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9.2!這個貴州大叔刷屏了,1500塊拍出了讓所有人流淚的大片…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 提示: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質疑

為什麼我們就是不能拍出那種

能夠觸動人心的作品?

直到今年7月,《我不是藥神》上映

爆炸的話題,極高的完成度,精湛的演技

引起關注

同樣是7月

一部由貴州人拍攝的電影紀錄片《四個春天》

獲得了爆裂式的好評

在百度詞條上《四個春天》影片簡介簡單得看不出內容

「影片以2013至2016年的四個春天為時間節點,記錄了一對相濡以沫50多年、樂觀自強又多才多藝的老夫婦可愛、詩意的生活日常。」

但就是這樣一部看起來沒有什麼特色的電影紀錄片,在豆瓣評分上獲得了9.2的高分,而且獲得了2018FIRST電影節最佳紀錄片,以及驚人首作的提名。

還未正式上映,便已就獲得了觀眾們的掌聲。

導演陸慶屹是一個地道的貴州人,而這部紀錄片的「演員」也就是陸慶屹的父母,所以可以說這樣一部紀錄片,實際上就是貴州人的縮影。

而這樣備受人們讚美的片子,卻用近6年時間,在導演沒有任何電影拍攝基礎的情況下,完成了一部記錄父母日常的電影。在專業電影團隊進入前,「總投資」僅僅只有一台的三腳架。

在拍攝4年里,他每次回家都會堅持舉著錄影機,將父母的平凡卻又充滿詩意的一舉一動拍攝出來,累計素材超過250個小時。

沒有城市的鋼筋水泥和銅牆鐵壁,沒有忙碌夜夜笙歌和醉生夢死,夫婦在四方瓦礫內里日復一日。

做香腸,采蕨菜,腳踏老式縫紉機,時間好像隨著這些在貴州人眼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情里暫停了一樣。

身為退休教師的父親精通音律,音樂是他此生最愛,可以自己砍竹子做笛子來吹,甚至是蕭、二胡都可以親手做。

相對父親的溫和,母親擁有大部分貴州女性都有的特點,脾氣火爆並且性格直爽,隨時隨地都在唱山歌。

每個人都有一段深藏的歲月,必定是模糊而又清晰的,農田、山林……從他們的身影里,我們回到了舊時的記憶。

膝下的孩子終究會遠去,就像中國的所有父母一樣,看著孩子求學、離鄉、立業、成家,從原生家庭里一點點的剝離曾經的痕跡。

然後在漫長的等待中,望著像候鳥一般回歸的孩子,用最輕描淡寫的態度對待著世上最珍貴的寶貝。

但也不全是歡笑與安詳,在片中,因為姐姐的絕症,打破了這個小家庭往日的平靜,面對生命逝去的無能為力,父親的沉默,母親手上的佛珠,悲傷彌漫於所有人。

對於我們可能只是一個片段,而對於他們,缺失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我們總是在忙於生存在都市,對於家中的父母的近況總是無從得知,即使是科技發達如今天,還是難以再視察到我們曾經的港灣。但是,這部片子讓我們卻讓我們看到了正在老去父母的身影。

藝術來源於生活,從生命中可以感知到靈感,沒有鏡頭的居高臨下和冰冷的機器語言,相對其他大片精美的畫面來說,這部紀錄片甚至略顯粗糙,但這並不妨礙感情的迸發。

因為姐姐生病,導演一度想放棄拍攝,但是他的母親卻說「無論怎麼樣,我們的生活都要繼續,你的生活也要繼續,你在做的事情也應該繼續下去」,所以讓我們看到這樣的一部作品出世。

這部紀錄片中,有我們耳熟的鄉音,有諳習的生活環境,從勞作、歌唱、出遊山野、探親、喪葬、歡聚離別,一幕幕正是在我們所生活的這片土地上發生的。

從他們的故事里可以看到我們自己,沒有華麗的場景和大起大落的人身經歷,只有一個個平淡到不能再平淡的日子,但是父母的溫情,生命的更迭,卻讓人內心平靜下來。

美麗又哀傷的日常,父母身上總會有有蓬勃的朝氣,無論是在哪,總是會有一種精神力量守護著你,那是只有家才能帶來的安全感。這部片子里,讓那些逝去的時光有了意義!

導演的父親在點映後說「這是拍給我們老人看的」,但實際上,這是所有人看來都會產生共鳴的好作品。

無論它的導演、「演員」

是不是貴州人

也無關拍出來的是不是貴州故事

總之,它是一部難得的好片子

期待上映後的精彩表現

讓我們看到有關家庭的歲月時光

圖片來源於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