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方才三十而立的陳閃,已掌舵著近45億市值的上市公司,他所在的家族企業在改革開放中誕生,而他,也將擔當重任,引領著企業在中國新經濟的浪潮中更加開放的擁抱未來,再創輝煌。
陳閃,用現在流行的詞「斜杠青年」形容頗為貼切。他是85後,是上市公司中路股份的董事長,也是BU集團創始股東,還是上海第十二屆政協委員、上海市工商聯(總商會)副會長、上海浦東青年商業聯合會會長以及上海青聯委員。
作為中路集團創始人陳榮的接班人,他和中國大多數富二代有著相似的經歷:艱苦創業的父輩,國外深造背景,超越年齡和工作經驗的公司頭銜;同時,又有公眾印象中截然不同的特質:低調做人,低調做事,低調地成就實事。他說自己身處的企業因為改革開放而誕生,自己也正踩在最好的時代節點中,未來他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未來。
陳閃快問快答:
第一財經:那多久會看一次公司股價?
陳閃:每個小時
第一財經:不能接受的人物個性是什麼?
陳閃:不誠信
第一財經:作為斜杠青年眾多的社會角色中最喜歡哪一個?
陳閃: 我還是喜歡可以更多地承擔一些社會職務
第一財經:如果現在給你一張機票馬上出發,你最想去哪個城市?
陳閃: 我跟伊隆馬斯克去火星。
改革開放為民族老品牌注入資本活力
20
01年,上海本土公司中路集團的創始人陳榮收購並重組了多年虧損的老牌國企,使得這一超過70年歷史的民族品牌成為民營控股公司。這一時期,一大批具有國有背景的企業改制,上市亦或是像永久這樣變身民營控股,從而進入國內或國際資本市場。改革因現代企業制度的注入,因而有了更多的活力。
2007年,85後的陳閃海外學成歸國,進入永久。他認為,父親是第一批的創業者,而自己也應該回到這片熱土。回國後的陳閃,的確為老品牌永久注入了新的活力。
據第一財經了解到,陳閃加入永久時,正是國內自行車市場發展的低谷,雖然中國曾一度被認為是自行車上的國家,但彼時自行車市場已經經歷了近10年萎縮,永久所面臨的問題也十分清晰:產品功能、技術含量及品牌影響力均不及洋品牌。
勇於創新,帶領老品牌多元化探索
20
10年,在陳閃的主管下,永久推出了副牌永久C,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今年4月底,上海提出打響「上海製造」品牌,永久C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上海曾是中國近代重要的民族工業發祥地,改革開放前貢獻了一系列家喻戶曉的「上海製造」品牌。「永久」則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
除了在品牌上大膽創新,陳閃還帶領著永久進入到公共自行車領域,這也是國內第一套自主研發的公共自行車系統,也就是現在共享單車的前身。據第一財經了解,自從公共自行車項目開始,永久自行車不斷地接到政府訂單承接當地的公共自行車業務。相較於傳統的生產製造銷售業務,公共自行車業務是一個全新的市場,潛力大,利潤高,目前公司已經服務了超過30多個地區政府,經營約50萬台公共自行車,每天騎行次數超過100萬次。
他在和第一財經《40 and 40》的主持人戴劉菲分享時說到,在科技不斷飛速發展的今天,國內的經濟形勢的變化和消費需求以及模式的變化給了他非常好的機遇,傳統企業如何轉型升級和不斷進步是對他的重要考驗。
實際上,掌舵著市值接近45億元的上市公司,陳閃並不滿足發展放緩了的自行車行業。在如今消費升級的環境下,陳閃還投資了化妝品、護膚品這類高頻次、單價低、方便使用的快消品。
此外,陳閃所在的中路股份早在10年前就布局了新能源領域,而陳閃本人對於新能源未來的發展也頗具有信心。陳閃認為,人工智能必然是一個將會大大改變現在環境的一個技術,而人工智能其實背後的能源一定是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陳閃表示,改革開放對於民營企業來說它一定是一切根本的源頭的開始,沒有改革開放,可能就沒有民營企業的這個實體。他坦言,改革開放對於他所主管的企業來說已經是最大的機遇。
記者採訪手記
和陳閃漫步在永久自行車的老廠房,我仿佛能聽到機器的轟鳴聲,仿佛能看到,繁忙的生產線和一輛輛閃著金光的「永久自行車」。
中國曾是自行車王國,在八九十年代,自行車曾是人們主要的交通工具。而「永久」是中國特定的符號,和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作為永久自行車企業的傳承者和中路集團的總裁,85後的陳閃有著和時尚外形不符的成熟,他對於行業形勢的變化和未來產業的發展,有著比常人更清晰的認識和把控。方才三十而立的他,已經掌舵著近45億市值的上市公司,他所在的家族企業在改革開放中誕生,而他,也將擔當重任,引領著企業在中國新經濟的浪潮中更加開放的擁抱未來,再創輝煌。
來源:第一財經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