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很多人認為內向是一種性格缺陷,但其實不然,只要你找對了方向,站對了地方,內向反倒可能是一種性格優勢。
作者:阿秀 來源:進擊的阿秀
ID:zchxuexi
「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與自己的性格缺陷作鬥爭!」一位心理學家的話讓我記憶猶新。甚至還有人調查出了以下這組數據:
87%的人希望自己變得更加外向;89%的人希望自己會更加招人喜歡;97%的人希望自己社交能力更強。
在很多人的眼里,內向、不愛說話、社交能力不強,妥妥的是一種性格缺陷。但我認為內向完全不是一種性格缺陷,反倒可能是一種性格優勢。
Yolanda就是一個很內向的人,她工作之初參加過一個航空業的商務聚會,波音、空客、霍尼韋爾、GE這些世界級大公司的老總都在現場。所有人都在盡情social,但Yolanda特別不適應,只好「祈禱」別人不要注意到自己。怕什麼來什麼,當她在角落,手里端著起泡酒,嘴里塞著小點心時,一位外籍高管走過來寒暄。本來就挺緊張,一手拿酒,一手拿餐的Yolanda就更手忙腳亂了,尷尬地回了一句 「你好」之後,就不知道再說什麼了。後來的對話基本上就是對方問一句,Yolanda「嗯嗯啊啊」地答一句。當時全場沒有比這個場面更尷尬的了。後來Yolanda看了一大堆關於如何改變性格、學說話的書,她甚至還從我這里借了諸如《好好說話》《天下沒有陌生人》之類的書。最終的結果大家也可以猜到,這些書完全沒有讓Yolanda變得更加外向、更善於社交。反倒是當Yolanda不再糾結於如何改變自我,學著與自己和平相處之後,參加各種商務活動更加應對自如了。
內向轉外向難如登天
好多讀者都會問我:我很內向,在單位不受主管同事的歡迎,我該怎麼更外向一點呢?我往往都會告訴他,一個人的性格要受到基因、時代、生活環境、家庭、教育等很多種因素的影響。一個系統的組成元素、機制越複雜,它就越偏向穩定,抗改變能力也就越強。性格也是一樣,經年累月才形成的東西,是很難改變的。
小左以前在鳳凰網歷史頻道當記者,本身就性格內向,歷史專業出身的他常年與紙堆打交道,非常不善言辭。可是做記者這個行當,與人打交道是不可避免的。後來小左只好硬著頭皮上,強迫自己跟那些學術大牛多交流多溝通。過了兩年,他著實認識了不少學術大腕,跟別人交流溝通也都非常順暢了。他是有一點得意的,認為自己真的改變了性格,成了一位外向型人才。但一位專研民國史的教授,一句話打破了他精心維系的外衣:我覺得你有點像蔣介石,還挺內向的。後來他才發現,原來那個內向的自己一直沒有離他而去,只不過他更擅長跟熟悉的人交流了,而且更有勇氣「跟陌生人說話」了而已。本質上他還是那個內向的他,只不過有一部分溝通能力提高了。
咨詢「如何改變性格」這種問題的讀者非常多,這讓我很崩潰。因為我如果告訴他們:你根本沒有辦法改變性格,你需要改變的也不是性格,只是要改變認知或者工作方法就好了!他們可能會覺得我是在敷衍他們,甚至還會覺得我是一個騙子。但是出於經驗和良心我還是要說:性格是絕難改變的。
你需要認識到的是,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所謂的理想性格,有的人外向,有的人內向;有的人滔滔不絕,有的人訥訥不善言……心理學大師榮格就曾說,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完美性格,如果非要找到這麼一個人,那應該去精神病院。
改變天性不如順應天性
當年大禹治水就總結出一個道理:堵不如疏。性格方面也是一樣,與其讓性格為你的事業讓路,不如順應性格優勢去發展合適的事業。比如葛優從小就是非常內向的人,但是他把這種內向轉化成了優勢。
葛優小時候膽小、內向、又不愛說話,常被人欺負,怎麼看都不像是個能當演員的料。甚至有一次他又被人欺負了,好不容易反擊了一次,把壞孩子們打得落花流水,還無意中打傷了兩個小孩。受傷孩子的家長找上門來,膽小的葛優甚至連辯解都不敢,就被媽媽訓了一頓。
葛優為此忿忿不平:明明是他們老欺負我,我怎麼就不能還手了?葛優表達憤怒的方式也很特別,他把桌子上所有的東西都搬到了地上,擺得整整齊齊,跟原樣一模一樣。後來的一代影帝內心竟然克制自卑如斯!葛優的父親葛存壯覺得兒子是在太「面」,不是塊當演員的料,加上當時演員地位低下,就索性送葛優去昌平養豬,好歹學個謀生的手藝。可是一直夢想從藝的葛優偏偏就不服輸,他也不認為「面」是個缺陷,後來甚至還把自己的「面」當優勢,在《頑主》《甲方乙方》《阿拉是條狗》等電影里演了一系列性格懦弱,但是外冷內熱的小人物。他主演的《卡拉是條狗》在柏林電影節上演後,甚至有德國觀眾問工作人員:主演是不是業餘演員,怎麼好像本色出演。這就是為什麼一定不要穿不合腳的鞋,與其慢慢適應,不如從一開始就選一雙合適的鞋。與其想要改變自己的性格,不如客觀理性地評價自己的性格,然後找到一份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畢竟一開始就錯,再想改就難了。
內向是一種性格優勢
很多人認為內向是一種性格缺陷,但其實不然,只要你找對了方向,站對了地方,內向反倒可能是一種性格優勢。比如最近就很流行一句話:在一群人中最安靜的那個人反倒可能最有實力。
著名的企業戰略專家、《基業長青》的作者吉姆·柯林斯曾經在新書《從優秀到卓越》里說過,最高層次的企業管理者恰恰就是那些不善言談,看起來有些木訥的人,這些人往往更加謙遜、有定力。他舉了一個例子,曾經在1975年到1991年間擔任吉列集團CEO的莫克勒。他力挽狂瀾,帶領公司扛住了露華濃公司兩次惡意收購,和Coniston合夥公司的代理人戰爭。作為職業經理人,莫克勒力排眾議的拒絕了收購方高達44%的溢價,聚焦長遠價值,傾註全公司之力研發新技術。而原本他大可以在收購完成之後帶著成百上千萬的股票收入退休享清福的,而新的老板也就很可能取消那些新技術的研發了。正是由於這個內向、靦腆、羞澀的主管者的堅持,吉列的股價在10年間漲了超過6倍,這在資本市場上也是很罕見的。如果你有機會研究一下那些青史留名的人,你就會發現性格內向的人占了很大的比例,他們的性格特點比如寡言、和藹、羞怯、謙遜更多地會被看成是一種優勢,而不是劣勢。
事實上不管你是性格內向,還是性格外向,你都會有自己的優勢,也都會有自己的劣勢。你需要做的就是找到合適自己的位置,然後充分發揮自己的天賦就夠了,完全沒有妄自菲薄的必要。真正科學的生活方式,不是「勝天半子」,而是「與狼共舞」,逐漸學會與自己現有的一切和平相處,努力地想辦法解決問題,通過各種手段彌補自己的「缺陷」,或者乾脆換一個努力的方向,而不是糾結於如何改變性格,「換一個自我」。
©阿秀,一個追求「句秀、骨秀、神秀」的文字夢想家,一個熱愛打字的個人管理專家,多篇文章全網收獲千萬級別閱讀。個人公眾號「進擊的阿秀」(ID:zchxuexi),同名微博 @進擊的阿秀 歡迎關注。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