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重回放水刺激的老路,還是去杠桿策略性修正?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是重回放水刺激的老路,還是去杠桿策略性修正? 商業 第1張

金羊毛工作坊

投資者的私人訂制

是重回放水刺激的老路,還是去杠桿策略性修正? 商業 第2張

導讀:本周的國常會為下半年的政策定下了總基調。最終出爐的政策組合,寬財政+寬貨幣+寬信用+穩基建+穩杠桿……讓人有似曾相識之感。

對於市場而言,政策轉向寬鬆的預期確立並再次強化;對於政策制定者而言,形勢比人強。2季度以來,市場和企業微觀層面種種紛繁蕪雜的亂象背後,政策制定者開始反思政策失當之處,包括央行和財政部的爭論……國常會是政策制定者對當下經濟金融現實反思的結果。

但從政策路徑上來看,是放水,還是及時雨?

如果是前者,那意味著重回放水刺激的老路,如果是後者,那便是既定戰略目標的適當修正。市場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答案。我們更希望是後者。


作者:浮雲君

本周的國常會,時間點的選擇比較罕見,又充滿意味。

一,選在周一,而非周中慣例;二,選在年中政治局會議之前召開,提前定調下半年經濟。

市場原本以為搖擺不定的宏觀政策可能最終要等到政治局會議定調,現在看,市場已不用再等到月底了。這表明,在7月19日1號外訪之前(19-28號中東、非洲、南非金磚會議),高層已對當前經濟金融形勢達成充分共識,並定下了下半年宏觀政策總基調,7月中旬以來,央行的一系列表態和操作充分印證了這一點,寬鬆,寬鬆。

對於市場而言,政策轉向寬鬆的預期確立並再次強化;對於政策制定者而言,形勢比人強。2季度以來,市場和企業微觀層面種種紛繁蕪雜的亂象背後,政策制定者開始反思政策失當之處,包括央行和財政部的爭論……國常會是政策制定者對當下經濟金融現實反思的結果。

政策敲定的時間點應該在7月13日央行徐忠引發財政貨幣政策爭論之際,當時金融系統普遍認為,在去杠桿過程中,只有金融部門單兵突擊,這是上半年一系列金融風險頻發的症結所在。金融去杠桿需要積極的財政政策有效配合,但實際過程中緊縮性的財政政策,使得去杠桿過程中的金融風險和財政風險(債務風險)發生了齊步走的共振效應。在央行系統的人看來,再不通過學術爭論的方式引發市場充分參與宏觀政策討論,或許就真的來不及了。

全面反思去杠桿中的財政金融之得失

我們來回顧一下這個過程。事實上,穩定金融市場預期的行動在6月份已然啟動,進入7月份政策寬鬆預期愈來愈強,跡象越來越明顯。

7月5日左右,央行實施定向降準。

7月13日,央行徐忠發檄文批判近年來財政政策之得失,聲言積極的財政政策並不積極。論戰期間,6月份金融數據和經濟數據相繼公布,社融繼續斷崖,經濟表現持續向下,尤其固定資產投資持續低迷。

7月17日,發改委表示,下半年,發改委將適度擴大有效投資,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釋放內需潛力。

7月17日,銀保監會呼籲大中型銀行要發揮「頭雁」效應,帶動小微企業貸款利率明顯下降。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和貨幣政策傳導,優化資源配置結構。

7月18日,央行窗口指導銀行增配低等級信用債以挽救冰凍的民企信用債市場。

7月20日,一行兩會出台資管新規配套政策/細則,釋放出多處寬鬆信號。

7月23日,央行開展5020億元1年期MLF操作,操作利率維持3.3%不變,當日未開展逆回購操作,公開市場淨投放3320億元。規模和舉動出乎市場意料。

換句話說,6月份以來,在經濟數據下行、股債匯市場動蕩不安、央行財政部等宏觀調控部門公開論戰之際,對於宏觀政策的反思,尤其是對過緊的財政和金融政策的內外反思就已經展開。

一,金融政策,從穩貨幣+緊信用組合轉向寬貨幣+寬信用組合。

6月份在外圍貿易戰壓力下,國內金融市場動蕩不安,債市信用債違約+股市大跌+匯率貶值,倒逼高壓式金融去杠桿政策節奏和力度做出適當調整。

央行兩大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和劉世錦向市場及時傳遞了這一政策方向,去杠桿初見成效,下一步將步入穩杠桿階段,下一步將避免過度使用在總量層面一刀切的去杠桿措施。國研中心的王一鳴一個月三次表態:去杠桿是一個長期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沒有陣痛。

二、財政政策:從今年實質性的財政緊縮向積極的財政政策回歸。

2018年以來基建投資斷崖式的下滑,與財政部高壓清理地方政府隱性債務有關,也與財政政策採取實質性的緊縮有關,寬政策下半年不可避免。

詳見。

政策轉向如期而至從去杠桿到穩杠桿,這是央行密集預期引導最重要的信號!

