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功能泛濫,社恐們的精神角落正在消失……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多抓魚,可以說是社恐們的精神角落。

多抓魚最近上線了一個功能,書籍賣出後,用戶會被告知買家信息,買賣雙方可以進行聯繫,而這個功能遭到用戶的強烈反對。

為此,多抓魚搞了一屆「精神股東大會」收集用戶意見,其中一條高點讚數的建議是:多抓魚,我是社恐(社交恐懼症),你不要搞社交啊!

不社交的二手書平台

多抓魚是 2017 年 5 月上線的二手書交易平台,品牌形象為一只抓魚的貓,通過微信公眾號及其小程序提供二手書買賣服務。

截止至今年 3 月,多抓魚公眾號已有超過 30 萬用戶,累計賣出超過 20 萬本書。雖不能與賣新書的巨頭網路書商比較,但已是國內二手書流通的成功例子,被看好能成為「中國版」的 BOOKOFF(日本二手書零售店)。

一年內走紅,這只貓有什麼獨特魅力?

與閒魚、孔夫子舊書網不同,多抓魚採用 C2B2C 模式經營。

多抓魚從賣家那里接收書籍,估價後支付費用,平台統一對書籍進行消毒、翻新,最終上架賣出。整個交易過程,二手書買賣雙方不需要親自討價還價,多抓魚充當了「中間商」和繁瑣事務處理員。

微博讀物博主 @照影的陽光 道出喜歡多抓魚的主要原因是不用社交:

不要做社交不要社交,為什麼我用多抓魚賣書而不用孔網,也不在微博朋友圈出,就是因為不用和任何人說話就能完成啊!

這種經營方式下,書籍流通較快,交易效率較高,而且對社恐人士非常友好。難怪在短短時間,多抓魚就在紙質書愛好者中流行開來。

察覺到多抓魚「隱隱約約」想打造社交平台,不少用戶表達了抗拒,他們的做法是匿名交易。無論是買書還是賣書,都保持匿名,不透露個人信息,拒絕作不必要的交流。

用戶視其為社恐的精神角落,「不社交」曾是多抓魚的優勢,而它可能會選擇放棄這個優勢。這個漸漸有了名氣,有了用戶積累的二手書平台,願不願意繼續為社恐提供避難場所?

互聯網產品「沉迷」社交

曾經對社恐如此友好的多抓魚,都不能免俗,滋生了「社交意圖」。互聯網產品的社交功能有多泛濫,以至於社恐們如此堅決地維護一個二手書交易平台的沉默?

千變萬化的互聯網產品,實際還圍繞著「流量」爭奪。打開了社交的大門,等於打開了滿滿的賺錢機會。

做好了社交的騰訊要憑借優勢,做支付、小程序和微店。做好了交易平台的阿里,也不願意用戶買完即走,在社交上屢敗屢戰仍然堅持夢想。

社交功能意在打造關係鏈,獲得更多的用戶,做更大的生意。

▲ 連咖啡「社交裂變」. 圖片來自:聯商網

交易平台建立社交,留存用戶,提升復購率,也希望通過社交裂變,把用戶的社交好友圈進來。如,以微信公眾號為入口的咖啡外送平台連咖啡,通過好友邀請和紅包分享等社交拉新方式,成功獲得了不錯的推廣效果。

不管用戶願不願意,社交正如瘟疫般蔓延。

衣食住行各個領域的應用社交「中毒」後,用戶的私人愛好也變得公開化。

以網易雲音樂為首的音樂播放器,自從開發了好友關注、歌單分享和歌曲評論功能以後,儼然成為了社交論壇。

▲ 網易雲音樂樂評專列.

