把對方長期置於「零分-負分」的震蕩區間,還是「零分-正分」的震蕩區間,會決定對方長期的自我感知,進而影響他的行為。

很多時候,讓我們成長的那麼一點點動力,就是心底的一絲我是這麼好的嗎

你說的道理他都懂,卻不做,怎麼辦?

12

郝景芳

你說的道理他都懂,卻不做,怎麼辦?

第 74 屆世界科幻大會「雨果獎」得主

作家、經濟學家、兩個孩子的媽媽

兒童通識教育品牌童行學院創始人

2018年世界青年領袖

2017年財富雜誌40位40歲以下的商界領袖

本篇轉載自公眾號:晴媽說

公眾號ID:qingmashuo

本期素材來源:晴媽說(qingmashuo)

轉自萌動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