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我的兩個爸爸父親節快樂」| Gay fathers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今天父親節,你祝爸爸節日快樂了嗎?」
「是的,我給兩個爸爸都買了禮物!」
「哇你好棒!誒等等…… 兩個爸爸?」

是的,你沒聽錯,有些家庭確實有兩個 「爸爸」。

而且,不是這樣的 「兩個爸爸」 ——

「祝我的兩個爸爸父親節快樂」| Gay fathers 婚戀 第1張

《家有兒女》中劉星的親爸和後爸

而是這樣 ——

「祝我的兩個爸爸父親節快樂」| Gay fathers 婚戀 第2張

泰劇《兩個爸爸》劇照

別大驚失色問這是怎麼回事,朋友,Emoji 早就是醬嬸兒的了,都 2018 年了,你還覺得 「家庭」 只能是 「爸爸 + 媽媽 + 孩子」 嗎?

「祝我的兩個爸爸父親節快樂」| Gay fathers 婚戀 第3張

領養兒童,是許多想養育孩子卻無法如願生育者常見做法。有的男同性戀人決定組建家庭後,就會選擇領養孩子,一起成為父親,這就是今天想介紹的 gay fathers —— 同性戀父親。

在以 「腐」 著名的英國,只要年滿 21 周歲,不管是單身人士,還是已婚夫妻、有民事伴侶關係的一對兒,或者未婚的 CP(同性和異性均可),都可以領養孩子。

2014 年,英國全國領養的兒童約為 5000 名,其中超過 480 名兒童(將近十分之一耶!)進入了 LGBT 家庭(LGBT = 女同性戀 Lesbian / 男同性戀 Gay + 雙性戀 Bisexual + 跨性別 Transgender 等性少數群體)。[1]

雖然數據沒有指明這 480 個兒童中,有兩個爸爸的孩子具體是幾個,但 gay fathers 在其中必定是占據了一席之地。在美國、義大利等國家地區,也都有著對 gay fathers 的研究。

與所謂 「正常」 的一爸一媽養娃的家庭不同,gay fathers 可是倆爹養娃。他們與 「大多數人」 不同,這份 「不同」 似乎就等於 「不正常」,所以難免會承受這個社會異樣的目光。

的確,有些人對 gay fathers 的質疑聲從未停止過——

質疑 ①:「Gay 懂什麼養孩子,養出來的孩子怕是營養不良又傻又笨!」

—— 錯!

各種健康機構可都沒把 「被 gay 收養」 列成影響生理健康的危險因素,也有大量的研究發現:gay fathers 帶出來的孩子,在認知能力方面跟其他孩子並沒有什麼顯著的差別,也不會出現更多的行為問題。[2]

質疑 ②:「好,就算這些孩子沒變笨也聽話,但是兩個爸爸畢竟不能給孩子母愛,孩子感受不到溫暖,心理肯定出問題!」

—— 又錯!

沒有母親,不代表缺乏溫暖。

研究發現:在養孩子上,gay fathers 可是一點都不輸給異性戀爹娘,甚至有的能比異性戀爹娘們表現出更多溫暖(比如對孩子笑得更多)、更多和孩子的互動(更願意跟孩子聊天)、對孩子的需求響應更為及時、對孩子的不開心和小心思都更為敏感……

而且,gay fathers 雖然都是男性,但他們的攻擊性反而更少,跟多數人對以往男性家長 「一言不合就體罰」 的印象大相徑庭。[3]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們更能把爸爸們當成朋友、靠譜的人生導師 [4],比起一些 「慘烈」 的原生家庭中,有母親卻沒有母愛的情況,gay fathers 家庭可真是令人羨慕啊……

父親當然不等於母親,所以父愛不等於母愛,這個我們都承認,但父愛也可以帶來溫暖;就像可樂不等於雪碧,植物蛋白不等於動物蛋白,但兩者都能帶給我們快樂和營養。

有這樣溫馨的家庭環境,孩子成長得也很棒棒啦!研究表明:Gay fathers 養的孩子,跟異性戀家長養的孩子相比,心理彈性(psychological resilience,從挫折中恢復和振作的能力)更強溝通交流能力更強;對生活滿意度也不低,甚至是比其他孩子高出了那麼一丟丟…… 總之就是各方面的適應能力都不差,甚至還有一定程度的優勢![2][3]

「祝我的兩個爸爸父親節快樂」| Gay fathers 婚戀 第4張


質疑 ③:「那!就算上面你說的都對!可是!Gay fathers 養出來的孩子肯定也都是 gay gay 的吧?兩個爸爸都是彎彎還嫌不夠?還要把小孩掰彎、為這個社會培養更多同性戀嗎?太過分了!」

—— 還是錯!

