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智能投顧遭遇「中式困局」:離美版Wealthfront差多遠?
「阿爾法狗」運算如風、落子如神,讓它來中國投資理財可好?
隨著人工智能(AI)、大數據、神經網路算法等引發科技革命,金融科技(Fintech)也應運而生,智能投顧(Robo-Advisor)也隨之來到了聚光燈下。
從2010年起,智能投顧在華爾街迅速崛起,最知名的Betterment和Wealthfront資產管理規模暴增,分別都已接近30億美元,其飛速崛起更是倒逼銀行、知名資管巨頭布局智能投顧,以防止客戶流失;2014年也成了中國智能投顧的元年,引發各類互聯網科技公司和金融機構開始「試水」,然而近兩年其熱度不斷消退,且從智能投顧的收益和被接受度而言,都大有走下神壇之勢。
柯震(化名)從兩年前開始就在一家技術公司工作,為中國的券商、銀行提供智能投顧設計、搭建的外包服務。近期,他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準備回歸傳統基金行業,繼續從事量化研究工作。
「據我所知,目前做to C端業務的智能投顧都情況不佳,業務不是邊緣化了,就是在向to B端轉型,借助銀行、基金、券商的平台。」他說。
最令柯震無奈的是,「2015年以來遇到的市場極端情況太多,不是流動性泛濫就是‘錢荒’,極端事件導致多資產相關度很高,股債齊跌,除非是資深的宏觀對沖基金管理人,一般的量化模型也無法應付的。」
美國智能投顧方興未艾
所謂智能投顧,主要是指經過調查問卷評估客戶的風險偏好、配置需求,為其提供量身定制的資產投資組合建議,包括股票配置、股票期權操作、債權配置、房地產資產配置。
在柯震看來,之所以中國的智能投顧無法像美國那樣大發展,除了沒有美國「稅收優化」的功能、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品種不夠豐富,主要原因在於中國的無風險收益率太高,理財產品、貨幣基金動輒有4-7%的收益,更不用提10%~30%收益的P2P,而美國的貨幣基金普遍利率僅1%。
之所以金融危機後智能投顧飛速發展,這與三輪量化寬鬆(QE)使得市場流動性充裕、波動率保持低位息息相關,以對沖基金為主的主動管理基金很難獲得超額收益,甚至跑不贏指數,因此ETF等被動型投資吸引了天量資金,而智能投顧也在被動配置的邏輯下增加了「智能」成分,吸引了投資人的眼光。
從智能投顧的流程來看,一般分為六個步驟:信息收集、投資者分析、大類資產配置、投資組合分析與選擇、交易執行、資產再平衡。如果針對的是美國市場,通常還會多出一個「稅收規劃」板塊。
在量化模型方面,這些海外智能投顧基本上類似,普遍以馬克維茨的均值-方差模型(Mean-Variance Model)及其衍生理論(現代投資組合理論 MPT、B-L模型等)作為資產配置的理論基礎。投資標的也都是選擇追蹤不同的ETF作為基礎品種,覆蓋面寬且流動性較好。
「其實驅動美國智能投顧發展的核心還是‘降低成本’。」柯震對記者表示,傳統投顧觸達客戶難、用戶畫像成本高、維護用戶費精力、傳統投顧建議難有效,這些難點都是近年來推動線上化發展的因素。
2010年,智能投顧公司Betterment成立;一年後,Wealthfront在矽谷成立,這一系列事件標誌著智能投顧正式誕生。經過短短幾年的發展,多家智能投顧公司已經具備了成長為獨角獸公司的潛質,上述二者的估值均已達10億美元水平。
柯震稱,「其實量化模型的複雜性並不高,主要提供了幾十個模板,基於客戶的風險偏好評級,來套用不同的模板。最關鍵的思維是,將負相關資產放在一個組合里,通過平滑掉波動來獲得一個長期收益,從概率上而言,時間越長,獲得長期受益的可能性就越大,這對於信奉長期投資的美國投資者而言的確是有效的。」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稅收虧損收割」的確是智能投顧的一大賣點,其是通過賣出當期虧損的證券,降低資本利得,減少投資者應繳稅款的同時並將其再投資,從而最大化稅後收入。
多因素阻撓中國智能投顧發展
盡管發展期晚於美國好幾年,但中國的智能投顧也曾有過被萬般追捧甚至神化的階段,「據說99%的基金經理都要下崗」的文章在三四年前也屢見不鮮。
