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p Doing List」的背後,是一種逆向思維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時間不會等你

「Stop Doing List」的背後,是一種逆向思維 職場 第1張

每天多一點反思

「Stop Doing List」的背後,是一種逆向思維 職場 第2張

「Stop Doing List」的背後,是一種逆向思維 職場 第3張

張輝 改變自己主創

輝哥奇譚主創 | 布道師

「Stop Doing List」的背後,是一種逆向思維 職場 第4張

如果你特別在意股票投資,一定要在意段永平的智慧。我的股票投資理念,受段永平影響極大,當然他本人也是巴菲特的信徒。「Stop Doing List」是段永平智慧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好好學習。

「Stop Doing List」的背後,是一種逆向思維

作者:Windy Liu

來源:自言稚語(ID:selfgrowth-handbook)

重要的重要的不是你做什麼,而是你不做什麼。

最近,華人企業界和投資界的大佬段永平先生在史丹佛大學與華人學生進行了一場深刻的對話,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他關於「Stop Doing List」的分享。

他認為基業長青的秘密就在於要有「Stop Doing List」。

那什麼是「Stop Doing List」呢?

「Stop Doing List」就是你要清楚地知道什麼是錯誤的事情,然後避免去做那些錯誤的事情。大多數人不是判斷不了對錯,而是明知是錯的還要去做,這樣就離我們想要的世界越來越遠了。

羅馬教皇曾經問米開朗基羅,他是如何雕刻出完美的大衛像。米開朗基羅回答說:「我只是剔除了所有不屬於大衛的部分。」

而「Stop Doing List」也是一樣的,它可以讓我們規避到那些沒有價值的,錯誤的事情,然後剩下的自然就是對我們有價值有益,至少是無害的事情了。

「Stop Doing List」的背後,是一種「逆向思維」,也就是面對一件事情一個問題的時候,你需要反著想,倒著思考,如此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質,讓問題變得簡單,這反而有利於我們規避錯誤,堅持去做對的事情。

查理·芒格就非常注重逆向思維,他聽過一個故事,故事里的鄉下人說:「要知道我會死在哪里就好啦,我將永遠不去那個地方。」這鄉下人說的話雖然聽起來很荒唐,但他卻發現其中蘊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

這個道理就是,對於複雜的系統以及人類的大腦而言,如果採用逆向思維,問題往往會變得更容易解決,如果你把問題反過來思考,通常就能夠想得更加清楚。

就像很多人總是喜歡思考「我們如何能在生活中獲得成功」,但卻不如去想想「什麼會讓我們在生活中失敗呢?我們應該避免什麼呢?」。

如果你深入挖掘這個逆向思維的問題, 你就會發現答案很簡單,比如,懶惰和不靠譜會讓我們在生活中失敗,這時候,你不需要不停地要求自己勤奮和言而有信,而只需要在發現自己很懶惰不靠譜的時候,給自己設置一個報警器,及時停下來。

我們總是習慣於正向思考,這種慣用的套路快捷方便,是大多數人的認知路徑,可是,很多事情從反向思考,反而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是能夠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那我們該如何培養自己的逆向思維呢?

1

想一想事情的反面

很多東西都存在著反面,所以你需要從事情的反面去思考。

就比如,這個世界是不斷變化的,人工智能崛起,很多人會擔心自己的工作會被替代。

世界變化無常的反面,是不變。這時候,你可以想一想,有什麼東西是不變的嗎?

推動這個世界不斷變化的底層規律,底層邏輯是不變的。所以,你不要去追逐那些不斷更新迭代的新的技能,產品,而是去找到未來十年二十年不變的東西。

就像亞馬遜的創始人貝佐斯在大家都擔心自己的商業模式會被新技術新模式顛覆的時候,他卻利用逆向思維找到了三件不會改變的事情:

1.無限選擇

2.最低價格

3.快速配送

所以在他的「Stop Doing List」里,應該會有一條——「不去追逐不斷變化的新技術新模式」。

2

用對立面來代替

芒格曾經談起過約翰尼·卡森的一次演講,卡森說,他不能告訴畢業生如何快樂,但他可以用個人經驗來告訴他們如何變得痛苦。

卡森認為有三種東西會導致痛苦:

1)改變情緒或知覺的藥物

2)嫉妒

3)怨恨

卡森的思路也不是去正向思考導致快樂的各種因素,而是反向思考,通過如何規避或者不做某些事情來創造這些事情的反面。

這時候,卡森的「Stop Doing List」里,應該會有一條——「不要嫉妒,不要怨恨,不要使用改變情緒或知覺的藥物」。

3

用「If Not」來檢查自己的選擇

這其實就是一種人生做減法的方法。

在你做人生規劃的時候,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你可以試著用「If Not」來檢查自己的選擇——如果不這麼做,產生的結果是否能夠被接受,是否會影響目標的達成?

