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很姜文」的《邪不壓正》:成也是他,敗也是他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7月的晚風吹得格外喧囂。

徐崢和寧浩提攜著新導演文牧野,把現實題材搬回了主流商業電影。那時的行銷號最讚賞的詞語里,總有「這題材能上就是勝利」的誇耀。輕鬆破開20億的大門,是觀眾給的賞識,也是類型片的勝利。

誰都能看的懂,誰都能接得住,這就是類型片的魅力。要是再搭配上一個上好的題材、幾個優秀的演員,在中國如今的電影泥潭里,就必然會有一席之地。

“這很薑文”的《邪不壓正》:成也是他,敗也是他-雪花新聞

一周的狂歡讓《我不是藥神》火了半邊天。之所以才半邊,是因為大家都等著另一位大神的新作。

姜文,這個名字就代表著中國的某種巔峰。他拍的電影總會得到一個評價:這很姜文。這是了不得的讚賞。上一個我們這樣誇讚的導演或演員,是王家衛或者周星馳。

7月13日,《邪不壓正》首映,影院給了39.8%的排片。這時間《我不是藥神》剛剛上映九天,想想當年《戰狼2》的盛況,就知道掐在這時還能拿走這麼多席位,真是姜文的面子。

“這很薑文”的《邪不壓正》:成也是他,敗也是他-雪花新聞

只是劇情變換,觀眾們興匆匆的進去,又怪里怪氣的出來。他們希望看見另一部《讓子彈飛》,但《邪不壓正》卻更放肆,也更妄誕。

《邪不壓正》不是另一部《讓子彈飛》,但確實是一部姜文電影。

高期待的《邪不壓正》

姜文的電影獨樹一幟,但觀眾對姜文電影的期待其實有點跑偏。

這源頭追溯起來,得怪罪《讓子彈飛》。

2007年,44歲的姜文拍完了自己很爽的《太陽照常升起》,用中國電影史上值得銘刻的四個魔幻主義故事逼瘋了觀眾,也順便逼瘋了投資人。再往前推,從《陽光燦爛的日子》到《鬼子來了》,再到《太陽照常升起》,還算年輕的姜文其實並沒有拍過商業電影。

然後在2010年,這個人到中年,仍很放肆的男人不信誰的邪,拍了一部《讓子彈飛》。

“這很薑文”的《邪不壓正》:成也是他,敗也是他-雪花新聞

這第一部商業電影,他拿了6.37億票房。2010年全年票房多少?101.72億。放到今天,《讓子彈飛》就是另一部《紅海行動》。

這是多數人的認知從演員姜文,變成導演姜文的開始。從這一刻起,姜文好像一下子從小眾跨到了大眾。人們崇拜他,但崇拜的卻很虛無。很多時候大家都忘了,姜文從來不是商業電影的簇擁。他只是拍了一部成功的商業片來打很多人的臉,卻不代表他還會繼續在商業電影的圈圈里走下去。

《一步之遙》到《邪不壓正》,「這很姜文」的評價說明一切。

“這很薑文”的《邪不壓正》:成也是他,敗也是他-雪花新聞

回到《邪不壓正》的故事,票房目前停留在4億之前有些徘徊,觀眾們或許正在等著電影的口碑蓋棺論定。

相信不少還沒看電影的觀眾正被如今錯亂的評價晃暈了腦袋。這不像同期上映的《阿修羅》,7個億買來的教訓已經成了電影工業化最典型的反例,不用觀眾產生糾結,片方自己就臉色難看地下了架。

《邪不壓正》評論的兩極分化確實令人迷惑。

看好的一方盛讚姜文把女性拍成了神,每一部電影都值得回味和咀嚼,《邪不壓正》代表著某個新的巔峰;看衰的一方吐槽電影是姜文平庸之作,有時會有靈光乍閃,更多時候卻尷尬無比。

