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進的浪漫主義:法國在現代文明構建中的獨特貢獻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作者 / 許平,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自由和平等被提出後,經過法國大革命的洗禮和淬煉,最後變成那個時代的箴言。到第四共和國和第五共和國時,法國憲法明確規定「自由、平等、博愛」是他們國家的精神口號。

「平等」是法國在現代文明構建中的獨特貢獻

英國對現代文明的構建具有「原創性」貢獻。其「原創性」所包含的內容突出表現在政治層面。在政治思想上,霍布斯對個人權利的主張,以及洛克對個人自由、財產和生命權利的訴求,奠定了現代自由主義的基礎。在政治操作層面上,英國「大憲章」所包含的政治對話、政治協商和政治同意原則,以及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做到了權力制衡,影響了後來其他國家的現代國家建設。

我們這次的議題是,對於現代文明來講法國的獨特貢獻是什麼?我以為,是在思想層面上突出了平等理念,以及平等理念在社會層面的發揚光大。大家可能會說自由平等不是一致的嗎?一直並提的。是的,它們的確是同根同源,產生於西歐近代早期思想領域的一對孿生子。但孿生子也是兩個不同的個體,也有先後出生的問題,內涵也不是一回事。一個代表自由發展,一個代表社會公正。英國最先提倡的是自由,而相對英國來講,法國更加突出強調的是平等,為什麼是這樣?我給大家講一個小插曲。

有一年,我們北大歷史系研究生面試,有位非歷史學專業出身的考生。我問他,法國為什麼那麼突出強調「平等」?這個問題顯然他沒有準備到。但他想了一下說,「因為缺」。我當時就覺得這個學生的思路非常好。中世紀的法國是典型的歐洲分封制,「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領地上的人是從屬於領主的臣民,只對自己的領主負責。大小封建主,及至國王一層一層地向上效忠。在專制制度下,法國有國家建設、民族建設,但沒有民主建設。法國社會分三個等級:前兩個等級是貴族和僧侶,享有一切社會權利;第三個等級包括資產階級在內,他們幾乎承擔了全部賦稅,卻沒有任何社會權利。

激進的浪漫主義:法國在現代文明構建中的獨特貢獻 歷史 第1張

1789年三級會議在凡爾賽召開

在這種情況下,社會不僅是極不自由的,而且是極端不平等的。所以,啟蒙運動中法國思想家對自由和平等的呼喚,比英國來得更加猛烈。盧梭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中,要求建立的就是自由平等的理性王國。伏爾泰說人天生是平等的,平等地享有自然的權利,例如財產、生命、追求幸福的權利等等。自由與平等在法國是被同時提出來的,但英國就沒有這樣突出地提出平等。自由和平等被提出後,經過法國革命的洗禮和淬煉,最後變成那個時代的箴言。到第四共和國和第五共和國時,法國憲法明確規定「自由、平等、博愛」是他們國家的精神口號。

平等理念的提出,意義非凡!為什麼?因為首先,平等是對自由的必要補充和限制。沒有平等所代表的社會公正對自由的限制,那就會出現新的社會不平等,新的社會鴻溝。資本主義發展早期所出現的一邊是巨額資本的積累,另一邊是英國工人階級的悲慘狀態,就是資本不受限制自由發展的典型例證,所以才出現推翻資本主義的主張。其次,平等提供了人類社會的價值目標和對人類未來的美好期盼。人類社會要自由,但自由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我們看到,迄今為止所有對未來的美好期許,都是建立在人人平等的原則之上的。比如我們常說的「世界大同」、「共產主義」、「環球同此涼熱」等等。所以,平等的出現給了自由一個價值目標,一個人文目的,一個美好的願景。人們期待的未來社會不一定是說物質有多豐富,但至少是美好的,人人都是平等的,彼此尊重,就沒有人欺負人的醜陋存在了。

我想強調一點,這裡的平等,與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說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以及中國歷代農民起義提出的「均貧富」不是一個概念。前者的平等是強調法律權利意義上的平等,而後者的平等強調的是財產結果上的均衡。關於平等概念的差異,導致不同的社會結果。

