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明年經濟!首提解決民企困難,未提樓市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來源 / 券商中國

每年10月底召開的政治局會議是定調第二年經濟政策走向的風向標,備受外界關注。會議會分析當前經濟形勢,並對未來經濟政策著力點作出部署。

10月的最後一天,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

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明年經濟!首提解決民企困難,未提樓市

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當前經濟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會議對當前經濟形勢變化有最新定調,並對下一步經濟政策作出重點部署。先看關鍵表述:

1、總結前三季度取得的成績:

前三季度,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實施促進金融市場健康發展的一系列措施,提振了市場信心。

2、當前經濟形勢判斷:

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部分企業經營困難較多,長期積累的風險隱患有所暴露。當前大陸經濟形勢是長期和短期、內部和外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外部環境也發生深刻變化,一些政策效應有待進一步釋放。

3、部署下一步經濟政策重點:

a、繼續強調「六穩」: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

b、新增對資本市場改革表述:圍繞資本市場改革,加強制度建設,激發市場活力,促進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值得注意的是,相比於7月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對資本市場的重點提及是新增內容;

c、近年來首次提及解決民企發展困難: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促進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研究解決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

d、繼續積極有效利用外資,維護在華外資企業合法權益;

e、強調政策要狠抓落實,要求政府改進作風。

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明年經濟!首提解決民企困難,未提樓市

解讀一:這樣判斷經濟形勢新變化

會議對前三季度經濟走勢進行了總結,並研判了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內經濟出現的新趨勢。

在總結前三季度經濟成果時,會議評價相對較高。會議指出,前三季度,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經濟結構持續優化。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實施促進金融市場健康發展的一系列措施,提振了市場信心。

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明年經濟!首提解決民企困難,未提樓市

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居民消費價格基本穩定;

2、製造業投資回升到近年來較高水平;

3、進出口較快增長;

4、利用外資穩步擴大;

5、秋糧獲得豐收;

6、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7、城鎮新增就業提前完成全年目標。

不過,雖然前三季度宏觀經濟表現尚好,但對比7月政治局會議與本次會議對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內經濟形勢的預判,此次會議在對經濟穩中有變的基礎判斷上明確點名了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措辭角度更為嚴峻、謹慎,值得關注。

本次會議指出,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部分企業經營困難較多,長期積累的風險隱患有所暴露。當前大陸經濟形勢是長期和短期、內部和外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大陸經濟正在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外部環境也發生深刻變化,一些政策效應有待進一步釋放。

因此,會議強調,針對當前經濟形勢要 高度重視,增強預見性,及時採取對策。

市場普遍認為,上半年大陸經濟走勢尚好,但進入下半年,隨著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國內信用風險頻發等內外部因素影響,經濟再次面臨下行壓力。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表示,中美貿易摩擦加劇給中國經濟帶來的不確定性不能忽視,而隨著貿易風險的上升,中國亟需加快國內關鍵領域改革的步伐。他預計,2018年中國經濟增速為6.6%,明年將下滑至6.2%,面對國內外一系列挑戰和不確定性,建議中國政府下調明年經濟增速目標到6%到6.5%之間。

解讀二:政策部署的五大顯著變化

每次政治局會議分析經濟政策形勢,外界最外關注的,就是對下一步經濟政策部署的表述變化。本次會議相比於7月底政治局會議,政策部署方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明顯變化:

一是新增對資本市場改革表述,強調激發市場活力。

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明年經濟!首提解決民企困難,未提樓市

二是雖然繼續強調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但未具體提及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發力點。

相比之下,7月底的會議則提過「財政政策要在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上發揮更大作用。要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不過,這也並不代表後續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會有明顯轉向,分析人士指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已經按既定要求發力,下一步就是繼續堅持並待政策效應逐步釋放。

三是強調解決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這在此前的政治局會議是沒有單獨提過的,也意味著後期政策對於民企、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會進一步加大。

在7月底的會議中,並未單獨提及民企、中小企業,但隨著三季度以來,民企、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再次凸現,這已成為當前高層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包括央行、銀保監會、財政部等部委近期來密集出台多項政策,旨在化解民企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銀保監會副主席王兆星最近就指出,下一步將要求銀行加大對民企、小微企業的信貸傾斜力度,一步完善對銀行基層服務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的考核激勵機制,要求銀行提高年度綜合績效考核中小微和民營企業業務指標權重,將各項業務指標完成情況與分支機構主要負責人評優考核及提拔任用掛鉤。指導銀行業金融機構用好用足貨幣財稅政策,把握定向降準、宏觀審慎評估考核傾斜等政策營造的市場流動性寬裕的有利條件,將新增信貸資源重點投向小微企業貸款。