2014年開始,一系列瞄準海外資產配置的智能投顧在中國興起。2014年4月,有著20餘年對沖基金管理經驗的劉震,以獨立智能投顧團隊的形式創辦了國內首家智能投顧平台「藍海智投」,其需引導用戶通過開立美股帳戶做到海外ETF投資;2015年10月,被視為「黑馬」的彌財正式上線經營,投資標的也是海外的ETF基金;2016年4月,宜信財富上線智能投顧——投米RA,其背後的理論邏輯仍是MPT,投資標的為流動性較強的海外ETF等指數基金;同年8月,璇璣智投成立,主要投資標的為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基金。
當然,除了對接海外資產標的的智能投顧,還湧現了眾多對接國內標的的智能投顧。例如,第三方基金代銷平台,盈米和好買,以基金為主要配置,推出了機器人理財產品;傳統金融機構中,招商銀行、廣發證券、平安證券的智能資產配置系統有較大的知名度。
然而,近一兩年來,藍海智投、彌財等創業互聯網平台的to C端業務都出現停滯,且整體智能投顧在中國的熱度都有所下降。
「無風險收益率太高是主要的因素,」柯震無奈地對記者表示,「相信如果在美國還存在動輒年化5%收益的貨幣基金或保本理財,那麼ETF和智能投顧也不會大發展。」
撇去無風險收益,光從資產角度來看,也不乏業內人士對記者反饋,國內ETF規模較小、數量少。據Wind的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初大約有120只ETF,規模不到2000億元,而且主要是傳統的指數型ETF,債券型ETF、商品型ETF等較少。因此,很難做到真正的風險風散。
有從業人員對第一財經表示,中國主動投資獲得的超額收益偏高,這也導致ETF等被動投資難以風行。「美國資本市場成熟、超額收益困難,低費率被動投資從觀念和實踐上有效,但國內仍非有效市場、公開信息信噪比低,且內幕信息有超額收益。」上述人士還表示,美國非401K(即一種養老金儲蓄計劃)投資還涉及資本利得稅,有稅收抵免需求,因此有長期持有動機,但國內無資本利得稅,一定程度上鼓勵短期投機。
柯震表示,最無奈的還是過去兩年的大環境,智能投顧可謂生不逢時,收益率並不可觀。「這兩年不是錢荒就是大水漫灌,債市、股市都分別經歷了極端情況,導致很多資產相關度極高,波動率對沖是無效的,無法做到分散,量化模型也無法有效處理極端情況。今年再遇到貿易摩擦,A股、美股等同步波動。」
長期機遇仍存
盡管現狀不容樂觀,但智能投顧在中國並不應該被一棍子打死。理由很簡單,如美國一樣,隨著市場的發展,超額收益下降是大勢所趨,因此被動投資產品的興起亦是大趨勢,而專業投資者把這些被動產品智能化地組合起來,將能給投資者提供一個風險收益比較為可觀的產品。
「隨著資管新規推行,淨值化管理、打破剛性兌付是大方向,這也意味著公募基金會迎來發展機遇,而以公募基金、ETF為底層標的的智能投顧在未來也可能存在機遇,畢竟與P2P不同,智能投顧接手的資金、證券永遠在客戶的券商或銀行帳戶里,其只能在授權下進行帳戶的管理,但無法轉出或轉入資金或證券。」多位從業人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他們普遍認為,此前的互聯網創業平台未來更可能轉向to B端,而銀行、基金、券商也將改變粗放式發展的風格,為了留住客戶、滿足多元化需求,智能投顧的開發也是大勢所趨。
近期,藍海智投推出了to B的智投雲業務,為券商、銀行和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提供智能投顧的產品、策略的解決方案。此外,除了較早登陸市場的招商銀行的摩羯智投,如今還有來自中國銀行的中銀慧投和工商銀行的「AI投」。
記者也發現,中銀慧投和「AI投」的策略差異大。同樣比較兩家的10號組合,「AI投」配置將近一半的貨幣基金,而中銀慧投的貨基配比僅6.7%;固收類產品配置,中銀慧投挑了兩只基金,配置將近四成,而「AI投」只配了2成,但分散到5只債券基金。就整個組合產品配置數量,「AI投」配置了15只基金,是中銀慧投組合產品數的近兩倍。
責任編輯:李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