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當下全國大部分地區都處在多雨模式,而如今的網貸行業,似乎也可以用風雨飄搖來形容。4月初幾大線下理財相繼暴雷或者被經偵調查,進入六月,從端午節暴雷的800億元交易量平台唐小僧暴雷開始,幾乎天天有網貸平台出事。
據網貸之家不完全統計,6月停業及問題P2P網貸平台數量為80家,其中問題平台63家(提現困難60家、跑路3家)、停業轉型17家。而到了7月份,僅7月11日一天,江浙滬一帶就有10幾家網貸平台接連被爆出現問題。
還沒有結束,還不斷有知名平台出現逾期、提現困難、創始人跑路、清盤等問題。尤其是與網貸之家關係密切的投之家出現逾期,對行業信心打擊很大。最新的說法是,創始人想把投之家賣掉套現,中間人建議多上投資標的,做大待收規模,賣個好價錢。於是找到一家缺錢的上市公司,以上市公司相關業務的名義在網貸平台發標,但錢都進了中間人的腰包,中間人攜款跑路,投之家出現逾期。目前投之家CEO黃詩樵已被收押,網貸之家創始人徐紅偉被警方採取強制措施。
除了投之家,,原1號店董事長於剛曾參於B輪融資的網貸平台永利寶宣布主動清盤,經營近6年的合力貸發布延期兌付公告,宣布退出網貸行業。甚至有消息稱,有累計成交千億級的平台也可能會出事。今天是7月18日,爆出要停止經營的平台包括銀豆網、聚財貓等。明天又會是誰呢?
頻繁的暴雷對投資者信心打擊很大,現在即使沒有出事的平台,債轉標的的數量和年利率在不斷攀升,顯示投資者出逃心態急迫。行業到了一個至暗時刻,泥沙俱下。為此,互金協會7月16日專門召開了專題座談會,會議提出,發展是以規範為前提,整治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應引導金融投資者關注相關官方網站和專業人士的正確解讀,勿被外界不實報導誤導,更不要信謠、傳謠,傷害平台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同時建議有關部門引導媒體正確開展輿論宣傳,對社會釋放正確理性信號,避免因對一些事件的過度渲染和錯誤解讀影響市場正常秩序。
行業協會是自律機構,但實際上一直承擔著互金監管者的角色。現在網貸行業的危機已經被行業協會所重視,也表明當下的情況確實比較嚴重。
網貸為何陷入當下的光景?
網貸行業發展這些年,湧現了一批明星公司,上市的也有好幾家。不過給公眾的印象更多的還是逾期、延遲兌付、跑路甚至集資詐騙等,以至於行業里的很多公司都把自己定位轉換成了金融科技公司。
這些年P2P平台出事一直有,但當下可能是網貸行業出現以來最危急的時刻。與之前的平台暴雷不同的是,這段時間出事頻率太高,出事的這些平台累積交易規模普遍過百億,待收普遍幾十億,涉及到的投資者眾多,一些出事的平台背後的操作黑幕也讓投資者有種無力感,對信心打擊很大。
為什麼會發展到這個地步?
首先,出事的一些P2P本身就不合規,存在線下理財、資金池、期限錯配、信息不透明、拆標甚至自融等一大堆問題,投資者的錢被投到了高風險領域,而投資者並不知情。當高風險領域的資金無法償還時,平台暴雷。甚至有些平台就是借新貸還舊貸的龐氏騙局,出事都是遲早的事。以善林金融為例,通過高息、高返現吸收資金,但資金的流向成疑,從目前的市場信息看,錢可能都通過資金池流到了房地產等領域。當下遊投資遇到問題時,資金鏈很容易斷裂。
其次,一些網貸平台相對比較正規,資產端主要是為中小企業提供借款,但當中小企業景氣度不高時,資產質量下降,也就帶來大量逾期,入股逾期規模較高就會引發資金鏈斷裂。某些行業不景氣庫存上升、貿易戰持續以及環保核查的嚴格執行等諸多因素又有可能導致網貸投向的中小企業經營狀況下降。
今年以來PMI指數變化情況(截圖來自東方財富網)
物流與採購經理人聯合會發布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今年上半年製造業PMI都在51上下,6月份PMI為51.5%,較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雖然還在擴張周期,但指數處在地位。如果經濟周期到了底部的話,金融機構的資產質量肯定都變壞。網貸機構的客戶資產質量不及銀行,違約潮來臨時會首當其沖。券商中國數據顯示,截至7月16日,今年年內債券違約事件已經增至27起,涉及債券餘額283.87億元。能發行債券並交易的公司還都是規模較大的公司,中小企業的違約狀況就可想而知了。
另外,當下投資者信心受到較大的打擊,更願意用腳投票,導致網貸行業流動性不足,即使自身的資產質量有保障,投資者也不一定敢投進來,至少會減少投資。網貸公司的信用背書跟銀行沒法比,銀行也會出現理財無法兌付,甚至出現支行行長銷售假理財產品詐騙融資的事,跟P2P的情況類似,但銀行不會出現擠兌,因為銀行背後的信用背書很強大。而網貸行業則是一有風吹草動,就有可能影響全行業。網貸行業的信譽完全沒有建立起來。
受到當下惡劣的市場環境的影響,一些借款人或借款企業惡意逾期,挑動投資人去公司鬧事或者去報案,達到搞垮網貸平台的目的,從而做到逃債。這也加劇了行業的危機。
網貸還有出路嗎?
