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心理咨詢師那樣思考,你也學得會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像心理咨詢師那樣思考,你也學得會 生活 第1張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心理咨詢師是如何用心理咨詢師的視角看人的?

這個話題很大,所以我只分享一個很小的部分,即當咨詢師和來訪者第一次接觸的時候,咨詢師是怎麼想的?

作為一名心理咨詢師,和來訪者的咨詢工作在他們與我的第一次接觸中其實就已經開始了,而不是很多人以為的那樣,只有等到我們在咨詢室中面對面地坐下來談話才開始。

我的來訪者通常通過發郵件、加我個人微信或者發豆瓣的豆郵、微博的私信與我進行第一次咨詢的預約。

有的時候,通過預約過程中的一些細節我能猜測和判斷來訪者會有一些什麼問題和困擾。

比如有個年輕女孩微信加了我,了解咨詢方式和費用之後,很猶豫要不要做咨詢。她先約好了一個時間,不久便取消了。過了幾天又聯繫我,談預約咨詢的事情,但是等談到具體的咨詢時間時,卻沒有了回應。之後沒多久她又來和我預約咨詢時間。

我問她,「是不是咨詢費用對她而言難以承受,所以才猶豫不決?」

她答,「不是。」

我又問:「你在生活中,是否經常出現和我預約咨詢時類似的情況,就是比較糾結猶豫,好像比較難決定去做一件事,容易反復思考和糾結?」

「是的,是的。」她回答我,似乎因被我猜中而驚喜。

因為這樣的細節,我會去想她的生活會是怎樣的,人際關係是怎樣的,內心的體驗又是怎樣的,這樣在我們還沒有正式開始咨詢之前,我對她就會有一些了解。

當然,這些了解只是我的猜測,更具體和真切的情況還需要在咨詢的過程中慢慢認識和了解。

咨詢師對來訪者的了解會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快是慢,跟咨訪關係的質量有關。咨詢師理解、共情來訪者,給來訪者安全抱持的環境,來訪者就容易信任咨詢師。一個良好的咨訪關係,來訪者就更願意打開自己,談論更多自己的事情和感受。

這個了解的過程,也跟來訪者做好深入探索自己的準備有關。可能有些議題,來訪者會回避,因為他們還沒有準備好和咨詢師談論這個部分。當來訪者準備好或者更有勇氣往前走時,他會告訴咨詢師一些未曾談過的事情,讓咨詢師了解自己更多一些。

話題似乎跑遠了,繼續說回正式咨詢之前,來訪者和咨詢師預約咨詢的過程,心理咨詢就已經開始了這一個話題。

曾經有個網友給我發郵件:

「我今年30歲了,在父母眼里已經到了該結婚年齡的極限,我個人也感覺是時候該找個伴侶結婚生子有一個家庭。我今年一人從上海來到成都,準備在這邊工作定居,有一個女孩子是我公司主管,長相一般,工作能力很強,多少同年齡的同事都很羨慕她有現在的成就,我們在準備交往的前期。

她對我很好,很是照顧,也很喜歡我,我對她有點喜歡,但沒有愛情的衝動,作為結婚對象,無論是家庭條件還是人品,她都很合適,可是就是有一點不甘心,我對她沒有愛情。

我的大學老師曾經有跟我們說,‘結婚之後無論之前多麼相愛都會歸於平淡’。但開始總要有激情,又好像我已經過了有激情的年紀,我不能確定接下來怎麼決定,希望meiya老師可以分析下給出建議。期待你的回信,謝謝!」

我回應,「這樣的文字交流我沒法很好地幫到你,你如果有需要,建議來和我預約一對一的咨詢」。我把自己的預約咨詢的流程發給他,上面有寫到咨詢收費的情況。

他給我回復:「我去,再見。」看起來他很生氣,很不爽,對找我咨詢需要收費這個事情不太能接受。

我出於好奇,再認真看了一遍他的郵件,發現他在郵件中提到的問題,在與我的互動中似乎也呈現了。

他既想要人家的好條件、好資源,這些很現實對自己有好處的東西,又想要美好的愛情,但是他卻不願意付出任何代價。婚戀上是什麼都想得到,但什麼都不願意付出,貪心又以自我為中心。

與我的互動情況是:想要我的分析和建議,但是不願意付費咨詢,對付費咨詢感到不滿與憤怒。

他的人際關係互動模式極可能是功利的索取型,將別人視為滿足自己的工具。

一個人能不能接受心理咨詢收費的情況,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心理問題。因為這涉及一個人有沒有「得到需要付出」的現實感。越是內心發展不成熟的人,對心理咨詢要收費這件事就會越憤怒。

像心理咨詢師那樣思考,你也學得會 生活 第2張

一個來訪者怎麼和咨詢師談收費這一問題,也會反映出很多東西。有的來訪者和我預約的時候會問我能不能咨詢費打折,或者便宜一點,我通常會解釋我的收費是行業最普通的標準(300元/小時),也會詢問ta的收入情況如何,是否無法負擔咨詢費用。

