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今天收到大學室友結婚的喜訊,內心雀躍了好一陣。
在我們眼里,他們低調內斂,從不炫耀,既能珍惜在一起的時光,又能經營好獨自的生活,是我們宿舍當之無愧的模範情侶。
但另一方面,許多「大齡女青年」在相親道路上苦苦掙扎,一些不著急結婚的女性被各種催婚,也讓人感慨:這個時代到底怎麼了?
我們為什麼結婚?在中國,高學歷的女生不容易嫁出去嗎?所謂「剩女」真的只是被剩下了嗎?怎樣減少離婚的風險?婚姻的未來在哪里?
相信本文會為你找到答案。
我們為什麼結婚?
文∣錢嶽
大家好,我叫錢嶽。我是社會學博士,主要做婚姻家庭方面的研究,目前在加拿大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當助理教授。
首先我想說的是,非常遺憾,我的這個演講是在一個異性戀為主的框架下講的,我覺得還有很長的平權之路需要走,希望以後同性戀的人士也可以和我們有一樣的選擇結婚或者不結婚的權利。
說到結婚,大家可能最常困惑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結婚?美國社會學家Andrew J . Cherlin曾在他的一篇論文里討論了這個問題。基於美國的歷史研究來看,美國婚姻意義的變化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
在第一個階段,19世紀50年代以前,美國的婚姻是以制度化婚姻為主。也就是說人們只有結了婚之後才可以發生性行為,才可以生孩子、養孩子,婚外性行為或者未婚生育都是不被認可的。
從19世紀50年代開始,美國的婚姻逐漸從一種制度化的關係變成了一種陪伴式的關係。這個時候,人們強調的是夫妻雙方不僅要是彼此的戀人,也應該是彼此最好的朋友。人們對婚姻的這種期待在以前制度化的關係下是不存在的。
近幾十年來,這種陪伴式的婚姻在美國也漸漸地失去主導地位。因為隨著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她們和男性一樣在外工作、賺錢養家,這個時候,當人們評估我到底對我的婚姻滿不滿意的時候,他們更多關注的是自己在婚姻里面有沒有成長,他們的想法、感受有沒有在婚姻中得以表達。所以這時候的婚姻就從陪伴式變成了個人化婚姻。
個人化婚姻強調的是人的自我成長。也就是說每一個人都應該發展成一個獨立有成就感的自我,而不應該僅僅是為了你的配偶或者家庭犧牲你自己。
大家真的都結婚了嗎?
大家被長輩逼婚的時候,如果你反問長輩,為什麼要結婚呢?他們不會給你梳理婚姻意義的變化,他們會說,因為大家都結婚了呀。
首先不說別人結不結婚應不應該左右我們的選擇,我今天就帶著大家退一步來想一想,大家真的都結婚了嗎?
這里我給大家展示的是一些亞洲國家及地區,30到34歲女性中從未結過婚的人的比例。藍色的柱子是1970年的數據,紅色的是2010年的數據。我把中國大陸的數據先遮起來了,大家可以先猜一猜,我稍後再揭曉謎底。
Jones,G(2018). What is driving marriage and cohabitation in low fertility countries?Low Fertility Regimes and Demographic and Societal Change (pp.149-166). Springer,Cham.
我們可以看到這里紅色的柱子遠遠地高於藍色的柱子,這表示從1970年到2010年,30到34歲女性中的未婚比例已經大大地增加了。舉個例子來說吧,台灣地區在1970年的時候30到34歲女性中只有2%的人處於未婚狀態,到了2010年的時候,這一比例接近40%。
類似的,我們可以看一下韓國。1970年的時候,30到34歲女性中大概只有1%的人處於未婚狀態,到了2010年的時候,這一比例也增加到接近30%。
而且我們可以看到韓國、日本、新加坡紅色的柱子都非常地高,這表明目前來說,在東亞國家和地區,女性推遲結婚甚至不結婚的現象已經非常普遍了。
大家肯定心里很焦慮,中國大陸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Jones,G(2018). What is driving marriage and cohabitation in low fertility countries?Low Fertility Regimes and Demographic and Societal Change (pp.149-166). Springer, Cham.
