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微信李卿:8 兆小遊戲的變現之路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專訪微信李卿:8 兆小遊戲的變現之路-雪花新聞

這幾天,各家媒體對於 App Store 十周年的關注程度可謂高漲,但另一邊卻也忽略了擁有十數億用戶的另一大應用——微信。微信現在也擁有另一個隱形商店,最近同樣迎來了自己的里程碑——

  1. 前一段時間公布的 分包加載把代碼包從 4 兆提升到了 8 兆,通過代碼包的提升,把加載的時間分布在遊戲的過程中,讓用戶有一個無感化的加載體驗。滿足遊戲質量的提升,內容深度的提高;
  2. 提升防沉迷,數據安全等開發者比較棘手的問題,讓開發者聚焦在內容創作和玩法上,可以提升玩法效率;
  3. 能力的開放並沒有停止,以每周一個版本的速度進行迭代和深化;
  4. 小遊戲變現模式主要是廣告和道具內購,據微信官方宣布,目前小遊戲廣告日流水已過千萬。巨頭初現,運作方式類似微信公眾號與 H5 遊戲,簽約多個小遊戲 CP 公司,做出產品矩陣,相互推薦引流;
  5. 場景升級,新增「任務欄我的小程序」、「品牌搜尋和品類搜尋」、「APP 打開小程序」和「平板電腦適配」等功能。(近期已上線)
  6. 性能升級,包括分包加載支持獨立功能包和性能優化,從而降低開發門檻;
  7. 廣告變現能力升級,包括開放廣告位自助申請(門檻為 UV 1000)。

微信小遊戲也公布了 100 天後的商業化數據:平台廣告日流水過千萬,eCPM(每千次展示可以獲得的廣告收入)過 80 元。以「跳一跳」等 17 款自研遊戲示範了小遊戲的玩法,半年過去,微信上已經有 2000 多款小遊戲。根據第三方平台阿拉丁 7 月 9 日的最新數據,阿拉丁指數排行前十的小程序中小遊戲占到了六個,第一和第二分別為《跳一跳》和《海盜來了》。這個上限不過是 8 兆 大小的程序包煥發出無窮的魅力,吸引著開發者和資本的蜂擁而至。

官方數字顯示:小程序的數量已經突破一百萬,開發者突破 150 萬,每天的平均 DAU 為 4 次,用戶主動打開小程序已然成為了每日發朋友圈、語音聊天以外的另一大習慣。那麼在這些背後,小程序的功能開放會到何種程度,其是否會如張小龍一貫克制的產品理念那樣張弛有度,張小龍本人會怎麼給小程序團隊設置 KPI ?小程序的未來之路又怎麼走呢?

趁著微信公開課的機會,我們特意和現場的小程序生態開發者以及微信小遊戲產品總監李卿聊了聊,請看我們整理放出的綜合報導:

李卿的一番話給了筆者較深的印象——他認為,在商業模式的演進當中,遊戲始終是整個互聯網產業商業化做得最成熟的一個細分領域。但賺錢這回事之外要思考市場更多潛在的機會:比如傳統行業中線下的連鎖店,在排隊時大家玩一個小遊戲,玩完領一個優惠券就可以進去飯館就餐。為此,小程序就做了一個能力工具滿足這部分傳統行業需求,這可能跟商業化沒有關係,它的出發點純粹是「好玩」——這點和張小龍對小程序的期許,解決更多場景化隨取隨用的需求,可謂是不謀而合!

小遊戲怎麼變現?

專訪微信李卿:8 兆小遊戲的變現之路-雪花新聞

7 月 9 日,微信全面開放了小程序(含小遊戲類目)的廣告組件,累計獨立訪問用戶(UV)不低於 1000 且無嚴重違規記錄的小遊戲可以在小程序後台自助申請開通廣告位。在廣告分成方面,日流水低於 10 萬的小遊戲,合作方與微信平台的分成為 5:5,高於 10 萬的小遊戲分成則為 3:7,平台抽走 70%。

道具內購方面,安卓系統的用戶可以通過小遊戲進行道具內購,微信採取 64 的分成比例,同期發布了 50 萬的扶持政策,在 2018 年月經營流水低於 50 萬的話,平台方不抽取 40% 的道具內購分成,截至到六月底已經有上百家 /次的合作夥伴享受到了 50 萬的扶持政策。

目前小遊戲的流量變現方式主要是 Banner 廣告和激勵視頻,其中激勵視頻的價格更高效果更好。據小遊戲團隊稱,下一步將開放小遊戲互選定制廣告,將廣告融入遊戲內容中。此前在跳一跳中,麥當勞就已經嘗試過這種方式,將 logo 放在充當跳板的盒子上,未來這種方式將越來越多。