如果一個人的收入明明完全可以負擔300元/小時的咨詢費用,卻要讓我給折扣,我會猜測,ta可能在和金錢的關係上有困擾,如感到匱乏,或者ta做事習慣與人討價還價,又或者ta可能習慣自己被優待,在人際關係上希望自己是「特別的那一個」等。

有的來訪者在預約咨詢時會談到ta沒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安全空間進行咨詢。ta和父母住在一起,雖然有自己的房間,但是還是覺得不方便,也不想讓父母知道自己在做心理咨詢。

我會猜測,ta和父母的關係應該比較疏離,彼此的溝通交流比較少。Ta和我咨詢的議題可能會涉及到原生家庭。如果ta是三十歲的單身者,我就會想,是否這麼多年ta都沒有和父母分開來生活過?那ta的獨立性,包括生活和精神上的獨立性會不會比較差一些?而這又會給ta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困擾?

有的來訪者會問我具體的心理咨詢受訓經歷,了解我的個案咨詢的總時長,會看我的二級心理咨詢師證書,他們可能自己也學過心理咨詢,或者考出證書,比較懂一些心理學,可能比較相信權威,也可能不是很容易信任一個人。

有的來訪者在預約的時候會問我,「你不會收了咨詢費用,到時不出現吧?」 我會給予對方口頭上的承諾,「如果約定好咨詢時間,我一定會按時赴約,如果有變動,會提前告知」。有的人加了我的微信會問:「你是meiya本人嗎?」「到時是meiya本人與我做咨詢嗎?」我也會認真回答「是我本人做咨詢」。

遇到這類來訪者,我會猜測,他們可能對他人的信任感方面有點問題,或者曾經有過被騙被傷害的不好體驗,或者他們對於網路咨詢的方式感到有些害怕、焦慮和不信任。

有的來訪者微信上加了我,問我是否可以預約咨詢的話題,我因為忙工作或者忙著帶孩子,沒有及時回復,過了幾個小時再看手機時,會看到ta的一些留言「在嗎?」「你怎麼不理人呢?」 

我就會猜測,他們在人際關係中也許會感受到更多的忽略和敵意,容易感受到別人不喜歡自己,不理睬自己,感覺自己不被重視等。

有的來訪者和我約好時間後,快到約定的時間卻臨時取消,或者改時間,也沒有道歉和解釋,並表現出沒所謂的樣子。


我會猜測ta在生活中是否容易破壞規則?是否對承諾和約定不夠重視,缺乏誠信?是否比較以自我為中心,不怎麼在意別人的感受?亦或者自控能力不足,很難做好時間管理,控制自己的時間。

再次強調,以上都是我暫時的猜測,並不完全正確,訪者到底是怎麼樣一個人,還需要我與ta更深入的接觸之後才知道。我不希望自己早早地給來訪者貼上一些標籤,那樣並不是真的對來訪者好。

不過,這些猜測很多時候在後續的咨詢中會得到證實。

像心理咨詢師那樣思考,你也學得會 生活 第3張

為什麼這些猜測會正確呢?


因為一個人是整體和連續的,ta在社會關係中的表達方式、行為模式、思維習慣會在他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現出來,所以,自然也會在和我的接觸中呈現出來。

我的猜測其實是利用了心理咨詢中的「此時此地」。「此時此地」你可以理解為來訪者和咨詢師在治療當時發生的事情。之所以可以利用「此時此地」作為咨詢的工作材料是基於兩個假設:

1、人際關係非常重要,大多數尋求心理咨詢的人在人際關係上都出了問題。


2、「心理咨詢也是一個微型社會,最終病人的人際關係問題會表現在治療的此時此地」。(歐文•亞隆《給心理治療師的禮物》)

簡單講,一個人如果有問題,那他在哪里,問題就會在哪里呈現。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心理咨詢會有效的原因之一。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的行為或者思維方式有問題,他身邊的朋友、同事、家人可能不會給他反饋,但是在咨詢的過程中,專業而敏感的咨詢師會給出反饋,會和來訪者討論咨詢師眼中看到的他是什麼樣子的,給人什麼感覺。而反饋有助於自我成長和改變。

這篇文章不是教人怎麼做咨詢,而是強調就算你不是心理咨詢師,你也可以像心理咨詢師那樣思考:

觀察你自己和你自己身邊的人,看看自己或他人在與不同的人接觸中是否有很多共性或者模式化的地方?


看看這些行為模式是好,還是壞?是如何影響一個人的生活的?


你也可以嘗試透過自己的一些行為或者他人的一些行為,看看這些行為背後的想法和感受會是什麼?

長期這麼做,你將會收獲一個巨大的好處:對自己對他人會有更多更深刻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