四是未提樓市政策和去杠桿。

7月底會議曾指出,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持因城施策,促進供求平衡,合理引導預期,整治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此外,此次會議也未提防去杠桿等范化解金融風險措施。對此,央行行長易綱最近表示,去年和今年中國整體杠桿率已經平穩,不再快速上升,這是我們取得的一項成績,大陸已從去杠桿進入穩杠桿。

因此,不少分析師認為,進入穩杠桿階段後,監管政策有望邊際放鬆實際上,這一苗頭已有顯現,近幾個月監管部門對資管新規出台的一些「打補丁」,如延長過渡期、對非標回表涉及的資本金占用問題予以一定支持等都被外界視為監管政策邊際放鬆的跡象。

五是首提改進作風,狠抓落實,使已出台的各項政策措施盡快發揮作用。

受近期市場波動、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影響,前期各部委已密集出台了不少政策進行「托底」,而政策的有效落地則是後續更為關鍵的問題。

解讀三:激發資本市場活力有玄機

本次會議指出,圍繞資本市場改革,加強制度建設,激發市場活力,促進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

國信證券研報認為,這充分體現了政策管理層對資本市場的呵護與期待,有助於資本市場的發展和活力,具有重要的指示意義。

近期,由於資本市場波動較大,金融監管部門密集出台政策穩定市場預期。10月30日,證監會就罕見盤中聲明,表示要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創造條件鼓勵上市公司開展回購和並購重組。優化交易監管,減少交易阻力,增強市場流動性,減少對交易環節的不必要干預,讓市場對監管有明確預期。鼓勵價值投資,發揮保險、社保、各類證券投資基金和資管產品等機構投資者的作用,引導更多增量中長期資金進入市場等。

再結合今日政治局會議再次強調激發資本市場活力,不少市場人士就認為,這意味著此前的從嚴監管態勢可能有所調整,讓一些合法合規的資金入場,為市場提供活躍度,減少行政性的窗口指導與干預,提振市場情緒和風險偏好。

實際上,從高層近期的頻頻動作看,高層對資本市場的波動高度關注。王兆星就透露,中央和國務院,包括銀保監會,高度重視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也高度重視促進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因為資本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對大陸經濟也會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構性去杠桿、持續鞏固經濟健康發展都非常重要。

他還透露,最近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多次召開會議,專門研究,作出了一系列部署,有關政策正在逐項落實當中。值得注意的是,強化制度建設,加強公司治理,提高市場透明度,完善法制建設,加強對投資者保護,這些將是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下一步重點。

解讀四:再強調六穩,為何穩就業仍在首位

會議強調,面對經濟運行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 新髮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大改革開放力度,抓住主要矛盾,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要切實辦好自己的事情,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有效應對外部經濟環境變化,確保經濟平穩運行。

這是繼7月底會議首提「六穩」以來,再次強調「六穩」。對於為何要將穩就業排在首要位置?朱海斌表示,這說明高層最關注的還是就業問題,雖然今年就業形勢尚好,但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就業問題的壓力也會逐漸顯現。

「今年來看,目前官方的數據我們勞力力市場基本還不錯,前8個月比去年同期新增就業人數更高,失業率現在是5%。有可能在2019年將成為政策的一個更重要的考量。未來首要需要關注的風險就是就業。」朱海斌稱。

朱海斌解釋道,貿易摩擦對於就業影響遠遠大於對於對GDP的影響,根據摩根大通的靜態分析,這種情況下中國失業人口將增加約300萬,動態分析加上人民幣貶值因素以後,仍然有70萬左右的人可能失業。

「如果特朗普對於中國所有(輸美產品)的出口加征25%的關稅,影響會更大。雖然對人民幣貶值會有一定的對沖,但是一旦人民幣貶值幅度過大,可能會超出市場承受範圍。我們希望提醒大家,要跳出GDP,關注就業方面的壓力。」朱海斌說。

此外,會議還要求,紮實做好年末各項工作。要抓好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活動和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做好冬季各項民生保障工作,特別要保障好群眾溫暖過冬,保障農民工薪水及時足額發放,抓好安全生產,加強自然災害防治,確保社會大局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