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摘要:小時候我們要偷偷摸摸的去電子遊戲廳打遊戲,而現在是父母們帶著孩子光明正大的去打電玩,這就是家長思想的開放和轉變。每在一個年齡段,孩子都會有特定的表現和相對應的心智和能力發展,很多時候父母的超出孩子能力水平的要求是無法在短期內得到回應的,所以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
文|C位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短時間,大學同學娟娟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和婆婆發生了矛盾,婆婆為此一氣之下買了張飛機票收拾衣物回老家了。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
娟娟的兒子小星已經4歲了,娟娟看周圍的朋友家的孩子在這個年齡都開始了各種興趣班和智力開發班等課程。由於娟娟和她老公的工作繁忙,所以上課的事情就由婆婆來帶著小星去。
勉強堅持了三個月,孩子不情願,婆婆也很累,期間婆婆有意無意的提點娟娟:「娟娟,小星的課程安排的是不是有些滿啊,最近孩子總是素啊脾氣不去上課而且常和我說玩的時間太少了。娟娟,我看我們是不是先給小星減兩種課程啊!」
「那怎麼行!都4歲了,再不學就晚了,我不能讓我兒子輸在起跑線上啊,我這還打算給他報個線上的外教英語呢!」娟娟著急的說。
小星在旁邊一聽急了,「壞媽媽,我不要再學什麼,我什麼都不學了,太累了,我都不喜歡」邊說邊大哭起來,似乎要把最近一段時間的委屈都要哭出來才舒服。
奶奶一看孫子一哭更心疼了,就和娟娟急了,「孩子才幾歲就學這麼多,你小時候也沒學這些吧,看吧孩子累的,現在就讓孩子學,以後學不動了怎麼辦?」
對此娟娟非常的不讚同,就和婆婆爭吵了起來,於是就發生了開頭的一幕。不知道大家對待娟娟和婆婆的兩種育兒觀念有什麼看法,您更傾向於誰的觀點呢?
大多數家長不是陪著孩子成長,而是趕著孩子成長
有和娟娟一樣想法的父母有很多,生怕在起跑線上就被人遠遠的落在後面,身邊我們就有很多父母送孩子去早教班、親子班或者在上小學前去上專門幼小銜接的課程,除此以外還有英語、樂器、聲樂、舞蹈等等。現在的孩子真是多才多藝啊,讓大人都汗顏。
- 父母們一邊喊著「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一邊帶著孩子奔波於各種培訓機構;
- 一邊看著「別人家的孩子」捧回一個個獎杯、背著一首首故事、流利的倫敦腔的英文;
- 另一邊又焦慮的看著自己的娃什麼時候能可以成為別人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於是乎,化悲憤為動力,不在乎孩子是否適合學,只在乎孩子去不去學。
聽不懂?沒關係,先聽著早晚能聽懂!輸在起跑線才是真格的!於是父母們秉著「辛苦我一個,幸福娃一生」的信念帶著娃奔跑在人生的跑道上。
總是著急讓孩子長大的家長,都沒明白這三件事
第一:孩子並不理解家長的話
小孩子的心智和能力遠沒有父母認為的那麼高,「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很正常,但是「神童」和「天才」只是極少數。有數據表明:智力超常兒童是客觀存在的,大約占2~3%,而95%的兒童都屬於智力正常範圍。超過孩子智力範圍的教育和道理會讓孩子無法接受父母的「苦心」,很容易適得其反。
第二:家長信仰的不一定就適用於孩子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心理:「我小時家里沒條件,我就喜歡跳舞,我一定要讓我女兒學跳舞不可,還要給她找最好的舞蹈老師。」但是父母們,你喜歡的就一定是孩子喜歡的嗎?
