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林總走,保管打勝仗」:東北野戰軍到底有多強?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跟著林總走,保管打勝仗」:東北野戰軍到底有多強? 歷史 第1張

1947 年,東北民主聯軍官兵正在訓練中演練使用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筒進行臥射。二戰結束前後,美國曾將其作為剩餘軍火大規模援助給國民黨軍。解放戰爭中被我軍繳獲,成為我軍最早的單兵火箭筒。

者按

1948年3月,東北人民解放軍的冬季攻勢結束,東北戰場的大勢已經徹底倒向中國共產黨一邊。從1947年3月,東北人民解放軍連續發動夏季、秋季和冬季攻勢,收復城市77座,擴大解放區30.7萬平方公里。至此東北97%以上的土地和86%以上的人口獲得解放。

3月8日美國駐南京大使館在給美國國務院的報告中哀嘆:「為(南京)政府孱弱的控制力所及的地方,在滿洲只占1%。」解放區的農業播種面積達到1億畝以上,掌握了大批的工礦企業,鐵路裡程突破1萬公里,占東北鐵路總裡程的95%。而東北國民黨軍被分割、壓縮在長春、瀋陽和錦州三個孤立地區,加上北寧線已被解放軍切斷,營口獲得解放,東北國民黨軍實際上已經與關內斷絕了陸路和海上交通,只能依靠成本高昂的空運。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國家人文歷史」(ID:gjrwls)。

最先進的解放軍

此時東北人民解放軍是中國共產黨主管的各戰場解放軍中裝備最為精良的一支。1948年1月1日東北民主聯軍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東北民主聯軍總部改為東北軍區兼東北野戰軍主管機關。東北野戰軍除原有的9個縱隊外,在3月由南滿獨立第1、第2、第3師組建了第5縱隊,由冀熱察遼軍區獨立第1、第2、第3師組建第11縱隊,以東北軍區直屬獨立第2、第4、第5師組成第12縱隊,從二線兵團和機關抽調人員充實到戰鬥部隊,保證了各縱隊和師達到齊裝滿員。

為了增強攻堅戰力,東北解放軍專門成立了鐵道縱隊和炮兵縱隊,對縱隊炮兵團進行了摩托化改裝,對師旅炮兵團進行加強。據時任東北野戰軍後勤部副司令李聚奎回憶,至遼沈戰役開始前,東北野戰軍已有12個縱隊,36個師,另有15個獨立師、3個騎兵師、1個炮兵縱隊及1個炮兵旅、1個鐵道兵縱隊、1個戰車團,共70餘萬人。用李聚奎的話說,「這就是我們後勤工作保障的對象和規模」。

「跟著林總走,保管打勝仗」:東北野戰軍到底有多強? 歷史 第2張

1948年,搶修津浦線鐵路的東北野戰軍鐵道縱隊

當時東野的炮縱規模和裝備水平在我軍序列中當屬絕對的第一。據時任炮縱副司令員蘇進回憶,東野的特種兵縱隊,也就是炮兵司令部直轄的炮兵和裝甲兵已經發展到8個炮兵團、1個戰車團和1個工兵團。整個東野擁有2370門各型火炮。在遼沈戰役序幕的義縣攻堅戰中,東野炮縱派出3個炮兵團,與3縱炮兵團一起支援步兵作戰,而國民黨守軍1萬餘人,僅配有8門山炮。為了趕上步兵,炮兵在從火車卸下炮械後,連夜行軍,部分營、連一天前進65公里。而且在這次戰鬥中,我軍炮兵第三次演練了用火炮對敵方固守城牆進行破壞射擊,以打開突破口的戰術。但同時炮縱司令員朱瑞為了調查炮兵射擊效果,在戰鬥後進城勘察,不幸觸雷犧牲。

