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在創新聚集地,建一所冥想中心?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為什麼要在創新聚集地,建一所冥想中心? 生活 第1張

徜徉在史丹佛大學的桉樹林中,

坐擁自然美景,靜心欣賞畫師大作,

開始一次自己和自己之間的冥思與暢想……

為什麼要在創新聚集地,建一所冥想中心? 生活 第2張

科技創新聚集地,為何要建一座冥想中心?

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世界知名大學,毗鄰矽谷 —— 眾多高科技公司的聚集地。

歷史上她為這些偉大的公司培養了無數主管者。在《福布斯》2010 年盤點的億萬富翁最多的大學中,史丹佛大學名列第二,僅次於哈佛。

茶隼 [sǔn],又名紅隼,是一種棲息於山地和曠野中的鳥;Windhover,空中盤旋之意。

     

冥想,深沉地思索和想像,瑜伽常用術語,追求身與心的平靜,專注,和超脫。

將這幾樣東西結合,會產生怎樣奇妙的化學反應?

就是這樣一所盛產高科技人才的大學,2014 年在校園中心建了一座冥想中心。它同時也是 Nathan Oliveira (內森·奧利弗瑞,1928-2010)「Windhover」 (茶隼 )系列畫作的藝術展間。

Windhover 懷抱在一片桉樹之中,鬧中取靜,是史丹佛大學校園中心的一處靈魂棲息地。

通過在此短暫停留,人們能在冥想和禪修的靜思之中,收獲平靜祥和的內心力量,激勵和促進個人身心成長,以達滋養療愈之目的。 

她以內森·奧利弗瑞為其設計的系列畫作而命名,為史丹佛大學的學生和教職員工進行全天冥想與沉思提供了一處絕佳的靜謐之所。

      

畫家奧利弗瑞著名的 Windhover 系列以 「The Windhover」命名,提名的這首詩由傑拉德·曼利·霍普金斯於 1877 年創作。

這 4 幅畫的靈感均來自於在史丹佛山麓之上俯沖的茶隼。

為什麼要在創新聚集地,建一所冥想中心? 生活 第3張浸透禪意的冥想空間設計

有哪些值得借鑒的地方?

Windhover 是一座一層樓的建築,從外面看仿若一個長方形盒子,面積近 372 平方米。

一個優雅自然的空間,簡單的線條充滿了禪意。 

設計團隊認為,即使是抵達建築物的道路也應該有助於冥想。走近空間,遊客被引導至建築物旁邊,瞥見內部一角。

隨著步履前進,自然元素始終環繞在側。在建築的後部,巨大的水池反射出的光線與落地窗,提供了一系列藝術的視角。

為什麼要在創新聚集地,建一所冥想中心? 生活 第4張

室內過濾後的光線了占據了整個視覺空間,營造出美麗和諧之感。

為什麼要在創新聚集地,建一所冥想中心? 生活 第5張

戶外的石頭小路,銀杏樹,竹林。

設計師汲取歷史沉淀,保留了校園早期遺留下來的元素。 

一座古老的橡樹林環繞著建築南邊的庭院。 

毗鄰樹林,一系列壁架和花崗巖以及迷宮,都在召喚著來自靈魂深處的反思。 


為什麼要在創新聚集地,建一所冥想中心? 生活 第6張

Windhover 的迷宮以 12 世紀位於法國沙烏地爾大教堂內的石頭迷宮為藍本。它是建築物旁的一個環形的螺旋式步行圓盤。

為什麼要在創新聚集地,建一所冥想中心? 生活 第7張

因其天人合一的自然設計,美國景觀建築師協會,國際室內設計協會北加州分會和國際室內設計協會都曾授予 Windhover 各項大獎。

為什麼要在創新聚集地,建一所冥想中心? 生活 第8張當你靈感短路時

來冥想中心補給能量吧

校方深知教職員工,特別是學生在競爭激烈的大學中面臨的壓力。這是一處能輕鬆到達,且專業致力於緩解壓力和振奮精神的場所,無關乎宗教。學校寄希望於其社區成員能通過在此處得到精神的徹底放鬆,變得更加快樂和高效。