大跌眼鏡吧?中國大陸的比例非常地低。我們可以看到,1970年的時候,30到34歲的女性里面只有1%處於未婚狀態,2010年這一比例也只有5%左右,基本上和印度尼西亞、印度差不多。
大家心里擔心了,糟糕了、糟糕了,這是不是印證了長輩們說的,大家都結婚了?其實這里的數據是全國的數據,也就是說包括農村和城市地區。但是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如今很多的年輕人都是生活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里面。
所以為了今天的演講,我特意去北京統計局的網站上面找到北京2010年人口普查的數據,做了一個類似的計算。我沒有找到深圳的,是因為深圳統計局似乎沒有提供這樣的數據。
數據來源:北京市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
藍顏色的柱子表示的是30到34歲北京男性的未婚比例,紅色的柱子表示的是同年齡段女性的未婚比例。我們看到,在2010年的時候,30到34歲的人里面,在北京有17%的男性和12%的女性處於未婚狀態,遠遠地高於全國平均值。
這里的數據是各個學歷的人的一個平均值。未婚比例會不會在高學歷的人里面更高呢?我就算了一個本科及以上的數據。
數據來源:北京市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
我們看到,2010年的時候,在北京30到34歲有本科或以上學歷的人里面,22%的男性處於未婚狀態,18%的女性處於未婚狀態。也就是說,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里面,即使過了30歲,也還挺多人沒結婚的。
在東亞社會,為什麼有這麼多高學歷的女性不結婚?
我其實從二十六七歲就已經開始被各種長輩稱為「剩女」,這也激發了我自己研究女性的學歷和婚姻之間的關係。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兩個我自己的研究來解答這個問題。
我們首先不說中國,先看看美國的情況。
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提高是在全世界都在發生的一個變化,有些西方國家甚至出現了女性的教育程度反超男性的情況。我這里給大家展示的是美國從1970年到2014年女性在高等學歷獲得者中的百分比,紅色的線表示的是本科學歷,黑色的線是碩士,藍色的線是博士。
數據來源: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Table 318.10
我們可以看到,1970年的時候,在本科和碩士學歷的獲得者中,大概只有40%是女性,60%是男性;博士學歷的獲得者中只有10%是女性。到了2014年的時候,60%的碩士和本科學位是授予給女性;同年,博士學歷的獲得者中也有超過50%是女性。所以我們看到,在美國,高等學歷的獲得者中女性已經開始超越男性了。
我們知道,在中國,高學歷女生的家長都很擔心自己的女兒學歷太高嫁不出去。那美國這樣男女教育趨勢的變化,難道會導致很多高學歷的女性結不了婚嗎?
有意思的是,美國很多的研究都發現,教育程度越高的女性,反而她們結婚的可能性越大。而且我們傳統認為的丈夫應該比妻子學歷高這樣的婚配模式也發生了變化。
比如說我自己的一個研究,我比較了1980年和2010年左右結婚的美國夫妻,藍色的線表示傳統的丈夫學歷高於妻子的夫妻,綠色的線是丈夫的學歷等於妻子的學歷,紅色的線表示的是我們認為比較少見的丈夫學歷低於妻子學歷的夫妻。
Qian,Y(2017). Gender asymmetry in educational and income assortative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79(2), 318-336.
我們可以看一下,在美國最普遍的還是丈夫和妻子的學歷是差不多的。1980年的時候,有24%的夫妻是屬於丈夫比妻子的學歷高,22%是妻子比丈夫的學歷高。
但是到了2010年左右結婚的夫妻里面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29%的夫妻是妻子比丈夫的學歷高,只有15%的夫妻是丈夫比妻子的學歷高。也就是說,美國的這個學歷匹配的模式,已經從男高女低變成了女高男低。
我們不禁要問,在中國是個什麼情況?我自己2014年發表的一篇論文里面,我看了2000年到2008年中國城市地區初次結婚的情況,發現30歲以上的高學歷女性確實比20多歲的高學歷女性具有更低的結婚的可能性。
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高學歷的男性結婚的時候,更可能與學歷低的女性結婚。但是女性自己的擇偶標準並沒有隨著年齡而出現太大的變化。
結合剛才看到的韓國、日本,台灣地區、香港地區女性的未婚比例非常地高,我們就不禁地要問一個問題了:為什麼在東亞社會里面,女性,特別是高學歷女性,有這麼多人不結婚?
