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墓 | 李世民太子的墓葬中,究竟埋藏著哪些秘密?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探墓 | 李世民太子的墓葬中,究竟埋藏著哪些秘密? 歷史 第1張

從昭陵博物館到袁家村的公路邊,矗立著大大小小幾十座土堆。如果不是看了地圖,很少有人會意識到,那不是簡單的土包,而是昭陵陪葬墓的封土。每座墓葬,都有一段特殊的故事;就像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回憶。

探墓 | 李世民太子的墓葬中,究竟埋藏著哪些秘密? 歷史 第2張

(袁家村)

奇怪的封土

在尉遲敬德墓的東北方,就有一座很不起眼的土堆,高度只有兩米多,和周圍那些王公大臣的墳墓比,顯得異類、格格不入。當地老百姓稱之為「牛犢塚」,初生牛犢,比較小,比較袖珍嘛。1972年,考古隊員打開了這座墳塋,發現地下的情況與地上的非常相似,那就是寒酸。墓道最寬的地方只有一米多,陪葬品規格低下,沒有鎮墓獸、唐三彩等等,墓志銘質量差不說,還很簡略,總共就一百多字。總體來看,墓主人享受的待遇只能和宮女「一較高下」了。

在初唐時期,能夠陪葬皇陵的絕不是等閒之輩。可是,這座墓葬的情況卻讓人有些詫異,矛盾的背後,到底埋藏著一段怎樣的往事呢?

要想解答這個問題,不妨看看墓志吧!雖然墓主人屍骨無存了,盜墓賊也曾光顧過這裡,但他們對墓志不感興趣。只見墓志蓋上寫著:「大唐故恒山愍王墓志銘」,就像做語文閱讀題,小小一個「愍」字,暗示了墓主悲涼的結局,謚法中,在國遭憂曰愍。東漢末年,劉協遜位後,劉備在成都追封他為「孝愍皇帝」。這個恒山王到底是何許人也?又有怎樣不幸的結局了?讓我們再看銘文揭曉答案,內容不多,也就十二行,全文如下:

探墓 | 李世民太子的墓葬中,究竟埋藏著哪些秘密? 歷史 第3張

(李承乾墓志拓片)

大唐故恒山憨王荊州諸軍事荊

州大都督墓志銘

王諱承乾字高明

太宗文武聖皇帝長子貞觀十七

年十月一日薨開元廿五年十二

月八日奉

勒官供陪葬

昭陵柏城內京兆府禮泉縣安樂

鄉普濟裡東趙村西北去

陵一十八裡妃蘇氏招魂合袝

開元廿六年歲次戊寅五月戊辰

朔廿九日最申禮也

怪不得呢!原來墓主是李承乾!這樣就很好理解了。

初唐時期,政壇有一個非常詭異的現象:每位皇帝的首任太子,往往無法正常登基。唐高祖李淵的太子李建成,在玄武門被活活射死;唐高宗的太子李忠,顯慶初年被廢,麟德年間被殺。唐中宗的太子李重俊,也因政變而死。李承乾也不例外,他當了十七年太子,卻沒能看到自己上位的那天。

失落的太子

武德二年,中國各地的戰亂還沒有結束,李承乾來到了這個世界。為什麼叫「承乾」呢?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含義?然而並沒有,因為他是在承乾殿裡出生的,所以取這個名字。剛剛一歲,爺爺李淵封承乾為恒山王,就是墓志銘寫的那個。因為父親李世民只是秦王,不是太子,正常情況下,李承乾以後也會當個王爺,但不會成為皇帝。可是武德九年,玄武門之變發生了,李世民入主太極宮。憑借父王的努力,李承乾也大富大貴,成為太子。

據史書記載,貞觀之初,唐太宗對這個兒子寄予厚望。他是嫡長子,是法定的繼承人,不出意外,要接李世民的班,君臨天下的。大唐的未來,家族的命運,都掌握在他的手上,怎麼能不重視呢?再者,李承乾是長孫皇后所生,李世民與皇后的感情那是有目共睹的,愛屋及烏,自然也要對李承乾高看一眼。小時候,李承乾也的確聰明,討人喜歡。每次父皇有事情,無法辦公,就讓太子處理政務,借機鍛煉他呢!