音樂愛情電影里,主人公互相分享播放器列表變得不再浪漫。只要下載一個 App,互相關注一下,隨時隨地可以分享歌單,還可以通過小程序實時「窺屏」好友在聽什麼歌。至於愛情故事寫手,在所有熱門歌曲評論里都能找到。

讀書不曬書,等於沒讀書,大概是網易蝸牛讀書、曬書房、微信讀書等讀書 App 開發者的信奉的真理,或者說他們希望這就是用戶的訴求。

比較閱讀時長。「社交 + 閱讀」模式下,用戶在享受書籍資源的同時,也放棄了保持神秘的權利。

▲ 微信讀書好友排行榜. 圖片來自:知乎

即使「假裝」社恐只是這個世界的極少數,大部分人還是社交能力正常,無孔不入的社交仍然讓人不適。

最近因「社交屬性」而成為眾矢之的,除了開發司機和乘客社交評價的滴滴打車,還有美團旗下的大眾點評。用戶使用微信帳號登陸大眾點評,社交關係會自動同步,用戶去過的餐廳、景點、酒店等信息會自動分享給好友。

▲ 航旅縱橫通過「選座」做社交. 圖片來自:新浪

航旅類 App 航旅縱橫也推出了「虛擬客艙功能」,用戶通過選座功能可以查看其它乘客的「個人主頁」,里麵包含了乘客的職業信息、個人標籤、歷史飛行地點及頻率,查看完還可以「私聊」該乘客。通過「選座」做社交,暴露用戶個人信息,航旅縱橫此舉引起用戶的極大不滿。

▲ 社交功能替代私家偵探.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交通出行 App 要做陌生人交友,大眾點評要替代「私家偵探」,不知道兩類應用會不會打起來呢?美團打車突圍的重點,難道是綜合兩者的功能?

用戶沒有選擇功能的自由,就會行使卸載應用的權利。可惜互聯網上沒有秘密,不黑的烏鴉恐怕稀有。

社恐的精神角落正消失

把多抓魚當成精神角落的社恐,到底是一群什麼人?

網路上自稱「社恐」的人,當然不是真的患上任何社交場合都感到強烈恐懼的精神疾病。「社恐」的詞義從一種嚴重疾病遷移為一種自嘈、一種生活態度,與「肥宅」文化相似。

▲ 集體社交恐懼症國家芬蘭. 圖片來自:知乎

社恐們在微博熱烈討論的「最高興的瞬間」:

當一件事情可以線上解決的時候。

對方主動取消了你一直想找借口取消的約會。

每次可以避免打電話的時候都很高興。

……

從社恐的最高興瞬間,可以窺見他們的行動準則:喜歡待在家,享受獨處,能打字不語音,能線上不線下。

▲ 社恐在各自的家里,團結起來!. 圖片來自:@單向街圖書館

在這個豐富多元的時代,如果還認為擅長社交、喜歡社交才是主流,社恐人士都是 loser,就太「不識時務」了。生長在網路時代的一代,或多或少都會有點「社恐」。

發達的互聯網催生了社恐文化,為社恐提供自由多樣的生活方式,但社交「中毒」的互聯網,卻對社恐漸生殺意。

▲《非典型孤獨》. 圖片來自:澎湃新聞

社恐的一部分病因是社交疲憊。每個互聯網產品都希望做社交,而人們根本不需要那麼多社交。

在微信朋友圈「裝死」,在微博「蹦迪」,是不是很多人的狀態?即使同樣是社交帳號,人們也會表現出兩種社交風格。

在朋友圈里面對三姑六婆,你是新時代的好青年,而和微博上的網友甲乙丙丁玩耍,你又是喪到極點的文青。在越貼近現實的社交中,我們越不願意展露個人化的一面,這是再正常不過的自我保護。

▲ 我社恐,請不要和我說話. 圖片來自:豆瓣

社交應用在給我們帶來溝通便利的同時,也讓給人社交「負擔」,最可怕的是,現實社交與虛擬社交漸漸分不出邊界,社會人際關係要求我們承受這種「負擔」。

試試在微信朋友圈屏蔽父母、親戚和同事一個星期,放棄經營你的虛擬社交形象。一個星期後,你的生活可能風平浪靜,也可能分崩離析。

罹患社恐的年輕人們,他們對現實最大的反抗,不過是下班屏蔽工作群,關閉朋友圈,拒絕現實社交和互聯網社交的雙重夾擊。

心理上的不適程度因人而異,但不合理加入「社交」的應用越來越多,能被關注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不僅是社恐,互聯網上的所有人都在悄悄地「被社交」了。

題圖來源:Teen Vogue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