現實中卻實父母喜歡的,孩子卻非常的抗拒,最後要麼是父母妥協,要麼是孩子妥協,而孩子最後的妥協意味著孩子的心理上的傷害和壓抑,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
學習興趣這件事,「子承父業」是不理智的。
第三:孩子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要遵循他們的規律
美國心理學教授費薩經過調查研究認為:不應過早對幼兒進行專業技術的訓練。兒童在5歲以前學習學術性的東西是不妥當的;同時幼兒期學的多,將來對學術性的東西容易產生抗拒感。
超前的教育會嚴重的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加重,嚴重影響孩子未來的學習。
孩子的成長急不得,家長要放慢腳步
家長要明白身心好>學習好
「出人頭地」「光耀門楣」幾乎是所有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但是最終只有少數孩子能達到父母的期望,而更多的孩子還是需要回歸平凡的生活,但是平凡並不意著平庸。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學霸不是學渣,會給孩子安排過多的課程來「武裝」孩子的頭腦,可是這種高期望也伴隨著高壓力,讓孩子不堪重負隨之而來的就是孩子的身體和心理上都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誰的童年不調皮,誰的童年不搗蛋呢?所以作為家長我們要學會接受現實,放寬眼界和心胸,尋找孩子的特長和天賦,即使沒有發現,我們也要多多關注孩子的閃光點,讓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將來必然能立足於社會。
要遵循孩子的自然成長規律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選擇權、好奇心和改正錯誤的機會。很多父母都急於讓孩子成長並變成自己想像中的「完美的小孩」,在這種「揠苗助長」的心態作用下,父母會很容易忽略孩子的成長規律,不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就是不尊重大自然的規律,違背自然規律必會受到「懲罰」。
父母按照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並且要求孩子馬上依照此標準去行事,那麼幾歲或者十幾歲的孩子怎麼能和三十歲或四十歲的成人心智相比呢?
是我們把孩子看的過於「厲害」,還是把我們自己看的過於「低能」呢?
每在一個年齡段,孩子都會有特定的表現和相對應的心智和能力發展,很多時候父母的超出孩子能力水平的要求是無法在短期內得到回應的,所以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
家長要「與時俱進」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科技產品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對「科技」的依賴不亞於我們成年人。
我們小時候就是電視、遊戲機等,而現在的孩子是手機、PAD、電腦等電子產品。我們小時候父母常常告誡我們不許沉迷於遊戲機,現在我們依舊要告訴孩子不能沉迷於手機。
每一代的孩子沉迷的事物都是相似的,而父母的教育方式卻是不同的。
小時候我們要偷偷摸摸的去電子遊戲廳打遊戲,而現在是父母們帶著孩子光明正大的去打電玩,這就是家長思想的開放和轉變。
父母要懂得「靜待花開」
現在家庭教育中最大的弊端就是會孩子的過度溺愛和保護,讓孩子不但失去了自我,更容易逆反。父母對孩子的過度保護,總是擔心孩子發生這樣的事情或者犯那樣的錯誤,經常嘮嘮叨叨、碎碎念念。
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孩子不斷接受新事物、改正問題的一個過程,通過對生活自己行為的反思和判斷,來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思維。成長其實就是我們在成功和失敗交替中積累的經驗,進而讓我們成熟並成長起來。
童年是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時期,是塑造人格和情感的重要時期。有缺陷的童年,即使長大後在成功,內心也是充滿匱乏的。因為這一類人群他們沒有快樂的童年,擁有的是充滿著各種補習班、各種興趣班的童年,這樣的童年沒有歡樂、沒有玩具。
請父母們不要讓孩子失去快樂的童年,童年時在父母的「陪伴」下度過的,而不是在父母的「著急」中度過的。欲速則不達。只有快快樂樂、紮紮實實的成長,才能一步一步邁向成功。
今日互動:你是不是也會「著急」讓孩子長大呢?歡迎評論區留言互動。
——————————
在育兒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與困惑。
關注【C位媽媽】,棘手的育兒難題和倍感幸福得育兒瞬間都能得到幫助和回應,經歷和經驗可能不同,但我們愛孩子的心始終一樣。
>「學了這麼久你怎麼還不會?」著急讓孩子成長,這樣真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