在決定戰局的塔山阻擊戰中,雖然國民黨方面占有海空優勢,但東野炮兵實力卻不弱於地面的國民黨軍。我軍的4縱炮兵團、冀熱察遼軍區炮兵旅一部以及東野炮縱配備大口徑炮和高射機關炮,僅4縱炮團就下轄6個連,裝備野榴炮15門,高射機關炮5門。在塔山方向,我軍炮兵做到「三線兩群」配置,團屬火炮為第一線,師屬火炮為二線,縱隊掌握的重炮放在第三線。為了加強聯繫,第三線的重炮分為東西兩炮群,支援塔山至白台山一線的第一炮群擁有野榴炮12門,高射炮5門,支援塔山以東至海濱一線的第二炮群擁有野榴炮14門,75毫米高炮4門。在10月10日我軍準備奪回意外丟失的打漁山陣地前,因為前線的炮兵觀察員三人中兩人重傷一人輕傷,觀察所被毀,因此炮兵團團長王一平親自帶隊來到步兵第34團指揮所,恰逢焦玉山團長髮現敵人在自己陣地前方右側布置了十餘門山炮,於是緊急要求炮兵進行壓制射擊。很快我東炮群集中3門90式野炮,7門38式野炮和14門山炮對敵人目標進行10發急速射。這輪暴風驟雨般的射擊,直接將國民黨軍的山炮營從陣地上抹去。

進攻錦州前,「東總」集中了各縱隊炮兵及炮縱主力,共有各型火炮591門。此時國民黨軍對於東野的炮兵已經有所了解。因此配水池陣地專門在鋼筋混凝土碉堡外覆蓋1—2米厚的土層,偽裝成土木結構。我炮兵最初使用短延時引信,結果炮彈在積土上打出大坑,實際上卻沒有破壞堡壘。在步兵第一次突擊失敗後,我炮兵緊急改變了引信裝定方式,使得炮彈在打入敵人堡壘後再爆炸,終於支援步兵奪取了配水池。

與炮兵相比,東野的裝甲兵規模較小,番號為東北野戰軍炮兵縱隊戰車團。該部隊前身為1945年12月1日成立的東北炮校坦克大隊,至1948年6月全團擁有兩個戰車營,1個汽車營,兵力1000餘人,技術裝備為坦克30多輛,牽引車10餘輛,其他汽車和裝甲車40餘輛。據董來福等人回憶,為了保證錦州攻堅戰的勝利,我軍繳獲的第一輛日本97式坦克,也被部隊拉出來進行修理。這輛坦克因為生產年限早,故障多,被指戰員稱為「老頭坦克」。時任坦克團長的孫三和政委毛永鵬一起,確定全團分為三個梯隊,除第三梯隊留守外,其他參戰的車輛和人員統一編入一營,共有中型坦克、輕型坦克和袖珍坦克15輛,汽車13輛,人員250餘人。而這一時期固守錦州的很多國民黨軍人根本沒有見過坦克,也不相信解放軍能夠在攻堅中展開十餘輛坦克。

