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行業風雲再起,病入膏肓還是漸入佳境?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民宿行業風雲再起,病入膏肓還是漸入佳境? 旅行 第1張

近兩年,先後出現了《親愛的客棧》、《青春旅社》、《漂亮的房子》等民宿綜藝節目,當紅明星們跑到民宿里,過上柴米油鹽、買菜下廚的日子,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到民宿的生活,回歸自然,譜寫日常,體會到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恬靜適然。

近年來,外出旅遊的遊客在住宿方面更加傾向於民宿,選擇住酒店的人則越來越少。在此市場需求下,越來越多企業、資本加入到民宿這個陣營中去。除了國外的愛彼迎之外,國內不少企業、資本紛紛進軍民宿行業,出現了住百家、途家、遊天下、有家民宿、自在客、小豬短租等企業。整個民宿市場一片熱鬧繁華,那麼這股「民宿熱」是如何刮起來的?

忙中偷閒,現代人緊張之餘的慢生活


國家旅遊部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大陸共有53852家民宿,預計到2020年,民宿市場規模將高達300億元。而推動民宿行業不斷向前發展的因素不外乎以下兩方面。

一方面,傳統酒店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住宿的多樣化需求。傳統酒店裝飾風格一脈相承,差異性不大,個性主題稀薄,難以給消費者帶來更多新鮮感。且管理模式千篇一律,缺乏人情味。特別是對於那些常年在外出差的人們來說,往往不記得自己去過哪些城市,也不知道那些城市的標誌性建築等,因為他們除了工作時間之外,基本都待在酒店。而全世界的酒店布置風格無二,除非跨度大洲,否則根本看不出來在哪個國家哪個城市,「想住一些有意思的地方」是這些人對住宿最直接的要求。

民宿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住有意思的地方」的需求。像是度假式民宿、體驗式民宿、情懷式民宿、愛好式民宿等均是瞄準了不同人群的需求,投其所好,從而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如瞄準家庭遊團體的螞蟻短租、建立「情懷民宿」的小豬短租等。

另一方面,慢生活方式的回歸讓民宿越來越受歡迎。經濟的發展帶動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渴求在忙碌的工作間歇找到一個心靈的療養所,讓疲憊的身心得到休息緩解。旅遊可以讓人們暫時放鬆心情,而在住宿方面,相比較「理性」的酒店來說,「感性」的民宿更受人們的歡迎。民宿吸引人們前往的原因在於其地域特色和人文情懷,不同的愛好驅使人們找到不同的民宿,體驗各類生活,做到「快工作慢生活」的目標。在一些人眼里,民宿已經不僅僅是衣食住行,更代表著一種精神寄托。

總的看來,在酒店的「不爭氣」以及人們的多樣化需求下,民宿行業的發展可謂是風生水起。但民宿市場的內在真如同表面這般繁華嗎?恐怕並非如此。

民宿行業風雲再起,病入膏肓還是漸入佳境? 旅行 第2張

外表光鮮亮麗的民宿行業實則問題頻出


「95%的民宿都在虧錢」、「美麗鄉村將出現大片鬼屋」、「民宿泡沫將破滅」……,近兩年來,此類消息層出不窮,讓人們意識到,民宿產業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了很多問題。

其一,安全性不強,用戶個人隱私面臨泄露危機。民宿體制尚未完善,門檻較低,不少民宿存在經營資質不健全、安全保障不到位、住戶隱私保護不周等問題。如去年8月,一對情侶在台灣民宿住宿時發現了錄影頭;媒體人小吳在雲南麗江民宿剛租下3天,隔天回去發現房間里呼嚕聲不斷……。此類事件的曝光不利於民宿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容易打消遊客對民宿的好奇心。

其二,個體孤獨存在。民宿由於公共產品配套不足,導致民宿在當地不能形成連貫的旅遊鏈條。民宿的孤獨存在除了會造成購買力的浪費之外,還會讓環保、規劃、安保等公共產品得不到保障,極大地影響著民宿的對外引流。此外,就算民宿經營前期有好的設計與創意,也會在地理環境不佳、產品配套不足等因素的影響下陷入客源匱乏、口碑不響的惡性循環。