如果完全不會有影響,那這件事情也就不太重要,你完全可以捨棄不做,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If Not」實際上是一種逆向思維的方法。在面對複雜選項的時候,不妨換個方向,很多時候會讓你更清楚自己真正要做的事情是什麼。

通過這樣一種逆向思維,你就會發現人生中很多錯誤的事情,很多不該耗費你精力的事情,而當你有了基於事情對錯的思考,你就可以開始建立自己的「Stop Doing List」。

「Stop Doing List」不是花個一天兩天就能夠全盤托出,而是需要我們持續不斷地去思考,總結過去犯錯誤的經歷,捨棄一些已經和這個變化的世界不兼容的成功經驗。

這是一個積累的過程,而這個「Stop Doing List」也是一條一條攢出來的。在這個過程中,你需要不斷地調整自己已有的認知,你會有糾結,有疑惑,有迷茫,你得要敢於推翻自己過去成功的經驗,得要勇於承認自己過去錯誤的選擇。

就像過去我一直覺得寫文章就必須得要往高大上去靠,必須得要拿出很有深度的思考,要有種深不可測的自我認同感才值得發表出來,可事實上,這是狹隘的精英教育給我的一種錯誤認知。

因為這種認知,我會去排斥所謂的標題黨,我會刻意地裝深沉,喜歡長篇大論地講道理,可事實上,在互聯網的世界里,「接地氣」才是一種更貼近用戶貼近讀者的需求,它能夠讓讀者感同身受,真正地從簡單易懂的文字中獲益。

通過這樣的思考,我就得要在自己「Stop Doing List」加上一條——「不要刻意追求高大上的文字表達。因為真正厲害的人總是能夠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把一個複雜的道理講清楚。」

段永平在史丹佛大學的對談中分享了自己的一些「Stop Doing List」:

通用方面:

  • 不要盲目地擴充自己的能力圈。

人能做的事有限,人說什麼,能說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什麼,能做什麼。

  • 不要一年做20個決策。

一年做20個決策,肯定會出錯,那不是價值投資。一輩子做20個投資決策就夠了。

  • 不懂不做,不熟不投。

不懂、不熟的事上不能下重註,抓住你能抓住的機會。

  • 不要走捷徑,不要相信彎道超車。

彎道超車是不開車和不坐車的人說的,總會被反超的。

投資方面:

  • 不做長期有息貸款。

這樣在經濟危機中才有最大的生存機會,我(段永平)買房子都不貸款。

  • 不做空。

這方面我(段永平)曾經犯過錯誤,尤其是不要做空長期的好公司,比如早年的百度。

  • 不做短期的投機。

有人說這件事我不指望賺錢,就當消費玩玩,一次一次這樣就不聚焦了。常在河邊走,難免會濕鞋,濕一回鞋子就會濕一輩子。

創業方面:

  • 不做代工,拒絕沃爾瑪。

沃爾瑪要擰成本毛巾,給他代工你會很難受,企業會被弄死。

  • 不做折扣不做返利。

Oppo、Vivo的年收入合計有400億美金,沒有Sales部門,沒有折扣、返利,大小客戶一視同仁。

對此,經過我自己的思考,我覺得自己的「Stop Doing List」還可以加上以下幾條:

  • 不要去做太舒適的事情,敢於承擔痛苦。

很多時候,我們現在感覺到舒服,是因為總是處於舒適區,所以要常常走出舒適區,去做一些富有挑戰性的事情,才能讓我們的能力和思維長更長新。

  • 不要去跟別人比較。

大多數人的脆弱和焦慮,是跟別人比較出來的,而比較,就是那個搶走幸福感的小偷。

  • 不要去湊熱鬧,隨大流。

很多人之所以平庸,就是因為他們是隨波逐流的人,所以要讓自己優秀,就要避免盲目從眾。

  • 不要去做短期獲利的事情。

很多人的失敗來自於目光短淺,短期的誘惑會很大,但是一旦你從5年10年的時間長度去看,往往就會發現它其實是一個陷阱。長線思維,與時間做朋友,你更能夠看清事情的本質。

  • 不要去對抗自己的情緒。

認知在情緒面前毫無還手之力,就像你站在玻璃棧道上,明知道不會有危險,但是恐懼的情緒還是讓你邁不開步子。所以,最重要的,是你能夠與自己的情緒和諧共處,釋放自己的情緒。

