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一場向死而生的偉大挑戰!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一場向死而生的偉大挑戰!

原創 | 書影君

第91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徒手攀巖》,講述了美國頂級攀巖選手艾利克斯,徒手無防護攀登美國加州優勝美地國家公園最著名的景點之一——伊爾酋長巖(El Capitan)的故事。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一場向死而生的偉大挑戰!

《徒手攀巖》海報

這部紀錄片大獲成功,就因為它向觀眾展示了一場沒有退路的挑戰,以及一個在自我封閉世界中,努力追求極限紀錄的挑戰者,那孤獨又豐富的內心世界。

一、要麼大獲全勝,要麼滿盤皆輸

艾利克斯是美國加州人,1985年出生,是世界攀巖界大神級的傳奇人物。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一場向死而生的偉大挑戰!

19歲父親去世後,已經從事攀巖運動多年的艾利克斯,從加州伯克利大學退學,開著家中一輛貨車四處遊蕩,尋找一切值得挑戰的巖石進行攀爬。

《徒手攀巖》這部紀錄片拍攝兩年,全片長100分鐘,只有最後13分鐘展現了艾利克斯整個攀爬的過程。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一場向死而生的偉大挑戰!

而其餘87分鐘,都是在記錄艾利克斯與拍攝團隊一起規劃路線、制定計劃、前期訓練、受傷治療等等過程。

為了攀爬這座伊爾酋長巖,艾利克斯準備了8年,而最終攀爬成功的時間,卻只用了3小時58分。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一場向死而生的偉大挑戰!

要知道,在1958年華倫·哈丁第一次攀爬成功,用了整整46天時間。

這部紀錄片之所以感人,除卻艾利克斯徒手攀爬3000英尺(約900米)伊爾酋長巖的勇敢之外,挑戰失敗後的嚴重後果,也是使觀眾最為揪心的原因。

你可以想像一下,一個人毫無防護地攀爬在高達上千米、幾乎光滑平直的陡峭巖壁上,回頭就是萬丈深淵。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一場向死而生的偉大挑戰!

而他的手腳只能在每一處只有幾毫米的凸起處扣緊、踩牢,甚至完全依靠摩擦力來在巖石的縫隙間緩慢向上移動。

風力、疏松的碎石、手滑、恐懼等等等等,任何一個意外或閃失,即會令艾利克斯墜入萬劫不復之地。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一場向死而生的偉大挑戰!

什麼樣的人,才會對這樣的冒險充滿著迷戀?

我們每一個人,人生中都會經歷過大大小小的挑戰。比如我,成長到現在,最大的挑戰就是參加司法考試和跑馬拉松了。

前者一度被稱為”天下第一考”,以考察的知識龐雜、考試通過率極低而著稱。後者因42.195公里的超長比賽距離,被稱為”極限耐力運動”。

所以我理解,一個人認定目標後努力奮鬥的精神,是多麼令人欽佩。

但與艾利克斯的這項挑戰不同,許多種類的人生挑戰,至少失敗的後果不嚴重。

考試不通過,大不了第二年再經過一輪魔鬼復習。馬拉松沒有跑完全程而棄賽,大不了充分休息和訓練後接著再來。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一場向死而生的偉大挑戰!

但艾利克斯的徒手攀巖挑戰不同,他選擇的是Free Solo(無保護攀巖)。

也就是說,在陡峭光滑的千米高的巖石之上,稍有不慎,艾利克斯將付出生命的代價。

他是在用生命來進行挑戰。

二、超乎常人的毅力之源,究竟來自何方

艾利克斯一直離群索居地住在一輛貨車內,獨自生活與訓練。

盡管艾利克斯有各種讚助,收入不菲,但他對物質生活的要求極低,還是一個素食主義者。

艾利克斯建立了一個基金會,每年會把收入的三分之一捐給基金會,以資助一些極度貧困的國家和地區,用以改善那里人們的居住條件。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一場向死而生的偉大挑戰!

對於艾利克斯而言,這項運動雖然極度危險,但只要細心準備,風險還是可控的。

他說,”總有一些東西會給你自信,有時候是良好的感覺,有時候則是充分的準備和訓練。我沒有在任何我覺得重要的事情上妥協過!”

醫生曾經對艾利克斯的大腦進行過核磁成像掃描,研究發現,他大腦中杏仁核區域,對外界的刺激異常遲鈍。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一場向死而生的偉大挑戰!

所以對一切能引起危險、恐懼、厭惡反應的外界刺激,艾利克斯都不敏感。

這也是他在挑戰極限時,可以克服內心恐懼、超乎常人冷靜的主要原因。

當艾利克斯攀爬成功之後,並沒有悲喜交加、痛哭流涕到情緒失控。

即使他打給馬子的電話中,也是語氣平淡地說,”導演讓我此時哭一下,影片效果會更好,可是我並不想哭。”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一場向死而生的偉大挑戰!

當導演問他終於挑戰成功之後想做什麼時,艾利克斯淡淡地說,”下午繼續訓練吧!”