「跟著林總走,保管打勝仗」:東北野戰軍到底有多強? 歷史 第3張

錦州戰役中,正在配合步兵作戰的東野坦克部隊。東野坦克大多為繳獲或修復的原日本關東軍坦克,能投入作戰僅為15 輛中、輕型坦克,曾編為一坦克營參加錦州戰役

事實上,我軍能夠在遼沈戰役中展開近600門火炮和15輛坦克的龐大兵力,與東野炮縱工程兵營努力是分不開的。在東北解放戰爭初期,國民黨美械部隊利用從美軍那裡學到的工程兵技術,多次向解放軍展示了現代化工程兵是如何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多年後很多老兵對國民黨軍鋼板鋪路快速突進的行動仍然記憶猶新。東野的工兵部隊是從延安炮校工兵隊發展過來的,至1948年秋,東北工兵學校共培養了1500多名專業幹部,為各縱隊編建了一個工兵營。遼沈戰役後東野組建工兵團,這也是我軍歷史上第一個工兵團。上文提到的義縣攻堅戰中炮縱工兵營500餘人首先在大凌河清除沙障,鋪設供炮兵通過的便道。為了保證載重車輛通過,工兵在水深處埋設枕木,再在其上安裝鋼軌,保證了各種車輛在9月30日前進入陣地。在遼西圍殲戰中,工兵3連緊急在錦州東北方面架設一座長度超過50米,可以通過載重車輛的木橋,最終提前一天保質保量地完成了任務,而國民黨軍的參謀們以自己的工兵實力推斷解放軍,反而將架橋時間多算了近一天,這就相當於工兵為我軍遼西殲敵爭取了近兩天的時間。

最強大的後勤體系

當然,再好的技術兵器,也需要有彈藥和燃料才能開上前線。在遼沈戰役前,東野掌握了我軍序列中最先進的後勤補給體系和軍工生產體系。在冬季攻勢勝利之後,東野提出要進行「大兵團、正規化、攻堅戰」的要求,東野各部隊開始進行廣泛的大練兵,而後勤和軍工單位則開始緊張地開展「建立統一正規的後勤工作」。1948年4月東野在哈爾濱召開了後勤工作會議,要求加強後勤工作,克服手工業式的工作方法,使後勤保障工作跟上戰爭勝利的步伐。具體舉措是將各縱隊的前勤部、後勤部和衛生部合併為縱隊後勤部,並決定加強各兵站的工作機構,以適應戰爭發展的需要。前勤部和後勤部,是1948年1月1日東北民主聯軍改為東北人民解放軍時出現的,因為原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後勤部改為東北軍區後勤部(稱為後方後勤部)以及東北野戰軍後勤部(稱為前方後勤部)。經過幾個月的實踐,發現在基層分出前勤和後勤並不能很好的做到後勤統一化正規化。據李聚奎回憶,在分散作戰條件下,後勤部搞到什麼就供應什麼,部隊開銷多少就報銷多少,實報實銷,缺乏統一的標準,這是當時所說「手工業式的工作方法」的最主要體現。

通常認為,東北解放區軍工生產從1945年10月東北軍區後勤部在瀋陽成立軍事工業部開始。這一時期軍工部與遼寧省政府、瀋陽市政府共同組成工業管理委員會,重點負責接收日偽軍工企業。在20天內,軍工部下屬兵工廠的職工人數由700名暴漲至3000多人。11月,軍工部被迫撤離瀋陽,接收的工廠設備和人員幾乎都沒能帶走,隨後半年內,軍工部三易地址,從通化到延吉,最後撤到北滿。但與此同時,東北我黨主管下的武裝開始廣泛開展 「挖窖」和「撿洋落」運動。從1939年諾門罕戰役之後,日軍在東北修築了虎頭要塞等一批秘密據點,也留下了一批秘密軍火庫。大多由日軍派兵把守,作為負隅頑抗的據點。在蘇軍發動「八月攻勢」之前,曾派出一批88旅的中國官兵專門收集日軍秘密基地的情報,蘇聯對日宣戰後,日軍的秘密基地和堅固據點很快被蘇軍摧毀。日軍投降後,的確留下一批秘密軍火庫,隨著東北民主聯軍和蘇軍一起解放東北,大批日偽人員被俘或投誠,幾乎所有的秘密軍火庫地點都被我軍掌握。在東北解放戰爭初期,尋找日軍遺留軍火庫被稱為「挖窖」。而「撿洋落」實際上就是指將日偽軍在敗退中漫山遍野丟棄的武器彈藥尋回。從1945年10月至1946年7月,東北軍工部絕大多數情況下處於不穩定的狀態,因此僅生產了30萬枚子彈和12萬顆手榴彈。

