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新零售”的概念,來自馬雲在2016年杭州雲棲大會時發表的演講:”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也就是說,線上線下和物流必須結合在一起,才能誕生真正的新零售,線上線下加上現代物流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創造出新的零售起來”。
茶葉的線上、線下零售管道,在很多茶商看來,是互相競爭、取代的關係。我在全國範圍開展的近50場公益課上調研發現,開實體店的茶商認為”茶葉不好賣”的原因之一是電商管道搶奪了實體店的銷量。
”新零售”概念的核心則是”線上線下結合,再加上物流”,這其實是將實體店等線下管道和線上管道(電商和微商)的關係,由原來競爭性、取代性、獨立性、衝突性,調整為”互補性、融合性、混合性”,並通過”精準、體驗”為主的模式,了解消費者,滿足並引導消費需求,以達到消費升級,並做到”1+1>2″的效益。
在國內茶葉銷售管道逐漸走向扁平化、去中間化的今天,直接面向終端零售客戶,已經成為擺在眾多茶商面前的新課題。茶行業,如何做到”新零售”呢?做到途徑在哪?
1、 確定引流商品
用免費體驗獲得用戶,用增值服務贏取利潤
茶葉銷售終端最缺的是什麼?某市場調查機構的結論”2015年,全國茶館茶
店平均日進店率不到10人”,它告訴我們,茶館茶店最缺乏的首先是顧客。
為什麼茶館茶店會缺少顧客,原因:第一是高端消費人群流失,原來買高端茶葉送禮的人群因為禮送不出去,而不再消費;第二是茶店老板人脈帶來的顧客,已經到極致,沒有新的人脈進入;第三是線上管道(電商、微商)分流了實體店的顧客;第四是顧客管理缺失,開了10年的茶葉店,老顧客積累不到100人,顧客資料表僅是一張簡單的表格,沒有消費記錄。
小米手機,因為手機利潤低,如果從傳統零售角度分析,應該是贏利力很低的,但從新零售的觀點看,小米的成功有其商業邏輯的合理性。小米通過手機建立與消費者的關係,用高性價比手機獲得消費者口碑,然後通過經營小米用戶獲得盈利,當小米推出非手機商品(充電寶、插座、電視、平板電腦等3C商品)是,能獲得高銷量而帶來贏利。
小米的案例,同樣也是吻合”互聯網+”時代最火的商業模式之一的”羊毛出在豬身上”,該模式最核心的也是用戶,用免費、補貼或者微利獲得用戶,然後通過推出其他服務來獲取贏利。
因此,茶業新零售,先要解決用商品引流。確定引流的商品,通過免費或者低利潤模式引流顧客,也可以通過免費的活動引流,例如茶會、小小茶藝師的培訓等。當然,線上線下的互動互補,引流也不限於線下進行,通過線上的電商、微商等用戶集中的平台舉辦各類活動,同樣能做到引流。
2、 經營用戶
最大限度挖掘消費者潛在需求
茶企茶館茶店通過引流商品進行引流後,有了用戶,需要對用戶進行經營以
做到贏利。
小米手機,採用推出非關聯產品的銷售,突破手機產品利潤薄弱現狀。其實,目前茶業也進行了產品的多元化,六大茶葉、茶葉深加工產品、茶葉關聯產品(茶食品、茶具、茶人服、茶餐飲)、非關聯產品(香道、紅酒),以挖掘消費者潛在的消費需求,提高消費價值。
行銷理論告訴我們”一個茶館茶店的銷量,在顧客基數足夠基礎上,提高銷量關鍵在於挖掘顧客潛在的消費價值”。假如一位顧客,年度消費茶葉2000元,茶食品消費500元,紅酒消費1000元,如果茶葉、茶食品和紅酒全部來自一家茶店,那麼其在茶店消費的價值就是3500元,如果茶店只經營茶葉,那這位顧客在茶店的消費價值最多2000元,茶店挖掘到的消費價值還不到60%。
產品多元化、服務多元化,經營好顧客,挖掘顧客的價值,成為茶葉新零售的關鍵。
3、 線上線下融合(O2O)
線下管道”商圈化”,線上管道”移動化”
新零售的關鍵是線上線下有機融合,線下管道進行”商圈化”,讓消費者離門店更近,線上管道進行”移動化”,讓門店和消費者的交流溝通做到”方便性、快捷性”,這也就是前2年很火的”O2O”或”全管道”。
對於實體茶店來說,茶葉是一種體驗性非常強的產品,它有視覺、嗅覺、味覺等感官體驗,這是大部分顧客依然選擇線下門店購買茶葉的原因。根據《2016中國茶業經濟形勢簡報》資料”受'互聯網+'影響,茶業電商、微商業務量繼續增長,但增速變緩;傳統零售門店、批發市場繼續受到衝擊,但出現復蘇跡象”,因此茶葉實體店應該改進零售模式,從流量(顧客)、效率(物流)、銷售模式提高贏利能力。
比如,拓展線上管道,並加強線上管道與線下實體店的關聯性,做到線上、線下相互引流的效果。同時利用線下實體店,對線上管道進行互補,將實體店的定位拓寬為網上訂單的提貨場所、產品的展示廳、消費的體驗場所等。
作者簡介:戴高諾,中國茶葉銷售情景式培訓導師、暢銷書《茶葉應該這樣賣》作者,廣東省茶葉流通協會商學院副院長,為華祥苑、龍潤、鳴龍、六藝齋、武夷星、白沙溪、謝裕大、大業茗豐、峨眉雪芽、福元號,大益、下關沱、陳升號、八馬、品品香、文新等數百家著名茶企總部或經銷商提供培訓,為湖南省茶葉研究所、安徽茶葉行業協會、北京馬連道僑聯等提供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