令人惋惜的是,長大後的李承乾,卻辜負了太宗皇帝的期望,成為一名不折不扣的紈絝子弟。他不僅好聲色犬馬,還搞起了同性戀。他給一位樂工取名「稱心」,天天寵信人家,因為稱心顏值高,善歌舞;李世民知道了,勃然大怒,這還得了!下令把稱心處死。此舉沉重打擊了李承乾,他把稱心安葬在東宮,還經常跑到墳前祭奠,毫無悔意。此外,太子還安排了上百人專門學習胡人的伎樂,排練起來晝夜不絕,站在外面都能聽得到。東宮和皇帝居住的太極宮只有一牆之隔,裡面聲音這麼大,宮裡人又怎會不知。

探墓 | 李世民太子的墓葬中,究竟埋藏著哪些秘密? 歷史 第4張

(殘存的李承乾碑)

正當李承乾日益失寵,李世民「移情別戀」,愛上了嫡次子李泰。李泰是個大胖子,走起路來有些費勁,李世民知道了,允許他坐小輿上班;貞觀十四年,唐太宗親自駕臨李泰居住的延康坊,為了給兒子長長臉,免去延康坊百姓一年賦稅,還賞賜魏王府官僚許多布帛。見父皇如此喜愛自己,李泰自然也萌生出奪嫡之心,他組織一幫學士編書,取名為《括地志》獻給父皇,李世民閱畢,龍心大悅,賞賜的物品超過了一萬段,每月給予魏王的待遇,甚至連皇太子都比不了。李世民一度還想讓李泰住皇宮,只是被魏征諫止:「陛下愛魏王,常欲使安全,宜每抑其驕奢,不處嫌疑之地」。

太子失寵,魏王得寵,早已是公開的秘密。無論朝堂還是民間,人們茶餘飯後,都會議論這件事情。李世民當然知道輿情了,但他並不打算廢掉太子。面對種種猜測,他決定任命魏征為太子太傅,由他教導太子,穩住儲位。此時魏征身體不好,不願擔重任,就跑去請辭,李世民堅決不同意,一定要他帶病輔佐:「周幽、晉獻,廢嫡立庶,危國亡家。漢高祖幾廢太子,賴四皓然後安。我今賴公,即其義也。知公疾病,可臥護之。」告訴魏征,你就是當今太子的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是西漢初年的四位賢人。劉邦求賢若渴,多次派人邀請四皓出山,但他們都不願為劉邦效力。當時呂後之子劉盈與戚夫人之子劉如意爭奪儲位,張良就勸呂後把商山四皓請出來,輔佐太子,劉邦一看,太子有賢人護佑,深得人心啊,肯定就不會想著廢立了。如今李承乾位子不穩,讓魏征輔佐他,好比商山四皓。

貞觀十七年正月,李世民再度重申不廢太子:「太子雖病足,不廢步履,且《禮》:嫡子死,立嫡孫。太子男已五歲,朕終不以孽代宗,啟窺窬之心也」你們不要再妄議中央了!就算太子哪天嗚呼哀哉,朕也立孫子!

探墓 | 李世民太子的墓葬中,究竟埋藏著哪些秘密? 歷史 第5張

夭折的政變

盡管父皇一再表態,李承乾並沒有放心,反而越來越緊張。因為李世民對魏王的偏愛絲毫沒有減少。李泰也積極運作、「招兵買馬」,想要成為太子。為博取好名聲,他禮賢下士,善待地位不高的人;為爭取大臣支持,他讓工部尚書杜楚客拿著重金賄賂權貴,希望他們在父皇面前多為自己美言。一段時間後,朝廷內部出現了魏王黨,除了杜楚客,還有韋挺、柴令武、岑文本、劉洎、房遺愛等二十餘人,其中柴令武是駙馬,皇親國戚;房遺愛不僅是駙馬,還是當朝宰相房玄齡的兒子,房大人為相多年,始終謹慎,按理說不會讓兒子隨便與政治勢力往來,萬一出事,容易被牽連,可現在房遺愛投奔魏王,當其心腹,多多少少已經表明房玄齡的態度了。他們就像一群賭徒,把寶壓在了李泰頭上,日後魏王要是當上太子,必然知恩圖報,給韋挺等人加官進爵。

魏王拉幫結派,搞團團夥夥,謀求最高權力。李承乾身為太子,怎麼可能沒有太子黨呢?其核心成員有:駙馬都尉杜荷、洋州刺史趙節、漢王李元昌、左屯衛中郎將李安儼、吏部尚書侯君集。

杜荷是宰相杜如晦的兒子,娶城陽公主,既是官二代,也是駙馬爺;趙節是長廣公主的兒子,身份也不一般。漢王李元昌,李世民的弟弟,曾幹過許多違法亂紀的事情,遭到太宗批判,他和太子經常玩帶兵打仗的小遊戲,每次穿好鎧甲,拿好武器,各領一隊人馬互相廝殺,以此取樂。李安儼原是隱太子李建成的部下,玄武門之變時,李安儼為李建成拼命廝殺,特別賣命,因此,李世民認為他很有忠心,就讓其護衛自己。可誰曾想,李安儼哪裡是什麼忠臣,太子的錢一送來,馬上心動了,願意利用職務之便監視皇帝,幫忙打探消息。侯君集是李世民的得力戰將,三年前曾率兵西進,滅亡高昌,但他對時局不滿,恰好侯君集的女婿賀蘭楚石在東宮當官。通過他,太子了解了侯君集的心聲。於是,兩位失意者聯起手來,想要搞事情。