  • 不要去掩飾自己的錯誤。

當你不再去掩飾自己錯誤的時候,你就敢於正視自己的問題,而這是你讓自己進步的一條「捷徑」。

……

其實,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對過去的工作生活進行反思,利用「逆向思維」,建立起自己的「Stop Doing List」。

有了自己的「Stop Doing List」,也就是有了一張不可為的事情清單,就著這張清單,你會形成一種意識,時刻警醒自己是否在做錯誤的事情。

段永平說,有了清單和這種警醒還不夠,我們還需要在行動上堅持,得跟自己較點勁:如果確認一件事,一個方向是錯的,我們就要立刻停止,而不是非要等著這條路上出現下一個所謂「更好的」。

「Stop Doing List」的背後,是一種逆向思維。

而善用這個清單和這種思維的人,他們不僅是在規避自己走錯誤的路,更是讓自己與時間為友,持續去做正確的事情。

「Stop Doing List」的背後,是一種逆向思維 職場 第5張

作者:Windy Liu,探索人生哲學,關注自我成長的理性思考者。個人公眾號「自言稚語」(ID:selfgrowth-handbook)

封面圖 by Gal Shir

今天你做了什麼改變

我今年最大的收獲是認識到「系統」的價值。我發現厲害的人有各種各樣的技巧,而真正的牛人背後則有一些簡單有效的系統作為支撐。在上期會員語音「驅動人生的系統」中,我分享了系統對於人生方方面面的作用,尤其是職場和個人成長。如何快速打造出驅動自己人生的系統,並不斷主動運用,不斷迭代升級。下面是精選的會員反饋:

@會員 小寶

聽完這個語音, 突然間對於系統有了全新的認識。

1 系統vs 原則:

今年非常熱門的一本書, 《原則》講的是達利歐投資或者管理或者個人的原則。 而這些原則被深刻的記住,就變成了他的系統, 他的所有行為都是通過這個系統進行外顯,而這些原則是這個系統的內核。 所以打造一個自己的核心系統, 關鍵是打造一系列自己能夠持續遵守的原則, 記錄下來, 並在後續所有行為中對照是否按照這個原則去執行, 並持續的進行復盤。

2 打造系統對於人生的影響:

人生沒有內核系統, 那麼就是一個被外部推動運動的機器,每天日復一日的工作,生活,是只是生活或者工作的重復, 沒有自己的目標沒有自己的原則。 如果有核心系統, 向著自己的目標去努力,你每天很深刻的能夠看到你的系統如何運作, 運作情況怎麼樣, 是否通過系統的運作達成或者靠近你的最終目標。這時候系統就顯性的展示了威力,而不是在系統後面幾個孤立的原則。

3系統之外對於思考反思的沉思:

從輝哥思考系統的過程中, 我看到了人與人是如何產生巨大的差距的。 特別是思考深度的差距。 輝哥對於系統, 從相機的光線系統出發,再到公司,團隊,個人, 所有的事情都統一的通過系統的方式去思考,很好的比較,並串成一個體系, 這就是體系化的思考的一種方式,思考問題的問題, 並把思考的結論經營到更多的領域, 這種思考方式才能真正提升思考的深度,這也是一種非常值得學習的思考技巧或者說框架。

ps: 本文努力使用金字塔原理,雖然還是不那麼成熟。

張輝:金字塔原理的確值得好好學習,好好使用

@會員 均波

毫不誇張的說,輝哥這一期的語音,讓我直接找到了這三年的職業發展方向。而我運用的方法,就是一頁紙的方法。我用一頁紙, 寫下了我的願景,願景包括那幾個方面,如何衡量和達到,以及達到這些目標需要做什麼。謝謝,輝哥,讓我清晰的找到了職場的方向和清晰的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期待能聽到輝哥關於一頁紙和系統的其他語音和看到其他文章。對我來說,這是一遍價值非常高的語音,讓我受益匪淺。如果輝哥能講的跟流暢些或者用工具剪輯的更流程些,語音會更加的完美。期待三年後,等我做到我今天列下的目標,我一定要去北京,當面向輝哥道一聲感謝!

張輝:感謝你的認可

現在就加入會員

從現在起,點擊「閱讀原文」加入改變自己會員,就可以在本周日聽到張輝的會員專屬語音《驅動人生的系統》作為額外福利。

「Stop Doing List」的背後,是一種逆向思維 職場 第6張

想知道會員能得到什麼?↓↓↓點擊閱讀原文,10 秒鐘加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