人口學家在解釋這個問題的時候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叫作Marriage Package,我把它翻譯成「婚姻包袱」。提出這個概念的論文它主要是用來解釋日本的現象,但是我認為它也適用於其他的東亞社會,包括中國。
它主要是說在東亞或者日本的傳統家庭里面,結婚並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很多的事情被捆綁在了一起。一般來說就是結婚、生孩子、養孩子、照顧年邁的父母,這些都是捆綁在一起的。所以婚姻就成為了一個包裹,甚至是一個包袱。
在日本傳統的家庭里面,如果夫妻結婚之後想要浪跡天涯,或者說是脫離大家庭當丁克家庭,是不被社會認可的,會感受到很多的壓力。而且很多時候當女性一旦做出結婚的決定了,就被期待著要以家庭為重。她們要承擔大部分的家務勞力,並且要督促輔導、拼盡全力地幫助孩子取得學業的成功。
我們知道,現在女性在婚姻之外已經有了更多的機會了,但是在婚姻之內男性並沒有相應地更多地去參與家務勞力或者撫養孩子。以前如果女性不結婚,可能她們也不會有很大的事業或者經濟上的成就,但是現在,對很多亞洲女性而言,她們一旦結婚,可能意味著她們要放棄自己的事業或者機會。
這個時候,很多女性就會覺得婚姻對她們來說失去了吸引力,由於高學歷的女性在這種具有傳統的性別分工的婚姻中所獲得的回報和效用越來越少,所以她們可能選擇推遲或者放棄結婚。
但是在中國城市地區,很多人和媒體用「剩女」這樣一個歧視性的語言來描述大齡未婚的高學歷女性。剩女這一稱謂忽略了女性選擇何時結婚或者與誰結婚的自主意願,因為這一部分女性很可能不是被剩下的,而是為了抵制中國婚姻中不平等的性別關係而做出的選擇。
所以與其歧視性地稱呼高學歷的女性來貶低她們,與其通過社會壓力去逼她們結婚生孩子,我覺得更有意義的問題是我們應該如何地改變社會傳統,如何制定完善社會政策,去支持婚姻之外的更多的家庭形式。
怎麼才能減少離婚的風險?
說了這麼多結婚,下面我就來說說離婚。
去年的時候我在上海做採訪,採訪了一個36歲的單身女性。她跟我說,她說我爸爸媽媽已經不逼婚了,因為這個世界變化太快了,我還沒結婚呢,我周圍的同齡的小夥伴已經離婚了。她爸爸媽媽就覺得,喔,原來結婚了也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生活的變數還挺多的。
我是人口學家,所以我還是給大家先看數據。這個是我從2017年中國統計年鑒上找到的數據,紅色的線表示的是每年的結婚登記數量,是以萬為單位,藍色的線是每年的離婚數量,也是以萬為單位。
我們看到,對於結婚數量來說,從1985年的831萬增加到了2016年的1143萬,大概也就增加了37%、38%左右。我們再看一下藍線,中國的離婚數量從1985年的46萬增加到了2016年的416萬,大概翻了8倍左右。
我還找到了北京和上海的數據。我們看到,在北京每年的離婚數量也是從1990年的1.47萬上升到了2016年的10.58萬,大概是增加了6倍左右。
數據來源:2017中國統計年鑒
上海是從1990年的1.64萬增加到了2016年的8.26萬,也是翻了大概4倍左右。
數據來源:2017中國統計年鑒
而且我們注意到,如果我們說結婚的趨勢是平穩的、波動的,甚至開始出現下降的趨勢,離婚近幾年來是屬於直線上升的狀態。所以對於北京和上海來說,到了2016年的時候每年的離婚數已經快趕上每年的結婚數了。
大家可能就想,那怎麼樣才能減少離婚的風險呢?我就基於以往的研究給大家提供幾點,供大家參考。
其實很多研究表明,很年輕的結婚年齡是預測離婚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因為年輕人往往對自己的認知不足,而且他們往往對自己未來另一半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子有錯誤的預期。
而且我們在年輕的時候很多成年特徵還沒有顯現,所以隨著雙方變成熟的過程,很難從一開始就選出一個和自己很適合的伴侶來。我自己回想一下從我沒有讀博士到現在,我覺得自己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樣一個變化的過程是我在年輕的時候可能預測不到的。