法蘭西文明的政治影響:「以人民的名義進行統治」

下面我們談談法蘭西文明在現代政治體制建設上的影響。

英國給世界提供了君主立憲制的典範,而法國也有它的獨特貢獻。法國在現代政治建設過程中的影響非常獨特,獨特在哪兒?法國的現代國家建構首先要溯源到盧梭的思想。盧梭強調人民主權,強調權力的合法性來源於人民。但他又強調人民主權不可以分割。每個人都把自己的自然權利交給集體公意,國家以公意的名義進行統治,人們在服從公意的時候等於服從自己。也就是說,服從公意,我既可以自由也可以平等,因為公意代表的是我自己。這樣一來,代表公意的權力就不需要制約了。因此,盧梭反對孟德斯鳩的權力制衡。公意就是最高權力。然而,問題就在這兒出現了,誰來代表公意,誰來執行公意?

激進的浪漫主義:法國在現代文明構建中的獨特貢獻 歷史 第2張

盧梭晚年畫像

盧梭的人民主權思想極大地影響了法國的歷史進程。法國近現代歷史記錄中一直存在著這樣的矛盾:一方面人們追求民主,另一方面,對民主追求的結果總是出現威權的統治。比如法國革命的時候,各個政治派別分別以民意的代表來打擊其他派別,激進的派別把前一派推上斷頭台。最激進的雅各賓派領袖羅伯斯庇爾建立「最高的崇拜」,所謂「最高崇拜」就是理性崇拜,其實際意義在於最高理性的統治。本來是要建立民主共和國的,但最後變成了要最高崇拜。再往後,接手法國革命的拿破侖說「我就是大革命」!這和革命前太陽王路易十四的「朕即國家」如出一轍。

不同的是,拿破侖權力的合法性是源於「公意」所讚同的革命。再後來,拿破侖的侄子波拿巴在普選的基礎上建立第二帝國。1848年革命後獲得選票的法國農民,還不理解現代政治的含義,就毫不猶豫地把剛剛獲得的選票投給了頭上戴著拿破侖光環,又許諾給農民以秩序和繁榮保證的路易·波拿巴,由此奠定了第二帝國的基礎。如馬克思說,「波拿巴王朝所代表的不是革命的農民,而是保守的農民,不是力求擺脫小土地所有制所決定的社會生存條件的農民,而是想鞏固這些條件和小塊土地的農民……」。可見,拿破侖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建立的第二帝國也是以人民公意的名義進行統治。這在歷史上被稱為波拿巴主義。

到了20世紀,盡管現代法國有議會和多黨制等現代機制的制約,但仍然能看到波拿巴主義的影子,這個影子就是以人民的公意進行統治。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總統戴高樂認為,總統的合法性來源於人民,於是,保留了全民公決的程序。每當議會出現分歧時,他就進行全民公決。1969年4月,戴高樂就區域改革和參議院改革進行全民投票,結果他的提議被52.4%的反對票否決。他由此覺得自己統治的合法性不存在了,當晚即宣布「停止執行共和國總統的職務」,掛冠辭職而去。這樣看來,波拿巴主義意味著特別有能力有權威的人以人民公意的名義來執行統治。

激進的浪漫主義:法國在現代文明構建中的獨特貢獻 歷史 第3張

《拿破侖一世加冕大典》

放眼今日世界,在有權威崇拜傳統的國家裡,比如我們北部的近鄰俄國,又比如在一些阿拉伯國家中,盡管有現代政治體制的議會選舉和多黨制等權力制衡機制的存在,但我們依然能看到類似波拿巴主義威權的力量。實際上,選擇什麼樣的統治方式與其民族特性、歷史條件,以及文化傳統密切相關。既然如此,那我們能不能由此認為,盧梭當初把握到了法蘭西民族的特性呢?

法國政治文化的特點:激進的浪漫主義

法蘭西的政治文化特點是什麼?

