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的員工都在無效工作,你的企業還能堅持多久?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60%的員工都在無效工作,你的企業還能堅持多久? 職場 第1張

管理技巧

百萬職場人聚集地

關注

60%的員工都在無效工作,你的企業還能堅持多久? 職場 第2張

很多管理者迷惑的是,為什麼員工這麼多,真正能夠高效完成工作的人總是少數?

根據調查顯示,一家企業里面將近60%的員工都是在做無用功,管理者們究竟應該怎麼辦?文章會給你答案。

——管小代

本文字數:2648

閱讀時間:7分鐘

60%的員工都在無效工作,你的企業還能堅持多久? 職場 第3張

請認真思考一下,你的公司是不是存在著這樣的普遍現象——

有5%~10%的公司員工,一上班就是來挑毛病、和你對著乾的,所有的制度他都看不慣,所有的決策他都有不同想法,而他不會去想自己做得如何;

有15%~20%的員工,他做出的東西就是不合格;

有20%的員工是蒙著做事,做得對與錯,他都不知道為什麼;

只有20%的員工的工作,是高績效的。

也就是說公司中有60%的員工的工作沒有正常產生績效,這是多麼大的浪費?盡管管理者做出了很多努力,我們也學習過不少管理知識,嘗試了很多管理制度,但是總是看不到理想的效果。問題到底出在了哪里?

這是我10年間對200家企業跟蹤研究的發現。十數年來,正是這些問題深深地吸引住我持續迷戀、關注管理——

  • 為什麼同樣的資源和人,交給不同的管理者進行管理,結果卻相去甚遠?

  • 為什麼這樣多的人陷入了無效的、甚至毫無意義的工作中?

  • 影響人們工作的關鍵要素是什麼?

  • 人員為什麼會流動?

  •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組織並沒有讓他們發揮作用?

60%的員工都在無效工作,你的企業還能堅持多久? 職場 第4張

我認為這些問題的出現,其實都是源於管理觀。我願意就我所提倡的管理觀與大家進行交流,並圍繞著大家所熟知的重要管理命題(現象)展開:

1

管理觀一

用績效說話:管理只對績效負責

現象一:功勞與苦勞

現在大家普遍知道,「苦勞」是對績效沒有幫助的。但是在現實中,很多人有了「苦勞」之後,就會覺得已經很對得起公司了。其實我們也會接受這些看法,很多公司還是以苦勞為考量標準。這說明對管理的觀念還是沒有認識清楚。講苦勞是對管理上的第一浪費。

現象二:能力和態度

(現場測試:分歧開始在這里產生。絕大部分人認為態度比能力重要。給出的理由是:有能力無態度,對績效無用;能力強態度不對,會產生副作用;應該先端正態度,再發揮能力等)。

管理只對績效負責,直接產生績效的是能力,而不是態度。誰產生績效,誰就最重要。當態度轉化為能力,才有用。你不妨反思一下自己的企業,你公司活得好的員工是誰?是不是能乾的人累死,不幹活的人活得很好?而通常是能乾的人總是態度不那麼好,不能乾的人總是很討好。那麼你的管理就一定出問題了,你考核的是態度多,還是能力多?如果你50%的內容都是在考核態度,那你的公司能乾的人就自然活得很累了——而這意味著如果有機會,他就會流走。這是對管理的第二大浪費。

現象三:才幹和品德

(現場測試:大家的誤解加深,普遍認為品德差、能力強的人,破壞力極大,堅決不能啟用。)

品德只有在遇到重大挑戰時才能評價,通常情況下,我們很難去評價一個人的品德是好還是壞,管理不能把賭註押在這里,而恰恰應該去設法解決它:管理要承擔的責任就是沒有機會讓人去犯錯誤,讓品德轉化為才幹,創造績效。所以學管理,要看經濟學和組織行為學。

兩點重要補充:何時「德」比「才」重要?