三、當職業與情感發生衝突時

艾利克斯身邊以亞裔美籍導演金國威(Jimmy Chin)為首的拍攝團隊,同時也是一群專業攀巖運動員。

其中導演金是一個知名戶外攝影師,尤其擅長攀登運動,他是與艾利克斯合作十幾年的老朋友。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一場向死而生的偉大挑戰!

導演金(左)與艾利克斯

拍攝者們需要在安全繩的保護下,與艾利克斯在同等高度和難度的陡峭光滑的巖石壁上進行拍攝。

在對工作專業性的不懈追求中,他們也一度對自己工作的性質和意義充滿了懷疑。

他們不明白,自己到底是在記錄一個人的毅力和勇氣,還是在記錄一個專業運動員生命的最後一刻?

這種工作中專業要求與道德情感的衝突,時刻都在折磨著拍攝者們,他們必須提前做好艾利克斯隨時死亡的心理準備。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一場向死而生的偉大挑戰!

他們將拍攝位置選在盡量不干擾艾利克斯攀爬的角落,一個在地面拍攝的成員,在艾利克斯攀爬到最危險的地段時,甚至不敢再看鏡頭,痛苦地扭過了頭。

艾利克斯的偶像兼好朋友,同樣是頂尖攀巖高手的湯米(Tommy Caldwell),他曾經第一次攀爬上著名的”黎明牆”,還有一部紀錄片《黎明牆》來拍攝湯米的創舉。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一場向死而生的偉大挑戰!

艾利克斯與偶像湯米(右)

但湯米的挑戰,是在有防護繩的保護之下進行的。

湯米雖然佩服艾利克斯的挑戰勇氣,但他對導演表示,他不會像艾利克斯這樣冒險的。

四、原生家庭對個體性格形成的影響

紀錄片中有一些關於艾利克斯回憶自己的原生家庭的片段,以及後期艾利克斯女友桑尼相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由此我想到了原生家庭對於一個人性格的形成,起著多麼重要的作用。

從片中艾利克斯的自述中,我知道他從小便性格孤僻。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一場向死而生的偉大挑戰!

艾利克斯一家

帶他進入攀巖世界的父親,在艾利克斯19歲時去世,而母親在他的記憶中,從來沒有對他的行為進行過任何肯定性評價。

艾利克斯的母親常說的一句話是”幾乎做到不算做到”,這種對艾利克斯的苛求,造成了他性格上的極度自卑。

艾利克斯說,正是這種無止境地自我厭惡心態,成為他在攀巖運動中永不停止地追求極限頂峰的動力。

艾利克斯在抱著湯米幼小的孩子時,笑著對導演金說,”在我性格成型的關鍵時期,家人沒有擁抱過我,在23歲時,我得自己學會去擁抱。”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一場向死而生的偉大挑戰!

艾利克斯與女友桑尼

女友桑尼說,在對他人表達感情這件事上,艾利克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艾利克斯與女友桑尼相識於一次新書發布會上,桑尼主動給艾利克斯留下了自己的電話號碼。

桑尼陪艾利克斯住在貨車上,但終歸向往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家。

片中,一次艾利克斯陪桑尼看房子,當桑尼滿心歡喜地給未來的家布局謀劃時,艾利克斯則一臉茫然。

桑尼拿著尺子費力地量著各種尺寸時,艾利克斯也是木然地站在一旁,甚至不知道走過去幫女友一把。

這次看房之旅,桑尼很生氣。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一場向死而生的偉大挑戰!

艾利克斯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極限運動世界中,對於他來講,過於親密的感情,都有可能對他的挑戰造成影響。

畢竟,那是一個需要投入十二分的注意力和萬分的努力,才可能萬無一失的挑戰啊。

他所作的事情,只有失敗和成功兩種結局。

成功,只不過在他無數次記錄中再添一項,而失敗,則一切完結,徹底清零。

艾利克斯與馬子桑尼的關係,也是片中爭議最大的一部分。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一場向死而生的偉大挑戰!

艾利克斯這樣頂級的攀巖選手,個人世界里已經容不下其他任何與訓練無關的東西。所以親人、戀人之類具有親密關係的人,在他內心世界里的地位異常模糊。

或許可以這樣理解,艾利克斯的馬子桑尼,只是他與外部真實世界連接的紐帶。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一場向死而生的偉大挑戰!

艾利克斯的內心世界,是一個封閉且豐富的世界。童年家庭生活的不幸,造就了他內心孤僻的性格,但在徒手攀巖這種孤獨者的遊戲中,他找到了生命的樂趣與意義。

在追求達到極致的道路上,孤獨,就是艾利克斯們注定的命運。美國作家娜塔莉·戈德堡在她暢銷30年的著作《寫出我心》一書中曾說過,“任何事情,一旦你投入全副身心,就注定是一場孤獨的旅程。”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一場向死而生的偉大挑戰!

所謂”高處不勝寒”,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努力攀爬的人生高峰。

盡管高度不同,難度各異,但以艾利克斯為代表的這種永不言敗、堅毅執著的精神,是人類歷史之所以不斷進化的關鍵因素。

也是每一個曾經努力堅持過的人,共同擁有的高貴品格!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