1946年8月開始,隨著東北局勢趨於穩定,我軍的根據地建設提上日程。東北軍工部在琿春、興山、雞西、佳木斯和哈爾濱等地先後建立了14個兵工廠,各軍區後勤部紛紛建立修械所和兵工廠。從1947年10月開始,東北軍工生產逐漸從粗放化向集約化專業化發展。1947年9月14日至10月7日東北工業部在哈爾濱召開軍工會議,11月8日東北局做出《關於軍工生產任務的決定》,確定原屬各軍區的兵工廠,一律劃歸由何長工擔任部長、伍修權擔任政委的軍工部主管。至1948年初,東北軍工部已經在解放區建立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生產體系。這一時期我軍已經轉入戰略反攻,因此陣地戰和攻堅戰比例逐漸提高。東北兵工部為此生產了大量的60毫米小口徑迫擊炮和炮彈,據統計哈爾濱就生產2337門60毫米迫擊炮和221768發炮彈。

同時這一時期解放戰爭中我黨主管下最強大的兵工廠——大連建新公司也開始開足馬力進行生產。需要指出的是大連建新公司雖然地處東北,但其直屬上級是華東財委,生產的炮彈首先供給華東方面,這也體現了東北解放區的大度。1948年1月24日,大連建新公司完成全自制炮彈的試制工作,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完成彈體、裝藥、藥筒、底火和引信的製造,至此解放軍終於擁有了較為穩定的75毫米彈藥生產能力。據統計從1947年至1950年,建新公司共生產日式三八式、九四式、全自制一二四式和美式75毫米炮彈545700枚,藥筒260000個,生產彈體鋼3000多噸,各種型號無煙藥450多噸,有效地支援了包括東北戰場的解放戰爭的各個戰場。至1948年10月前,東北根據地軍事工業企業擁有5085台機器設備,人員220640人,共生產子彈824萬餘枚,各種炮彈近120萬發,手榴彈163.5萬顆,爆破筒2萬餘個,雷管68.7萬個,無煙火藥31噸,製造各種火炮1175門,修理各種槍械21771支,各種火炮619門。

「跟著林總走,保管打勝仗」:東北野戰軍到底有多強? 歷史 第4張

大連建新公司

從紙面數據來看,1948年,東北國民黨軍手中掌握著已經改稱兵工署第九十兵工廠的原奉天兵工廠,與解放軍的自力更生相比,國民黨軍的兵工生產主觀能動性不足,嚴重依賴進口原料甚至直接使用美方提供的太平洋戰爭剩餘物資。1948年8月,兵工署外勤司專門上報了所謂主要彈藥嚴重缺乏的情形,其中提到東北國民黨軍庫存的60毫米迫擊炮彈為8萬枚,每月產量為11萬枚。美軍提供的8.5萬枚迫擊炮彈,大多數已無法使用,因此60毫米迫擊炮彈供應出現問題。

除了生產方面的懈怠外,國民黨軍的後勤體系與解放軍相比,同樣是雲泥之別。遼沈戰役開始後,1948年9月底至10月初,國民黨方面出動空軍對新立屯、彰武、通遼、鄭家屯等地進行了轟炸,10月1日柳河大鐵橋被炸毀,東北野戰軍的鐵路動脈被掐斷。危急時刻,鐵路員工和家屬以及鐵道縱隊的指戰員共同奮戰,一夜之間架起了鐵路便橋。5日柳河大橋再次被炸。東野後勤部要求除彈藥車、運兵車和被服車外一切火車在鄭家屯全部停駛。當廖耀湘兵團突然進占彰武、新立屯切斷我方前線與後方鐵路線後,東野後勤部在現吉林科爾沁右翼後旗經庫倫、舊廟到阜新臨時開辟了一條300餘華裡的臨時公路,並組織400餘峰駱駝以及大車隊、駝騾隊向前線運送油料和彈藥。同時搶修由通遼經八仙筒、奈曼、下窪到北票的700餘華裡公路。據統計,在遼沈戰役期間,我後勤系統前運炮彈12.9萬發,各種槍彈418.7萬發,手榴彈9萬枚,炸藥2.6萬公斤,以及不計其數的糧食、油料和被裝。衛勤系統收治了6.1萬人次傷病員。

