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海邊的曼徹斯特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Part1

一直以來卡西·阿弗萊克都頗有生活在哥哥本·阿弗萊克光環之下的感覺,這也難怪,本熱衷於創作商業大片,卡西的作品大多是小成本文藝片,風頭自然不及哥哥。

但憑借lee這一角色拿獎拿到手軟,並包攬了奧斯卡6項大獎。此前一直被貼著本阿弗萊克弟弟標籤的他,終於可以自豪的說,我哥哥很棒,但我也不差呀。

這並不是一部積極勵志的電影,如果你期待男主最終走出昔日的陰霾做到人生逆襲,那可能會有些失望,它無比精準的描繪了一種真實的人生,將生活的苦澀和無奈展示給人們看。

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是苦盡甘來,時來運轉,人生有時候只會越來越壞,也恰恰是這種真實成就了《海邊的曼徹斯特》。

Part2

電影大體是按照時間走向展開的,清潔工lee突然接到哥哥joe病逝的噩耗,並意外成為侄子的監護人,哥哥的遺囑里希望lee放棄曼哈頓的生活,搬回曼徹斯特照顧侄子,Lee並不樂意,對這份遺囑甚至有些憤怒。

故事穿插lee過去的回憶,用不斷閃回的片段解釋為何lee會變成現在這樣冷漠,頹廢的樣子,為何他不願意回來。

失落的Lee坐在警察局

影片整個基調是陰冷頹敗的,冷色調是全片的主題,撲面而來濕冷的海風,破舊的港灣,嘈雜的酒吧,這里是屬於失意者的墳墓,是不幸者的居所,那種心底的隱隱小痛,像有一張密不透風的網罩在每個人頭頂,沒有大悲大喜,卻隱隱覺得沉重,壓抑,想逃卻無處可逃。

清晨中曼徹斯特

Part3

卡西在這部電影中做到了每個眼神都是戲,盡管肢體動作不多,但對人物表情拿捏的恰到好處,將lee矛盾,懦弱,悔恨,痛苦的感情表現的淋漓盡致。

影片中回到曼徹斯特處理哥哥後事的Lee變得更加沉默,還有一點暴躁,他內心忍受著巨大煎熬,還要小心翼翼的繼續生活。

情鬱於中而不能發之於外,因此一點點小事就讓他暴躁不已,和侄子沒說兩句就會吵起來,像極了我們常常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氣而說些語氣強硬的話,剛說完又忍不住懊悔,吵過嘴短暫的沉默後,patrick都會問Lee能否送自己回家拿東西再去馬子那里,這句話似乎成了有意和解的標誌,而Lee每次都會停一下,然後欲言又止的說一句簡短的sure,言有盡而意無窮,是自責,是爭吵的歉意,是想多囑咐幾句又開不了口,賺了多少看客的「心有戚戚焉」。

卡西阿弗萊克對這種感情的把握是精準的,精準到坐在螢幕這頭的你忍不住著急嘆息,好像恍惚間自己也成了那個坐在駕駛位上和侄子爭吵的lee。

Lee和Patrick相遇,在街上沉默而尷尬的走著

劇中人物的感情隱秘而細膩表現在lee身上,也表現在Joe的兒子patrick身上,在得知父親死訊時,他看起來並沒有悲痛萬分的樣子,如往常一樣上學,樂隊排練,周旋於兩個女友之間。

直到patrick直到看到冰箱里的冷凍雞肉,想到自己已經死去的父親也要這樣被放在冰櫃里,他渾身顫抖,哭著對Lee說,「對不起,我只是一想到他被放在冰櫃里就很難受。」

patrick在冰箱旁崩潰大哭的那個鏡頭,是影片表現人物感情最直接最強烈的片段,一個失去父親的孩子心里的無助和痛苦在那一刻像一根根細密的針紮在你心上,讓人看到原來劇中人物並非冷漠麻木,皆有著深沉熱烈的愛 。

Part4

Lee 在路上偶遇前妻,前妻要求復合,他絕望的說「我心里什麼都沒有了」

《海邊的曼 徹斯特》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另一部救贖主題的電影《殺手沒有假期》,嚴格意義上《海邊的曼徹斯特》並不是一部純粹的講救贖的電影,它的內涵要深刻豐富的多,這其中有關於救贖的部分,這兩部片子共同之處在於都運用了黑色幽默的手法,削弱了故事本身的沉重感,人物對白,敘事手法也有相似之處,用閃回交待故事背景,不同之處在於對「救贖」這一主題的處理。

《殺手沒有假期》里,意外殺了一個小孩的殺手雷活同樣活在自責與懊悔里,與lee一樣,他沉默,易怒,迷茫。雷不是一心求死,他想過活著,但電影還是選擇以他的死亡結束,完成「救贖」。

《殺手沒有假期》以故事人物幾乎全部死去結束,這樣一個有些戲謔,荒誕的結局有很大衝擊力,也給故事披上了一層浪漫色彩,但這並非生活的常態。

死亡可能算是一種解脫,人出於本能對死亡懷有恐懼之心,無法釋懷所犯的錯誤,無法擺脫過去,死可能會做到些許心靈的救贖,但有時活著遠比死去更難。就像餘華先生在1998年的一次訪談中提到:「我見到的這個世界上對生命最尊重的一個人,它擁有了比別人多很多死去的理由,可是他活著。」活著本身很艱難,正因異常艱難,活著才有它深刻的意義。

這就是《海邊的曼徹斯特》比《殺手沒有假期》更加真實,深刻的地方。Lee在遭遇生活的重創之後,雖然無法擺脫過去沉重的枷鎖,如同他自己紅著眼眶,緊握拳頭說:「I can’t beat it 。」

但Lee依然選擇活著,活下去,即使是單調而枯燥的重復著每一天,接受生活一個又一個的難題和未知的明天,做自己所能做的微小的努力。 Lee在這種意義上,其實早已打敗了生活。

Lee與侄子在遊艇上釣魚

古希臘人的命運觀里,認為命運是不可抗拒,無法改變的,但反抗與鬥爭的過程凸顯了人的價值,反映了人性的光輝。Lee在一定程度上象徵的正是人性之韌,在與命運不斷的矛盾衝突中,即使無法超越命運所代表的無限性,人性也一次又一次得以升華。

電影結尾時的Lee雖然沒有徹底擺脫過去,但也不再像一開始那樣「喪」,他想要重新找個大點的房子,一來是方便侄子以後過來住,二來多少也反映出心態上的變化。說到底 ,生活有其沉重,讓我們痛苦,也有美好,讓我們愉悅。

人生是一趟艱難的旅途,我們每個人都走在這條路上,不是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傳奇,我們大多數人的人生,充滿了瑣碎的困難和溫暖,生活向我們拋出一個又一個或大或小的難題,而我們不管樂意與否,都要接受,都要繼續,活著,難題終將一個接一個過去,有痛苦,也總會有溫情與快樂,或許這正是人生的意義。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蕓蕓眾生,皆是匆匆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