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秋郊飲馬圖》.元 藏於故宮博物院)
至元十三年三月十二日,年僅七歲的南宋小皇帝趙顯和全太后以及眾多嬪妃,樂工,太學生一起離開了臨安,應元主忽必烈汗的要求北上去覲見這位勝利者。
「三宮今日燕山去,春草萋萋上玉階」。年幼的趙恭帝等踉踉蹌蹌的北行萬里,艱難困苦,死傷無數,直到兩個月後,也就是五月份的二十九日,才到達元大都,即北京城,然而他們卻被告知:元主忽必烈正在北方上都避暑,這意味這他們還要繼續北上行路——小皇帝不得不繼續踏上行程,並在農歷五月二日到達上都。
雖然這些降人不敢說出來,但是他們心裡一定在抱怨:北方的五月並沒有多熱,何至於就去避暑了?元主既已定都大都,又在兩都之間徘徊,皇帝不定位,社稷又何安吶?
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在忽必烈之後的所有元代皇帝都遵循了這個習俗——每年二月到三月出發往上都避暑,九月返回大都避寒,這期間國事照管,官員照見,絲毫不耽誤。故而,元代形成了完全區別於其他朝代皇帝單純「北巡」遊樂的北巡體系,歷位元帝如候鳥一樣春去秋返,格外有趣。
避暑勝地,草原故都
坐落於如今內蒙古自治區正藍旗旗政府所在地黃旗子大營子東北部約二十公里處的元上都(亦或是稱之為灤陽,灤京),原名為開平府,而又在此之前,此地名為金蓮川,這是由金世宗命名的。《金史》記載:「……曷裡滸東川曰金蓮川。」是元世祖忽必烈於1251年下令在此鑄造的一座新城,忽必烈也正是在此登上皇位,成為了大蒙古國的第五位君主。
遼,金,元三代的草原皇帝,對南方中原地區的氣候幾乎都有些不適應,所以地處草原深處的上都城早在金,遼兩代就已經是皇室的避暑之地,《遼史》記載的所謂「獵於炭山」「清暑炭山」等詞中的炭山正是在金蓮川的遼代納缽所在地。
大都地區位於大陸性草原氣候區,氣候溫涼,每入四月之後,便會掛起刺骨的寒風。春季過後,有二到三個月的夏季,夏季的晝夜溫差也很大,無霜期很短,有「六月亦風霜」之稱。到了初秋季節,大部分地區氣候溫和,秋高氣爽,是遊牧民族最喜歡的圍獵天氣。據測量,上都地區年平均氣溫攝氏1.2度,七月份夏季平均氣溫18.5度,實在是避暑的好地方。
前往上都的四條道路
據元代周伯琦《扈從錄》記載,從上都到大都的路一共有四條——大抵兩都相望,不滿千里,往來者有四道焉,曰驛路,曰東路二,曰西路。
這裡描述的這一條驛路,名為「望雲路」,又可稱為「海青驛路」,早期忽必烈在開平(即上都)即位為大汗之時,便首建望雲道,後又於中統元年詔令中書省「自縉山(今北京延慶縣)至望雲(今張家口赤城縣),速取徑道,立海青站。」於是調撥附近站兵與馬匹到此道,廣建驛站,加之路上還有遼金的舊站,稍加改造就可以用,這條路路程又短,路段筆直少彎,故而較為適宜快速騎馬通過,故「軍情急速公事」一般例行此道傳遞到上都,直奏待留上都的皇帝,而皇帝巡遊一般是不走這一條路的。
為方便軍情馬兵沿線換馬,傳遞軍情,此路較為密集的設立了十一處驛站,自北而南分別是是桓州,李陵台(雙廟兒),昔保赤(明安),牛群頭,獨石口,赤城,龍門,鵬窩,洪讚,榆林。
既然皇帝不走這條路,那麼皇帝走的是哪條路呢?
皇帝走的這條路,俗稱叫「輦路」,大名叫「黑谷路」,因其路過一個叫黑谷川的地方,故此得名。這條路風景秀美,山,谷,溝,洞幾乎都能得以賞看,故而很適合作為巡遊道路。有《題灤陽胡氏雪溪卷序》「……道中奇峰秀石,雜以嘉木,香草,輦道行其中。」之句為證。
這條路長約750裡,從北京向西到八達嶺附近北向去上都,全程設立了18處「納缽」,這是契丹語「捺缽」的漢譯詞,出於遼代,意思是「牙帳」「行在」,也就是皇帝出行時候的休息之所。元人繼續承沿此詞,專指「車駕行幸之所」。
(元上都遺址俯瞰圖)
這條輦路,可稱是一條東路,而扈從錄記載之「東路二」,說明應該有兩條東路才對,那麼另一條東路在哪裡呢?
這條存在感極低的東路,又叫做「古北口路」,因為它雖然在四條路的最東面,卻並不是皇帝北巡「東出西還」的主角,「東出」的角色被黑谷路獨占,而這條東路只被皇帝臨幸過一次——只有1238年十月被使用過。所以它只好更名做「古北口路」來和黑谷路的「東路」做區別了。
此路存在感雖不高,資格卻很老,是元初與望雲路同期修建的,但是與望雲路不同的是,關於此路資料大多已不可考,我們只知道往返這條路的人,大多是「禦史按行」,也就是督察官員。並且,對於這條路上的驛站,記載也不詳細,只知道有東涼亭,宜興州,順州,古北口,檀州幾驛。
最後,我們來說說西面的「孛老道」,「孛老」即「驛站」的意思。
這條路是四路中資格最老的一條路,它的雛形始見於金代,本來就是金代女真族皇帝的避暑行路,元代憲宗蒙哥汗時期繼續使用,開始時,是唯一一條「正路」,無論皇帝,官員軍隊,都要走這條路,可謂風光一時無二,直到後來黑谷路的出現,才把它的風光稍稍帶走了一些。
然而,它依舊是四路中較為尊貴的那一位——元帝北行結束後,便一般從此道返回大都,故而,這條道也可稱為「輦路」,便同樣的設置了「納缽」,且因此路較長,納缽便設了24處。
(帝後出行圖壁畫.元.銅川藥王山)
這是大德元年三月的某天清晨,還不到六點,天還陰沉沉的蓋在大都城上。
在大都城西側的和義門外,大元皇帝鐵穆耳已經準備出發開始一年一例的北巡了,在他視線的遠方,大群的牛羊早就先一步出發了,但是此時他還是看到它們帶起的灰土在地平線邊緣彌漫著。而在他的面前,十萬餘人的龐大隊伍正緩緩展開隊形:黑旗隊,駝鼓與馬鼓是最先出城的,現在已經幾乎要列隊完畢了,一桿桿大旗綁在駱駝的的前峰上,迎著清晨的烈風作響,一排排的馬匹系著紅纓,銅鈴,背上背著皮鼓,由人牽著逐漸在兩側站好,騎手們正端坐其上,五色羅的雲肩在初陽下閃耀著迷幻的色彩。
在他的象輦的前方不遠處,並列排著開路的金鼓隊。一群殳仗前隊,馬前隊,28宿前隊的蒙古,西域,漢人武士們,他們舉著弩,叉,鼓,旗在前,護衛著皇帝的禦輦和其後一大片的牛車馬車——那裡面坐著的是皇后,太子,諸位王爺和中書省等隨行到大臣。
不久,綿延十餘裡的隊伍就準備完畢,一聲皮鼓先喝,身後千官相送,鐵穆耳帶領的這只龐大的隊伍,又一次走上了古老的北訓之路。
(元代彩陶武士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