去杠桿下半場和貿易戰預案,中國經濟2018年的年中總結

anyway,形勢比人強。如資管新規細則一樣,資管新規出台三個月的時間,金融市場經歷了可怕的非標回表、社融斷崖,政策制定者逐漸明白,去杠桿的改革初必須與市場承受力現實相妥協,政策才有有效落地的可能。否則,則有可能產生相反的效應。

是重回老路放水,還是去杠桿戰略的適當/適時糾正?

我們先看看國常會是如何定調下半年宏觀調控政策的。

如市場所願,下半年政策的重心聚焦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上面,即財政金融政策要協同發力(不要再吵了),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其中重中之重就是為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松綁,這是穩投資、穩基建迫在眉睫之舉。

1、寬財政,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

年初:制定的目標「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向不變,要聚力增效」——

年中: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

政策口徑發生了顯著調整。

1998年以來,中國引入「積極」的財政政策之後,每年都「積極」,但積極的含義年年不一樣。2018年年出制定的財政赤字規模2.38萬億,不增不減,赤字率下降到2.6%,在實際執行中已被視為相對偏緊的財政政策。

可以預期的是,下半年財政支出力度一定會較上半年擴大(上半年財政收入增速大幅高於財政支出增速,較為罕見)。

城投平台無疑最歡欣鼓舞——會議明確指出,有效保障在建項目資金需求,其中「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保障融資平台公司合理融資需求」,基建和城投再次成為經濟增長的穩定器。

這意味著下半年城投債將受到追捧,貸款也將向平台公司傾斜,優質城投平台違約風險將明顯下降,同時合規的PPP項目也將「重出江湖」。而1.35萬億地方專項債將是下半年財政支出擴張的重要資金來源。

加快今年1.35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進度,在推動在建基礎設施項目上早見成效。

多麼熟悉的配方。

2、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

延續近期的兩個提法:一,保持適度的社會融資規模和流動性合理充裕,二,疏通貨幣信貸政策傳導機制,落實好已出台的各項措施。

兩個抓手:小微企業和債轉股。

社融非標萎縮和社融表內化(信貸化)將是2018年後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信用領域的主題。如何平滑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的自身去杠桿縮表行為對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造成的衝擊?

未來降準依舊可期,寬信用可期。

至於金融去杠桿,劉世錦的話已經講的很明確,去杠桿已經過渡至穩杠桿,這是結構性去杠桿的要義所在。去杠桿的節奏和力度不會疾風驟雨,避免各部門同步共振將是政策主基調。

3、穩基建

如上文所述,主要是穩地方政府的基建投資預期,必然要求放開地方正在捆綁的金融手腳和債務手腳。

要有效保障在建項目資金需求。督促地方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保障融資平台公司合理融資需求,對必要的在建項目要避免資金斷供、工程爛尾。

城投可期。PPP可期。

4、防風險的目標少了誰?

當然,年初眾多政策目標中的頭等大事——防風險依舊還在,只不過,重要性往後排了。

2018年政府工作過報告——推動重大風險防范化解取得明顯進展。當前大陸經濟金融風險總體可控,要標本兼治,有效消除風險隱患。嚴厲打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違法活動。加快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和企業兼並重組。加強金融機構風險內控。強化金融監管統籌協調,健全對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監管,進一步完善金融監管。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嚴禁各類違法違規舉債、擔保等行為。省級政府對本轄區債務負總責,省級以下地方政府各負其責,積極穩妥處置存量債務。健全規範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今年安排地方專項債券1.35萬億元,比去年增加5500億元,優先支持在建項目平穩建設,合理擴大專項債券使用範圍。大陸經濟基本面好,政策工具多,完全能夠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國常會年中定調——四是堅決出清「僵屍企業」,減少無效資金占用。繼續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機構及活動,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地方債務風險和影子銀行風險不再重點強調。

5、消費依舊是壓艙石。

擴大內需,自4月份政治局會議後,再一次出現在了政策文件上。在外部貿易戰高度不確定的背景下,打鐵還需自身硬,擴大內需是中國應對貿易戰衝擊下的強身固本之戰略。

消費是內需的壓艙石。

等待深改委第三次會議確定的兩個文件出爐——《關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8-2020年)》。

在房地產擠壓消費,居民杠桿率持續上升的背景下,消費的空間還有多大,存疑。

6、總基調,故事新編還是走出新路?