最懂培訓的軍隊系

最後,我們還要提一下東野的訓練體系,在冬季攻勢結束後,東野主力大部位於瀋陽、長春之間,兩個縱隊位於瀋陽、錦州間,1個縱隊插到唐山、昌黎附近。各部隊以「大兵團、正規化、攻堅戰」,和「練好兵,打長春」的口號進行了較長時間的修整和軍政訓練。廣大指戰員的政治覺悟和戰術、技術水平有所提高,特別是攻堅能力得到提升。

東野在1947年攻勢中已經很好地開展了步兵技戰術訓練。林彪提出的「六大戰術原則」,即「一點兩面、三三制、三猛戰術、三種情況三種打法、四快一慢、四組一隊」。本質上是以最簡練又最直白的語言,向沒有接受過正規軍事教育的基層指揮員普及組織進攻的各種軍事原則。具體來看,基本是向營連級指揮員介紹如何組織進攻,「一點兩面」是講如何在進攻中部署,要講究攻其一點,預先為敵讓開逃跑的道路,誘使敵人潰逃。同時「一點兩面」也並不是教條地要求必須這麼布置,指揮員可以在經驗豐富,對戰術原則有了較深理解和認識後,自行根據敵我及環境來臨機處置。「三猛」就是「猛打、猛沖、猛追」,是講進攻和追擊必須要迅猛,不給敵人以可乘之機,避免因為指揮員舉棋不定,貽誤戰機。為了避免指揮員過度追求速度,林彪又提出了「三種情況三種打法」和「四快一慢」,「三種情況」指敵人分別處於防禦、退卻和要退卻不退,三種打法則是根據敵人這三種情況,結合敵人的情況和特點,提出遇敵人已經組織防禦,則不打莽撞仗,要在偵察敵情後妥善組織進攻;遇到喪失防禦意志,選擇退卻的敵人,要打莽撞仗,以大膽迅猛的攻擊分割打亂敵人的組織,徹底擊潰敵人的士氣;對於要退卻不退,處於舉棋不定的敵人,一方面要大膽攻擊,同時也要防止敵人使詐,因此講究半打莽撞仗,以攻擊迫使敵人退卻。「四快一慢」則是具體到作戰行動,提出準備要快、行動要快、擴大戰果要快、追擊要快,但是攻擊準備,總攻開始要慢,要給自己留足準備時間。這裡的慢,並不是讓指揮員和部隊無所事事,而是具體要求以連排為單位,組「火力組」「支援組」「爆破組」「突擊組」,這四個組組成突擊隊。

「跟著林總走,保管打勝仗」:東北野戰軍到底有多強? 歷史 第5張

東北野戰軍主管在前線指揮戰鬥

那麼「三三制」是什麼呢?是具體到班組的戰鬥隊形和編排原則。每個班要分為三個以上戰鬥小組,每組3—4人,人員配置上也要依照「三三制」,戰鬥骨幹、新兵和解放戰士各占三成,作戰時根據突擊或後撤,小組內和小組間都要組成三角隊形,互相掩護,又保隊形疏開,避免蝟集一處遭到敵人火力集中殺傷。

