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身邊認識的人中,朋友圈屏蔽父母的,不在少數。
一問起來,理由都五花八門。
有的說是想在父母面前保留一點隱私,朋友圈里有深夜蹦迪、有通宵唱k、有曖昧歌詞、有吐槽埋怨……不是所有的模樣,都要向父母百分百敞開。
有的說是想努力做到「報喜不報憂」,學業壓力、工作問題、感情矛盾……把父母屏蔽在朋友圈的糟心事之外,是一種「保護」,不想讓他們徒增擔憂。
也有的說是代溝太大,不想和父母解釋太多……小A曾轉PO過《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他媽緊張兮兮地問他有什麼想不開的要出家?小B發了一張好笑的配圖說我笑尿了,他爸媽非要帶他去看男科……
聽起來,朋友圈屏蔽父母好像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有些話可以跟朋友分享,卻不見得能在父母面前輕輕鬆松地說出來。
所以我們越來越傾向於圈起自己的小天地,把父母隔離為圈外人。
然而有句話說,「我們總是把最差的脾氣給了最親近的人,卻把好的一面給了陌生人。」
我們對同事微笑、對主管耐心、對朋友寬容……我們理所當然地給了外人無限的善意,卻在親密關係里充滿了不耐煩。
為什麼善於跟別人侃侃而談的我們,卻不願意和爸媽多說什麼?
為什麼面對子女和父母之間的代溝,更多年輕人選擇了逃避,而不是努力去填補?
我當然理解朋友圈屏蔽父母的做法。
現在的人,工作忙、生活累,面對父母不想有過多解釋,不想讓爸媽的擔憂成為另一道隱形的枷鎖……
可我害怕的是,感情是有慣性的。
當你習慣了對父母有所逃避和隱瞞,那漸漸地,你是不是會對他們的關心和追問開始一段長時間的敷衍和沉默?
你覺得他們每次打電話總是問你「吃了沒」、「睡得好嗎」、「工作怎樣」很煩,可捫心自問一下,你好像也沒有給他們和你交流其他事情的空間。
你可以選擇性地屏蔽父母,但不要忘了給他們發一張你其他生活入口的通行證。
你可以在朋友圈給他們留下一條灰色的橫線,但請記得多打電話和他們嘮點別的事情。
我常常覺得長大的標誌之一,就是明白了人生中的很多事情,都開始了倒計時。
我們越來越大,父母越來越老。爸媽的嘮嗑每說一句,就少一句;全家人團聚一次,就少一次……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今生今世漸行漸遠。」
然而不管走得多遠,那些聯結子女和父母的羈絆都不會消失。
有的羈絆是甜蜜的:爸爸的摩托車後座、媽媽睡前哼的歌、爸爸送的限量版球鞋、媽媽親手熬的湯……還有每次回到家,那一盞熟悉又溫暖的燈:
但也有的羈絆是煩惱的:記得整個漫長的青春期,最難熬的就是在台燈下背課文、寫公式、拼單詞……也是在那個最讓人操心的年紀里,爸媽三番五次糾正我的坐姿,「背挺直了」,「頭那麼低,吃書呢」,「趴著寫作業,不怕近視啊」……
然而不管是甜蜜的還是煩惱的羈絆,到了一定年紀,都會變成我們最寶貴的回憶。
甚至當我們長大後,我們對父母,也漸漸有了當初他們對我們相似的擔憂。
前陣子中秋回了老家一趟,晚上看到爸爸書房的燈有點暗,問他怎麼不買個台燈,他說房間的吊燈就夠用了,不用折騰。
隔天我買來新台燈,直接給他安到桌子上的時候,他嘴上嫌棄這東西占地方,晚上又樂滋滋地用上了。g
我們或許總是不善言辭,但有些愛可以用行動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