其三,盈利難。一方面,民宿多為屋主租賃給經營者,他們的契約意識相對較弱,注重直接利益和即時影響,會在不符合市場規律的情況下盲目提高租金,壓縮租憑年限,給經營者帶來高額成本,加大經營者盈利難度。另一方面,在旅遊淡季的時候,房源處於閒置狀態,且民宿還在星級酒店的硬件基礎上有機結合非標準化的文化服務。在此情況下,經營者還需花費高額資金來維持經營,成本壓力不斷增加。

其四,同質化現象嚴重。市場的需求讓民宿領域中的「玩家」越來越多,市場也越來越擁擠。在此民宿浪潮下,民宿產品同質化現象越發地嚴重。「千遍一律沒特色」是不少遊客對民宿最直接的看法。由於多數民宿缺乏個性化、特色化的巧妙創意和服務供給,不能滿足遊客對農業體驗、精神文化等的需求,加上單調的經營模式,大大降低消費者回頭率。

隨著人們外出旅遊頻率的增加以及對慢生活的追求,民宿的大熱是必然。但在這場熱鬧繁華之下,問題也越來越多。入局者的增多,進一步切割了市場份額,加上經營成本的增加,盈利難成行業普遍問題。此外,安全隱患難消、產品同質化等也極大地牽制著民宿的發展步伐。要想破除這些難題,民宿還有一段路程要走。

民宿行業風雲再起,病入膏肓還是漸入佳境? 旅行 第3張

路障重重,中國民宿如何披荊斬棘?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創業者、酒店企業和資本力量紛紛進入民宿領域。比如,如家、綠城、綠地等企業均已開展實質性的投資布局;花間堂、宛若故里、幸福時光等品牌民宿管理公司也紛紛開始了連鎖擴張。此外,愛彼迎、途家、小豬等紛紛開啟多輪融資,整個民宿市場熱鬧非凡。但基於民宿市場上存在盈利難、安全性不足等問題,民宿行業要想更上一層樓,還得好好謀劃。

首先,打造特色品牌、樹立人文情懷,貫徹「家」的核心。調查顯示,絕大多數消費者認為民宿與標準化酒店的區別之處在於民宿對當地生活形態的接觸以及對特色主題的植入,認為「體驗感」和「主題性」是民宿的兩大特色標籤。這也是消費者棄酒店選擇民宿的主要原因。民宿與酒店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民宿有主人,當主人的生活經歷和愛好與遊客產生共鳴時,便創造了民宿的盈利方式之一—「認同經濟」。因此,走差異化路線,找到不同於酒店和其他民宿的獨特風格才是民宿經營的要點。

此外,要想提升用戶入住後的體驗感,除了成立培訓機構,利用專業人員的經驗來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培養,優化培訓體制之外,加強軟性服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畢竟有情懷、有故事的民宿主與貼心的管家服務體系更能打動消費者的心。

其次,相比較孤立化的單體民宿來說,民宿集群帶來的效益更大。通過打造配套齊全的民宿集群區域,做到鄉村功能和結構的豐富化,從而帶動餐飲、醫療、教育、療養、農業等一系列產業的發展。在經濟效應的影響下,能為地方吸引更多的客流,由此可帶動當地民宿的發展。此外,民宿集群讓民宿不再局限於「衣食住行」之中,能進一步豐富「玩」的花樣,極大地加強了民宿對市場的吸引力和承受力。

最後,推動企業聯合,提供交流學習的機會,讓長處更加突出,短處得到彌補。一來,覆蓋行業信息網路,加強各級民宿之間的交流溝通,集思廣益應對行業發展的矛盾問題和旅遊潮流節奏的變化。如2017年途家整合各平台流量,做到「8合1」,包括途家、螞蟻短租、攜程、藝龍、去哪兒、58趕集、微信酒店和芝麻信用等八個平台的房屋做到庫存共享,一鍵管理,大大降低了房東的溝通成本,也方便遊客找房。

總的來說,民宿在市場需求與共享經濟盛行下得到了不錯的發展。但由於民宿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要想解決其存在的盈利難、體驗不佳等問題,可通過建立從業人員培訓機制,注重差異化個性品牌的樹立,鼓勵多元化創新模式,同時注重人文與生態環境的融合等來強化,只有這樣才能讓民宿行業更上一層樓,迎來真正的春天,成為創新旅遊的新力量。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

民宿行業風雲再起,病入膏肓還是漸入佳境? 旅行 第4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