說到法國的特點,人們就會想到浪漫,巴黎是公認的「浪漫之都」。法國人的確生性浪漫,不僅在生活上浪漫,而且在政治上也浪漫。在政治上,法國人把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特別激進的法蘭西政治文化特點。

政治上的浪漫主義表現為不切實際。這一點我們可以和英國做對比。英國人是經驗主義和現實主義者,奉行的是「現實能夠怎麼走,就怎麼走」。英國1640年發生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王朝,卻出現克倫威爾的獨裁統治。英國人覺得革命不好玩,行不通,就不再革命了。1688年光榮革命其實是和平易主,次年通過了《權利法案》來限制王權,由此奠定了君主立憲制的基礎。再往後,進步與保守力量之間的博弈,結果總是雙方妥協,以雙方都能接受的改革的方式往前走。而法國就不一樣了。法國人在政治上是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他們是「道理上應該怎麼走,就怎麼走」,以激進的方式朝著理想目標前進。英國人的「能夠」怎麼樣,和法國人的「應該」怎麼樣,盡管一詞之差,卻顯示了不同的民族氣質,也造成了不同的歷史道路。

法國人先設定未來自由平等的理想國家多麼多麼的好,然後朝著這一目標勇猛前進。在法國人看來,革命永遠是否定舊的政治權威,樹立新的政治合法性的象徵,是爭取自由和正義的圖騰。法國革命被認為是世界歷史上最激進的革命。革命中,激進的革命者把前面溫和的革命者一撥一撥地送上斷頭台,革命吞噬了自己的兒子,最後拿破侖摘了革命的果實。拿破侖又朝著理想目標走,在走的過程中他是不管代價如何的。所以法國總是發生革命。1789年後的將近一百年時間裡,法國發生了1789、1830、1848、1870四次革命。先後出現三個共和國、兩個帝國和兩個王國。縱觀法國近代歷史,特別突出的景觀是今天神奇,明天腐朽,大進大退,來回折騰。政治上的浪漫主義造成其歷史進程的翻雲覆雨,血雨腥風,結果卻欲速則不達。直到1875年法國才出現了比較穩定的第三共和國。到1958年第五共和國時,當初思想家所呼喚的、革命者所孜孜以求的共和國才真正穩定下來。

激進的浪漫主義:法國在現代文明構建中的獨特貢獻 歷史 第4張

Jean-Pierre Houl油畫《巴士底》

那麼法國能不能像英國那樣實行君主立憲制的統治呢?不能。因為法國的革命者堅持自己的既定目標,舊力量也毫不退讓,他們「寧可去鋸樹,也不像英王那樣進行統治」。進步與保守力量一直尖銳對立著,彼此絕不妥協,這是由法蘭西民族的民族性所決定的。這樣一來,革命就成為法國人在變革社會過程中的首先選擇。1789年革命永遠活在法國人的集體記憶中,一旦對政治權力和社會權威有所質疑的時候,法國人就革命。在1968年的學生運動中,學生堆起不堪一擊的汽水瓶和廣告牌等雜物做成「街壘」,說「我們在革命」,「我們在重復1789年」。雖然警察一下子就把汽水瓶和廣告牌「街壘」打爛了,但學生們感覺自己在創造全新的世界。這就是法國人政治上的特徵——理想主義和不切實際的浪漫熱情結合在一起,造成政治上的激進。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發生經濟危機了,法國人不會說咱們商量商量,看看是不是「你少掙點,我多得點」或者「我少掙點,你多得點」,而會選擇用罷工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訴求。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形容法國人嗎?「法國人一年就幹兩件事,一是度假,二是罷工」。有人說,法國人搞革命就像換新衣一樣頻繁。法國人這種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的結合,使得法國政治文化有非常突出的特點——激進。這種激進的社會變革方式對世界歷史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法國革命的世界影響

法國對世界文明的貢獻是非常獨特的,影響也非常大。有人說1789年的法國革命是法國的重要歷史文化資源,實際上它也是現代世界的重要歷史文化資源。法國革命的影響從一開始就超出了法國,整個19世紀的歐洲就是在法國的影響下度過的。且不說拿破侖的軍事征服橫掃歐洲,把一頂頂封建王冠打翻在地(雖然他自己後來也難免落俗,給自己戴上了一頂王冠)。在這裡,我舉兩個不大被提到的例子,來說明法國革命的世界性影響。

