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時代的美俄軍事對抗有何鮮明的特點?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特朗普時代的美俄軍事對抗雖然時間不長,卻特點鮮明。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大特點:

對抗的範圍比較廣。俄羅斯下水核潛艇、美國舉行海上演習是美俄在海洋領域的軍事對抗。而美國試射洲際彈道導彈和進行洲際彈道導彈攔截試驗屬於太空領域的對抗,俄羅斯蘇-27殲擊機攔截美國RC-135偵察機則屬於航空領域的軍事對抗,黑山加入北約則是典型的大陸空間的軍事對抗。

美國RC-135偵察機

俄羅斯蘇-27殲擊機

可以說,美俄軍事對抗涵蓋了海、陸、空、天各個維度空間,範圍很廣。對抗的技術含量高。由於美俄是世界排名第一和第二的軍事大國、強國,其軍事技術也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由此帶來的後果就是兩國軍事對抗的技術含量極高,有些軍事技術甚至是全球最高水平。以美軍進行的洲際彈道導彈攔截試驗為例,當目標彈發射後,先由天基紅外衛星發現,迅速算出目標彈的飛行方向和概率落點,接著由升級版早期預警雷達發現,再接力測量和粗略識別目標彈型號。完成目標定性後,就該由跟蹤制導雷達頂上來,也就是這次動用的海基X波段雷達,它們要根據衛星和預警雷達的信息,準確捕捉目標彈的彈頭,或者從混雜的真假彈頭中找出”真家夥”,並近乎實時地傳給指揮中心。當指揮中心做出交戰決策後,反導基地立即完成目標分配,並發射GBI攔截彈起飛,在持續的目標信息修正後直接撞毀目標。從上述描述可以規劃這種”以快制快”作戰的”12字訣”,那就是預警、識別、決策、發射、通信、撞擊。這顯示出美國在戰場情報支援、戰場態勢感知、數據鏈通信以及自動化指揮等領域的巨大成就,代表著當今世界導彈攔截的最高技術水準。由此可見當前美俄軍事對抗的技術含量之高。

GBI攔截彈

保持對整體局面的把握,不至於使其失控。在特朗普時代的美俄軍事對抗中,雙方大多是通過間接的方式進行威懾,比如試射導彈、為核潛艇下水舉行高規格慶祝儀式、舉行軍事演習等,盡管針對性較強,卻不至於引起雙方擦槍走火。即便發生俄羅斯殲擊機攔截美軍偵察機的事件,雙方也保持了克制,並未使其呈現出螺旋式上升對抗的態勢。這說明雙方並不想讓對抗無限制升級,這也是雙方強大核武庫導致核平衡發揮作用的結果。

楊震:《特朗普時代的美俄軍事對抗》

編輯:浙江大學近現代史碩士生蕭宸軒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