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從心開始!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癌症治療,從心開始! 健康 第1張

【小編導讀】

癌症高發的時代,很多人「談癌色變」,而很多人本人要是獲知自己患上癌症更是心如死灰,無心生活更別談上積極治療了。所以癌症要治療必須先從心理下手。

【詳細了解】

當聽到「某腫瘤患者還有三個月、半年生存期」這種類似於「判刑」的說法,有的人當場崩潰,甚至短暫「刑期」都不能度過,但也有很多患者在醫生的幫助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奇跡。面對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編者給出了一些建議。

1

預計生存期,並不是指實際壽命

預計生命存期實際上是對患了相對較難治愈疾病的病人生存期的一個可能。這種預期主要用於科研篩選病人,而不應作為給病人的「判決」。可能帶有很大偏差。

「所謂晚期病人」不能一概而論,預期不等於壽命一定會在那時終結,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能輕言放棄。「預期」的積極意義是,當得知疾病可能難以治愈時,應及時調整工作、生活,將該交辦的事情都提前交待給家人、同事和下屬,做到一身輕鬆地去與疾病作鬥爭。

2

丟下包袱,輕鬆上陣

有一個胸腔巨大腫塊、大量胸水、骨轉移的老年患者。每天咳嗽、胸悶,發熱38.5攝氏度,不能平臥、不能翻身,因骨轉移疼得雙下肢臥時不能屈曲,站時不能下蹲,體重只有35kg,預計生存期不到3個月。根據病情醫生給她生物免疫細胞治療和小劑量的個體化化療,加之患者的樂觀、開朗,如今三年半過去,已經76歲,體重增到45kg,成為病房的抗癌明星,還幽默地讓醫生保她活到80歲

還有一位腸癌肝轉移的台灣病人。一年前被確診後因畏懼放、化療等而接受「氣功」和中藥治療。入院時肝臟已成了名副其實的「瘤口袋」,上頂心臟,左擠脾臟,下達盆腔,加上大量腹水,重度黃疸,肝功異常,每天膿血便20餘次,整個人簡直就像個「會喘氣的瘤子」。考慮他從未接受正規治療,醫生給予生物免疫細胞治療和個體化化療。兩周後奇跡出現,他每天大便次數減少到6次~7次,還用手機拍下了一條許久不見的長長的大便。幾個月後,「瘤口袋」快空了,肝臟回歸正常,他乘飛機、坐火車來去自如,儼如常人。

他們的經驗就是丟下包袱,輕鬆上陣,積極配合大夫治療。切忌「認命」,惶惶不可終日,更忌自認為「來日不多」,事無巨細,親力親為,懷疑一切。這種緊張、焦慮會耗費大量精力和體力,讓家人擔心、更讓大夫無所適從。

3

吃喝拉撒睡最重要

很多家屬和患者都將注意力放在腫瘤治療上,其實「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飲食、適當的運動和良好的心態」才是最重要的。這是保證患者治療的最基本條件,也是對患者及家屬最好的事情。不論病人處於哪個階段,盡力做好這些,就有可能贏得更多的生存機會和時間,甚至創造出奇跡。

有的病人晚上不敢睡,恨不得拿個牙簽撐著眼皮,生怕如小瀋陽所說「眼睛一閉,沒睜,這輩子就過去了」。充足睡眠是治療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如能保證充足睡眠,將勝過任何補品,是最好的免疫增強劑。 

4

患者要保持良好心態

關於良好心態,病人會說:「病在身上心情怎麼好得了。」特別是腫瘤病人,尤其是晚期病人。對於悲觀者來說,世界末日似乎總在追著他走。他們會抱怨沒有好的命運,沒有好的醫生。懷疑自己是否診斷錯了,踏遍千山萬水,遍訪名醫,一定要找到世界上最好的醫院,最好的大夫,用上最好的藥才甘心。

其實,在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醫療技術已不是獨家寡方時代。病人要樹立良好心態,盡早靜下心來,找自己信任、有專業技術、又便於家人照顧的醫院,接受合理治療,而不是不停地打聽各種信息、偏方、特效藥,結果可能貽誤最佳治療時機。「腫瘤治療,從心開始」,病人要調整自己,以盡可能好的心態去接受治療。

 

5

家屬:多數都會焦慮和抑鬱

一個腫瘤病人的病常常是一個家庭的病,所以醫生在診治病人時也常常關注家屬的心理狀態,給予疏導,以便他們配合好治療。

當人們心情不好時看什麼都不順眼,聽什麼都不順耳。病人心情不好,家屬也跟著不好,就會形成惡性循環,極不利於患者治療和康復。如若病人病情確已較晚,家屬更應理智處理,注意心態的調整,本著減輕痛苦、延長生命的原則,配合醫務人員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不要盲目提出過高要求,否則心理預期達不到只能徒增痛苦和留下陰影。

「偶爾能治愈、常常去幫助、始終在安慰」是美國著名結核醫生的座右銘,他當年身患結核久治不愈而後奇跡生還成為著名醫生。就用這句話來勉勵我們吧,不論是醫者、患者或是家屬。腫瘤治療從心開始,調整心態、放下包袱,無論何時,努力爭取創造自己生命的奇跡。

癌症患者自己的治療是不夠的,還需要家人與朋友的陪伴與鼓勵,才能更好的達到治療與護理的效果。

本文來源於覓健分享

推薦閱讀:

吐血整理:腫瘤科這些常用藥,需避光!

你不得不知道的腫瘤標誌物!

胃癌病人能不能喝牛奶

下載覓健

我們陪您一起抗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