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砸200多萬開音樂餐吧,定位商務風格的「胡桃里」。
開業兩個月,別說「商務人士」,連普通客人都沒有。
這個餐飲小白紮紮實實踩中了餐飲業的每一個雷區,他的故事有點殘酷。
投入200萬,開張2月還是冷清清
張老板這倆月心里空落落的。店里有多冷清,他的心就有多空。
張老板以前並不是老板,他是給老板「上課」的——做企業管理咨詢的。今年年初,他很篤定地就想開家餐飲店。
國慶節後,店正式開起來了,是家精釀音樂餐吧,開在周圍住宅樓林立的社區底商。
開店不清醒,門前冷落鞍馬稀
開業兩個月我到他店里去的時候,面積倒是不小,有上下兩層。明明周日的晚上,卻只有一桌客人坐在角落里。
請來的歌手在舞台上對著空蕩蕩的座位區唱抖音里的流行歌,音色聲調都沒得說,卻無人欣賞,只有並不忙碌的工作人員在跟著打節拍。
據張老板透露,這家店前後花了200萬,還不包括租金轉讓費。然而從他焦慮的眼神里我都能看出來,他很急——兩個月來生意一直沒有起色。
和他一聊,問題就暴露出來了,他狠狠地踏準了每一個餐飲行業雷區。
小白開店的4個雷區,每一個都不便宜
定位不清:什麼東西都想賣
店名字,「XX精釀音樂餐吧」,每一個詞都不難懂,但組合在一起有點難以想像——這究竟是家什麼店?
看完菜單更懵,從接地氣的炒菜蓋飯粥,到咖啡茶飲精釀啤酒,再到西餐輕食統統都能提供。和店名一樣,涵蓋的種類非常豐富。
「我希望店里的客人中午能吃飯、下午喝個下午茶、晚上就會成為一個小酒吧,這樣每個時段都會利用起來,不浪費。」
和開超市一樣,把所有東西都擺在顧客面前,才有可能利用一切機會賺錢。這是很多老板的想法。
心直口快的我忍不住脫口而出,「作為顧客,我都不知道我來這兒買什麼,你覺得什麼都有,我覺得你什麼都不專業。」這話說完我就後悔了,明顯看到張老板眼睛里劃過一絲慌亂。
認知不清:你做的不是朋友圈生意
在老張的規劃里,這家店就是多功能的。結合他的本職工作,他想把這家店做成一個鏈接資源的平台,成為一個培訓聚會的場地。
因為「朋友多」而生意好的店,很少見
「身邊同行朋友們都是做管理培訓的,他們到外面搞培訓租場地要5000塊/天,我給他們按人均餐位費收,還提供餐水零食,一天成本下來不比包場的貴,他們沒理由不選擇我。」
顯然,他高估了那些開店前嚷嚷著「一定支持」「過去捧場」的朋友熱情,有個別朋友只在開業時光臨過一兩次後就很少出現了,更不要說「鏈接資源」。
很多老板也是在開店後才明白,自己的朋友圈子根本支撐不起一家店。開門營業,就是把門店放在市場上考驗,最終還是看產品硬不硬、服務到位不到位、經營紮實不紮實。張口閉口談關係的,大多是「扯淡「。
而對將「資源」做成生意的張老板來說,這層考驗更嚴峻。
模仿大品牌:要做「商務范」的胡桃里
老張解釋,在他心里這家店的定位是十分清晰的——商務風格的胡桃里。有酒有音樂模仿的就是胡桃里,但他不想太娛樂,還是希望打造成一個正經談生意的場合。
盲目的模仿,只會「東施效顰」
很多人迷戀一個說法叫「跟著肯德基麥當勞選址」。他們相信這些成熟的連鎖企業有一套強大的團隊、強大的系統,他們經過數據的統計,基本上選擇的位置都是人流量大比較大的,開在麥肯旁邊也不會差到哪里。
只是很多初學者忘記了,肯德基麥當勞選定的位置是經過多種測算、結合各種因素設計出來適合他們的算法,胡桃里的定位也是精心設計出來的。
那個所謂差異化的市場空白不要說是不是真的存在,即使有,也不是喊口號喊出來的。
迷戀概念:用眾籌把自己「套」進去
不懂餐飲業的張老板還追時髦玩了一個概念——眾籌,雖然這是個過時的概念。
被朋友「吃垮」的店不勝枚舉
按照他的想法,朋友可以以充會員的方式入股,1萬以上的出資額即享受分紅等股東權益。開店之初已經有2、3個朋友參與進來,每人投了1萬塊。
開業倆月,店里的幾桌「大生意」都是朋友帶來的,吃完從不結帳;有時還要在店里指揮一番,鬧得張老板更沒了主心骨。
懂互聯網或了解餐飲的朋友一定對「眾籌」模式不陌生,網上一個個眾籌失敗的餐飲店故事數不勝數。缺乏商業理論的張老板一入行就玩「高級模式」,結果往往是把自己套在「概念」里。
結語
看起來,張老板的「老板」之路很難十分長久了。但他還在掙扎。
歸根結底,張老板是飲品業的「弱勢群體」,這個行業對初入行的「小白」真的很不友好。
完全對飲品不懂的他,偶然得到一個做精釀的資源,就開了這家店。問起來,他連門店方圓3公里的餐飲業狀況都很陌生。
別管開咖啡館還是茶飲店,別衝動,即使是新手也要做足功課,拒絕當「小白」。從200萬的坑里爬出來,那滋味肯定不美麗。
— END —
統籌:啡姐 | 編輯:國君 | 視覺:JIRFEI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