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別忙著過萬聖節了,中國的「鬼節」歷史了解一下先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萬聖節;而萬聖節前夜的10月31日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小朋友們會裝扮成各種可愛的鬼怪向逐家逐戶地敲門,要求獲得糖果,否則就會搗蛋。而同時傳說這一晚,各種鬼怪也會裝扮成小孩混入群眾之中一起慶祝萬聖節的來臨,而人類為了讓鬼怪更融洽才裝扮成各種鬼怪,被人們成為「鬼節」。

都別忙著過萬聖節了,中國的「鬼節」歷史了解一下先 歷史 第1張

現在萬聖節越來越成為年輕人參與的一種熱鬧節日,須不知,在中國古代,也有被稱之為「鬼節」的節日,我今天為大家科普一下中國歷史上的「中元節」。

在有些國家和地區,因為宗教信仰不同而大打出手時。中國的各種宗教信仰,卻秉承著「世界和平」的理念,彼此融合、求同存異,最後逐漸深入民間。每年的七月半——中元節,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鬼節」,就是這樣一種宗教信仰完美融合的產物。然而,中元節,並不等於鬼節,西方的萬聖節也一點關係沒有。

都別忙著過萬聖節了,中國的「鬼節」歷史了解一下先 歷史 第2張

其實,中元節≠鬼節

中元節,又名「鬼節」、「盂蘭盆節」,但其實這三個名稱從根源上來說,是屬於三個不同的節日的。

民間俗信「鬼節」,七月十五這一天可謂是「百鬼夜行」,因此在民間俗信中,鬼節這一天祭祀的不只有祖先親人,還包括孤魂野鬼摻雜其中;道教將七月十五這天稱「中元節」,又稱「地官節」或「齋孤」,道教在這一天誦經作法,普度孤魂野鬼。

至於「盂蘭盆節」,就是佛教的說法了,不僅名稱不同、來源不同,連功能都和民間的「鬼節」、道教的「中元節」相去甚遠。佛經《盂蘭盆經》在西晉時期傳入中國,被推崇「三教同源說」的南朝梁武帝所提倡,將其定為了一個民俗節日,其主要功能是供奉佛祖。可是後來隨著時間流逝、世事變遷,到了宋代,才發展成了超度亡魂的節日。至此,民間俗信的「鬼節」、道教的「中元節」和佛教的「盂蘭盆節」,在功能上出現了高度相似,時間又如此相近相合,索性也別論長短先後,同在一個中國屋簷下,退一步海闊天空,就融合一下一起過吧!

都別忙著過萬聖節了,中國的「鬼節」歷史了解一下先 歷史 第3張

那麼還有一個問題,中元節和清明節又有什麼不同呢?為什麼「中元節」、「鬼節」、「盂蘭盆節」能融合成一個節日,同樣是祭祀鬼神的清明節卻超脫其外呢?

清明≠中元節

這主要是因為二者祭祀的「鬼」有所不同。清明祭祖,祭祀的是保佑家宅平安的先人亡魂,而中元節的「鬼」除了祖先,還有各種善惡不辯的孤魂野鬼。

清明祭祀是出於對神明先祖的敬仰,對美好生活的祝禱,祈求家宅和諧、鄰裡和睦、前程光明;而中元祭祀卻是出於對鬼怪的恐懼,傳說該日地府會放出全部鬼魂,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有的供奉超度,更多的是為了防止鬼怪作祟、侵擾人間。甚至中元節有一習俗,就是這一天千萬不能提「鬼」字,以防被孤魂野鬼纏身,可以想見古代先人對中元節的「鬼」,有多麼深的敬畏。

既然有中元節,那麼是不是還應該有上元節和下元節呢?

都別忙著過萬聖節了,中國的「鬼節」歷史了解一下先 歷史 第4張

同是兄弟不同命

據五雜俎的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道教的說法是,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他們是天帝派駐人間的代表。天官為正月十五上元節賜福,地官為七月十五中元節赦罪,水官則為十月十五下元節解厄。

都別忙著過萬聖節了,中國的「鬼節」歷史了解一下先 歷史 第5張

如果你實在覺得上元節聽起來很陌生,那我們說個耳熟能詳的節日——元宵節。元宵節,別稱就是上元節、天官節,雖然古今稱呼各有不同,但正月十五這一日被歷朝歷代統治者都視為非常重要的祈福之日。2008年6月,元宵節更是選入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都別忙著過萬聖節了,中國的「鬼節」歷史了解一下先 歷史 第6張

反觀祭祀祈禱消災解厄的下元節卻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同時「兄弟」為什麼命運如此不同?這背後除了有道教衰落的原因,更大的原因是沒有「大佬」扶持。上元節的靠山除了道教文化,還有歷代統治者背後儒家文化的支持;中元節更是佛、道、民俗多種文化聯合加持。再加上中國傳統節日眾多,要想消災解厄也不差下元節這一個節日。功能和文化如此單一的下元節就不可避免的被人們所遺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