除此之外,微信還將在下周做到小遊戲內互相跳轉。對同類型的小遊戲來說,這將成為沒有入口扶持的條件下一個重要的導流手段。它同時也意味著,小遊戲也會越來越多地成為買量的廣告主。

貫徹去中心化

目前小遊戲入口還比較深,用戶需要從搜尋、微信遊戲、最近使用等地方進入。李卿表示,小遊戲會貫徹微信一貫的去中心化做法,「要做到去中心化,最好的就是沒有入口。」當前小遊戲內還有「好友在玩」與「精選」,這是小遊戲發布初期的遺留,未來有可能會逐步調整。

目前小遊戲已經出現月流水過億的產品,以頭部小遊戲《海盜來了》為例,據豪騰嘉科 CEO 曹曉剛提供的數據,這款遊戲峰值日活達 2000 萬,月流水超一個億。

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兩家小遊戲頭部公司,包括上述的北京豪騰嘉科和上海愛微遊。前者開發的小遊戲包括《海盜來了》、《瘋狂猜圖》、《頭腦王者》,後者則擁有《損友圈》、《歡樂六邊形》、《萌犬變變變》等爆款。它們在 H5 遊戲領域都有過成功經驗,並且還互相導流。

豪騰嘉科的 CEO 曹曉剛告訴我們:在整個微信生態內,流量的體系是非常完善的,我們在里面經營遊戲已經有兩三年的時間。 第一個國內通,去采買流量, 第二跟公共號自媒體合作,這是有很大的流量資源,一些個人的、5 千人以上流量,以及群組經營的經營人員,還有現在很多小遊戲之間也做推廣,在整個流量的成熟度上和商業模式上都是非常簡單的,你可以做一個啟動的小遊戲的產品,你可以選擇去 CBC 買流量,也可以選擇去 CPS,跟其他的用戶合作流量。我們算了一下,在整個微信內,最少有 2 億的粉絲在做遊戲的聯運業務,大家做小遊戲不用擔心產品怎麼啟動,怎麼獲得初始化流量。

電商機會大

專訪微信李卿:8 兆小遊戲的變現之路-雪花新聞

在剛剛結束的 TC 杭州投資人峰會上 ,不少投資人都表示,小程序的投資機會集中在四大領域,包括 O2O、內容付費、社交電商和小遊戲,其中小遊戲是最適合的場景。從阿拉丁小程序統計平台發布的 Top 100 榜單來看,在全品類小程序中,增長最為迅猛的就是小遊戲。2017 年 9 月,遊戲類小程序在 Top 100 產品中占比只有 4%,如今已經上漲至 33%。

小程序正在深化與線下零售業態合作,比如開放微信小程序插件降低使用門檻,特別是那些開發能力較弱的小型商家。目前已有的插件包括微信登錄、支付、全頁面插件等,同時提供幫助插件開發者打包完整的服務更好支持線下,比如通過小程序提供會員積分、優惠券、退換貨等服務。「小程序是個趨向於完美的會員載體。」百果園自營電商負責人李想在微信公開課上表示。百果園也利用小程序開發了拼團自提的功能,該功能為百果園帶來了日均超過兩萬的到店客流,近 40% 的二次轉化率,以及約 15% 的新用戶。

擁有 700 多萬微博粉絲、160 多萬微信關注的時尚博主 gogoboi,過去在 H5 上賣貨的效果不佳後,聯手 LOOK 開發了自己的小程序「不大精選」,據 LOOK 創始人、CEO 嚴明介紹,目前已經有超過 57% 的用戶通過公眾號菜單欄、小程序歷史列表、微信下拉小程序任務欄等方式主動訪問「不大精選」,可見用戶已經逐漸養成了在小程序內瀏覽貨品的習慣。

微信官方還宣布,目前,每位用戶平均每天打開 4 次小程序,其中高達 54% 為用戶主動訪問。當初無人看懂的小程序正在改變線上線下的購物生態!

附採訪全文(為保證閱讀體驗,筆者在不改變對方原意的前提上進行了編輯):

動點科技:小遊戲有沒有一種萬精油式的玩法(人人都熱愛玩)?

李卿:跟社交玩法的結合,我認為它特別符合我們當下的能力。我們有實打實案例的分享,我推薦下《海盜來了》、《桌球》兩個案例,他們從研發角度怎麼做這類的判斷。小遊戲是遊戲行業的一個子類,但不是玩法上的分支,玩法應該會有創新性的玩法出來。

動點科技:就整個遊戲行業來說,小遊戲這樣一個分支對於遊戲開發者而言是否會成為未來主要的發布管道?