事已至此,人們對於網貸有點牆倒眾人推的意思,甚至希望網貸都倒了算了。網貸未來會怎樣,還是交給市場去解決比較好。從現在情況看,現在至少還有上千家平台,良莠不齊,隨著自身出問題以及監管的持續,預計會有更多的平台退出市場,只留下少數經營合規、具備金融能力的平台。央行將備案工作延期,提出用1到2年時間完成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應該也是這方面的意思,讓更多的劣質平台退出市場。
監管部門的監管思路現在來看是有道理的,制定借款限額、推行銀行存管、不能用資金期限錯配、不能有資金池、強化信息披露等等,都是防止網貸平台的流動性管理、詐騙等多種問題。如果網貸平台都將自己定位在信息中介,沒有資金池,沒有資金期限錯配,每個項目都詳實披露具體的借款狀況,行業也不至於有這麼大的危機。
但監管這兩年,還是存在很多難題沒解決,監管目標還遠未做到。原因在於網貸情況太複雜,另外平台太多導致監管成本太高了。在當下的市場環境與監管環境中做到優勝劣汰,只剩下百餘家或者幾十家平台以後,監管難度會降下來,行業也得到淨化,合規程度提升,或許會讓行業更加成熟。
網貸行業應該還是存在機會。從基本的層面講,投資者有資金配置的需求,個人和企業有借款需求,現有金融體系不一定能滿足,基本推論是網貸有存在價值,現在的互金行業里,太多的公司轉型做技術輸出了,互金的鯰魚效應已經蕩然無存。或許市場還需要網貸機構,至少給現有的金融體系一點壓力。
監管層也沒想對網貸機構斬盡殺絕。最新的消息是,知情人士透露,銀保監會召集互聯網金融業內人士開會,針對網貸行業流動性風險,討論加快推出網貸備案,近期可能有相關監管政策出台。監管不會否認網貸平台等金融科技發展的普惠金融價值,專項整治的核心的目標是去偽存真,讓那些好的平台可以發展。當前網貸平台魚龍混雜,最近很多出現問題的平台本身並不是「真正」的網貸平台,而是披著平台外衣的集資詐騙行為。專項整治能夠促進市場出清,問題平台陸續退出是正常現象。下一步,監管將盡快明確標準,加快推出網貸備案細則或白名單。
這樣看來,網貸有價值,市場有需求,但需求不是剛需,不是沒網貸不行。如果有一個健康可持續的網貸行業,對金融體系來說也挺好。但是如果這個行業消失了覆滅了,對國家對社會對民眾也沒多大影響。所以現在要做的是,網貸模式以及網貸機構的能力得到完善和提升,使得網貸存在的價值大於產生的危害。這樣整個網貸行業才能轉危為安。
任何金融機構都有一個模式完善和能力提升的過程。現在四大行風光無限,誰能想到世紀之交的時候銀行還處在技術性破產的階段,那時候靠的是國家信用的支撐。此後經過補充資本金、股份制改造、法人治理結構的建立、上市等全方位的改革,現在的四大行都是世界前十的銀行。證券公司此前挪用客戶資金現象嚴重,也是在第三方存管之後才安全起來。
網貸機構也是,現在存在很多問題,但如果問題得到不斷解決,朝合規的方向發展,模式能完善起來,也還有機會創造價值。此前資金池廣泛存在導致跑路頻發,上線銀行存管是解決辦法,雖然現在存而不管的現象依然存在,但畢竟還是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並非不能解決。可以給網貸一些時間,讓真想做普惠金融的網貸機構來證明自己。
兩大核心問題待解
當然,現在的網貸行業,需要提升和改變的地方太多了。要做到完全合規並有能力做普惠金融,任務很重。