不少研究發現:同性戀家長(無論是 gay fathers 還是 lesbian mothers)養育出來的孩子,和異性戀養育的孩子,在性取向上沒有顯著差異。[2]

但是 gay fathers 對孩子的性教育,確實有影響!—— 只不過,影響的不是孩子的取向,而是他們對性取向的態度。

當代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社會性別(gender)並不只有傳統觀念上的男、女兩種,也並不一定跟生理性別(sex)一致,性取向也是多種多樣。那種非黑即白非陰即陽非此即彼的二元時代,早該過去了!性別和性別的表現,都像彩虹一樣,是多元的,豐富的,多彩的。

Gay fathers 更會注重多元化方面的教育,所有他們培養的孩子,更懂得尊重多樣性和差異性、不固守傳統的性別角色。無論是在自己的服裝選擇、還是在選擇參與各種社會活動上,男孩子可能更不介意穿粉色等傳統觀念認為 「娘娘腔」 的顏色,女孩子也更不介意參與一些傳統觀念認為 「假小子」 的活動。[5]

Gay 家的孩子也會對 LGBT 群體抱有更開放包容的態度 [6],總之就是自己的取向不一定被 「掰彎」,但對個體差異更能理解和寬容啦。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理解寬容,那世界該多麼和平……

「祝我的兩個爸爸父親節快樂」| Gay fathers 婚戀 第5張

質疑 ④ ⑤ ⑥ ⑦ ⑧ 「那…………」

質疑者的問題是永遠問不完的,但 gay 家的孩子坐不住了:

「你問完了沒?你先打住,聽我們說幾句!」

雖然 gay 家的孩子往往對性別認同和性取向更為包容,但他們也知道自己身邊的人可不一定這麼想,社會上總有那麼一些人對自己的爸爸們和自己有偏見,所以,他們自己也會主動使用一些社交策略,在展示自己形象的同時也保護自己。這些策略包括但不限於:[4]

「當我朋友、同事在時,我會不讓爸爸們表現出親近;或者乾脆,不讓他們出現。」

這樣的邊界控制(boundary control)策略限制 gay fathers 在一些場合的性取向表達,從而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與尷尬。

「我會把我其中一位爸爸說成是叔叔,或者說是:‘我爸爸的朋友’。」

盡量不告訴別人自己有倆 gay fathers,這種策略是有意隱瞞(nondisclosure)

「我身邊的人都知道我有倆 gay 爹地,免得他們見到我爹地們大驚小怪。」

故意透露(disclosure)跟前兩種試圖隱瞞的策略不同,在這種策略下,孩子會告訴一大群人:我爹是同性戀!這種事先的自我暴露,能讓身邊的人在碰到自己爸爸們前就做好心理準備 —— 事前尷尬,總好過現場尷尬。

不過,以上三種策略在 30 年前才最常見,現在 30 年過去了,不知道現在 gay 家的孩子們會採取怎樣的主動策略呢?(歡迎在評論區寫下你的想法!)

「祝我的兩個爸爸父親節快樂」| Gay fathers 婚戀 第6張

其實,我也不知道,在採取這些策略時,孩子們的內心會有多掙扎。

為什麼要回答這些惡意揣測的問題?為什麼 「我爹是同性戀」 這件事有時會讓孩子尷尬?為什麼不能像 「正常」 家庭一樣?