必須要說明的是:在兩個時間點上,德比才重要。一是在招聘時;一是在提拔時。

60%的員工都在無效工作,你的企業還能堅持多久? 職場 第5張

①招聘時:德比才重要,是因為一個人大學畢業後,社會修煉基本完成、品格塑造也基本定型。這里的所說的「德」,是指社會的基本公德,如正向思維、樂觀向上等。另有對公司價值理念的認同、團隊與責任承擔等。所以重要崗位面試很重要。

②在提拔時,德比才重要,因為管理中有一個重要的能級原理(彼得原理)——人一定能提拔到他不能勝任的崗位之後不再提拔。通俗講就是:高位的人都不勝任。這個時候「德」就會發揮作用——因為信任度高而被擁戴,得以發揮團隊的力量、群體的力量制勝或解決問題。所以高管任命一定要是品格高尚的人。

2

管理觀二

等邊分配法則:管理是一種分配

管理者一定要懂得把三樣東西分成等邊三角形:即權力、責任、利益三角對等。幾乎所有管理出問題,都是因為三者的不對等。

管理實際上是一種分配,需要特別提請注意的是,這里分配的是一種責任,而不是權力。我們在管理中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分配權力。必須明確,權力分配的依據不是崗位,而是責任。

比如:如果完成績效的責任分公司的責任最大,那麼權力最大的就應該是分公司經理。但是現實中常常不是這樣。我建議大家做兩個重要觀察:

60%的員工都在無效工作,你的企業還能堅持多久? 職場 第6張

①公司的總經理經常給誰開會?參加會議的人就是權力最大的人。他是經常給總部職能部門的人,如人力資源經理、財務經理開會?還是經常和分公司經理、一線經理開會?和總經理經常開會的人最有權做決定,只不過這個決定是通過總經理部署下去。

②公司頭銜的設計,是一線人員的稱謂高,還是公司職能部門的稱謂高?稱謂具有象徵意義,權力常常在崗位的稱謂中就分配了。

你會發現,總經理的會議室里多是職能部門的人,而二線職能部門負責人的稱謂都比分公司、一線崗位的稱謂高。你又如何讓一個人力資源總監去為一個小小的一線經理服務?彼此見面一打招呼,上下心態就立刻拉開了。這樣的分配就不是基於責任的分配,管理效力自然大打折扣。

3

管理觀三

管理始終為經營服務

這是我一直堅持的觀點,也是談得最多的話題。其中含有兩個重要的認識:

第一,管理做什麼,必須由經營決定;

第二,管理水平不能超越經營水平。

為什麼管理做什麼要由經營確定?在一個公司中,「經營」是選擇對的事情做;管理是要把事情做對。邏輯關係非常明顯。比如通常情況下,薄利多銷經營,對應規模化和成本管理;一分價錢一分貨經營,對應品質和品牌管理;服務化經營對應流程管理;定制化經營對應柔性化管理等。

為什麼管理不能大於經營?因為一個公司的管理能力大於經營能力的話,那常常意味著虧損。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公司制度很健全、文化理念很先進、人才很優秀,但就是經營不景氣的原因。雖然你很懂管理,但是你的管理觀有問題。

你不妨看看,你公司最優秀的人是在做經營,還是在做管理?你開內部會議多,還是開外部會議多?如果你的高管團隊每一次都是開內部會議,每天看到的都是他的下屬,那麼你的管理就大過了經營。

60%的員工都在無效工作,你的企業還能堅持多久? 職場 第7張

這就是傑克·韋爾奇為什麼說:

不好的管理者,上午最重要的時間都在開內部會議,下午不重要的時間見客戶;

好的管理者,上午最重要的時間都在見客戶;下午盡量少的時間開內部會議。

從時間的分配上就可以知道,你是經營大,還是管理大。

你有沒有想過,努力工作並不必然是一種智慧?

事實上,時常放下工作,什麼也不做、讓大腦「停止運轉」,反而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比如孵化創新想法、改善心理健康狀況、延展我們的想像力等等。

*文章素材來自網路,由管理技巧平台整理髮布

60%的員工都在無效工作,你的企業還能堅持多久? 職場 第8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