由此可見,林彪提出的「六個戰術原則」,全面地介紹了連排班組在編組和作戰上的各種原則,用詞言簡意賅,容易記憶和理解。事實上,這就是林彪寫給當時我軍基層大批從戰鬥骨幹走上指揮員崗位的老兵新官的「兵法」。我軍歷來強調官兵一致,因此基層指揮員大多是從普通戰士依靠戰功贏得上下級承認,得以被拔擢為指揮員。這樣的指揮員打仗時敢打敢拼,個人技戰術水平紮實,戰士們佩服。但美中不足是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沒有接受過系統而正規的軍事教育,打起仗來喜歡沖到第一線,容易不自覺的放棄指揮位置。因此抗戰和解放戰爭時期,經常出現當營連主官受傷無法指揮時,指揮員身邊的文書和通訊員反而比一線的排長更適合臨機指揮,因為文書和通訊員跟隨指揮員時間長了,耳濡目染下對指揮有了一定心得,而班排長大多習慣沖在前面,大局觀反而較差。根據我軍基層指揮員的這些特點,林彪結合以往的經驗,總結了通俗易懂的六個戰術原則,要求東野逐級學習。所謂兵法,通常有兩類,一類是《孫子兵法》和《戰爭論》這種將戰爭和指揮上升到哲學高度,適合對戰爭和指揮有豐富經驗的高級指揮員學習。而林彪六個戰術原則,則更類似「科普讀本」或者「用戶指南」,言簡意賅,有針對性,沒有多少經驗和體會的新指揮員,也能夠聽懂,作戰時先遵照執行,積累了經驗後再融會貫通,舉一反三。這也體現了林彪打仗「算計」「精細」的特點,他歷來不喜冒險,更不願讓基層指揮員用寶貴兵力去「交學費」。從這個角度上講,當年東野說「跟著林總走,保管打勝仗」,並不是溢美之詞。

「六大戰術原則」是符合東野以參加過抗日戰爭的我軍老兵為骨幹,大量吸收翻身農民參軍的兵員特點的。在東北解放戰爭初期,我軍曾一度陷入快速擴軍的怪圈,例如首先打出關外的八路軍是李運昌將軍的冀熱察軍區部隊。開國少將曾克林和唐凱這對好搭檔帶著隊伍很快獲得了蘇軍的支持,開始接收投降日軍的裝備,部隊很快由4000人擴充到上萬之眾。但這些部隊沒有得到訓練,其中大量是曾在偽軍服役的老兵油子。結果在1946年的戰鬥中很多部隊整建制投降或叛逃。

隨後東北民主聯軍開始系統性的根據地建設,用抗戰的老辦法,通過積少成多的方式,在大量小規模戰鬥中鍛煉新老結合的部隊。林彪的六大戰術原則,很多是從四平等幾次失敗中總結出來,著眼點是我軍普遍教育水平有限,軍事經驗參差不齊。像「三三制」作為最基本的戰術編組,便於剛上戰場的愣頭青們跟隨戰鬥小組長首先學習如何在戰場上生存下來,再依靠積累經驗逐漸成為優秀的士兵。

「跟著林總走,保管打勝仗」:東北野戰軍到底有多強? 歷史 第6張

1947 年,東北民主聯軍某部的練兵快報。指戰員們利用這種方式隨時糾正練兵中發現的缺點,發揚優點

而同時期國民黨軍在擴軍和訓練方面,繼續犯著抗戰時期的錯誤。美械部隊雖然吸收東北的青年學生參軍,獲得了一批具有文化素養的骨幹,但卻無法從東北老百姓中吸收新的戰鬥兵員。而其他部隊與抗戰時期的國軍一樣,在征兵和訓練中採用原始而野蠻的手段,結果新兵除了感受到屈辱,並沒有學到戰場生存需要的知識和技術。相比之下,林彪的六個戰術原則看似簡單通俗,實際上卻蘊含著「大道至簡」的智慧。

同時作為一名黃埔軍校的畢業生,林彪和東野其他指揮員也很善於辦高大上的軍校。延安炮校的主體轉往東北後繼續為東野培養的大批炮兵人才,這些人才是東野在搜羅和繳獲美式、日式炮械後能迅速將其變為戰力的根本。東北老航校等院校也成為我軍多支技術兵種院校的起點。從這個角度來看,東北野戰軍的培訓能力,實在不是東北的幾十萬國民黨軍所能媲美的。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國家人文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