這都是因為,那些真正有害 gay 家孩子成長的,刻板印象及刻板印象威脅,一直都存在。

恐同(Homophobia)是指針對 LGBT 群體負面的信念、態度、刻板印象和行為。恐同歧視影響性少數人群的心理健康、學業發展;而在 gay fathers 領養了孩子後,這種歧視又會延續到孩子身上 —— 這是一種聯想性的歧視。[7]

Gay 家的孩子擔心:他們也可能由於 gay fathers 而成為同齡人社交恥辱事件的受害者。當他們不斷地擔心身邊人會對 gay 抱有負面印象、負面評價自己的爸爸們和自己,就會時刻感受著這種刻板印象威脅(stereotype threat)。

Gay 家孩子的身份,像是被釘在了腦門上的名聲,甚至會影響他們在生活中應對和處理細節的方式與態度,更容易(無意中)惡意解讀身邊人。

於是:身邊人對自己的負面印象 → 自己害怕負面印象 → 自己覺得身邊人對自己的負面印象程度高、覺得身邊人對自己有惡意行為 → 自己對身邊人的好感降低、行為疏離 → 身邊人不知其所以然,對自己報以疏離 → 身邊人對自己的負面印象更深了……

仿佛走入了絕望的死循環。

其實說到底就是一句話:Gay fathers 不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阻礙,這個社會對 gay fathers 的偏見和歧視才是。

除了 gay fathers,女同家庭、跨性別家庭、離婚家庭、再婚家庭,都是所謂的 「少數」。我還寫過 solo mothers,那些選擇活得十分帥氣的單身媽媽也把娃養得比多數家庭都棒,可以說是打了偏見、歧視、質疑者的臉。

最後還想說:不管我們在說、在寫、在分析一個怎樣的群體,木棉君都覺得,個體差異永遠大於群體差異,一個標籤貼上了一群人,但不能代表這群人里的每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僅僅透過 「gay fathers」 一個詞組,我們其實什麼都看不到。

如果每個人都能明白並且牢記這一點,那刻板印象及其帶來的威脅和歧視,便不攻自破了。了解一個人,是需要去用心看的,如果我們在了解這個人之前就憑借 ta 所屬的群體標籤給 ta 妄下論斷,這不是愚蠢和無知,是什麼呢?

每個家庭都各有各自的生活,每位父親都各有各的辛勞,每一分父愛都值得我們感恩和尊敬。

祝每一位愛孩子的父親,父親節快樂 ;)

最後再說幾句:

是不是朋友圈又被爸爸們的照片刷屏啦~

限於一些現實因素,我們可能看不到「兩個爸爸」的照片,而且這樣的家庭數量相對太少了。那為什麼我還要寫這麼一篇呢?

再劃一遍重點吧:gay 家的孩子本身並不一定有缺陷,對「少數」的歧視和偏見才是造成缺陷的重要原因。

而生活中,豈止 gay fathers 是少數呢,單親爸爸、全職爸爸……目前都還不占多數。

但是父愛不分多數少數,每一位愛孩子的父親,都值得感謝呀 ;)

參考文獻:

[1] 英國政府官網(gov.uk

[2] Baiocco, R., Santamaria, F., Ioverno, S., Fontanesi, L., Baumgartner, E., & Laghi, F., et al. (2015). Lesbian mother families and gay father families in italy: family functioning, dyadic satisfaction, and child well-being. Sexuality Research and Social Policy, 12(3), 1-11.

[3] Farr, R., Forsell, S., & Patterson, C. (2010). Gay, lesbian, and heterosexual adoptive parents: Couple and relationship issues. Journal of GLBT Family Studies, 6, 199–213.

[4] Bozett, F. W. (1988). Social control of identity by children of gay fathers. Western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10(5), 550-65.

[5] Biblarz, T. J., & Stacey, J. (2010). How does the gender of parents matter?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72, 3–22.

[6] Bos, H., & Gartrell, N. (2010). Adolescents of the USA national longitudinal lesbian family study: can family characteristics counteract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stigmatization? Family Process, 49, 559–572.

[7] Richards, D. A. (2008). Affiliative stigma and factors of association. Gainesville: University of Florida.

[8] 克勞德 M.斯蒂爾. (2014). 刻板印象: 我們為什麼那樣看別人, 這樣看自己?. 機械工業出版社.