首先說說法國大革命對俄國的影響。大家知道,拿破侖雖然打遍歐洲無敵手,但最後兵敗莫斯科。俄國軍人乘勝追擊到法國。俄國青年軍官到了巴黎之後,被法國啟蒙思想和時代精神感染了,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我們經常說羅馬征服了希臘,但最後羅馬卻被希臘文化「希臘化」了。與此相似,這些俄國青年貴族軍官在巴黎感受到生機勃勃的時代精神和全新的社會氛圍以後,他們開始了對自己國家現狀的思考,回去就反對沙皇的專制制度。1825年12月,出現了貴族青年軍官反對沙皇專制統治的十二月黨人起義。

去年暑假我和幾個同學到俄羅斯旅行。在莫斯科意外地看到一個規模不小的博物館和凱旋門,專門紀念1812年俄國打敗法國的這場戰爭。我當時覺得有點奇怪,因為咱們一說到俄國的對外抗擊,就會想到20世紀蘇聯人民抵抗德國法西斯的衛國戰爭。難道在俄羅斯人心中,這場反法戰爭也是那麼重要嗎?後來我仔細想一想,1812年俄國打敗法國的那場戰爭,對俄國本身歷史的發展確實至關重要。因為這場戰爭不僅促進了俄羅斯民族意識的覺醒,增強了俄國的民族自信,還使得他們意識到俄國的問題在哪兒。後來不僅出現十二月黨起義,而且民智開啟,民族意識高漲!隨後,俄國出現了文化創造的黃金時代和白銀時代,群星璀璨,光耀世界文化寶庫。要知道,俄國在公元九百年的時候還是一個小公國,是一個非常後起的民族,然後是打仗征服。但19世紀以後文化上發展得那麼快,在20世紀斬獲了五個諾貝爾文學獎。這與當初法國革命的影響不無關係。

激進的浪漫主義:法國在現代文明構建中的獨特貢獻 歷史 第5張

1825年12月俄國元老院廣場上的十二月黨人起義

再說一說法國大革命對西方保守主義的影響。法國革命的衝擊波一開始就超越了法國,對整個歐洲發生影響。與革命影響相伴隨的,是對法國革命的解釋。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立場上對它作出解釋。不僅法國人把是否承認1789年原則作為衡量進步和落後的標桿,而且法國之外的人也把對它的評判作為歷史判斷的準繩。在法國革命爆發的第二年,1790年英國人埃德蒙·伯克就對法國革命作出反應,寫了《思考法國革命》一書。他認為法國革命的激進方式一定會造成社會斷裂,最終為獨裁者鋪路。不幸後來的歷史被他言中。接手法國革命的是拿破侖帝國。伯克的這本書被稱作現代西方保守主義思想的源泉。大家一聽保守主義,就覺得不是好的東西,其實保守主義的內涵是「保守一切有價值的,改變一切必須改的」,只不過不是用革命的方式實行而已,是一種很溫和的進步主張。

剛才任劍濤老師也講到了,對法國大革命的批判造成了今天的保守主義的根基。而對法國大革命的頌揚和讚美,則成為一種激進革命的號召,影響了歐洲以外的其他地方,影響了世界歷史的進程。

(本文為許平教授在閒談系列「現代文明構建中的法蘭西」活動上的發言,經嘉賓本人修訂,編輯:未雪梨,標題為編者所加。原創文章,合作、轉載請留言。)

嘉賓介紹

激進的浪漫主義:法國在現代文明構建中的獨特貢獻 歷史 第6張

許平,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法國社會史,歐洲史;法國農村變革與現代化。著有《澳門紀事 ——18、19世紀三個法國人的中國觀察》(2015) 、《一場改變了一切的虛假革命——20世紀60年代西方學生運動》(2004)、《世界文明史·現代卷》(主編之一,2004)、《法國農村社會轉型研究》(2001)、《世界通史·現代卷》(199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