“這很薑文”的《邪不壓正》:成也是他,敗也是他-雪花新聞

實事求是一些,雙方都挑著自己看見的完成了發言。或許他們都是對的,《邪不壓正》既美不勝收,又平庸至極。好似有著兩個側面,一面有海水與火焰,一面剩下雞零和狗碎。

非典型導演姜文拍的《邪不壓正》,也是一部非典型的個人電影。它商業的部分平庸,藝術的部分美妙,上下糾纏,成了既平庸又出彩的怪異。

《邪不壓正》終究是一部個人色彩極濃的姜文電影,放棄原本的期待,放寬心去看,它依然會給你驚喜。

「這很姜文」的《邪不壓正》

電影沒有排他性,但拍電影有。

姜文的電影就有一股子獨一無二的味道,寧浩導演在《邪不壓正》首映上說的那句「這很姜文」,恰當又不失禮節,真正是好句子。

主流觀眾看《邪不壓正》,荷爾蒙滿屏飛舞,預告里的「老北京」起了架式,姜文獨特的喜劇特色也挺讓人發笑,但「李小龍走進卡薩布蘭卡」的寓言故事,還是給人深深的割裂感。

“這很薑文”的《邪不壓正》:成也是他,敗也是他-雪花新聞

這股割裂感往往會帶著觀眾走進兩種不同的體驗,一種是雖然我沒看懂你想玩什麼,但這很牛逼轟轟;一種是這拍的什麼玩意,這票買的虧慘了。

豐富的視聽元素和確實牛逼的鏡頭語言,讓姜文的電影總能趨於前者。

《邪不壓正》里如世外桃源一樣的「屋頂」世界,總是藍天白雲,光打在灰簷上,誰都會為之感到陶醉。更別提考究的室內布景,總是讓人舒服的采光,高級的群體鏡頭,會用的特效,只要電影還講一些故事邏輯,觀眾就能在線性的感受中感受到某種高級。

“這很薑文”的《邪不壓正》:成也是他,敗也是他-雪花新聞

“這很薑文”的《邪不壓正》:成也是他,敗也是他-雪花新聞

這是姜文一貫的本事。為了營造民國時期的獨特美學,深色木料從《一步之遙》中經典的武六家書房,到《邪不壓正》中洋溢著南洋風的關巧紅裁縫鋪,都能看出那個時代西洋風漸進的影子。有著枯山水的日本庭院,成為了李天然與朱潛龍的最終對決場所。

“這很薑文”的《邪不壓正》:成也是他,敗也是他-雪花新聞

姜文的個人特色滲透在他每一個鏡頭里面,都經過精心的把控與推敲,就連李天然(彭于晏 飾)洗澡的鏡頭,除了熱辣的身材看點,整個空間布局也展現出了獨特的西方美學。

“這很薑文”的《邪不壓正》:成也是他,敗也是他-雪花新聞

這是姜文在生活里學到的本事,也是姜文獨一無二的力量來源。很多導演說的考究看著就假,但姜文知道,怎麼玩才能讓「考究」成為真「考究」。

《邪不壓正》,「這很姜文」。

「這很姜文」和喧賓奪主

導演的個人敘述,始終存在天才與大眾之間的拉扯,沒能做好妥協,就意味著故事講得不會盡如導演之意。

「這很姜文」,對《邪不壓正》而言,是它在電影評分那怎麼都能及格的底氣,也是它成不了佳作的問題。

在《邪不壓正》的故事線中,作為明線的李天然「成長線」進行的快速,又頗為粗糙。李天然的恐懼沒看出來,傻氣卻不少。即使「關巧紅」拍的極好,作為主體的明線依然存在不少尷尬的橋段。

而在暗線,朱潛龍、根本一郎、藍青峰三人的交鋒戲多精彩,但正因為是暗線,所以著墨少,反而意猶未盡。最終的結果,就是豆瓣里「高讚」短評的模樣:「屬於導演個人惡趣味的東西反而成了雙刃劍,時而靈光閃現,時而尷尬無趣。屋頂和醫院戲觀感佳,到後半程高潮節奏又莫名拖沓,沒有之前作品那種酣暢淋漓的快感。」

總體來說,當「姜文」風格的色彩蓋過了《邪不壓正》故事的精彩,「主」弱「賓」強,終於喧賓奪主。

這很姜文的《邪不壓正》,稱得上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姜文」電影,但同時,也是一部帶有失敗意味的「姜文」電影。

作者 | 文創資訊記者 羊君

本文為「文創資訊」(news.vsochina.com)原創獨家稿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