李卿:我覺得其實是開發者自己的選擇,因為我做這件事,肯定說自己很厲害。我自己的判斷是,如果開發者在這里,不管他的目標是什麼,也許大家會把它當作一個工具來用,當作一個開發產品的試驗田,我們並不排斥這樣的行為,我們覺得當他在這里能夠達到自己目標的時候,他就是我生態當中的一個參與者,這個應該是我們去服務好的。從我們降低製作門檻的角度來說,我們的願景是希望一個中學生,小朋友都能夠做出來,我只給我的爸爸媽媽,我的朋友玩,它是一個很好的呈現。基於它會長多大,長多久,是共同的選擇,不是我們規劃出來的。

專訪微信李卿:8 兆小遊戲的變現之路-雪花新聞

動點科技:微信內部有沒有給小遊戲部門的 KPI?

李卿:我們沒有設定。在整個微信內部做小遊戲這件事情,沒有給我們設 KPI。我剛才也講到一個點,廣告流水的消耗流量的因素,一個因素是有人願意供給流量,第二個因素有人願意花真金白銀買。剛才我講的激勵廣告視頻是一個很好的供給,因為所有的開發者都需要使用這個能力做玩法的數值平衡,在流量供給側有很多開發者願意接入和使用的。

動點科技:小遊戲的精髓在於「小」,聽上去可能更適合小而美的開發者,您認為有可能出現這個領域的小巨人嗎?

李卿:這個巨不巨頭我不知道,我能知道的事情是,首先遊戲它是有一定專業度的,並不是說我有意願,就一定能把這個事做好。所以我現在看到的情況,有的遊戲從業者一直都是在做某一個玩法的研究的時候,在當下市場上會更容易出來,在這個賽道當中有更快成長的速度。

第二件我如果有很好的創意,能夠實施出來以後,也會有自己的成長空間,我們有一個案例分享,就是《熱血灌籃》的開發者,我沒記錯公司有四五個人,依然能做出很好的產品,這款產品本身獲得了應有的市場定位和規模。也就是說,只要你對自己的市場定位有著清晰的認識,無論你現有的團隊規模是多少,都不影響你的下一款產品從中收獲成功,這就是小遊戲帶給開發者更多機會的地方。

動點科技:微信現階段在海外版小遊戲上有沒有一些國外的遊戲開發者或者知名的遊戲開發者參與?為小遊戲定製作品,刺激更多的開發者加入小遊戲的生態?

李卿:我們正在做一些開髮指引的文檔翻譯工作,已經進入到案例的階段。在開發工具這一側,我們小程序的開發團隊也在做一些相對於開發工具層準備的事項,所以我們覺得對海外開發者這部分,我們告訴他有一個地方可以查到公開的信息,有一個測試環境可以做測試,但我們在後續真正要合作上,還是要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問題,因為遊戲畢竟是一個文化產品。另外,我們會不會定制一些東西,我們不會用官方的聲音說你要做什麼,不符合我們,我剛才強調的只要合規,平台是大家的,干預得越少越好。

動點科技:小程序推出之後,一開始唱衰的聲音挺多的,今天的變化非常大,對於小遊戲產品的認識你們經歷了什麼?

李卿:我們認為,在生態當中有人願意用他的人民幣投票支持這樣一件事情的發展,對我們自己和團隊來說是一個莫大的鼓勵。我們是比較認可這樣的一個,這個還挺有意思的,我們應該更加努力的做這個部分。您問我們團隊經歷什麼,分享一個故事,我們正式開放之前團隊之間討論如果出去創業,我們做什麼樣的小遊戲出去給消費者?當時大家腦子里想到要賺錢的,不賺錢養不活大家,遊戲的玩法都朝這個方向去。在這過程中,我們好像要把這個東西玩轉挺難的,但是我們做一個輕度一點的,可能誰都能玩的,又不知道怎麼賺錢,這是我們當時的困惑。進入到 4 月中下旬和 5 月的時候,又跟團隊進行了一次溝通,這個時候大家想做什麼?大家的思維完全打開了,我們知道一件事情,遊戲內容的商業化跟平台的能力是成正比關係的。在現在的情況下,廣告收入會支撐一個小團隊自身的生存,他只需要把精力放到對內容本身的創新上就可以了。我認為這里有很大的機會,周邊的繁榮會帶動遊戲內容本身的繁榮。

我們也可以預告一下,5 月份舉辦第一屆跳一跳的大師賽,8 月份依然會進行這樣的比賽,我認為在周邊更多的內容賽當中也會有更多的機會。

題圖來自 123RF

專訪微信李卿:8 兆小遊戲的變現之路動點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