要求保持宏觀政策穩定,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根據形勢變化相機預調微調、定向調控,應對好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無論是穩基建、還是不搞大水漫灌強刺激、定向調控、相機調控,多麼熟悉的政策話語,似乎在2014-2016年的那一輪全面寬鬆中反復出現的政策暗示再次回來了。

所以政策一出台,馬上就會有人驚呼,貨幣放水來了,財政刺激來了,地方債務擴張又來了。

回到了文章開頭我們要討論的重點,這一輪政策反思和修正,是經濟下行下的重回老路刺激放水,還是去杠桿長期目標不動搖下的,對階段性策略的現實糾偏?

7月份以來,形勢比人強,殘酷的經濟金融數據和動蕩的現實倒逼政策一點點往中間走,如懸而未決的資管細則一樣,政策確定性落地,勝過了膠著煎熬等待的不確定性。

剛性的行政體制,唯上難唯實,對行政干預迷之自信,共振疊加,如走鋼絲,以致到不得不改弦易轍時,已經為時已晚。2季度發生的很多事可以用這解釋。從這個意義上,央財的關於宏觀調控的公開論戰應該多鼓勵,有民間公開參與的生動活潑的政策討論,總好過BOSS們從文件上得來的形勢匯報。

回到放水這個命題,如果是前者,那意味著重回放水刺激的老路,如果是後者,那便是既定戰略目標的適當修正。市場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答案。我們更希望是後者。


原標題: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部署更好發揮財政金融政策作用 支持擴內需調結構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確定圍繞補短板增後勁惠民生推動有效投資的措施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2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更好發揮財政金融政策作用,支持擴內需調結構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確定圍繞補短板、增後勁、惠民生推動有效投資的措施。

會議聽取了財政金融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匯報,要求保持宏觀政策穩定,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根據形勢變化相機預調微調、定向調控,應對好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財政金融政策要協同發力,更有效服務實體經濟,更有力服務宏觀大局。

一是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聚焦減稅降費,在確保全年減輕市場主體稅費負擔1.1萬億元以上的基礎上,將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業擴大至所有企業,初步測算全年可減稅650億元。對已確定的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等增值稅留抵退稅返還的1130億元在9月底前要基本完成。加強相關方面銜接,加快今年1.35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進度,在推動在建基礎設施項目上早見成效。

二是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保持適度的社會融資規模和流動性合理充裕,疏通貨幣信貸政策傳導機制,落實好已出台的各項措施。通過實施台帳管理等,建立責任制,把支小再貸款、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利息免征增值稅等政策抓緊落實到位。引導金融機構將降準資金用於支持小微企業、市場化債轉股等。鼓勵商業銀行發行小微企業金融債券,豁免發行人連續盈利要求。

三是加快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出資到位,努力做到每年新增支持15萬家(次)小微企業和1400億元貸款目標。對拓展小微企業融資擔保規模、降低費用取得明顯成效的地方給予獎補。

四是堅決出清「僵屍企業」,減少無效資金占用。繼續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機構及活動,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會議認為,激發社會活力,推動有效投資穩定增長,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短板、鞏固經濟穩中向好勢頭、促進就業的重要舉措。

一要深化投資領域「放管服」改革,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在交通、油氣、電信等領域推介一批以民間投資為主、投資回報機制明確、商業潛力大的項目。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完善外商再投資鼓勵政策,加快已簽約外資項目落地。

二要有效保障在建項目資金需求。督促地方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保障融資平台公司合理融資需求,對必要的在建項目要避免資金斷供、工程爛尾。

三要對接髮展和民生需要,推進建設和儲備一批重大項目。加強基礎研究和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會議通過了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要求安全環保優先,並支持民營和外資企業獨資或控股投資,促進產業升級。


是重回放水刺激的老路,還是去杠桿策略性修正? 商業 第3張

更多金融市場分析,歡迎點擊「閱讀原文」,加入我的圈子

是重回放水刺激的老路,還是去杠桿策略性修正? 商業 第4張

是重回放水刺激的老路,還是去杠桿策略性修正? 商業 第5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