探墓 | 李世民太子的墓葬中,究竟埋藏著哪些秘密? 歷史 第6張

面對嚴峻的形勢,李承乾不願束手就擒,自古以來,被廢的儲君大多沒有好下場,就算能茍活,終生監禁有什麼意思?為了自保,太子問計於侯君集,聽罷,侯將軍果斷勸太子謀反,他舉起手說:「這雙好手,當為殿下效力。」又說:「魏王被皇上寵愛,殿下恐怕與前朝太子楊勇一樣,沒什麼好下場,所以你要暗地裡做好準備啊!」漢王李元昌也勸太子謀反,他看上了皇帝身邊,一位彈琵琶的美女,希望事成之後得到她。

於是一夥人歃血為盟,誓同生死,決定學一學李世民,發動宮廷政變,武裝奪取政權,真是應了那句老話:「有其父必有其子」。可李世民是皇帝啊,想奪他的權,談何容易,杜荷向太子獻計:「如今天象有變,得抓緊時間行動。殿下就說得了重病,皇帝知道後,必然親自探望,等他進入東宮,咱們來個甕中捉鱉。」就在謀反有計劃地進行時,特大新聞傳來:齊王李祐在山東起兵。聽到這條消息,李承乾對豢養的刺客紇幹承基說:「東宮的西牆,離大內才二十步,我們要是謀反,可比齊王容易多了。」

萬萬沒想到,李承乾的失敗,就是從齊王謀反開始的。不久,紇幹承基不知怎麼的,牽連進了齊王謀反案,被判了死刑。眼看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為了求生,他把太子謀反的事抖了出來。接到報告,李世民知道非同小可,連忙命長孫無忌、房玄齡、蕭瑀、李勣和大理寺、中書省、門下省一起審案,結果是「反形已具」,叛亂陰謀完全屬實。如此一來,太子不可能再讓李承乾幹了,太子黨作為謀反集團,也難逃趕盡殺絕的命運。李安儼、杜荷、趙節被處死,左庶子張玄素、右庶子趙弘智、令狐德棻雖然沒有參與謀逆,但他們身為東宮官員,未能盡到輔佐太子的責任,通通免為庶人。紇幹承基本應處死,因為有重大立功表現,封祐川府折沖都尉、平棘縣公。

在九嵕山團聚

怎麼處置李承乾?大臣們感到為難,都不說話。你說殺了吧,那是皇帝的兒子,李世民會不會記仇啊?你說不殺吧,十惡不赦的重罪,法律尊嚴何在?關鍵時刻,一個叫來濟的大臣開口了:「陛下不失為慈父,太子得盡天年,則善矣!」還是別殺吧!李世民求之不得,準了準了,將李承乾廢為庶人,發往黔州安置。黔州,今天的重慶彭水。到這個地方,一輩子也就這樣了,人生還有什麼希望呢?從萬人之上的太子,到窮山惡水的囚徒,天壤之別,一個養尊處優的皇室子弟哪裡受得了。沒過多久,李承乾死了,具體時間有爭議,《兩唐書》都說是貞觀十九年,墓志銘卻說貞觀十七年十月一日,兩者綜合,李承乾享年在二十四歲至二十六歲之間。朝廷接到奏報,為之廢朝,以國公禮安葬。

既然被流放到黔州,李承乾當然是就地埋葬,他的陵墓為什麼會出現在千里以外的昭陵呢?李世民沒有下令遷墳,也不可能下令遷墳!這件事,多虧了李承乾的好孫子李適之。開元中,李適之擔任幽州大都督長使,他上疏請求玄宗皇帝改葬父祖。李隆基同意了,追封李承乾為恒山愍王,恩準陪葬昭陵。

探墓 | 李世民太子的墓葬中,究竟埋藏著哪些秘密? 歷史 第7張

史書還說「數喪同至京師,葬禮甚盛,仍刊石於墳所。」看到沒有,葬禮盛大,待遇特別好!真的嗎?實際上並非如此,李承乾墓的規格只能和那些亡故宮女相提並論,像一母所生的新城公主墓、長樂公主墓,他是遠遠比不上的!由此可見,所謂的「葬禮甚盛」只存在於官方文件。謀反就是謀反,罪人就是罪人,改變不了他的性質。朝廷批准遷葬已經是皇恩浩蕩了,什麼墓室豪不豪華、隨葬品豐富不豐富,就別奢望了!

不過,這樣也挺好的。人都死了,還追求什麼榮華富貴。幾十年後,李承乾可以魂歸關中,和他的父皇、母後團聚一堂,已經很難得了。若李世民夫婦泉下有知,肯定特別欣慰!

END

作者高成,一個熱愛歷史的孤寡「老人」,喜歡創新,擅長搞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