Windhover 傳達了這樣的理念:在 21 世紀,智力活動的產出質量與一個人情感和精神需求的滿足息息相關。 

希望這一靜謐之所,能不僅被人們看到,更能被全身心所感受,進而讓這份獨特的體驗有助於一個人生命的滋養。 

校方希望社區成員定期造訪冥想中心,在這一精神驛站,讓心靈的困頓與匱乏不再,用禪修和冥想的能量再次充盈他們的內心 — 那正是創造力,精力和耐力的來源。

為什麼要在創新聚集地,建一所冥想中心? 生活 第9張

它無意取代那些紀念教堂,宗教間社區,各類學習和體驗中心。

來到這里,你盡可在羅丹雕塑花園散步,徒步到 Dish,參觀康索爾視覺藝術中心,或在桉樹下吃午飯。 

然而,對於許多社區成員來說,這將是他們的身心「庇護所」,他們思想的休憩之地 —— 一處重建平衡和尋求內心安寧的地方。

      

對於那些前來造訪的人來說,Windhover 希望能幫助你喚回那些奮力攀登而為了達到個人所在領域巔峰而付出的所有心力 —— 就像一位溫柔而沉默的母親,她是如此深知,為了那些偉大的夢想,一個人要究竟需要付出多少。

為什麼要在創新聚集地,建一所冥想中心? 生活 第10張

冥想空間背後的設計者

畫家 Nathan Oliveira (1928-2010) 奧利弗瑞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的奧克蘭,來自一個葡萄牙移民家庭,在史丹佛大學任藝術教授 30 多年。他不僅是一位教師,作為一名學生顧問,他同時注意到了學生們的巨大壓力。

為什麼要在創新聚集地,建一所冥想中心? 生活 第11張

為什麼要在創新聚集地,建一所冥想中心? 生活 第12張

讓人回歸平靜的內部空間

都布置了哪些畫作?

以茶隼為主題的 4 副畫作,整體風格統一,卻從不同視角充分展現了鷹擊長空般與天地搏鬥的動魄和果敢。

為什麼要在創新聚集地,建一所冥想中心? 生活 第13張為什麼要在創新聚集地,建一所冥想中心? 生活 第14張為什麼要在創新聚集地,建一所冥想中心? 生活 第15張

內部空間與大自然的完美融合,讓每一個在此冥想的疲憊靈魂歸於平靜,尋回初心,再現美好。

One must nurture the spirit identity within one’s self in order to fully exist. The windhover paintings are intended to assist people in centering themselves — and to allow the human spirit to fly.

每個人為了保持自己全然的存在,都應去滋潤其精神世界。這組畫作就是為了幫助人們去關注自身—讓人文精神自由飛翔!

— Nathan Oliveira(內森·奧利弗瑞)


為什麼要在創新聚集地,建一所冥想中心? 生活 第16張

畫作是他歷經磨難的慰藉

奧利弗瑞喜歡大學的自然土地。在下午,他會在山腳下長途散步,在那里他會遇到雄偉的猛禽,它們在校園邊緣居住:鷹,鷹,貓頭鷹和紅隼。

奧利弗瑞開始將這些鳥包括在他的畫布中。

      

1972 年,一位學生贈送給他的填充紅隼成為他後期一系列繪畫的創作原型。在接下來的二十年里,這名藝術家都以它為工作主題而孜孜不倦。

      

在與愛爾蘭詩人德斯蒙德·伊根偶然相遇的過程中,奧利弗瑞邀請他到他的工作室觀看畫作。

伊根對作品給人心靈帶來的衝擊感到震撼。

當奧利弗瑞告訴他這些畫作還沒有命名時,伊根自發地朗誦了傑拉德曼利霍普金斯的這首詩。伊根說,巨大而光榮的翅膀傳喚了這些詩句。

一切就這樣產生了。

 「這些作品就是’ The Windhover ‘」,奧利弗瑞說。

      

