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圖片來源於網路
菜鳥網路以智慧物流命名中國智能物流骨幹網路的產業趨勢,而非類似新零售、新製造等概念的格式命名為「新物流」。其原因或許「新」這個關鍵字在阿里業務體系的應用程度不宜泛濫,也或許是菜鳥網路希望更突出數字化的核心內涵。
5月28日是菜鳥網路舉辦一年一度全球智慧物流峰會的固定檔期。2018年這個時候張勇(花名:逍遙子)以阿里集團CEO和菜鳥網路董事長的身份,在大會上拋出了一個關鍵命題:「為什麼快遞一樣要以包裹的形式存在?」
張勇這個提問暗含的意思是,只要商品能夠滿足妥投交付到消費者手中,這個商品在流通過程中的形態可以有多種可能,絕不限於社會熟知的包裹形態。
自然,張勇這個提問的答案也不神秘,在於強調菜鳥打造中國智能骨幹網路的核心目的,是一切物流操作的發起,都是圍繞著訂單而推進的;而一切物流操作的效率和能力提升方向,全部倚賴數字化。
需要決定生產方式,數字化提升生產力,並優化乃至重構整個產業的生產關係。總結起來,圍繞菜鳥網路在「智能物流骨幹網路」、「數字化」、「IoT」、「通達系合作夥伴成長」等關鍵詞,大概意思都在這幾句話里面。
因此,張勇在今天(5月28日)菜鳥網路的峰會上,再次強調了一個類似的意思:「天下沒有無緣無故產生的包裹,商業形態的演進影響著物流業態的變化。 」
配合自己的這句話,張勇很快又拋出一個有點文字技巧的新概念:「數智化」——數字化因為智能而智慧。
張勇孜孜不倦的在強調,在呼籲全行業達成的一個發展共識,是讓這個行業的所有合作單位、物流要素和產業資源,集合於數字化,讓所有的物流動作全方位的得以數字化。
最終做到中國智能物流骨幹網路的終極效果——商品的存在形式,沒有一秒鐘的「被動」狀態。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一個訂單產生以後,它的最終交付履約指標——妥投完成的整個過程,都是在極致的效率、極致的速度、極致的成本管理、極致的體驗要求下,並且要符合這個社會、商業和價值取向的整體迭代方向,做到對以上若干個「極致」的完成。
商品的存在狀態,理論上沒有「閒置」。張勇說天下沒有無緣無故產生的包裹,對於智慧物流來說,商品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停留在一個位置。
所以菜鳥網路才會從2013年成立之初,就喊出全國24小時達,全球72小時達的「理想」產業目標。
更具體來講,菜鳥網路才會做很多開創性的工作。包括且不限於:快遞電子面單、AGV(倉庫機器人)、未來園區(全數字化倉庫)、全程可控和極速攬件的菜鳥裹裹、物流車等各類物流工具、社區智能終端的菜鳥驛站、各類IoT設備、基於AI語音和圖像識別的工具助手、打通中國城鄉上下行流通網路,以及觸達全球各地的eHub(全球數字貿易港)等。
還有中國+全球的雙向流通網路(中國賣全球、全球賣中國、全球賣全球)。
對了,還有符合社會價值取向的菜鳥「綠色」包裹。
因為,菜鳥網路的每一個方向探索,和探索中取得的階段性目標,對應階段性目標產生諸多創新成果,都有一個不變的原則——物流是新零售推進實施的底線保障。對應的是阿里雲和整個阿里中台,可能是那個上限突破單位。
這很雷同任何商業組織常見的一個協同場景:主管在外面誇下了一個「海口」、兄弟部門提出了一個漂亮的目標,最後總要由一個默默的單位把事情做完。
菜鳥就是這個默默做事情的單位或角色。
對阿里整個體系來說,菜鳥是默默的那個角色。對消費者來說,他們不太有感今天比昨天更快更準時收到貨,背後的物流行業改變了什麼。
所以,有時候討論菜鳥網路是誰?做了什麼事情?為什麼是菜鳥能做?都是怎麼做的?其實需要一套淺顯易懂的大眾話術,讓這個社會一下子明白,並記得住,且今後能帶著這個話術理解菜鳥。
這里,我們把這個話術再重復一遍:物流是新零售推進實施的底線保障。
別看這話聽起來也不過如此,我們不妨再舉個淺顯易懂的例子,就更明白了。
今天,包括iPhone在內的智慧型手機絕大多數創新瓶頸,其實都在電池。是的,你沒看過,是那個毫不起眼的電池。因為,今天任何手機廠商敢在螢幕顯示、人機交互、計算速度、外掛設備上做什麼創新,現有的電池續航都會直接崩(niao)潰(beng)。
電池,就是智慧型手機產業創新的那個底線保障。
也因為物流在智慧的創新,很多基於物流創新的成果,已經在集中體現。
前置倉是現在基於社區和本地即時消費場景的「時髦」模式。這個本來屬於物流生產創新的業務創新,現在演變為商業模式創新。
並得以讓商家有信心在「商品未銷售之前,無限前置到消費者所在位置」。也符合訂單驅動商品流通的智慧物流意義。這是新零售重構人與商品、人與商家、人與場景連接方式之後,配合數字化賦能全鏈路管理的產物。
作為新零售+前置倉模式創新受益的商家代表——1919酒業公司在董事長楊陵江的介紹下,也在今天菜鳥的峰會上介紹了1919階段性成果。
菜鳥做的事情,還類似智慧型手機廠商構建的三位一體生態系統——硬件、系統軟件和APP開發者生態。
硬件可以理解為智能化設備、系統軟件可以理解為阿里商業操作系統具體在智慧物流領域的綜合體現、APP開發者生態嘛!就是菜鳥的合作夥伴們。
因此,菜鳥尤其重視合作夥伴的成長。
張勇已經多次、明確的用了以下話術,來定義菜鳥要和合作夥伴(主要是通達系)共建的未來:「菜鳥和快遞公司是魚與水的關係」、「菜鳥最重要的事情是跟大家(物流合作夥伴)一起打一個好的舞台,讓所有物流合作夥伴在這上面唱好戲,找到市場的機會」。
這不奇怪。
一來物流的智慧化創新,數字化驅動,主要落地對象還是在B端合作企業,而非C端消費群體。二來物流是零售消費創新的底線保障,注定幹活的對象,需要全社會物流要素。大量的人員、車輛、設備等。
菜鳥和合作夥伴的親密關係,也不是說著玩的。菜鳥網路,可能是阿里產業布局中,唯一一個有著交叉股權關係的單位。通達系是菜鳥網路的股東,阿里集團又是幾家快遞公司的股東。
萬霖作為菜鳥網路總裁,在今天峰會上也宣布了針對合作夥伴的發展目標:未來三年攜手快遞業再造500億的新價值。
並且每年和行業一起為10億人次提供寄件服務;和行業一起共建10萬個站點(菜鳥驛站);菜鳥的物流IoT平台開放出來,和快遞行業一起,普惠連接1億個終端設備。
完成這些目標,數字化依然是貫徹始終的驅動力。
就像今天菜鳥峰會上,一直在張勇講話後面亮相的那個醒目的大會主題:「數字化再加速」。
(來源:零售老板內參 萬徳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