美國的研究其實發現推遲結婚是獲得穩定婚姻的一個非常有利的因素。學者認為那些結婚比較晚的人通常比較成熟,而且較少地做出那些選擇配偶上的錯誤判斷,並且他們也更能夠應對婚姻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當然這個研究是美國研究,我們在中國是不是這樣的情況可能還需要本土的研究。但是至少這個研究啟示我們,與其著急踏入婚姻,不如先讓自己變得成熟一點,弄清楚我是誰、我到底適合什麼樣的配偶,再做出婚姻的決定。
另外有研究認為婚姻的穩定程度在談戀愛的時候就已經有徵兆了。
結婚選我愛的人還是選愛我的人?這是大家都爭論的一個話題,如果有選擇的話。
一個持續14年的美國研究討論了戀愛時男女雙方對愛的程度、結婚可能性的分歧程度與日後他們離婚的關係。他們發現其實戀愛時雙方愛的程度差不多,對感情的未來走向有著比較一致的預期,會提高日後婚姻的穩定性。
他們在解釋研究結果的時候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叫作shared reality,共享現實。我們都知道很多人說愛情是盲目的,在戀愛的時候我們很多時候會極力地表現自己,掩飾自己的缺點,有時候會自欺欺人,忽略對方的劣根性。
但是婚姻理論就比較實際了。我們說婚姻就是一個幻想破滅的過程,你在戀愛的時候瞎了眼產生的想法,一旦結婚了都會被更接近現實的感受所代替。
所以對於那些在戀愛的時候就對愛、對他們感情的走向有著比較一致的想法、預期和判斷的夫妻來說,這些比較一致的想法為他們日後的婚姻生活打下了很堅實的基礎。
那怎麼樣才能建立這種共享現實呢?其實研究發現,花時間在一起並且能夠坦誠地聊他們感情的情侶,他們更能夠對自己的感情、對未來的發展形成比較一致的判斷和體驗。愛你的人,你愛的人,都不如愛得一致的人好。
我們知道人的想法、我們的經歷以及感情本身都是在不斷變化的,所以這種共享現實只有通過溝通來獲得和維系,從而提高婚姻的穩定性。
如何讓婚姻更美滿?
說了離婚,下面我就來說一點積極的,如何讓婚姻更美滿?
這里要回到我們最開始談的婚姻三階段。在制度化階段的時期,婚姻主要滿足的是我們最基本的需求,比如說提供住所、提供食物,幫助我們免於外界的侵害。
到了陪伴式婚姻的階段,由於這些最基本的需求已經可以在婚姻之外獲得了,所以夫妻們更多關注的是那些中層次的需求,比如說,愛、被愛、體驗浪漫的激情。
到了個人化婚姻的階段,人們想在婚姻中追求的是他們比較高層次的需求,比如說自我做到、表達自我,或者說是獲得尊重等。
我們可以把為什麼結婚和心理學上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結合起來。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我們可以把婚姻想像成登山。大家如果去過西藏的話都會知道,登的山越高會覺得呼吸越困難,每呼吸一口能夠給我們供的氧氣越少。
所以當我們想像,如果在婚姻中想達到馬斯洛需求層次之山的頂端,那麼我們為婚姻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就越來越少地能夠為婚姻供氧。舉一個例子,如果一個妻子對丈夫的要求只是滿足她的溫飽,那麼其實丈夫很容易滿足這種不會因人而異的需求。
但是如果妻子要求的是丈夫能夠滿足她自我做到的需求,每個人對自我做到的定義是非常不一樣的,這個時候就需要丈夫花很多的時間去和自己的妻子交流,去傾聽、去幫助她。
但是現代社會什麼情況?現代社會我們工作壓力變大了,生孩子養孩子壓力也很大,我們可能很少有時間能夠在一起。我們常常說,夫妻之間最常見的相處模式就是坐在一起各自玩各自的手機。
一方面我們對婚姻的這種需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我們其實花更少的時間和伴侶去交流、去訴說自己比較個人化的需求。簡單來說,由於想要登到山頂本來就是越來越難的,但是我們反而越來越難認真地去呼吸,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現在在婚姻里面常常有一種窒息的感覺。
下面一個問題就是,怎麼樣才能夠減少這種在婚姻中的窒息感呢?