奧利弗瑞將巨型畫布留在他的家庭工作室。

在他歷經磨難 —— 失去他心愛的妻子以及他自己的健康遭遇問題時 —— 這些作品給了他莫大的慰籍。

這位藝術家在他生命的盡頭仍然在研究這些畫布。

現在,「Windhover」系列在 The Windhover 冥想中心展示,供遊客欣賞。

為什麼要在創新聚集地,建一所冥想中心? 生活 第17張

冥想中心的日常運作

      

冥想中心的運作仰賴於校友們的大力支持。

其中,Reece Duca 明確了冥想中心的功能定位在於幫助舒緩學生和教職人員的日常壓力。 

Van L. 和 Diana Huston Brady 從一開始就是該項目的慷慨讚助人,在 Windhover 的成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Sheila M. Duignan 和 Michael I. Wilkins 也提供了經濟支持,而 Lita-Nadine Quetnick 曾是 Oliveira 的學生,曾擔任過中心的志願者。

校方的「宗教生活辦公室」為史丹佛大學的學生,教職員工和校友不定期提供如下免費課程和活動:

  • “Fundamentals of Meditation” 冥想基礎工作坊(無需註冊,隨來隨上-邀請校外相關領域的博士,專家,禪師等講授)


  • 「Mindful Yoga」 正念瑜伽課程(無需註冊,隨來隨上-邀請校外相關領域的博士,專家,禪師等講授)


  • Contemplation by Design (CBD) 「設計之冥想」校內課程(需提前註冊申請,由Windhover 中心工作人員講授)


  • 「Labyrinth Walk」 迷宮步行活動


為什麼要在創新聚集地,建一所冥想中心? 生活 第18張

如果你想到冥想中心體驗,需要注意什麼?

Windhover 位於校園中心的 Santa Teresa 街 370 號,靠近巴布亞新幾內亞雕塑花園和 Roble Hall。

每日上午 7:00 至下午 7:00 向史丹佛大學學生和教職員工開放。需持有效的史丹佛大學證件才能進入大樓,並要求刷卡。

大樓內不允許帶入食物和飲料。

史丹佛大學校友可以在工作時間內中 Frances C. Arrillaga 校友中心(326 Galvez Street)前台獲取門禁卡,方可訪問。大學假期和大學冬季關閉期除外。

遊客在建築物內不應使用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相機和其他電子設備。

每周六上午 11:00 提供旅遊服務,向公眾開放。無需預訂但空間有限。不提供私人旅遊。

更多參觀細節,請查詢 https://windhover.stanford.edu/visit

為什麼要在創新聚集地,建一所冥想中心? 生活 第19張誰是中國版的 Windhover ?

無論國內國外,高校作為知識,理論和技術密集之所,是高知人才的聚居地,無疑是個「燒腦」又費心的地方。

學業和就業的壓力,學術和社會上的成就,象牙塔中的學生和教職員工的壓力是多元和複雜,同時並存的。

史丹佛大學校園中的冥想中心,是有預見的創新之舉。畫展和冥想的跨界合作,也給廣大相關從業者一個全新的發展思路。

無數的研究表明,冥想可以促進健康,注意力,情緒平衡,同情心,利他主義和內心的平靜。

讓冥想和藝術品的鑒賞合二為一,在心理稍有不適和壓力緊張的時刻,有一處僻靜之地,能於心理隱患出現之前便進行自我調適,喚醒一個人本身內在的力量,讓每個人在競爭的喧囂背後,都有一處靜謐冥想之地。

      

身處喧囂的都市人潮,你也許曾請假數日飛越萬里,只為了在異國海邊徹底放空自己;

或許你曾驅車數小時,只為了在城市周邊的竹海森林中徜徉漫步忘掉所有;

在教堂,寺廟,公園,泳池,圖書館,咖啡廳, KTV 或瑜伽館,你都曾為了放鬆自己綁緊的神經和僵硬的身體做過各種嘗試。

       

可曾想像,就在你生活的社區,步行可以抵達的地方,便有一處勝景,帶你尋回夢想最初的模樣…….

       

靜以修身,你需要的是心靈的平靜和冥思,需要對生活和自己發生的一切及時地反觀。也許,我們比過去的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精神上的自我療愈和關懷,是的,在覺得一切不太對勁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