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想要更多科技類資訊,歡迎關注公眾號「中研網」
4月24日下午消息,企查查數據顯示,4月23日,湖北京邦達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經營範圍發生變更,新增「計算機配件生產、咨詢服務;票務代理;包裝物(不含危化品)銷售」業務。
其中票務代理可能將是劉強東為京東物流止損走的一步棋。
據悉,湖北京邦達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由北京京邦達貿易有限公司100%控股,實際控制人以及最終受益人均為劉強東,持股比例為45%,另兩位最終受益人為張雱、李婭雲,持股比例分別為25%、30%。
湖北京邦達隸屬於北京京邦達貿易有限公司,後者是京東物流的經營主體。
此前,取消底薪並調低公積金比例,讓京東物流成為今年物流行業最重磅的頭條新聞,也讓一直把配送員以「兄弟」相稱的劉強東陷入尷尬局面。
最近,劉強東在內部信中提到,京東物流2018年虧損23億,京東物流融資的錢,按照現在的狀況只能支撐兩年。最終決議取消18萬快遞員底薪,下調公積金系數。
在寫給「兄弟們」的信里,劉強東說,京東物流的主要問題是外部訂單太少、內部成本太高,這其實是一回事:盈利能力太差。
劉強東開出的藥方是:各位快遞員,你們要多攬件,我把底薪去掉,就是為了刺激你們每次送快遞的時候對客戶說一句——大叔大媽,你們有沒有快遞要寄啊,可以找我哦。
那麼京東物流創辦至今究竟有沒有盈利呢?
2017年12月,京東物流CEO王振輝在接受採訪時透露,京東物流已做到盈利,收入規模約合200億至300億元,來自京東商城外的收入增長率達到三位數。不過,京東物流方面向記者澄清,王振輝當時所說的盈利是指京東物流外單部分做到盈利,並非整體盈利。
我們都知道,京東商城、京東物流和京東數科搭起京東主要骨架,而其中京東物流是京東用來對抗淘寶天貓的主要法寶,在京東的整體收入中占據很大的份額。
年雙十一期間,京東物流倉配一體服務訂單中超過90%做到了當日達和次日達。但相應地,京東也付出了巨大的成本代價。
實際上,京東一直有意「剝離」物流業務,並讓其獨立上市,究其原因,這與物流業務的虧損有關——如果不是京東物流以及其他創新業務的拖累,京東整體盈利情況尚可。在財報中,京東將營收分為零售業務、「新業務」及其他業務,2018年零售業務經營收入為70.49億元,而包含物流、技術和海外業務的「新業務」則虧損51.37億元,同比擴大148%。
根據財報數據顯示,京東2016年至2018年期間的履約費用分別為185.6億元、258.65億元和320.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9.4%和23.8%,略低於營收增速。京東的履約成本占淨收入比例近年一直維持在7%左右。
除了人力成本,京東物流對倉庫的投入巨大,這些成本的攤銷需要時間完成。財報披露,2016年至2018年期間,京東在購置土地使用權、建造倉庫和購買倉儲設備等基礎設施上的投入分別為48億元、79億元和142億元,累積投資高達142億元。
此外,京東一直在提倡無人倉、無人車、無人機等無人技術。王振輝也給出一組數據:2018年,投用了全國規模最大的機器人倉群,不同規模的無人倉數量超過50個;無人機在8個省做到常態化經營;配送機器人在20多個城市經營。
居高不下的履約費用,無人技術的投入以及倉庫擴建所消耗的巨額支出,讓京東物流入不敷出。
想要更多科技類資訊,歡迎關注公眾號「中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