今年情人節的時候,美國著名的婚姻研究專家Stephanie Coontz在《紐約時報》上發了一篇文章,叫作《如何讓婚姻更美滿?像一個單身人士一樣生活》。
她在文章里面寫道:隨著人們推遲結婚、離婚率增加,還有平均壽命的延長,我們其實越來越多的時間是在婚姻之外度過的,所以我們應該學會的是如何成功經營自己的單身生活。而且這種技能不僅是有益於那些沒有結過婚的人,它對你的親密關係也是非常好的。
為什麼呢?比如說有研究顯示,很多人離婚喪偶了之後就覺得仿佛是世界末日了,其實這個時候經歷了很多問題並非是由於婚姻結束,而是這一部分人曾經過度地依賴自己的配偶,於是失去了自己的朋友圈子,或者說是自力更生的能力。
研究發現,其實那些有著牢固友誼的單身老人,無論他們是否結過婚,他們都和已婚的人士一樣幸福健康。友誼還會有益於夫妻,比如說婚姻幸福的妻子在婚姻中遇到衝突,如果她們能夠和好朋友討論,並且重新看待這些婚姻的問題的話,她們通常會覺得和丈夫更親近。
現代社會人們對配偶的期待要求太高了,總是希望一個人可以滿足自己所有的需求,但是其實「你是我的一切」並不是幸福婚姻的最佳配方。
我的好朋友、上海交通大學的沈洋教授在最近給「繆斯夫人」公眾號供稿的一篇文章里面寫道:
「我一直覺得愛情在當代社會被過分強調了,越是依賴越是相愛,失去的時候就越痛苦。即使白頭偕老,最後的最後還是要一個人離世,或者一個人獨自活著……與其強調如何獲得愛情,更緊迫地是應該學習如何獨處。」
這里我想說的是像單身一樣生活,並不是要我們過一種與世隔絕的生活,而是說我們應該學會享受獨處的時光,能夠和那些與我們能夠互相幫助、溝通、理解的人建立很緊密的朋友關係。這不僅會讓你,而且也會讓你的親密關係都從中受益。
婚姻的未來在哪里?
最後的最後,社會變化這麼快,社會學家能不能預測一下婚姻的未來在哪里?
美國從制度化婚姻轉變到陪伴式婚姻,再到個人化婚姻,越來越多的人推遲結婚,甚至永遠單身。婚姻專家們開始倡導,不要期待配偶滿足我們的所有需求,要學會獨處,並維系與其他朋友的關係。同時我們應該理解和接納更多元的家庭形式。
美國學者曾經預測婚姻會逐漸消失。但是一方面由於制度化的慣性,很多人仍然結婚,但是人們也逐漸意識到其實婚姻根本沒那麼重要。
最後我想說,願大家無論結婚與否,都能夠積極、快樂、坦然地面對人生。
謝謝。
[ 講者介紹 ]
錢嶽,社會學博士,婚姻家庭研究學者,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開辦有微信公眾號「繆斯夫人」(ID:Ms-Muses):科學知識趣味講堂。
— / END / —
近期好文閱讀
責編:石頭君
■ 鳳 凰 網 文 化 ■
時 代 文 化 觀 察 者
主編:徐鵬遠(QQ:1487805593)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需原創)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