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村寧次回憶投降簽字:4個字評價中方點頭回禮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這是一場舉世矚目的日本投降簽字儀式。

1945年9月9日上午9時,在一個特別挑選的三九良辰時刻,中國南京黃埔路陸軍總部前進指揮所內舉行受降儀式。不過,現場中方一個點頭細節惹來爭議,當場就有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了。

岡村寧次回憶投降簽字:4個字評價中方點頭回禮 歷史 第1張

(油畫,日本向中國投降現場的再創作)

當日,簽字的主要內容是,日本軍方代表、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陸軍大將岡村寧次,在降書上簽字蓋章,代表日本天皇向中國投降。根據雙方事前商定好的細節,岡村寧次和他的參謀長等人從進場到簽字,需要向中方敬禮3次,分別是:

①進場落座前;

②向中方取降書時;

③簽字後送給中方手中時;

雙方約定,此3次日方敬禮,中方均不必回禮,而在簽字儀式結束後,日方退場時,雙方可以相互點頭回禮。

岡村寧次回憶投降簽字:4個字評價中方點頭回禮 歷史 第2張

(岡村寧次等步入簽字現場)

這看似很小的禮節,蘊含豐富的信息:簽字過程是日本投降的象徵,中國作為戰勝國,是來接受失敗者服輸禮數的,所以前3個日本鞠躬行禮,中方不可回禮。而在簽字後,雙方又是一種脫離了勝敗高低的外交關係了,所以禮尚往來,回禮是一種外交禮儀。

但在這個細節中,中方出了一點不當的回禮:前兩個日方鞠躬敬禮沒有問題,但在日方進行第三次鞠躬時,接受降書的何應欽不由自主地站起來,對日方進行了點頭回禮。

當時,會場變有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西方記者在報導中認為中方代表站起來答禮是「失當」的。

岡村寧次回憶投降簽字:4個字評價中方點頭回禮 歷史 第3張

(當時的情景)

對此,岡村寧次也感到很意外,用「東方道德」4字讚美了何應欽的舉動。他在晚年回憶錄中說:「看到我這位老朋友的溫厚品格,不禁想到這畢竟是東方道德!」

根據台灣已故大師李敖的研究,此次本該中國人揚眉吐氣的簽字儀式,卻令人遺憾地出現了3點失誤:

1.未交軍刀

岡村寧次作為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名為投降,卻沒有交出來象徵作戰指揮的武士刀。

眾所周知,日軍投降的象徵性動作,就是把自己的刀交給對方,以示繳械投降。此次岡村寧次沒有帶刀上場,也是事前的約定。

2.人物不對等

收降書的中方最高代表,是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但交降書的卻不是最高軍官岡村寧次,而是他的參謀長,小林淺三郎。此時,岡村寧次正在日方簽字的桌子後面穩穩坐著,而中國的代表是起身站著的。

一站一坐,完全弄顛倒了。

岡村寧次回憶投降簽字:4個字評價中方點頭回禮 歷史 第4張

(另一角度)

3.點頭回禮

李敖稱,中方受降,比日方投降的人彎腰角度還要大,對方是一個戰敗的日本的少將,這樣子彎腰,胸襟太過寬容了。

不過,這一起「太過寬容」的細節設計,都可以在後來的歷史中找到原因,舉個簡單的例子,9日上午簽的字,到了10日,何應欽就找到岡村寧次談合作了。

(史料參考:《岡村寧次回憶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