現在的網貸機構是個矛盾體,本身是可以吸引公眾來投資的公眾公司,卻沒有公眾公司相應的透明度和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是可以吸納資金到平台並將資金用於放貸的機構,卻又是任何人都能開設的機構。
不像銀行或者消費金融公司等持牌機構,網貸沒有進入的門檻,想合規做普惠金融的人可以做,想通過網貸來詐騙的人也可以做。平台的控制人可以發標融資向自己的其他企業輸送資金,可以向其他股東輸送資金,可以向有利益關係的第三方輸送資金。因為操作不透明,投資者無從知曉。當知道的時候已經晚了。
所以要淨化這個行業,首先要通過模式或者制度的變革來防止網貸被騙子利用。其次,即使是想合規做網貸的團隊也不一定能做好業務,因為還有業務能力的問題。這就需要網貸機構找準自己擅長的資產端。
對於第一點,防止網貸平台被騙子利用,需要逐步建立行業的準入門檻,預計會在備案後做到。網貸雖然定位是信息中介,但資金池的存在使得網貸現在做的事跟銀行的放貸很相似,銀行有很高的準入門檻,但現在網貸沒有。網貸肯定是需要準入門檻的。一是可以把一部分騙子擋在門外,二是抬高作惡的成本。如果成立一家網貸需要股東具備一定資質,需要大量的實繳資本,需要經過複雜的申請與核準流程,試圖通過平台進行欺詐的網貸從業者需要想想,詐騙的收益能否蓋過之前申請牌照時付出的成本。
除了準入門檻,還需要繼續強化信息披露,並在網貸行業建立更完善的治理結構、內控以及外部審計。網貸機構更像公眾公司,任何人都可以買它的理財產品,並沒有設置門檻,但網貸卻沒有公眾公司的透明度、開放性與法人治理結構的成熟度。這都需要繼續完善。當然,即使這些也不一定保證平台上的標的不是騙局或者利益輸送,但能減少亂象。
另外就是網貸機構要提升業務能力,保障資產質量。現在來看,網貸機構在服務於自然人客戶的消費金融需求以及經營性需求還算成功,在大數據判斷個人用戶的信用狀況方面形成了一套解決方案,現在銀行也在用大數據輔助做信用借款。網貸公司中上市的這些平台,都是做消費金融業務。
但在服務中小企業方面,目前網貸機構還沒有規模化服務企業融資的能力。還沒有網貸平台做企業借貸做得比較成功。盡管中小企業貸款可能比消費金融更具有社會價值,但網貸機構在中小企業缺乏有效的手段。
與個人消費貸不同,企業貸款即使有了線上數據的支持,為了安全性,還需要實地盡調,這使得成本和處理效率難以有效下降。以單筆融資100萬來計算,完成10億的網貸交易規模,需要1000個標的,盡調完1000家企業,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都是很大的考驗。要降低成本,只能靠企業復借、擔保,以及供應鏈金融中核心企業的資源等,來降低盡調的難度,總體上不如消費金融那樣好操作。
企業借貸更容易受到宏觀經濟與行業景氣度的影響,出現周期性的資產質量變化。網貸機構規模小,還沒有足夠的實力來平衡借款企業的行業分布,也會加劇風險。更何況現在優質企業客戶都掌握在銀行手中,網貸機構想開發優質企業客戶並不容易。
這樣,網貸企業要想在企業借貸方面做出較大的規模以及較好的資產質量,難度不小,至少網貸機構現在能做好的不多,現在出事的網貸平台,也多是企業貸款方面出問題。真正做到資產端小額分散的網貸機構,風險會更小一些。網貸機構要形成良好的資產質量,要麼不做企業貸款,要麼在企業貸款上面獨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